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結語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灣獨立音樂人為對象的實證研究 第七章 結語

167

著作系統,即跳脫傳統經濟誘因的制度架構,更能彈性賦予不同著作權人創作誘 因,殊值讚許。本研究以獨立音樂人作為一個開端,礙於種種研究限制,在研究 方法上尚有許多不足之處,未來還待更多實證研究,為著作權法的立法政策提供 一個更具說服力的發展方向。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作為國內首次針對台灣獨立音樂人創作誘因進行實證訪談分析的研 究,在研究方法與研究結果分析上尚有許多不足之處。

首先,本研究所蒐集之獨立音樂人樣本僅有十三位,且訪談樣本雖已盡力涵 蓋從事創作、表演與混音創作之音樂人,惟並未涵蓋所有創作活動領域之獨立音 樂人,且有多位音樂人本身即為創用 CC 授權條款之使用者(豬頭皮、小柯、林 強和范姜),樣本代表性略顯不足。建議未來研究可於各創作活動領域中擇一至 二位獨立音樂人作後續研究之訪談樣本。

其次,在訪談結果分析上,本研究以赫茲伯格的雙因子理論為基礎分析音樂 人在創作活動中顯現之創作誘因,但心理學動機理論的體系相當複雜,我也非心 理學專業出身,故未能參考其他動機理論和行為學派的觀點作行為分析,只簡單 以雙因子理論作二分法分析,可能有所缺漏。另外,赫茲伯格之雙因子理論係建 構在工作場域中,其論述重點在於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與不滿意度,但本研究中 的獨立音樂人不一定將音樂活動視為工作,事實上,訪談結果顯示,許多獨立音 樂人都有其他正職工作,只將創作或是音樂活動當作是業餘休閒或是副業,故赫 茲伯格的雙因子理論於獨立音樂人的創作環境中可能不一定適用。建議未來研究 可以心理學其他動機理論或行為學派觀點分析創作人之創作誘因,將訪談結果作 更細緻化之分析處理。

其三,訪談結果顯示多數獨立音樂人對於其著作權管理並不積極,似未能發 揮其著作權之最大價值,然本研究礙於篇幅限制,並未將獨立音樂著作權管理之 分析和建議納入,建議未來研究可著墨於此。

其四,本研究礙於篇幅限制,亦為避免訪談失焦,故未能將獨立音樂人的行 為與其動機作相應比對,例如未能個別探討獨立音樂人是否有從事積極經濟活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灣獨立音樂人為對象的實證研究 第七章 結語

168

之行為,亦未檢驗個別音樂人是否因利用線上著作散布的平台服務(如 Youtube 等)而影響其創作動機,亦未訪問其對該等平台的看法。建議未來研究在訪談設 計時,可偏重於此,更加具體檢驗獨立音樂人的創作誘因,及現行多媒體平台對 其創作的影響。

最後,本研究礙於樣本數限制並未將獨立音樂人按照本文第二章第二節台灣 獨立音樂人之種類作分類討論,而不同類型的獨立音樂人之創作誘因可能有顯著 差異,如本研究中部分音樂人為社運歌曲創作者,其創作動機可能就偏向社會意 識的聚焦或是聲援社會運動,與一般個體創作者以表達情感和個性為主的創作動 機可能就有很大不同。建議未來研究可將不同獨立音樂人作分類分析,以求研究 結果的完整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灣獨立音樂人為對象的實證研究 參考資料

170

附錄:受訪人員表

受訪者 受訪方式 時間

朱約信(豬頭皮) 當面訪談 2012/11/28 柯仁堅(小柯) 當面訪談 2012/11/28 林強 當面訪談 2012/12/18 拷秋勤范姜 當面訪談 2013/3/28

季欣霈 email 2013/10/22 童圓喻 email 2013/10/24 輕鬆玩 Summer email/錄音 2013/10/24 安妮朵拉安妮 email 2013/10/31 丁丁與西西 email 2013/11/19 小城星電台阿賣 email 2013/11/20 棉花糖沈聖哲 當面訪談 2013/11/22 巴西之吻羅竺 email 2013/11/28 王睿 email/錄音 2013/12/28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專書

FORAY,D.,周宜芳譯,知識經濟學,台北:天下遠見,2007 年。

LESSIG,L.,劉靜怡譯,誰綁架了文化創意:一場數位時代的財產戰爭,台北:早安財經文化,

2008 年。

MASLOW,A.H.等人,李美華、吳凱琳譯,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台北:商業周刊,2007 年。

SMITH,E.E.等人,洪光遠譯,普通心理學(下),台北:桂冠,2006 年。

李安德,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1992 年。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台北:翰蘆圖書,2004 年。

楊雲明,個體經濟學。台北:智勝文化,四版,2008 年。

專書論文

章忠信,臺灣地區 1949 年後著作權法制之發展變遷,載:中國著作權法律百年國際論壇論文 集,2010 年,www.copyrightnote.org/paper/pa0058.doc(最後瀏覽日:2014/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灣獨立音樂人為對象的實證研究 參考資料

171

期刊文章

卞宗瑩,數位音樂時代下獨立音樂產業的新經營模式:以「城市音樂」網路平台為例,中華傳播 學會年會 119 期,2009 年。

李治安,著作權法中的灰姑娘:利用人地位之探討,臺大法學論叢 41 卷 3 期,頁 931-979,2012 年。

林暐哲訪談,獨立青年,音樂創業 INSIDE SPIRIT,誠品好讀 47 期,2004 年。

張瓊華,專利制度之再思考-新興科技衝擊下的迷思與困境,智慧財產權月刊 55 期,頁 17-55,

2003 年。

許牧彥,從知識的經濟本質談知識產權的原理,科技發展政策報導,頁 442-455,2003 年 6 月。

楊智傑,智慧財產權差別取價之研究-以藥物專利與電影著作為例,財產法暨經濟法,頁 73-128,2010 年。

蔡岳勳、胡心蘭,從法律與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美國著作權法之科技保護措施及合理使用原則,中 原財經法學 14 卷,頁 157-243,2005 年。

博士論文

楊佳蓉,自由文化中的音樂商業模式初探:以獨立音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 文,2012 年。

蔡惠如,著作權合理使用之價值創新與未來展望,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年 8 月。

碩士論文

李劍非,論著作權與資訊流通自由的衝突與解決-從真實空間到網路空間,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林咏芬,論著作權法中之接觸權,私立逢甲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林怡瑄,台灣獨立唱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陳思豪,自由軟體發展與智慧財產權制度互動之觀察,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3。

曾裕恒,台灣唱片產業之研究:主流與非主流之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8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灣獨立音樂人為對象的實證研究 參考資料

172

黃詩雯,台灣獨立音樂發展與文化政策,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黃韻蓉,原住民傳統知識保護法制研究--聚焦於財產權面向之研討,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 所碩士論文,2011 年。

鄭淑儀,臺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1982-199 年),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 年。

鄭凱同,主流與獨立的再思考:文化價值、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的思辨與探討,私立淡江大學大 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戴昀,台灣獨立唱片廠牌實作:以小白兔橘子唱片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6 年。

網路資料

StreetVoice 朱約信簡史,http://tw.streetvoice.com/pigheadskin/articles/75245(最後瀏覽日 2013/11/29)

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soc.asp?id=5957(最後瀏覽日:

2013/12/15)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840(最後瀏覽日:

2013/11/22)

台灣創用 CC 計畫網站,http://creativecommons.tw/license(最後瀏覽日:2013/11/14)。

社團法人中華有聲出版錄音著作權管理協會(RPAT)官網,http://www.rpat.org.tw(最後瀏覽 日:2013/10/30)。

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MÜ ST)官網,http://www.must.org.tw(最後瀏覽日:

2013/10/30)

社團法人台灣音樂著作權人聯合總會(MCAT)官網,http://www.mcat.org.tw(最後瀏覽日:

2013/10/30)

社團法人台灣音樂著作權協會(TMCS)官網,http://www.tmcs.org.tw(最後瀏覽日:

2013/10/30)

社團法人台灣錄音著作權人協會(ARCO)官網,http://www.arco.org.tw(最後瀏覽日:

2013/10/30)

陳盈竹,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網路外部效益性,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綜合計劃處綜合規劃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灣獨立音樂人為對象的實證研究 參考資料

173

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6911(最後瀏覽日:2013/12/20)。

雷射的歷史,http://www.ieo.nctu.edu.tw/~ieofuture/102/LZhis.html(最後瀏覽日:2013/12/20)。

賴品瑀,「晚安,各位農友」骯髒而真誠的濁水溪公社,http://e-info.org.tw/node/86525(最後瀏覽 日 2013/11/29)。

二、外文文獻 專書

ELKIN-KOREN,N.&E.SALZBERGER,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DIGITAL AGE:THE LIMITS OF ANALYSIS,ROUTLEDGE,NEW YORK.(2012).

GEOFFREY,P.H.,THE RECORDING INDUSTRY,ALLYN AND BACON,BOSTON.(1998).

GILLETT,C.,THE SOUND OF THE CITY:THE RISE OF ROCK AND ROLL,SOUVENIR,LONDON.(1983).

GOLDSTEIN,P.,COPYRIGHT'S HIGHWAY,HILL AND WANG,NEW YORK.(1994).

Kosslyn, S. M. & Rosenberg, R. S., Psychology In Context, Allyn And Bacon, Boston.(2006).

LESSIG,L.,REMIX:MAKING ART AND COMMERCE THRIVE IN THE HYBRID ECONOMY,PENGUIN PRESS, NEW YORK.(2008).

MASLOW,A.H.,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VIKING COMPASS,NEW YORK.(1973), Retrieved from

http://www.humanpotentialcenter.org/Articles/FartherReaches.pdf

NEGUS,K.,POPULAR MUSIC IN THEORY:AN INTRODUCTION,BLACKWELL PUBLISHING,OXFORD.(1996).

O’SULLIVAN,T. ET AL.,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ROUTLEDGE,NEW

YORK.(1997).

PATTERSON,L.R.&S.W.LINDBERG,THE NATURE OF COPYRIGHT:ALAW OF USERS RIGHTS,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ATHENS.(1991).

POSNER,R.A.,ECONOMIC ANALYSIS OF LAW,LITTLE,BROWN AND COMPANY,NEW YORK.(3d ed. 1986).

RAUSTIALA,K.&C.SPRIGMAN,THE KNOCKOFF ECONOMY:HOW IMITATION SPARKS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12).

ROWE,D.,POPULAR CULTURES:ROCK MUSIC,SPORT AND THE POLITICS OF PLEASURE,SAGE,LONDON. (1995).

SCOTCHMER,S.,INNOVATION AND INCENTIVES,THE MITPRESS,CAMBRIDGE.(20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灣獨立音樂人為對象的實證研究 參考資料

174

SHUKER,R.,KEY CONCEPTS IN POPULAR MUSIC STUDIES,ROUTLEDGE,NEW YORK.(1998).

WALLIS,R.&K.MALM,BIG SOUNDS FROM SMALL PEOPLES:THE MUSIC INDUSTRY IN SMALL

COUNTRIES,PENDRAGON PRESS,NEW YORK.(1984).

專書論文

ARNÖ,K.(2005).

D

UAL

L

ICENSING

: A B

USINESS

M

ODEL FROM THE

S

ECOND

G

ENERATION OF

O

PEN

-S

OURCE

C

OMPANIES IN HOW OPEN IS THE FUTURE?ECONOMIC,SOCIAL &CULTURAL SCENARIOS INSPIRED BY

FREE &OPEN-SOURCE SOFTWARE 479-488(M.WYNANTS &J.CORNELIS EDS.).RETRIEVED FROM

http://ebooksgo.org/open-access/crosstalks_book1.pdf

Fisher, W. W. (2001). Theori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NEW ESSAYS IN THE LEG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PROPERTY 168-199(Stephen Munzer ed.). Retrieved from

http://cyber.law.harvard.edu/people/tfisher/IP/Fisher%20IP%20Theory.pdf

GALLINI,N.&S.SCOTCHMER (2002).

I

NTELLECTUAL

P

ROPERTY

: W

HEN

I

S

I

T THE

B

EST

I

NCENTIVE

S

YSTEM

?

IN 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ECONOMY 51-77(ADAM B.JAFFE ET AL., EDS.).RETRIEVED FROM

http://socrates.berkeley.edu/~scotch/G_and_S.pdf

Ryan, J. & R. A. Peterson (1982). The Product Image: The Fate of Creativity in Country Music

Songwriting in Individuals in

MASS MEDIA ORGANIZATIONS:CREATIVITY AND CONSTRAINT 11-32 (James. S. Ettema & D.C. Whitney eds.).

判決

Twentieth Century Music Corp. v. Aiken, 422 U.S. 151, 156 (1975).

Sony Corp. of Amer. v. Universal City Studios Inc., 464 U.S. 417, 450 (1984) Eldred v. Ashcroft, 537 U.S. 186, 201 (2003)

期刊論文

Balkin, J. M. (2009). The Future of Free Expression in a Digital Age. Pepperdine Law Review, 36, 427-444. Retrieved from

http://digitalcommons.law.yale.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222&context=fss_papers

Barnett, J. M. (2009). Is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ivia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 157,

1691-1742. Retrieved fro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台灣獨立音樂人為對象的實證研究 參考資料

175

https://www.law.upenn.edu/live/files/75-barnett157upalrev16912009pdf

Breyer, S. (1970). The Uneasy Case for Copyright: A Study of Copyright in Books, Photocopies and Computer Programs. Harvard Law Review, 84, 281-351. Retrieved from

http://www.jstor.org/stable/1339714

Demsetz, H. (1969). Information and Efficiency: Another Viewpoint.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12, 1-22. Retrieved from

http://www.jstor.org/discover/10.2307/724977?uid=2&uid=4&sid=21103250005297

DePoorter, B. et al. (2009). Copyright Abolition and Attribution.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 5, 1063-80.

Fisher, W. W. (1998). Property and Contract on the Internet. Chicago-Kent Law Review, 73, 1203-56.

Retrieved from

http://scholarship.kentlaw.iit.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3147&context=cklawreview

Foster, S. E. (2009). Invitation to a Discourse Regarding th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Social Psychology of a Property Right in Copyright. Florid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1, 171-208.

Fromer, J. (2010). A Psycholog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 104, 1441-1510. Retrieved from

http://legalworkshop.org/wp-content/uploads/2011/04/LR104n4Fromer.pdf

Gordon, W. J. (1989). An Inquiry into the Merits of Copyright: The Challenges of Consistency, Consent, and Encouragement Theory. Stanford Law Review, 41, 1343-1469. Retrieved from

Gordon, W. J. (1989). An Inquiry into the Merits of Copyright: The Challenges of Consistency, Consent, and Encouragement Theory. Stanford Law Review, 41, 1343-1469. Retrieved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