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管理意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立政治大學 AMBA 論文 頁 48 研究生:陳茂鴻 撰

次數以及影響的深刻程度都有所不同。本研究從顧客對於接觸點及訊息的反應 來檢視品牌承諾的有效性與可信度。

本論文研究各類型的品牌承諾與關係意願之間的關係,經實證結果,不 管是「產品型」、「服務型」、「傳播型」、「雄心型」以及「贊助型」,各類型品 牌承諾的投入愈高,則關係意願也愈高。同時也區分出投入「雄心型」的品牌 承諾是最有效的,而「服務型」的品牌承諾出乎意外,是最沒有效果。

品牌忠誠度能提高關係意願,各品牌原有的品牌印象也會影響關係意願,

雖然本論文以液晶電視產業為研究對象,但仍無法降低品牌忠誠度及品牌印象 的影響。畢竟像 CHIMEI 雖然在液晶電視是全新品牌,但奇美集團包含了塑化、

醫院、博物館、冷凍食品及光電產業上下游,國人對此品牌知之甚詳,既有的 品牌印象的影響比各類型的品牌承諾來得大。這讓品牌承諾的研究增加了挑 戰。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管理意涵

【研究貢獻】

這篇論文最重要的貢獻有:

1. 從資源依賴理論、交易成本理論、共創價值理論、競合策略與關係行銷中,

整理出企業將外在顧客內部化的合理動機,而這些動機將是企業要做出品 牌承諾的原因。

2. 從策略管理、賽局理論中整理及定義品牌承諾,並根據品牌承諾的定義發 展出問卷題目。

3. 將關係意願取代單獨的購買意願成為依變數,是本研究的貢獻之一。在關 係行銷的年代,許多消費者在成為顧客之前,早已成為粉絲(fans),他們 熱愛該品牌,想要參與該品牌活動,購買該品牌的低單價的紀念商品,為 該品牌發聲,在支配所得所得有限制的狀態,可能會讓該位顧客購買該產 品類別時,考量有能力負擔的品牌。

4. 以品牌接觸點觀點進行品牌承諾的量化研究:以顧客在每個品牌接觸點所 獲得的印象,去評估廠商所做的品牌承諾是否有效。不管企業對某一項品 牌承諾做出多麼巨大的投資,消費者的回應強度才是有效的檢驗標準。

5. 量化結果證實品牌承諾與關係意願有顯著相關,而各品牌的關係意願有顯 著差異,所以關係意願可做品牌投入的衡量指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立政治大學 AMBA 論文 頁 49 研究生:陳茂鴻 撰

【管理意涵】

由本研究的發現,品牌經理人,特別是從 OEM、ODM 轉 OBM 的企業,品牌 承諾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唯有取得顧客信任的品牌,顧客才有意願建立長久的 關係。要做好品牌承諾,需要針對品牌做出重大的宣示及投資,顧客會在各個 品牌接觸點,仔細檢驗廠商是否達成承諾的作為。企業也可以用關係意願當做 績效指標,去衡量為品牌所做的各項投入,是否有效建立或提昇顧客關係。

在本研究中,也關注的是哪一種類型的品牌承諾可促進顧客回應的意願,

品牌承諾的每一個類型或項目所投資的金額大小、顧客重覆觀察到的頻率並不 是本研究的重點。好的品牌承諾可能影響企業的績效表現,有較好的品牌評價 或是品牌權益。但要如何衡量品牌承諾的優劣,在本研究中認為顧客回應關係 的意願高低是一個好的衡量指標。

第三節 研究限制暨後續研究建議

【研究限制】

本研究僅限於在台灣的液晶電視品牌:

1. 不包括陰極射線管(CRT),內投影、電漿等技術之電視品牌。

2. 陎板產業是台灣兩兆雙星重點產業,所以陎板雙虎-友達、奇美的財 務資訊經常出現在新聞中,無形中增加品牌承諾。到國際市場便無如 此優勢

3. 集團相關企業或創辦人的知名度也會影響品牌承諾,像奇美醫院、奇 美冷凍食品、奇美創辦人-許文龍。但這些相關報導不容易出在國際 媒體版陎。

4. 電視與電腦螢幕有極為密切關係,電腦螢幕只要加上選台器(內建或 外接)就可以變成電視。液晶陎板是由小尺寸發展成大尺寸,所以電 腦螢幕比電視更早發生換機潮,再加上與電腦主機的搭售。有許多人 是先熟悉液晶螢幕品牌,如 BenQ。在本研究中,並不嚴格區分兩者,

所以有些受測者會以對液晶螢幕的經驗來作答。

5. 本研究雖然針對西元 2000 年之後的液晶電視品牌,但 SONY, LG, CHIMEI, TATUNG 都是國人長久以來普遍熟知的品牌。雖然市陎上有一 些新品牌,但考慮到問卷作答的困難而放棄。如勉強選入之 HERA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立政治大學 AMBA 論文 頁 50 研究生:陳茂鴻 撰

仍發現受測者未必依真實狀況作答。

6. 因研究時間與經費受限,如果能增加品牌數、各品牌的樣本數應該可 以提升量化研究的品質

【後續研究建議】

這篇論文應該算是品牌承諾的初探性研究,本研究把焦點放在顧客關係,

乃基於筆者本身的工作及興趣,但品牌承諾仍有許多可研究的領域:

1. 品牌承諾與財務績效的關係 2. 品牌承諾與利害關係人

 與競爭者的關係:是否能如賽局中的承諾,影響競爭者的進入 或退出的決策?

 與供應商的關係:在新興產業中,如果品牌承諾能將供應練上 下游優秀的廠商鎖入(lock-in),是否將相對造成競爭者無法跟 這些廠商合作,進而產生競爭上的優勢?

 與投資人關係:可信的品牌承諾是否較容易從資本市場取得發 展品牌所需要的資金?

3. 品牌承諾與框架理論:在文獻探討中,雖然有簡單提到框架理論。但 在公共關係學中,框架理論能影響議題的設定與建構,若依資源依賴 理論,企業領導者一旦公開宣示品牌承諾的框架,能重新建構企業如 何看待環境的方式,並且變陏企業資源-流程-價值(Christensen, 2005),建立貣新的競爭優勢。近年來,台灣企業紛紛從 OEM, ODM 轉 成 OBM,其中,框架的運用將是未來探討品牌承諾的重要課題。

4. 品牌承諾應用在不同產業、不同產品類別是否仍有好的預測力?在成 熟產業中,品牌忠誠度的影響力可能遠大於品牌承諾,雖然忠誠度也 會增強品牌承諾。但在成熟產業中,廠商要賺取超額利潤已經不容易,

也會逐漸減少在該產業的重大的投資。在搜尋品中,可能在關係意願 不強的狀況下,就已經購買詴用。但需有更多的實證研究,才會證實 上述假設。

5. 關係意願與購買意願之間的關係 – 這次研究中有些品牌的關係意 願較考慮購買意願高,有些則相反。仔細觀察,像 SONY 這樣高價、

高品牌形象屬前者,像 CHIMEI,BenQ 這樣的帄價品牌,屬於後者。一 般相信,一個強勢品牌的好處之一,就是有品牌溢價,但 SONY 的價 格顯然高過期望很多。所以反讓消費者在實際做購買決策時轉向帄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立政治大學 AMBA 論文 頁 51 研究生:陳茂鴻 撰

品牌。

除上述主題外,本研究採調查問卷量化研究,僅以簡單的問題來詢問受 測者有關各品牌的品牌承諾。下列的研究方向,都能使品牌承諾的研究更深 入:

1. 品牌承諾的投資金額及出現頻率對關係意願的影響:產業經濟學中有 針對廣告對營運績效的影響,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品牌承諾也可以做 類似的研究。

2. 品牌承諾各項目的輔助提示:在本研究中基於一種假設,承諾是長期 的投入,一個有效的承諾,必能使消費者銘記在心。但以廣告為例,

各品牌每年度均會有 1 至數支新廣告片,如果問題中有提示,受測者 也會針對各品牌的做答覆,所以會精準一些。

3. 品牌承諾與品牌忠誠度的關係、關係意願與品牌忠誠度的關係:這次 的研究發現品牌忠誠度能顯著影響關係意願,也能增強品牌承諾。但 這次的品牌忠誠度僅由先前是否有購買過同品牌產品的二元尺度來 決定,如果能使用區間尺度,就可以知道影響的程度。品牌承諾、關 係意願、品牌忠誠三者之間的關係,設想如下圖。

圖5-1 品牌承諾與品牌忠誠之關係

4. 來源國效應:許多國人偏愛日系品牌、而看輕韓系品牌,在本研究中 僅各挑一個品牌,日本-SONY, 韓國-LG ,其中 LG 的品牌承諾、關係 意願似乎都偏低,據推測,可能是來源國效應造成。此亦未來後續可 詳加探討的部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立政治大學 AMBA 論文 頁 52 研究生:陳茂鴻 撰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1. 方世榮譯,Egan, John (2002),「關係行銷」,五南

2. 方世榮譯,Gronroos, Christian (2009),「服務行銷與管理」,普林斯頓 國際

3. 王育英、梁曉鶯譯,Schmitt, Brend H. (2000),「體驗行銷」,經典傳訊 4. 王祿旺譯,Stephen, Robbins P.. (2003). 「今日管理學」,新陸書局 5. 吳宗成、黃丙喜、覃冠豪著,「山寨風暴:是模仿,還是創新」,理財文化 6. 吳明隆、涂金堂著,「SPSS 與統計應用分析」,五南

7. 吳思華著(2000),「策略九說」,臉譜

8. 吳瑞山譯,Brickley, James A.,& Clifford W. Smith, Jr.,& Jerold L.

Zimmerman(2002), 「管理經濟學:組織築構之工具與觀點」,麥格羅〃希 爾

9. 李田樹、李芳齡譯,Sull, Donald N. (2003). 「成功不墜」, 天下雜誌 10.李芳齡,李田樹譯,Christensen, M.Clayton, & Michael E.Raynor. (2003),

「創新者的解答」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11.李芳齡譯,Christensen,M.Clayton.,& Scott D.Anthony, & Erik A.Roth.

(2005),「創新者的修鍊」,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12.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譯,Stephen,Robbins P..(2002),「組織行為學」, 華泰文化

13.李璞良譯, Day,George S.,& David J. Reibstein(2005), 「華頓商學院-動態競爭策略」,商周出版

14.林豪傑、喬友慶、侯勝宗編輯,陳明哲(2008). 「動態競爭策略探微:理 論、實證與應用」, 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5.林震岩編著,「多變量分析」,智勝文化

16.俞慧芸譯,Pfeffer, Jeffrey, & Gerald R.Salancik. (2007),「組織的 外部控制:資源依賴理論」,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7.洪慧芳譯,Sull, Donald N.(2009),「哪些企業不會倒」,天下雜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立政治大學 AMBA 論文 頁 53 研究生:陳茂鴻 撰

18.徐世同譯,Keller, Kevin Lane (2008),「策略品牌管理」,華泰文化 19.高登第譯, Aaker,David A, & Erich Joachimsthaler. (2002), 「品牌領

導」,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導」,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