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主要觀察對象是目前台灣的有線電視新聞台的從業人員,透過電視台 新聞部與業務部工作者的經驗陳述,勾勒出當前台灣商業媒體與外在強勢消息來 源的關係變化、互動模式,以及權勢壓力對於新聞實務與新聞內容產生的影響。

儘管在深度訪談過程中,多數受訪者都願意暢所欲言分享其真實的工作經驗與想 法,協助本文達成一定研究效度,可提供未來有志持續探索相關問題的研究者發 展基礎,但礙於研究時間與經費限制,仍有一些未竟之處。後續研究者或可突破 下列幾項限制,對相關問題進行更深層的觀察分析。

一、本研究理論貢獻

1、本文首先把消息來源擴展到權勢消息來源,從權力來討論,並分成政治 和經濟權勢消息來源分別探討,儘管消息來源權力的策略性本質,以及對新 聞論述的干擾一直受到重視,但過去對於權勢消息來源並無完整論述詳加討 論。

2、本文重視權勢消息來源施壓的情境,從宏觀角度論述在當今社會情境 脈絡下,權勢消息來源如何施壓,並回到媒體組織與個人工作常規層次,觀 察組織行為以及新聞工作者如何因應,同時微觀觀照個人心理層面的認知。

3、本文重視不同電視台的組織文化,這種討論能更貼近實務工作者的經驗,

整合理論與實務,發現權力和資本作為壓力來源對媒體的真實影響

4、本文雖然採取個別訪談收集資料,然而這些資料並非斷裂獨立的,而是 整合性的瞭解,可深入瞭解當前新聞產製的困境和因應之道,回應複雜的媒 體與外部環境生態。

二、對新聞實務的建議

回到實務情境,本研究發現媒體與權勢消息來源之間不平等的互動關係,

反映目前台灣新聞實務界的真實現況,標榜獨立公正的新聞採訪第四權,在權勢 消息來源的壓力下,現正面臨嚴峻的挑戰。

特別是在這場新聞主控權的角力戰中,本研究關注到媒體購買公司的興起及 其在媒體與廣告主之間扮演的中介角色,讓媒體與權勢消息來源的互動往來更形 弱勢與複雜,研究者發現在自身工作的現實場域,面對權勢消息來源,媒體似乎 不斷在退卻,而這也成為一個難解的結構與失去能動作用的困境。本文研究者理 解現實情境所組成的強大結構性力量,讓傳統新聞專業逐漸邊緣化,現今多數媒 體組織與工作者的回應方式多屬被動、消極的抵禦,難以保住新聞的基本公信 力,這種強大的結構力量,對應上新聞工作者回應方式的被動或缺席,讓問題似 乎更加無解。

在經過這段研究期間對自身工作的反思,本文主張,如果新聞工作者願意接 受實務情境中確實存在的無奈,跳脫傳統新聞專業設下的理論立場,也許解決困 境的方式需要回到策略面進行討論。本文建議在新聞工作者與消息來源直接碰撞 的戰場,觀察與找尋實際可用的策略,但並非只是整理歸納教戰守則,而是企望 其他新聞工作者參考體會可行策略的內涵,產生複製心態,看到更多促使新聞工 作者積極出席的考量因素。儘管現實的結構困境不易突破,本研究並不主張放棄 新聞專業,但期待透過策略面的探索、仿效,累積更多可能性,整體回應媒體做 為公器的理想。

三、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一)研究限制

1. 以三家主要電視台為觀察對象,代表性不夠全面

本研究觀察對象為台灣電視新聞台從業人員,礙於研究時間與內容篇幅,並 未觸及所有新聞台,僅以政治光譜區分,以三家主要新聞台為選取樣本,其他電 視台也許面對權勢消息來源,也許還有不同的應對思考與策略。同時本文設定的 權勢者為政經消息來源,因此擇定訪談對象的採訪路線也以此為主,並未含括其 他也可能遭遇強勢消息來源的其他採訪路線記者。

2. 訪談方法可佐以內容分析

本文研究設計是透過深度訪談方式進行,所得內容多為受訪者記憶所及的主 觀陳述,對於談論個案發生當時的客觀情境,以及不同行動者為何選擇特定作為 的詳細原因,以及對於權勢消息來源新聞如何處理的真正了解,缺乏長期的全盤 觀察。如果能以更長時間觀察,並能把媒體認為的權勢消息來源之新聞進行內容 分析,或許有利於對個案更深刻的瞭解,進行更細緻的厚描。

(二)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除了有系統的分析媒體與權勢消息來源結構面的互動關係,同時提出 媒體回應行動的相關具體建議,例如本研究看到了當前市場化媒介生態下個人的 缺席現象,發現能否發揮能動性可能是回應強勢環境的關鍵之一,然而如何在結 構限制下發展出更多有效作為,或可參考國內外其他場域的相關研究與實例,再 進一步思考更多積極的回應與行動策略。

建議未來可以從權勢消息來源本身,瞭解他們如何運用策略追求媒體影響

力,如何以更精細的手法取得有利於己的事件定義權(Cottle, 2003);或者探討 權勢消息來源如何以資訊津貼為籌碼,設定新聞議題,並運用資源,利用新聞實 務的常規「馴化」媒體。

另外也建議以更長時間觀察,並把電視和其他媒體認為的權勢消息來源整理 出來,以瞭解權勢消息來源是否是一個結構或系統的問題,甚至是不是大環境造 成的現象,才能提出真正的解決之道,改善目前新聞室受到各種壓力而改變內部 的行為和活動的問題。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李金銓(198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

李金銓(2004)。《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香港:牛津大學。

李康、李猛譯(2002)。《社會的構成》,台北:左岸。(原書 Giddens, A.〔1984〕. The Consti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吳佩玲(2006)。《商業化新聞操作下的自主空間:記者的反抗策略》。台北:政治 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原書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林葦芸譯(2006)。《權力—基進觀點》,台北:商周。(原書 Lukes, S.〔2006〕.Power:

a radical view.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林照真(2005)。〈「置入性行銷」:新聞與廣告倫理的雙重崩壞〉,《中華傳播學刊》,

8:27-40。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聯經。

林麗雲 (2000)。〈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台 灣產業研究》,3:89-148。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謝臥龍(編),《質性研究》, 頁 81-126,台北:心 理出版社。

俞慧芸譯(2007)。《組織的外部控制—資源依賴觀點》,台北:聯經。(原書 Pfeffer, J. & Salancik, G.. R.〔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 Harper & Row.)

徐佳士 (1974)。〈我國報紙新「主觀錯誤」研究〉,《新聞學研究》,13:3-26。

倪炎元(2009)。《公關政治學:當代媒體與政治操作的理論、實踐與批判》,台北:

商周。

翁秀琪(200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孫秀蕙(1997)。《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

高湘澤、高全余譯(1994)。《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台北:桂冠。(原書 Wrong, H. D.〔1988〕.Power: Its forms, bases and uses.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

陳炳宏、鄭麗琪 (2003)。〈台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 聞學研究》,75:37-71。

陳順孝(2003)。《新聞控制與反控制》,台北:五南。

陳筠臻譯(2009)。《媒介組織與產製》,台北:韋伯。(原書 Cottle, S.〔2003〕. Media Organization and Production. Thousand Oaks : Sage.)

張文強 (2001)。〈從資訊操控到社會知識建構:一種觀看公共關係的新方式〉,《廣 告學研究》,17:45-60。

張文強(2009)。《新聞工作者與媒體組織的互動》,台北:秀威。

張作錦(1996)。《誰在乎媒體》,台北:天下。

張益勤、林雅婷、蔡業中譯(2010)。《新聞學與公共關係》,台北:韋伯。(原書 Cottle, S.〔2003〕. News, public relations and power. Thousand Oaks : Sage.)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章倩萍(1994)。《新聞記者的認知策略之硏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論文。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

黃懿慧 (2001)。〈公共關係之「關係」研究:研究方向的省思與展望〉,《廣告學 研究》,17:21-44。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原 書 Mosco, V.〔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 Thousand Oaks : Sage.)

喻靖媛(1994)。《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關聯性之硏究》。台北: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喻靖媛、臧國仁(1995)。〈記者及消息來源的互動關係〉,臧國仁(主編)《新聞 工作者與消息來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楊中芳(2001)。〈有關關係與人情概念化之綜述〉,楊中芳(編),《中國人的人際 關係、情感與信任》,頁 3-25。台北:遠流。

楊雅婷譯(2009)。《媒介與政治初探》,台北:韋伯。(原書 Oates, S.〔2008〕.

Introduction to Media and Politics. Thousand Oaks : Sage.)

楊擊譯(2006)。《大眾媒介與社會》,北京:華夏。(原書 Curran, J.& Gurevitch, M.

〔2000〕.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 Arnold. ) 蔡文輝(2005)。《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采秀譯(1998)。《傅科》,台北:巨流。(原書 Smart, B.〔1985〕. Michel Foucault.

Tavistock Publication Ltd.)

趙旭東、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原書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Blackwell Publishing.)

劉旭峰(2006)。《收視率萬歲—誰在看電視?》,台北:印刻。

劉旭峰(2006)。《收視率葵花寶典》,台北:印刻。

劉昌德、羅世宏 (2005)。〈電視置入性行銷之規範:政治經濟學觀點的初步考察〉,

《中華傳播學刊》,8:41-61。

鄭瑞城 (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近用媒介權:台灣的驗證〉,《新聞學研究》, 45:39-56。

臧國仁 (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台北:三民。

臧國仁 (2001)。〈公共關係研究的內涵與展望—十字路口的觀察〉,《廣告學研 究》,17:1-19。

臧國仁、蔡琰 (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

58:1-28。

臧國仁、鍾蔚文 (1997)。〈框架概念與公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介框架的探 析〉,《廣告學研究》,9:99-130。

蔡承志譯(2007)。《娛樂至死》,台北:貓頭鷹。(原書 Postman, N.〔1985〕.Amusing

蔡承志譯(2007)。《娛樂至死》,台北:貓頭鷹。(原書 Postman, N.〔1985〕.Amu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