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會技巧課程設計之要素

Walker 等人(1983)認為有系統的社會技巧訓練可以讓兒童能有效應 對社會環境、增加和同儕社會性接觸的次數、能增加與同儕社會互動的 頻率、改善社會行為的品質、提升社會能力、擴展同儕接納度。且學校 對兒童及青少年而言,是建立、發展與維持人際關係及獲得同儕接納的 重要場所(蔡明富,2005),透過有系統的社會技能教導可以幫助學生開始 和維持正向社會互動、發展友誼和社會支持網絡,以及有效的應付社會 (林純惠,2008),無論在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常會運用社會技巧課程加 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同儕接納度和減少行為問題,本節將社會技巧 課程設計之要素分為教學者的專業知能與支援、課程的發展過程、社會 技巧課程的評量、教學程序、教學安排和維持與類化的設計六部分來探 討。

一、 教學者的專業知能與支援

課程計畫和執行計畫所花費的時間是影響老師應用策略的決定性因 素(Cartledge & Milburn, 1995),也考驗著教學者的專業知能。在 Dobbin、

Higgins、Pierce、Tandy 和 Tincani (2010)調查研究中指出,普通教師和 特教教師不管在職前訓練或在職訓練方案,都只修習有限的直接或間接 的社會技巧教學課程,賴明莉 (2010)調查研究提出,國小身心障礙資源 班教師認為自己應加強的專業知能科目依序是「輔導原理與實務」、「嚴 重問題行為處理」、「社會技能的訓練」、「情緒障礙」,陳燕燕和洪 榮照(2009)訪談中部國小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後也發現,資源教師認為自 己在其他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能不足,特別是情緒管理、情意課程、社會 技巧、輔導活動等方面,自覺能力不足。由此可看出,社會技巧的專業 知能對現職不分類資源班教師而言需求性頗高。

要有效計畫與執行社會技巧課程,教學者應具備相關能力如下:對社 會技巧概念有足夠的認知及準備度,瞭解各階段社會發展相關知識,清 楚學生的現況能力與需求,瞭解社會技巧的學習歷程;具備傾聽和引導 的良好溝通能力,能覺察對話互動中的訊息,適時給予回饋和鼓勵;能

29

管理團體中的行為,會適當地處理課程中課出現的爭執、衝突和行為問 題;具有敏感度,能覺察學生與他人互動時的訊息,對學生平日遇到的 社會情境有敏感度;彈性運用資源的能力,準備所需教材,增加課程與 教學的豐富度和多元性(洪儷瑜,2002b;孫瑜成,2009;Elliott & Gresham, 1991; McGinnis & Goldstein, 1997)。

初次設計社會技巧課程,可透過同事的參與、請教有經驗的同事、

參考相關書籍、參與持續性的社會技巧工作坊、尋求督導等,來幫助課 程的發展(洪儷瑜,2002b;孫瑜成,2009;Elliott & Gresham, 1991)。其 實,每位老師都應具教導社會技巧的能力,有技巧、有信心的老師可以 在學生一開始出現徵狀時就提供教學引導,以預防或減低未來行為問題 的可能(Cartledge, 2005),有機會多練習和增進教學技巧,隨著時間增長、

經驗累積,社會技巧教學的品質會隨著老師的教學經驗而改善(Cartledge

& Milburn, 1995)。

除了教學者自身專業知能的增長,鈕文英(2009)回顧相關教學文獻發 現,多數由特教老師和輔導教師執行,較少普通教師的參與,且未考慮 方案的社會效度,學生所習得的社會技巧難以應用在自然情境中,不能 得到環境中重要他人的正向回饋,會降低技巧表現的意願。建議可由兩 個或多個教學者協同進行(McGinnis & Goldstein, 1997),或是有普通班教 師的參與(鈕文英,2009),能有不同的教學者、在不同自然情境和場合適 時引導與鼓勵,更能增進技巧的維持與類化。

而學校是學生社會化的主要環境,但學校正規課程中並沒有社交技 巧課程,所以在執行上需要學校行政的協助,如:透過行政討論是否進 行社會技巧課程,讓該教導的行為能在大環境中被增強和評量,行政方 面應提供相關課程教材、能彈性排課;另外,行政人員應具備社會技巧 的專業知能,能領導該課程的發展,能與學生互動、增強以達到一致性 的效果,也可當作楷模、並關心學生所做的努力;鼓勵社會技巧教學和 課程的發展,鼓勵教師所做的努力和認可學生的適當行為(Cartledge &

Milburn, 1995)。Cartledge(2005)認為社會技巧課程應成為學校課程的一部

30

份,提供有需求的學生廣泛且持續的課程,最好能隨著年級設計適合不 同發展階段的課程。若有學校行政上的支援、團隊共同討論研擬課程的 設計,相信社會技巧課程的發展會更為完整,也減輕教師在課程準備上 的負擔。

二、 社會技巧課程的發展過程

發展社會技巧課程就像一般學科領域一樣,需考慮學生的發展階段 和理解程度、所學技巧對學生的意義性和關聯性、教學傳達的方式是否 能引起興趣和動機,個體與其生態的評估和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會讓社 會技巧課程更有效果。王欣宜(2006)認為發展社會技巧課程應以普通教育 的課程理念出發,有系統的先了解學生起點行為、診斷學生需求、組織 學習經驗與學習材料、教導學生,最後做有系統的評鑑,發展出來的課 程和教學方法才能符合學生需求。

Knapczyk 和 Rodes(1996)建議可從十個方向來考量和發展社會技巧 課程:擴充和延伸主要技巧概念、將相關的介入策略連結和調整成個別 化的程序、讓同事參與討論與計畫、課程計畫和目標能與評量結果相呼 應、建立學生的優勢、促進學生的參與與獨立、教學程序盡量融入一般 生活作息中、保持訓練程序的彈性、參閱現有相關出版品、教學程序簡 潔明瞭以明確了解學習的重點方式。King 和 Kirschenbaum 從社會性學習、

發展過程與個別差異三方面來看社會調適。社會性學習方面提出了構成 正向社會性行為的要素包括對合宜行為的知識、表現和自我檢視的能力,

而行為的習得、發展與維持的過程強調四個基本的學習原則:示範、口 頭教導或訓練、自行調適、練習排練;依據孩子的發展過程設下合理的 期望,讓他們逐步發展社交與認知技巧;並強調個別差異,每個孩子有 其獨特性,有不同的經驗、天生的特質和生長的環境。從這三方面整合 出來的資訊,有益於設計契合學生需求的社會技巧訓練方案[引自新苗編 譯小組(譯),1998]。

另外,發展社會技巧課程時應考量到社會效度。社會效度主要在評 估社會技巧課程中所做的社會技巧教學和行為改變是否被環境中的重要

31

他人認為是重要的、有用的行為改變。Wolf 建議社會效度應包含三個層 次:一是行為介入目標的社會重要性,二是所使用的介入方法或程序的 適當性,三是效果的社會重要性(引自 Gresham, 1981)。目標的社會效度 指介入目標的社會重要性,是否為個體或其重要他人認可和接受,是否 為其目前或未來的所處生態環境中重要且必須的,設定的標準是否被認 可和接受;程序的社會效度主要在評估介入程序的適切性、可行性;效 果的社會效度則在了解介入計畫是否有成效,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目標(鈕 文英,2009)。

社會技巧課程的基本理念在假設社會適應不佳主要是由於社會技巧 的缺陷,所以訓練的目的就在於建立個人足夠的行為目錄,來因應社會 生活之需(Gresham, 1981)。社會技巧課程包含四個主要目標,包括促進 技巧的習得、增進技巧的表現、改善干擾的問題行為、促使技巧行為的 類化,不同的目標可運用不同的介入策略(Elliott & Gresham, 1991),在進 行教導前,需瞭解個人社會技巧的缺陷原因與問題,才能設計有效的教 導方法(鈕文英,2009)。因此,社會技巧課程常以處方教學、診斷教學和 直接教學模式為架構,所包含的的要素有:1.要為教導的行為做描述性 定義,2.透過評量,了解學生目前社會能力的起點程度,3.透過範例的呈 現,教導所需的技巧,並提供反應和回饋,4.評估教學的結果,和再教 導需要改進之處,5.提供練習、類化和維持的機會(Cartledge & Milburn, 1995)。Stephen(1992)認為社會技巧課程的設計程序為,先為要教導的技 巧行為下定義,再來評估學生是否具備或表現出目標行為,然後依據評 估結果發展教學策略,最後評估策略的有效性。蔡明富(2005)也詳細列出 進行社會技巧課程前的準備工作包括評量起點行為、確定要教導的技巧、

並設計教學步驟;教學的程序採取直接教導的步驟,引起動機、示範、

演練、回饋和修正;為促進維持和類化,教學後能複習教學步驟、總結 增強回饋、並提供回家作業;另外,亦從硬體設備、課程內容、教學過 程和課後檢討等方面設計社會技巧訓練的自我檢核表。鈕文英(2009)將社 會技巧教學分為四步驟:評量社會技能、選擇與界定社會技能、教導社

32

會技能和評鑑社會技能的教學成效。

課程內容的特定性是讓課程更有成效的要素之一(洪儷瑜,2002b),

課程不宜為過度攏統或無關的內容,而應考量學生是表現問題或是技巧 不足問題,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與方法來因應。課程內容與情境的選擇 應配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所需(洪儷瑜,2002b),訓練的內容與方法需直接 與學生的社會技巧缺陷相互連結(李姿瑩,2004)。社會技巧課程常被詬病 的就是成效不彰,而主要問題就是在於所教導的課程是參照現有的套裝 課程,而非針對學生的特殊需求,若是能考量到學習者的真實需求,會 有更明顯的效果產生(洪儷瑜,2002a;Cartledge, 2005)。所以,要確實落 實社會技巧的評量,讓教學和評量相互結合,選擇符合社會效度的行為

課程不宜為過度攏統或無關的內容,而應考量學生是表現問題或是技巧 不足問題,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與方法來因應。課程內容與情境的選擇 應配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所需(洪儷瑜,2002b),訓練的內容與方法需直接 與學生的社會技巧缺陷相互連結(李姿瑩,2004)。社會技巧課程常被詬病 的就是成效不彰,而主要問題就是在於所教導的課程是參照現有的套裝 課程,而非針對學生的特殊需求,若是能考量到學習者的真實需求,會 有更明顯的效果產生(洪儷瑜,2002a;Cartledge, 2005)。所以,要確實落 實社會技巧的評量,讓教學和評量相互結合,選擇符合社會效度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