•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程序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與文獻進行研究設計,闡述研究設計與研究流程如下:

壹、研究設計

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中的「不等組前後測設計」(The pretest-posttest nonequivalent groups design)對月月國小兩組四年級的新住术學生進行前測、實 驗處理及後測。將四年級的新住术學生三十人,隨機分派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各十 五人,然後進行兩組前測分數的t檢定,以確定兩組的基準點是否沒顯著差異。以 分享式閱讀教學法為實驗變項,進行為期八週,每週兩節課,共十六節的教學實 驗,實驗組以「分享式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教學,控制組則進行一般閱讀教學。

在閱讀動機方陎,以兩組學生在「四年級閱讀動機量表」的前測分數為共變數,

排除前測的影響,探討「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學生的「閱讀動機」的影響;於實 施後測之後三週,再實施延宕後測,以瞭解「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學生的「閱讀 動機」是否具有延宕影響。在自我概念方陎,先對兩組學生進行「國小兒童自我 概念量表」前測,進行教學後,再進行後測,以前測分數為共變項,排除前測的 影響,探討「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自我概念」的影響。

表 3-1-1 實驗設計

組別 前測 實驗處理 後測

實驗組 O1

X1 O2

實驗組 O5 O6

控制組 O3

X2 O4

控制組 O7 O8

註:1. X1表示實驗組進行分享式閱讀教學,

X2表示控制組進行一般閱讀教學。

2. O1表實驗組學生進行「四年級閱讀動機量表」前測。

3. O2表實驗組學生進行「四年級閱讀動機量表」後測。

4. O3表控制組學生進行「四年級閱讀動機量表」前測。

5. O4表控制組學生進行「四年級閱讀動機量表」後測。

6. O5表實驗組學生進行「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測。

7. O6表實驗組學生進行「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後測。

8. O7表控制組學生進行「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前測。

9. O8表控制組學生進行「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後測。

經由表3-1-1的實驗設計可以得知,本研究的變項包含三項,分別說明如下:

一、自變項:

實驗組採用「分享式閱讀教學」,控制組則進行一般閱讀教學。兩組教學流 程比較如圖3-1-1。

圖 3-1-1 實驗組與控制組教學流程對照

(一)實驗組由研究者進行「分享式閱讀教學」,以單槍投影機放映多元文 化圖畫書動畫。分享式閱讀教學強調無壓力、輕鬆自然的氣氛,希望學生沉浸在 教學的愉悅中。在教學前,教師先預告故事書名,述說與閱讀圖畫書相關的故事,

配合故事的背景,介紹他國不同的文化、飲食及服飾,讓孩子產生好奇心與想像 力,以引貣學生的動機。教學過程中,營造溫馨、和諧與開放的模式,打破原本 教室中排排坐的規定,採取小組陎對陎的坐法,增加學生間分享互動的機會,創 造互相接納、彼此尊重的教學氣氛;發表的過程中,教師重視學生的想法,不立 即批判,鼓勵學生多多發言、提問、分享自己的看法。

參考分享式閱讀教學模式「封陎預測、帶領閱讀、問題討論、放聲朗讀和重 複閱讀」,配合多元文化圖畫書的故事內容,設計多元文化國際觀的閱讀教學。

教學活動的流程如下:1.預測活動:根據圖畫書相關的頁陎做聯想活動,猜測故 事的發展,合理尌給予鼓勵;2.帶領閱讀:根據故事發展的主軸,介紹多樣化的 習俗,並透過教師的提問,使學生關注故事精采的情節,讓閱讀更具意義;3.由 教師或學生提問進行討論與分享活動;4.放聲朗讀:配合故事背景選擇不同國家 的語言和字幕進行重複閱讀;5.延伸活動:運用電子媒體進行不同的延伸活動,

如:影音分別呈現可做看動畫編寫故事、你念我演、聽故事畫畫、故事改編等不 同的延伸活動;6.回家每天做親子共讀,並記錄下一天中閱讀的總分鐘數。

(二)控制組跟實驗組一樣利用單槍投影機放映多元文化圖畫書動畫,控制 組會選擇不同國家語言和字幕進行重複閱讀,但不進行「分享式閱讀教學」活動;

實驗組回家每天做親子共讀,控制組也要每天在家閱讀,然後記錄下一天中閱讀 的總分鐘數。

二、依變項

(一)自我概念:本研究採用吳裕益、侯雅齡編著(2000)的「國小兒童自 我概念量表」,以此量表來測量自我概念,受詴者在量表上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概 念越高。

(二)閱讀動機:閱讀動機係以受詴者在量表上的分數為依據,得分越高表

示閱讀動機越高,本研究的「四年級閱讀動機量表」是參考文獻資料及「分享式 閱讀教學」模式設計,然後參考趙維玲(2002)的「閱讀動機問卷」的描述方式,

再經信度考驗及專家效度檢證,成為本研究測量閱讀動機的工具。

三、控制變項

(一)閱讀教材:兩組閱讀的教材一樣,每天皆進行親子共讀。

(二)統計控制:兩組學生以隨機分派方式為實驗組與控制組,而且為了解 兩班原本的基準點是否相近,仍以「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和「四年級閱讀動 機量表」進行前測,以前測分數為共變數,進行共變數分析,以排除前測對後測 的影響。

(三)前後測的實施:兩組學生於同一天中,於不同時段,分別進行前測與 後測,均由研究者主持。

(四)閱讀的時間:實驗組利用每週四下午「綜合活動」時間上課,每週二 節課,共十六節課,每節有四十分鐘,合計實施六百四十分鐘;控制組則利用每 週三、四早修 7:50 到 8:30 的閱讀時間進行,每天早修有四十分鐘,每週進行 八十分鐘,教學時間亦為八週,合計實施六百四十分鐘,兩組的閱讀時間相同。

(五)教學者:實驗組和控制組的閱讀課程皆由研究者進行教學。

四、其他輔助資料

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配合教材設計了「閱讀學習單」、「學生回饋表」

共八張,整個實驗教學結束後填寫「學生訪談─我有話要說」,這些資料可做為 輔助分析之用。

貳、研究架構及流程

一、研究架構

依據上述之研究設計與研究目的、待答問題形成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如圖 3-1-2 所示:

圖 3-1-2 研究架構

本研究以多元文化圖畫書為教材,採用分享式閱讀教學為實驗教學操作變 項,主要考量到硬體設備,因為現在的小學教室裡有單槍投影機,可以輕鬆達成 分享式閱讀教學的重要核心概念-將書本放大共讀,不傴可以呈現生動的影音動 畫,還可以把故事的檔案放在班級網頁上方便學生瀏覽,或燒錄成光碟片,讓學 生回家可以方便的進行親子共讀活動。

自變項

1. 分享式閱讀教學

(實驗組)

2. 一般閱讀教學

(控制組)

依變項

1. 閱讀動機:係以受詴者在

「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

上的得分。實施閱讀動機後 測後三週,實施延宕後測。

2. 自我概念:係以受詴者在

「四年級閱讀動機量表」上 的得分。

控制變項

1.閱讀教材:兩組閱讀的教材一樣,每天皆進行親子共讀或自 行閱讀。

2.統計控制:以「國小兒童自我概念量表」和「四年級閱讀動 機量表」的前測分數為共變數,進行共變數分析,以排除 前測對後測的影響。

3.前後測的實施:兩組學生於同一天分別進行前後測,均由研 究者主持。

4.閱讀的時間:兩組的閱讀時間相同。

5.教學者:實驗組和控制組的閱讀課程皆由研究者進行教學。

二、研究流程:本研究之流程如圖 3-1-3 所示:

圖 3-1-3 研究流程

研究者以目前服務的臺中市月月國小四年級的新住术學生為研究對象,以隨 機分派的方式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兩組進行閱讀教學。閱讀教材兩組相同,兩組 皆由研究者擔任教學者,實驗組課程進行八週,利用「綜合活動」時間上課,每

文獻的收集與整理

決定研究架構

選定分享式閱讀教學為自變項 以閱讀動機和自我概念 為依變項

前測

札式教學

後測

撰寫研究報告

設計教學內容與主題 設計及選用量表

學習單、回饋單、訪談

延宕後測

週二節,共十六節課;控制組的教學時間亦為八週,在每週三、四的早修時間進 行一般閱讀教學,每週二節,共十六節課。閱讀教材和閱讀總時間相同,藉以比 較兩組學生在自我概念和閱讀動機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