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過程

行動研究的研究過程是有程序與步驟可依循的(蔡清田,2000)。採用行動研 究方法者,一面進行相關研究的活動,一面透過活動的進行發現活動問題,透過 問題的產生進行活動省思,透過省思找到方法解決活動的問題,活動問題得到解 決讓活動者學習到新的能力,這一連串反覆的過程都需要透過「行動」才能得到 連結。因此蔡清田(2011)認為行動研究的過程,是透過各種活動問題的焦點、規 劃可確實執行的行動方案、並且需要尋求合作的夥伴共同討論相關活動,最後再 將行動方案進行自我反省與評鑑等。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進行園內的融合教育教學活動。研究活動自 104 年 02 月提出構想後,即開始規劃相關活動之期程,並且開始蒐集有關的資料,同時也 尋求普通班教師的認同與徵得各班教師答應接受研究者的訪談,此外研究者也取 得班級教學夥伴的支持,願意擔任本研究的共同參與者與協助者,然後再向班上 特幼生家長說明本研究計畫的內容,得到幼兒家長同意後,呈報學校主管後開始 進行資料的蒐集。

本研究過程分成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準備階段包含發現問題、界定焦點、

蒐集資料;第二階段為行動階段即展開行動、評鑑成效、撰寫報告。有關研究過 程的內容見圖 3-4。

68

69

一、準備階段

本研究是研究者擔任學前特教班教師,在教學現場發現極重度障礙幼兒參 與融合活動的許多問題,引起研究之動機,為釐清研究問題,確認研究問題的 價值性,對於極重度障礙幼兒參與融合活動的問題進行觀察、省思、分析原因,

開始行動研究的第一階段。

(一)發現問題與界定焦點

研究者擔任海洋附幼學前集中式特教班導師,在 100 至 104 學年度期間,每學 期在所屬學校都有進行例行的融合活動,該項活動設計會提供普幼生,每學期以 小組方式進入特教班參與活動一次,依據例行活動方式實施幾年後,研究者發覺 融合教育的精神並未落實,多數普幼生對於特教班沒有印象,只記得每個學期都 會到「藍天班」玩遊戲,但是卻說不出學生的名字,也不了解如何協助他們。探 究本園融合活動成效有限的原因相當複雜,但其中較為明顯的因素有三:

1.普幼生與特幼生接觸互動的機會少 2.普幼生與特幼生彼此互動的品質差 3.特幼生在同儕的互動中狀況多

同時研究者也發現昔日進行的融合活動模式,幾乎都是屬於體能遊戲活動,

對於輕中度障礙的孩子尚且不能順利參與,更何況目前藍天班學生多數都是重度 和極重度障礙的孩子,所以往日的融合活動對於極重度障礙的特幼生而言,似乎 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但是融合教育的精神應該是不分障礙類別與程度,所 以研究者想要在任職的班級中突破這個困境。研究者依據過去進行的融合活動經 驗,發現班上極重度障礙學生參與融合活動,其困難的主要原因如下:

1.物理環境的隔離 2.溝通互動的隔離 3.動作能力的隔離

70

71

(二)蒐集資料

確定研究主題後,開始蒐集有關融合教育的相關文獻,從回歸主流、最少限 制環境與融合教育開始探究;然後再搜尋國內進行融合教育的相關資料,在蒐集 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目前國內融合教育參與的幾乎都是輕中度障礙學生,或是 社會適應能力較佳的身體病弱學生,極重度障礙學生參與融合活動的資料幾乎沒 有。有此現象的最大原因,可能是極重度障礙學生,多數並非單一障礙,而是具 有二種或是二種以上的障礙類別,且幾乎都具有嚴重智能障礙與感官知覺異常的 障礙特質,所以相較於其他障礙與程度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教育需求更是複雜和 棘手。且極重度障礙學生因其多種能力受限,衍生出許多不利於參與融合活動的 況狀,例如無主動性社會互動、缺乏溝通能力、無法獨立自理、不當的行為問題……

等,所以極重度障礙學生參與融合活動的困難度就提高了,爭議論點也多了;又 或者多數極重度障礙學生在口語表達和溝通互動能力上有明顯的困難,導致無法 了解研究活動實施的效果,或是實施效果極微小不明顯所致。再者國內對於實施 融合教育的意見本來就有紛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重度與極重度障礙學生不適 合參加融合活動」,所以極重度障礙學生實際參與融合活動的機會就少了,而相 關的研究資料當然就更少了。

研究者透過閱讀文獻資料與省思實際的實施狀況發現,學前特教班學生與普 通班學生要進行融合活動的困擾多,而極重度障礙的學生更是困難、機會更少。

這個現象觸動研究者,引發在目前任教的學前特教班,進行極重度障礙學生能夠 參與的融合活動,提升普幼生與特幼生互動的想法。

(三)提出行動計畫

研究者在蒐集資料後,依序進行分析及解釋,再彙整相關人員的意見,然後 根據以前的融合活動經驗,進行成效評估與重新規劃,完成本研究的「融合活動 方案」設計,然後再提出相關計畫。研究者經過分析和歸納後發現,造成藍天班

72

以前進行融合活動問題(表3-5)的主要原因如下:

問題1:融合活動的時間安排與普通班課程進行有衝突。

問題2:因為全園幼兒都參與活動,所以普幼生每學期平均只能參加一次。

問題3〜4:融合活動經驗少,所以普幼生對特幼生認識不足。

問題5〜8:每次融合活動的參與者都是不同的學生,且學生人數都在10人以上,

所以教師人力不足,無法適當的協助特幼生,更無法有效地指導普 幼生和特幼生進行互動。

依據上述的問題,研究者提出因應計畫為:

1.方案活動期間選擇四位普通班學生、每週二次進入特教班、預計活動次數為16 次;以固定的四位普幼生參與特教班教師安排的融合活動,透過設計的課程 活動和適時的指導,提供普幼生與特幼生實際接觸和互動的經驗,增加極重 度障礙學生參與融合活動的機會。

2.利用普通班課程進行之前的自由活動時間,減少活動時間衝突的狀況。

3.結合特幼生的IEP學期目標,讓特幼生在融合活動中能夠得到實質的「進步」。

(四)訂立觀察指標

為了解決研究者實務工作上出現的困擾,即特教班極重度障礙學生參與融合 活動的問題,研究者結合特幼生的 IEP 目標,設計七個融合活動課程;活動中透 過特教宣導和教學引導,引導普幼生認識和接納特幼生,進而能在活動中協助特 幼生;同時在過程中透過適當的協助,讓極重度障礙學生能夠參與融合活動,使 普幼生和特幼生相處在同一場所內,所進行的互動是有意義和價值的。本研究的 融合活動用意在於增加普幼生與特幼生的互動機會、提升彼此互動的品質、提供 極重度障礙學生參加融合活動的機會,所以融合活動實施成效,必需要是可觀察 和記錄的行為。因此在執行活動方案的過程中,研究者需要檢視方案是否有確實 解決極重度障礙學生參與融合活動的問題,所以依據研究目的擬訂行為觀察指

73

標,以檢核方案活動的實施成效。融合活動學生行為觀察指標見表 3-5。

表 3-5

融合活動學生行為觀察指標

編號 特幼生與普幼生的行為觀察指標 特 1 能夠接受普幼生的動作協助 (不排斥肢體接觸)

特 2 互動時會看著普幼生的動作 (如注視、追視、…等)

特 3 對普幼生的互動行為有回應 (動作、笑容、聲音…等)

特 4 過程中行為問題出現的狀況 (如垂頭、自我刺激…等)

特 5 能配合進行教具操作的動作 (如抓、拍打、按壓…等)

特 6 非融合活動時,對其他幼生的互動行為有回應

普 1 會主動用口語向特幼生問候 (如早、好、再見…等)

普 2 會主動用動作和特幼生互動 (如摸頭、牽手、…等)

普 3 能夠主動協助特幼生的需求 (如流口水、垂頭…等)

普 4 能協助特幼生進行教具操作 (如抓握、拍、按…等)

普 5 會用口語鼓勵特幼生做動作 (如好棒、加油、…等)

普 6 非融合活動時,能主動與特幼生進行互動

74

二、行動階段

行動研究的精神在於不斷的行動與持續的反思,過程中除了研究者之外,更 需要與協同研究者進行合作,商討如何執行行動方案,透過行動解決實務上所遇 到的問題;所以行動方案的發展需要經過研究者與協同研究者共同探討與規劃,

再根據所規劃的順序進行才能讓行動方案如期完成。研究者依循行動研究探索的 精神,將行動階段分為(一)展開行動、(二)評鑑成效、(三)撰寫報告,以 下分項敘述之。

(一)展開行動

行動研究是動態循環的歷程,經由規劃、行動、再規劃、再行動,以解決實 務工作者面對的問題;開學前研究者邀請班級搭檔和合作的普幼老師進行研究計 畫說明,開始方案活動。

1.進行活動

研究方案通過後,研究者開始執行活動,首先提出活動方案內容與協同研究 者和普幼班老師討論,經過彼此討論後確定活動方案的內容,並將相關的活動實 施計畫呈交單位主管審核,通過後開始進行活動。參與研究活動的普幼班學生在 105學年度上學期期末,即106年一月上旬選定,並得到普通班教師與幼兒家長的同 意,此外同時段融合活動方案的課程設計也開始展開。

2.觀察討論

依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設計學生行為觀察指標,在每場次活動中進行表定

依據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設計學生行為觀察指標,在每場次活動中進行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