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節首先根據研究結果說明研究限制,再提出對未來研究以及實 務工作之建議。

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有以下限制:

(一) 樣本的取樣模式:本研究是根據對研究母群體、及其組成員數 的瞭解和研究目的為基礎,而進行立意取樣,但無法確保樣本 是否能代表整體母群。

(二) 本研究調查範圍為台北市脊髓損傷協會與台北縣脊髓損傷協會 會員,無法推論至台灣全國或其他地區。

(三) 本研究中所使用「生涯信念檢核量表」適用對象為 1.大專學生,

尤其以即將進入社會的高年級生為最適用;2.在高中/職學生;

3.對於欲進行生涯規劃的一般社會人士亦具參考價值。對於對 象 1.2 有常模資料,對於探討脊髓損傷者為一般社會人士目前 無常模比較。

(四) 本研究中所使用「生涯信念檢核量表」一般採自填式回答問卷;

而本次調查中有部分因肢體障礙無法親自填答而由研究者代為 填答;未來可考慮發展電腦化問卷方式或是提供輔具,讓受試 者自行填寫,更能反映出受試者真實的信念。

二、 建議

(一)脊髓損傷者就業服務層面

1.對於未就業脊髓損傷者在就業服務方面除對於背景變項的瞭解,應 發展生涯評量標準化工具,電腦式問卷,以促進脊髓損傷者生涯自 我的探索與瞭解。

2.職業訓練培養第二專長,職業訓練課程應加強教育與其消弭其 自身與工作的「刻板印象」、「逃避順從」並強化「自我價值」、「工 作抱負」關於生涯信念議題,有助於提高就業率。

3.對於生涯信念在實務上可運用 Krumbolt(1991)所發展六個步驟的 生涯諮商模式進行生涯諮商,復健諮商領域可藉由參考現今心理學 諮商模式促進個案的生涯信念的探索,發現阻礙生涯發展信念,加 以輔導,以突破現況。

(二)脊髓損傷者研究層面

1.本研究在取樣以及人力、物力、時間上的限制,所以僅以台北市脊 髓損傷協會與台北縣脊髓損傷協會會員為調查對象,建議未來研究 可以針對台灣全國脊髓損傷協會的會員,且擴大調查範圍,以獲得 進一步的發現。

2.本研究為調查為量化方式,以平均數、標準差等數值呈現脊髓損傷 生涯信念,未來可以加入質性研究,再進一步驗證生涯信念。

3.研究中對於脊髓損傷者填答問卷採紙筆及研究者面訪代為填答,輔 具的使用亦是就業中重要的議題,建議未來使用量化研究可採電腦 作答,或是增加輔具使用,增加受試者自行填寫率,更能反映出脊 髓損傷者真實的信念。

參考文獻

方淑秋(1995):高職特教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職業成熟及其相 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王顏和(1998):脊髓損傷後遺症。脊髓損傷者身心重建手冊。社 團法人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編印。

王顏和、林光華(1994):脊髓損傷之神經檢查與功能評估。中 華物理治療雜誌,19(1),78-87。

王麗芬(2002):大學生非理性信念、生涯信念及生涯決定之相 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田秀蘭(1998):生涯信念檢核表之效度研究。測驗年刊,第45(1),

125-136。

田秀蘭(2000):大學生,您在想什麼?談大學生的生涯決定困難 與生涯想法。輔導季刊,36(2),22-25。

吳秀照(2004):臺中縣身心障礙者就業需求調查。臺中縣政府 委託研究。

吳秀照(2005):從理論到實踐:身心障礙就業服務之理念與服 務輸送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2,104-116。

吳芝儀(1991):五專五年級學生生涯決定信念、情境-特質焦 慮 與生涯決定行動之研究-以國立台北商專五年級學生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譯(1996):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吳劍雄(2001):身心障礙者就業對策之探討。就業與訓練,19(6),

54-56。

李翠玲(1991):傑出肢體障礙人士生涯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 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7,197-209。

汪作良、曹智超(1996):脊髓損傷病友長期併發症之認識與處 理。高醫醫訊,16(8),101-109。

周俐君(2009):脊髓損傷者就業狀況、工作滿意度與生活品質 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林千惠、徐享良、張勝成、林宏熾(1996):台灣地區身心障礙 者就業能力與意願之調查研究。台灣省政府勞工處委辦。彰

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

林幸台(1993):高一資賦優異學生生涯發展歷程之研究。特殊 教育研究學刊,9,191-214。

林幸台(1993):測驗在生涯輔導上的應用。在於台北市心理出

版社:心理測驗的發展與應用,385-412。

林幸台(2007):身心障礙者生涯輔導與轉銜服務。台北市: 心 理出版社。

林佩欣、曾佳珍(2006):中途致殘者的職業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 響因素之硏究-以一位脊髓損傷青年為例。中華民國特殊教 育學會年刊,12,27-37。

林淑玟(1989):職訓機構內肢體障碍者自我觀念系統與生涯成 熟的關聯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術殊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玟(1989):職訓機構內之障者自我觀念系統與生涯成熟的 關聯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雅紅(2003):協助一位脊髓損傷個案面對疾病適應之照護經驗。

長期照護雜誌,7(2),174-174。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主編(2002)。脊髓損傷者 生活自助手冊。自行發行。

金樹人(1988):生計發展與輔導。天馬出版社。

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1989):我國大專學生生涯發展定向 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67-190。

倪小平(2002):肢體障礙者成就動機之探究。國教天地,149,

80-87。

財團法人桃園縣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2006):脊髓損傷 的各項統計數字。http://www.scrc.org.tw/snse0103.php

高潔純、林麗嬋(1995):脊髓損傷老人生活品質提升之護理照顧。

護理雜誌,49(2),75-79。

張英鵬(2001):我國大專身心障礙學生生涯決定信念研究。東 台灣特殊教育學報,3,1-43。

張彧(2003):認識脊髓損傷者。脊髓損傷就業服務手冊。財團 法人桃園縣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編著。行政院勞工委 員會出版。

張彧、王顏和、姚開屏、王榮德(2002):脊髓損傷生活品質問 卷 之發展。台灣醫學會,6(2),209-214。

張彧、王顏和、游正芬、鍾智文、王榮德(2000):以焦點團體 方 式探討影響脊髓損傷患者生活品質之因素。中華復健醫 誌,28(2),87-95。

許淑穗、張德榮 (1999):生涯自我效能及其相關因素對大學生生 涯選擇影響之徑路分析。長榮管理學院學報,3(1),117-137。

許華慧(2009):脊髓損傷者就業狀況、工作滿意度與生活品質

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許雅惠(2006):身心障礙大專院校學生生涯阻礙因素之探討。

輔導季刊。42(1),65-65。

許雅惠、黃雅玲(2005):身心障礙大專學生生涯阻礙之分析研 究。屏東師院學報,22,185-212。

程敏華(2003):網路媒體衛教方式對脊髓損傷患者自我照顧能力影 響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娟(1981):職業成熟發展與自我觀念的關係,輔導月刊,

17,16-20。

陳麗娟 (1992):新制師院生職業認定和生涯成熟的輔導效果研究 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台南師院初教學報,5,123-178.

曾堯人(1991):後遺症狀之二—自主神經異常反應。脊髓損傷 重建手冊。

游世玲(2003)。職業傷害致殘勞工復原經驗之探討。慈濟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慧雯,蔡素如,曾繁斐,黃玉慧,施盈如,畢柳鶯(2006):

SCI 併發症之回溯性研究。台灣復健醫誌,34(3),167- 174.

黃曼聰、賴金鑫、張彧、李文淑、黃小玲、鄭淑心、褚增輝(1996):

職業災害復健研究-探討影響職災殘障勞工重返工作之因素。

中華復健雜誌,24(1),67-77。

楊仁松(2003):輪椅後的推手。SCI就業支持系統研討會(北區)

手冊。

楊凱婷(2006):生活品質與冒險程度對脊髓損傷患者重回職場

的影響。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萬育維(1997):如何突破殘障者就業困境-從結構與個人的觀

點出發。殘障者勞動力開發研討會資料。行政院勞委會主

辦。

雷祖熙(2003):輪椅後的推手。SCI就業支持系統研討會(北區)

手冊。

廖美雲、楊志方、鄭寶釵、陳貞吟、胡璦玲、林孟志(2006):脊髓 損傷患者脊髓的損傷程度與其適能之相關性。中華民國復健 醫學雜誌,28(1),19-28。

Athanasou, J., Brown, D. & Murphy, G. (1996). The vocational achievements of a sample of Australian spinal cord injured persons. Dis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18, 191-196.

Bandura, A. (199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Inc.

Benavente, A., Palazon, R., Moran, E., Alaejos, J., & Alcaraz, A.

(2003) Assessment of disability in spinal cord injury. Disability Rehabilitation, 25, 1065-1070.

Berkowitz, M. (1998). Spinal cord injury: An analysis of medical and

social costs. New York, NY: Demos Medical Publishing.

Curnow, T. C.(1989). Vocational development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y.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7, 269-278.

Davis, S. E., Anderson, C., Linkowski, D. C., Berger, K., & Feinstein, C.F.(1985). Developmental tasks and transitions of transitions of adolescents with chronic illnesses and disabilities.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29, 69-80.

DeVivo, M. J., Black, K. J., & Stover, S. L. (1993). Causes of death during the first 12 year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66, 501-504.

DeVivo, M. J., Rutt, R. D., Stover, S. L., & Fine, P. R. (1987).

Employment and spinal cord injury.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68, 494-498.

Enright, M. S.(1996). The relationship beween isability status, career belief, and career indecision. Rehabilitaion Counseling Bulletin, 40, 134-152.

Enright, M, S., Conyers, L. M.,& Szymanski, E. M. (1996).Career and career-related educational concer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5,

103-114.

Hess, D., Riplet, D., McKinley, W., & Tewksbury, M. (2000).

Predictors for return to work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 3 Year multicenter analysis,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81, 359-363.

Hershenson, D. B.,& Szymanski, E. M. (1992). Career development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R. M. Parker & E. M.

Szymanski(Eds.),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Basics and Beyond (2nd ed.,pp.273-303). Ausin, TX:Pro-Ed.

Jang, Y., Wang, Y. H., Wang, J. D. (2005). Return to work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Taiwan: The contribution of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86, 681-686.

Kemp, B., & Vash, C.L. (1971). Productivity after injury in a sample of spinal cord injured persons: A pilot study. Journal of Chronic Disease, 24, 259-275.

Kewmen, D. G., & Forchheimer, M. (1997). Factor predicating return to work3 to 5 years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Kirshblum, S., Campagnolo, D. I., & DeLisa, J. A. (2001). Spinal cord medicine.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Krumboltz, J. D.(1991). Manual for the Career Beliefs Inventory.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Krause, J. S. (2001). Aging and self-reported barriers to employment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Top Spinal Cord In Rehabilitation, 6, 102-115.

Krause, J. S. (2003). Years to employment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84(9), 1282-1289.

Krause, J. S., & Anson, C. A. (1996). Employment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relation to selected participant characteristics.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 77(8), 737-743.

Krause, J. S., & Broderick, L. (2005). A 25-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natural course of aging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Spina l Cord, 43, 349-356.

Krause, J. S., & Broderick, L. (2006)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and locus of control with employment outcomes among participa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Bulletin, 49(2), 111-114.

Krause, J. S., & Coker, J. L. (2006). Aging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 30 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Spinal Cord Medicine, 29, 371-376.

Krause, J. S., & Terza, J. V. (2006). Injury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predictive of disparities in earning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87, 1318-1326.

Krause, J. S., (1997). Personality and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Relationship to participation in Counseling, Journal of Applied Rehabilitation, 28(2), 15-20.

Murphy, G. & Young, A. (2005). Employment particip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Relation to participant demographic, injury

Murphy, G. & Young, A. (2005). Employment participation following spinal cord injury: Relation to participant demographic, inj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