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過程與策略

本研究係採個案研究的方式,研究資料的蒐集以觀察、訪談的方式進行,並蒐集各種有 關的文件資料。本節介紹研究資料蒐集的過程與策略如下:

一、研究資料蒐集的過程

在質性研究的歷程中,其過程與步驟並非是直線式的,而是一不斷循環的模式,會有甚 多的回溯與重疊。研究者自民國九十一年五月進入研究現場實施試探性研究,便開始蒐集有 關於個案學校綜合活動課程教學實施之相關資料。

即至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中旬本研究開始進行正式研究,由於個案學校每週二上午第三、

四節課為四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時間,下午第五、六節課為二年級「綜合活動學 習領域」教學時間,研究者便於研究期間每週二全天到個案學校進行教學現場觀察,除了於 教學現場製作「觀察筆記」外,並蒐集課本、教師手冊、教學指引與學期課程計畫等「文件 資料」;而且還於課後與被觀察之教師或學生進行簡短的非結構性訪談,澄清研究者於當天 教學現場觀察中所見所思,並將重要事件、困惑不解與所思所想等資料記錄於研究者的「研 究札記」之中。

由於研究者的內子正好於個案學校擔任教師,所以研究者主要以學生們「師丈」的身分 進入教學觀察現場;由於個案學校規模很小,所以學生們都認識研究者,而且被觀察之兩個 班級皆曾經由內子擔任班級導師,故被觀察的學生們都稱呼研究者為「師丈」而非常熟稔,

很方便隨時詢問學生上課時行為表現背後的真正想法。

而研究者進入教學現場一直至民國九十二年六月中旬學期即將結束,因為二年級與四年

級相繼都要準備最後一次段考,以及準備歡送六年級畢業生的活動,兩個班級的任課教師(二 年級為教師B,而四年級為教師C)便與研究者協調是否可以結束教學現場觀察,至此研究者 才退出教學觀察現場,觀察次數如表3-4-1。

表3-4-1 教學現場觀察次數表

二年級一個班(全班人數 16 人) 四年級一個班(全班人數 16 人)

月 日 節次 觀察地點 教學者 月 日 節次 觀察地點 教學者 3 11 5、6 體育室 教師 B 3 11 任課教師表示尚未調適好接受

觀察的情緒,改為下週開始。

18 5、6 體育室 教師 B 18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25 調課至其他日,研究者未能配

合,無法前來觀察 25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4 01 5、6 視聽教室 教師 B 4 01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08 5、6 體育室 教師 B 08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15 5、6 二甲教室 教師 B 15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22 5、6 二甲教室 教師 B 22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29 1、5 二甲教室 教師 B 29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5 6 5、6 視聽教室 教師 B 5 06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13 5、6 二甲教室 教師 B 13 3、4

四甲教室、

體育室及操 場

教師 C

20 5、6 二甲教室 教師 B 20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27 5、6 自然教室 教師 B 27 3、4 體育室及操

場 教師 C 6 03 5、6 二甲教室 教師 B 6 03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10 5、6 圖書室 教師 B 10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17 5、6 圖書室 教師 B 17 3、4 四甲教室 教師 C

及表 4-1-2(第 141 頁)。

後來因為研究者分析教學現場觀察所蒐集而來的資料後,發現無法找出非常有意義且有 別於綜合活動課程相關研究的結果,因此於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時,便特別邀請綜合活動課 程領域的專家黃譯瑩教授,以及深具哲學學術背景的陳啟明教授,共同和指導教授徐照麗老 師利用論文計畫審查會議的機會,指引研究者「找出何謂活動課程的本質」的明確方向。

當研究者發現自己未能掌握活動課程本質的嚴重問題後,便於民國九十三年一月至九月 期間重新進行文獻蒐集與整理的工作,終於獲得「活動課程本質為自主、從容、體驗、反思、

實踐」的結論後,便擬定半結構式訪談大綱,並於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底與指導教授、兩位博 士班研究生,和一位碩士班研究生討論過後,開始約定訪談對象(教師 A、教師 B、教師 C、

四年級學生六位【當初進行教學現場觀察時為二年級】、六年級學生六位【當初進行教學現 場觀察時為四年級】)進行訪談,蒐集本研究之訪談資料。

二、研究資料的蒐集策略

在上述研究資料蒐集的過程中,研究者採用以下列四種資料蒐集的策略,進行本研究各 種相關資料的蒐集,茲說明如下:

(一)教學現場觀察

由於研究者的內子正好於個案學校擔任教師,因此研究者曾於民國九十一年五月三日由 於研究所修讀「個案研究」課程的關係,為了完成該課程學期末作業而進入個案學校,進行 過教學現場觀察並形成報告,此可視為本研究之試探性研究,其所蒐集的教學現場觀察資料 亦提供為本研究分析時使用。

及至民國九十二年三月,由於當時的二年級與四年級都曾經由內子擔任班級導師,因此 兩班的學生們都稱呼研究者為「師丈」且非常熟稔,方便於隨時詢問學生上課時行為表現背 後的真正想法;而擔任二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的科任教師為教師B,而四年級該領域的 科任教師為教師C,兩人年紀皆輕且教學認真,與研究者亦彼此熟識,故研究者選定這兩個班 級為教學現場觀察之對象。

當研究者一進入個案學校這研究現場時,觀察即不斷的在進行,但研究者主要觀察的對 象還是二年級與四年級兩個班級綜合活動教學實施中的人、事、物,然後才觸及其他非綜合 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時間的人、事、物,例如個案學校教職員同仁相處的情形、非綜合活動課 程教學時間的師生互動情況等。

研究者為求獲取最真實與具有效度的研究資料,在教學現場觀察期間為完全的觀察者,

並不參與任何的教學活動與討論,只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後方錄音與紀錄,就算有時學生上課 打鬧或提出問題,而教師沒有注意到或分身乏術而無法處理時,研究者仍然坐在原處不予理 會;但是下課時則會與教師或學生聊天,或進行澄清性的非結構訪談。

此外,研究者藉著觀察現場觀察筆記與當日研究札記的撰寫,有意識、有系統的辨識研 究者的主觀,並隨時尋找否定的證據,運用開放的心態,記錄所有的資料,避免研究者本身 受到自身知覺偏差和主觀偏見的涉入,而影響整個研究的進行,以及最後結果的詮釋。故研 究者一直秉持著「研究者是一個觀察者,即是主要研究工具之一」的信念,時時警惕自己成 為公正中立的研究工具,俾便提昇本研究的信度。

研究者將教學現場觀察所蒐集而來的觀察筆記與研究札逐次整理之後,分別給予代碼以 示區別,例如民國九十一年五月七日進入一年級教學現場的觀察筆記,就給予「觀一910507」

的代碼,而當天的研究札記則是「札910507」;民國九十二年四月一日進入二年級教學現場的 觀察筆記,就給予「觀二920401」的代碼,同一天四年級教學現場的觀察筆記則給予「觀四 920401」的代碼,而當天的研究札記則是「札920401」,其餘依此類推。

(二)文件分析

本研究也於研究期間蒐集學校擬定的學期課程計畫、教師自行設計之活動課程的相關資 料、學校行事曆、與本研究有關的會議記錄、所拍攝的照片資料,以及教學歷程中的各種文 件資料,包括教學日誌、教學指引與教師手冊、課本,進行瞭解、分析與比對,除了可以針 對教學現場觀察及訪談資料進行三角校正,提昇本研究的信度與效度外,亦可發掘其他有意 義的問題,有助於本研究的計畫與進行。

本研究主要參考的文件,有康軒出版社民國九十二年二月初版之二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 域課本及教師手冊,以及翰林出版社民國九十二年二月初版之四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本 及教學指引。研究者從這些文件中辨明教師B與教師C所實施的教學主題及活動是否為自行設 計補充或照本宣科有著極大的助益。

(三)物理與人文環境觀察

本研究除了作教學現場觀察、半結構式訪談及文件分析外,也蒐集其他的與本研究有關 係的各種設施之資料,例如個案學校中綜合活動上課時使用到的各種軟硬體設施,以及室內 外空間,了解個案學校對於綜合活動課程教學的支援程度,作成資料之整理,提供訪談的線 索以及後續改進的建議,最重要的是可以針對教學現場觀察及訪談資料進行三角校正,確保 所蒐集的觀察與訪談資料的信度。

此外,藉由人文環境觀察所得資料,可以勾勒出研究對象的學校背景脈絡,提供研究者 避免自身知覺和主觀涉入時反思的重要參考,並可成為研究者針對教師與學生訪談中提及課 後時間、校園以外,以及家長態度等部分的三角校正重要依據,提升本研究之信度。

(四)半結構式訪談

本研究所運用的訪談法為半結構式訪談,而訪談大綱主要是在民國九十二年三月至六月 教學現場觀察結束,以及民國九十三年九月中旬本研究之第二次文獻探討獲致明顯的結論後 初擬而成,然後再與指導教授、兩位博士班研究生,和一位碩士班研究生共同討論過後,才 開始約定訪談對象(教師A、教師B、教師C、四年級學生六位【當初進行教學現場觀察時為二 年級】、六年級學生六位【當初進行教學現場觀察時為四年級】)進行訪談,蒐集本研究之 訪談資料。

而研究者選取教師A、教師B、教師C為訪談對象,理由是教師A從民國九十年九月開始於 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時,便擔任個案學校一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科任教師,能夠

而研究者選取教師A、教師B、教師C為訪談對象,理由是教師A從民國九十年九月開始於 國民小學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時,便擔任個案學校一年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科任教師,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