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區警政執行實務探討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3 社區警政執行實務探討

必須能以「公道」貫注於各個階層,以維持各個階層間的正當關 係,使各個階層均能發揮正當的功能。所以,社區警政的溝通有 四個環節:民眾、基層警員、警察幹部與政治人務,其中警察機 關與民 眾或政治人務間的溝通是為組織外部溝通;而警察幹部與 基層之間的溝通為警察機關的組織內部溝通。【27】

如解決社會問題或提供服務的活動,均被視為「社會工作」, 而 非是真正的警察工作【17】。

專業化模式的 結果是警察的服務的「量」增加,但是服務之

「品質」卻無法提升。但經實驗證實:專業化警政在客觀上卻無 法降低犯罪率及提高破案率;在主觀上亦無法去除民眾對犯罪之 恐懼。因此,專業化警政的警察行政思想與模式,似乎有必要重 新評估。一九八○年美國提出「社區警政」之概念,進入了以重 視社區聯防及預防犯罪的警政新導向。數十年來,一群美國學者 整理出一張全美警察機關實施社區警政曾經採用的活動項目,這 張清單堪稱完整,值得我國警察實務與學術研究的參考(參考表 2.2)。

從表 2.2 可得知美國社區警政主要是配合社區特性來設計,

由社區 警員主動接觸以了解社區,爭取民眾的信賴。並主動與其 他政府機關、學校發展同夥關係,並與該等機關合作共同抗制犯 罪,解決脫序問題(諸如:路燈照明、垃圾收集、空屋死角)。

表 2.2 美國警察機關實施社區警政曾經採用的活動項目表

社 區 警 政 之 活 動 項 目 百分比

1 為實施社區警政招收志工 12﹪

2 為實施社區警政撰擬策略計畫書 12﹪

3 民眾參與巡邏 13﹪

4 反暴力專案 16﹪

5 民眾針對執法機關所組成的諮詢團體 17﹪

6 在鄰里設置活動中心或辦公處所 20﹪

7 與房屋所有人協會發展同夥關係對抗犯罪 23﹪

8 與警察團體發展同夥關係對抗犯罪 31﹪

9 訓練員警社區警政之課程 31﹪

10 志工進駐執法機構 36﹪

11 與社區團體定期聚會討論治安議題 40﹪

12 與宗教團體發展同夥關係對抗犯罪 40﹪

13 實施步巡、腳踏車巡邏與騎馬巡邏 41﹪

14 巡邏員警以名片、行動電話和呼叫器給民眾保持聯繫 42﹪

15 警員挨家挨戶與民眾或商家保持接觸 43﹪

16 市民參與反毒與反暴力專案 46﹪

17 使用電腦搜集、分析與當地治安有關的資訊 49﹪

18 與鄰里協會發展同夥關係對抗犯罪 49﹪

19 舉辦青少年活動 49﹪

20 針對治安死角所做的預防犯罪(譬如:空屋、廢棄車、工地) 50﹪

21 與社區領袖或團體定期聚會,指導防制犯罪技術 52﹪

22 與商店發展同夥關係對抗犯罪 52﹪

23 市民參與守望相助 53﹪

24 與其他機關共同解決脫序問題(譬如:搜集垃圾、路燈照明問題) 55﹪

25 與民間團體發展同夥關係對抗犯罪 58﹪

26 赴學校或其他政府機關指導如何防制犯罪 60﹪

27 與社區及其他政府機關成員(譬如:檢察官、法院 、社會服務機構

、觀護人)共同發覺犯罪問題

63﹪

28 檢視犯罪趨勢,發覺犯罪問題(譬如:分析犯紀錄及民眾請求服務 的類型)

67﹪

29 反毒專案 68﹪

30 與學校發展同夥關係對抗犯罪 78﹪

31 與其他政府機關(譬如:觀護人)發展同夥關係對抗犯罪 80﹪

註:弧內數字:表示實施該政策的警察機關佔有警察機關中之百分比

資料來源:林炯棋 2000 【23】/本研究整理

二、美國社區警政推動面臨之困境

據研究指出:美國「社區警政」之推動工作雖有相當的成效

,然仍面臨著負面的效果與困境:【27】

(一)經費短絀窘境:社區警政各項社會力整合運用措施之推動

,均因經費不足,導致受阻,其造成情形有:

1.推行社區警政之警察局或協助性團體,其本身經費不足。

2.公益團體贊助基金不再支持。

3.地方政府將預算刪除,使得社區警察推動無力,致警民關 係維繫受影響。

(二)未能建立正確的推動觀念:

1. 社區警察為爭取更多經費的支援,刻意討好民眾,致無法 落實社區警政工作之觀念。

2. 汽車巡邏員警與社區警察,無法緊密配合與支援,影響社 區治安維護成效。

3. 社區政治人物或民意官員歪曲的運用社會資源,與社區警 政推動目標日行漸遠。

4. 警察投注於與治安 無關的服務上,是為社區警政推行之阻 礙。

(三)行政與司法機關之共識不足:例如,法院量刑過輕、保釋 輕易,均將影響社區警政推行的效率與士氣。

三、我國實施社區警政之現況

在我國警察實務機關,大多認為只要落實了勤區工作,就等

於實施社區警政工作。這可由警政署在民國八十七年國際警察首 長協會第六屆亞太地區年會的報告題目上看得出來:「中華民國 警勤區制度:一個社區警政的模式」。

而在中央警政決策單位的分工中,社區警政雖是警政署行政 組的業務,但經文獻整理、實務觀察與訪談相關承辦人員發現,

社區警政下有下列三項主要工作:「為民服務」、「民力運用」與

「犯罪預防」,這三項工作分屬警政署公關室、保安組與刑事局 預防科等三個單位。所以實際上,與社區警政有關的工作,分散 在行政組、公關室、保安組與刑事局(預防科)等四個單位。這 些業務逐級向下要求落實執行,在各縣(市)警察局的層次,也 都還維持這樣的分工,即工作分屬局內之行政課、公關室、保安 課與刑警隊等單位;再降至分局層次,則幾乎各組均與社區警政 相關,分局一組主管行政,社區警政與落實勤區,本即一組主管 業務;二組則主管各項勤(業)務督導,亦有關連;而三組管預 防、四組管戶口、五組管保安民防,亦皆與社區警政相關;以上 各組分別就其所管範圍向上一層級之業務單位負責。可見社區警 政工作,在業務上分散切割得很零碎,但最後的執行,則全部落 在派出所勤區警員的身上。經整理,我國正在進行的若干社區警 政的相關工作如下:

(一)步巡或腳踏車巡邏:

為深入車巡所無法觸及的治安死角,並增加警察與民眾接觸 的機會,警政署曾於民國八十六年初,函令全國各地派出所彈性

實施步巡勤務;有些縣市或地區還使用腳踏車巡邏輔助。這是美 國推行社區警政最早採行的策略,我們自從六○年代機動警力之 後,警察在巡邏時,亦成了「玻璃窗內的動物」,目前恢復步巡

,既便於「查巡合一」的進行,亦可落實社區警政的執行。

(二)社區服務卡:

由勤區佐警分送至轄內各住戶,留下派出所電話及勤區警員 個人姓名,以確保民眾有事報案或需要服務時,能盡快聯絡。服 務卡上印有分局、警察局、警政廳及警政署電話,民眾若不滿意 員警的服務,亦可隨時反應。

(三)民眾舉家外出,加強巡邏服務:

民眾遇全家外出時,可直接至派出所,或電話與派出所聯繫

,以利派出所規劃勤務,加強巡邏,維護住宅安全。但在部份警 力有限的地區,此一作法的機會成本相對提高。

(四)社區治安會議:

為促進警民交流,有效運用社區人力資源,鼓勵民眾自動與 互助精神,建立維護治安合作管道,凝聚居民關心社區治安共識

,乃以派出所為單位召開社區治安會議。

(五)強化勤區查案與社區服務功能:

具體的作法是慎選勤區佐警,以獎勵績優勤區;某些警局更 訂定計畫,排定勤務,要求勤區訪視鄰里長,落實社區服務工作

(六)發行治安簡訊:

社區治安資訊的傳遞,兼顧著社區預防宣導的作用,故某些 警察局要求各派出所製作治安簡訊以為警民溝通橋樑,內容包括

:警察機關目前重點工作、轄區治安狀況、報案專線等資訊,並 附有簡要調查表,據以彙整瞭解轄內治安問題。

(七)超商服務站:

為便於民眾報案,增進警察防禦功能,乃要求派出所於轄區 內交通要衝之超商,設置服務站,民眾需要協助時,可向超商內 借用電話或請店內人員代為向警察機關報案。目的之一為加強服 務,建立警民關係;再則統合轄內各種資源,協助維護治安。超 商服務站原為試辦性質,現已於全國全面採行。此一作法可說是 原本「愛心商店」的具體修正作為。

(八)社區守望相助:

為建立全國社會治安維護體系,在中央成立「守望相助督導 會報」,省、直轄市、縣(市)政府、鄉(鎮、市、區)成立各 級守望相助組織及社區巡守隊,自上至下成立一完整的治安維護 體系。此外亦輔導民眾裝設家護聯防及警民連線之安全措施。

(九)計程車無線電台參與治安聯防:

這 是 根 據 八 十 五 年 十 二 月 三 十 一 日 全 國 治 安 會 議 犯 罪 預 防 組計程車管理議題的結論事項所實施的方案。其目的為擴大結合 民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乃規劃計程車無線電台人力資源參與 治安聯防。方案的實施是以分局為單位,參與治安聯防;平時協 助發現可疑人車、協助犯罪預防宣導、協助保護婦幼安全及遇有

治安狀況迅速通報警察機關勤務指揮中心等。

(十)婦女安全保護:

在婦女團體的督促下,警察機關(尤其是都會區的警察)特 別加強對婦女人身安全的保護,如有報案,立即處理,必要時會 同女警及社工人員至現場,提供適當之協助與轉介服務。在性侵 害防治條例通過後,為防止婦女遭受性侵害,並在中央成立「性 侵害防制委員會」,在縣、市成立「性侵害防制中心」,落實對婦 女同胞的保護。

(十一)單一窗口:

機關的服務品質與工作,民眾只要一次報案,不分區域,各 地警察機關即予受理並處置。

(十二)報案三聯單:

這是為了確保民眾的權益、取得民眾對政府信賴並使我國官 方犯罪統計數字回歸真實而設計的制度。

社區警政的實際作為不僅上述,另外還有許多,譬如:社區 預防犯罪宣導、青少年夏令營、訪視獨居老人、到家慰問刑案被 害人、協助查報照明設備、以績效加分鼓勵為民服務…等。

二、我國社區警政推動面臨之困境

為迎合世界潮流,我國警政單位在治安策略上,亦採推展社 區警政措施,但因礙於我國傳統警察作為與國內政治、社會大環 境等因素,社區警政工作遭遇不少瓶頸【20】,茲分析如下:

( 一 ) 社區治安意識仍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