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資料收集

在文檔中 臺灣聾人就業歷程之研究 (頁 62-6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資料收集

壹、訪談對象的選取與抽樣方法

本研究以聾人作為主要訪談對象,在就業歷程部分則參考 Super(1990)生 涯發展理論中,二十五歲至三十歲的「試驗―承諾穩定期」,即 Super 認為這段 期間為個人對工作投入尋求安定的時期,然而,在前一章文獻回顧可以看到,聽 障族群多經歷較長的工作不穩定期,故本研究重新將訪談對象的選定標準界定 為:

一、領有聽覺障礙手冊,其聽覺障礙程度為 3 級以上,除了本身不使用助 聽輔具外,其自我認同為聾族群,並將手語作為日常主要的溝通語言。

二、求職就業期間長達五年以上。主要參考 Super(1990)的生涯發展理論 中,將個人對職涯的主要探索期定為五年。

三、年齡介於三十歲至四十歲之間。主要參考 Super(1990)的生涯發展理 論中,將三十歲定為職涯已定向之門檻。另為了避免不同世代之影響,故訂於三 十歲至四十歲之區間。

四、如若求職就業達五年以上但未達其自身所認定的穩定就業狀態(穩定 工作型態),資料的選取將以前五年的求職就業經驗為主。主要參考 Super(1990)

的生涯發展理論中,將個人對職涯的主要探索期定為五年。

有關質性研究的抽樣方法,其不強調樣本代表性的問題,而在於重視所收集 到的資料是否能提供豐富且具有深度的訊息(潘淑滿,2003),故本研究使用立 意抽樣(purposive sampling),以選擇不同工作類別、性別、能提供豐富資訊內 容的訪談對象,並著重於深度的探討與了解。研究者拜訪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及中 華民國桃園聲暉協會,並請求張貼徵求研究受訪對象之海報,除此之外也請求兩 單位在其官網與臉書粉絲專頁協助發布訊息,一旦有受訪對象報名,研究者將主 動聯繫。之所以找尋這兩個機構的原因為,中華民國聾人協會一直是以服務聾人

56

為主的單位,他們擁有最多的聾人朋友;而中華民國桃園聲暉協會長期致力於聾 人的社會福利服務與就業服務的提供與轉介,從過去到現在也累積了為數可觀的 聾人服務對象人數。宥於研究者的時間與精力,本研究共約訪八名訪談對象,並 在詳細說明本研究之目的、研究問題與訪談對象的權利,以及簽署受訪者同意書

(詳見附件一)後,進行訪談。

貳、訪談對象的基本資料

本研究共有八位訪談對象(詳見表二),為遵守研究倫理之匿名性,人名為研 究者隨機命名。訪談對象中,女性占五名,男性占三名。年齡分布以三十歲至三 十五歲區間有六位最多,三十六歲至四十歲區間則有兩位。八位訪談對象的現職 皆不相同,有裁縫師、學校工友、家庭主婦、工廠包裝組組長、調色工程師、IC 工程師、校舍清潔工兼護膚師、配送行政專員。而受訪對象們截至目前曾做過的 工作數為一至九份工作不等。

57

58

並能藉由雙向的溝通與討論,來建構訪談對象內心深層的意義與對社會事實的認 知(陳向明,2002;潘淑滿,2003)。而本研究的核心為聾人從積極求職到穩定 的歷程經驗,即自身認為工作模式或工作內容已固定下來,此非在短時間內便能 觀察出來的,故深度訪談法將為本研究最有效的資料收集方法。

深度訪談法又將依據不同的嚴謹程度,將訪談類型分為三類,其中一類的半 結構式訪談結合結構式與非結構式的特色,將訪談對象視作不同個體,強調在過 程中依實際訪談狀況進行彈性調整,此外也能以更開放的角度讓訪談對象有進一 步回應與反思的空間(潘淑滿,2003)。本研究將根據研究問題與文獻回顧擬定 半結構式的訪談題綱(詳見附件二),作為訪談過程中的指引與參考。除此之外,

研究者本身即為一個測量工具,過去研究者一直都在擁有聾人父母的家庭中長大,

對於手語非常熟悉,另外,研究者也曾於 2009 年臺北聽障奧運會擔任手語翻譯 志工,現今也會擔任一些聾人朋友參與聽人聚會或是臨時就醫時的翻譯,長期浸 濡於聾人世界的經驗將有助於研究資料的收集。

肆、資料收集過程

由於質性研究相當重視情境脈絡,而情境脈絡勢必與人、事、時、地、物有 所連結(潘淑滿,2003),故研究者與受訪者的約訪時間與地點,以受訪者最熟 悉的地點及最為充裕的時間為主。在訪談進行前,研究者必先仔細研讀訪談大綱,

並向受訪者仔細說明本研究之目的與內容,讓受訪者自願參與。

在訪談過程中,除了簽署受訪者同意書外,研究者在受訪者的同意下進行錄 影,以確保能完整呈現受訪者的想法與詮釋;此外,即使有了訪談大綱的引導,

研究者仍會視訪談對象的情況決定文字的記錄與問題的順序,進行訪談的彈性調 整;再者,由於每位聾人的教育程度不同,語言能力的表述也不盡相同,研究者 除了以手語作為訪談溝通的媒介外,也同時準備紙筆,以文字或圖像輔助研究者 及受訪者之深層了解。在訪談結束後,為了便於讀者閱讀,故研究者把訪談的錄

59

60

在文檔中 臺灣聾人就業歷程之研究 (頁 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