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一、研究途徑

研究途徑,乃指研究者對於研究對象 (譬如政治現象)的研究,到底是 從哪一層次為出發點、著眼點、入手處,去進行觀察、歸納、分類與分析。

由於著眼點的不同,尌各有一組與之相配 合的概念,作為分析的架構。而 本文採取的是制度的研究途徑,探析原住民族特考原先設計目的經過幾個 階段的變革成為進用原住民公務員的主要途徑,分析現行三等原住民行政

類科在應考方式、應詴科目與分發配置上的制度問題並建立職能模型加以 改革以期達到初任人力適才適所的目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擬 採 「文獻 分 析法」 與 「深度 訪談法」。 文獻分 析法,

是 尋 求 歷 史 資 料 、 檢 視 歷 史 紀 錄 並 客 觀 地 分 析 、 評 鑑 這 些 資 料 的 研 究 方 法,由於常需要大量的歷史資料與文獻,因此亦稱歷史文獻法。當研究者 對歷史資料進行蒐集、檢驗與分析後,便可以從了解、重建過 去所獲致的 結論中,解釋社會現象的現況,甚至預測將來之發展 。

本文透過參閱與整理出版或未出版論文、期刊、書籍、考詴院與考選 部網站與所舉辦之研討會等資料瞭解職能模型之概念、建立方式、發展趨 勢以及探究導入模型的可行性,透過此法探究原住民族特考、三等原住民 行政類科制度設計理念與問題,並透過文獻分析提出職能指標以供訪談作 進一步確認。

深度訪談法,是一種面對面、人際溝通的角色情境,訪談者透過精心 設計的問題來詢問受訪者,以得到符合研究假設的答案,這些問題的措辭 以及排列順序界定了訪談的結構。本文訪談對象共六位包含行政院原住 民 族委員會、臺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桃園縣復興鄉公所以及考選部李 參事震洲,擬藉由深度訪談瞭解原住民行政類科實務所需的職能以供本文 職能指標製作參考,及考選部對原住民族特考現行問題之看法。最後訪談 內容整理於附註二。

訪 談 目 的 在 解 決 本 研 究 所 採 之 模 型 建 立 法 無 法 明 確 獲 得 具 代 表 性 的 職能指標,與具實務經驗者對話可獲得更具代表性的指標,且與原住民公 務員進行訪談更能瞭解原住民族組織整體運作流程與制度困境。

三、研究流程

本文研究流程在設計上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探究現行原住民族特考

制度的制度設計理念、演進,瞭解三等原住民行政類科在應考科目、應考方式與 分發配置中產生的問題,接著藉由深度訪談輔助分析與界定三等原住民行政類科 所應具備的職能指標々另一部份則是瞭解職能意義與職能模型建構方式,依照建 構步驟將職能指標置入進而建立三等原住民族特考原住民行政類科之職能模 型。模型建立後,將之導入影響考選制度的三個面向〆應考科目、應考方式與分 發配置當中,重新設計考詴科目與考詴流程,最後則是提出結論與建議。

圖 1 研究流程 文獻回顧

概述職能模型的 意義與方法

建立三等原住民族特考原住民行政類科之職能模型

結論與建議

將模型導入三等原住民族特考考選制度〆 應考科目、應考方式、分發配置

界定原住民行政 類科之職能指標

資料來源〆自繪。

探究現行三等原住民族特考 制度設計理念與演進

探究現行原住民行政類科在 應考科目、應考方式與分發 配置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