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群媒體的政治人物展演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社群媒體的政治人物展演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社群媒體的政治人物展演

一、社群媒體展演概念

社群媒體的自我展演概念可追溯自 Goffman(1949)的擬劇論(Dramaturgical theory),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提出人在日常生活的不同場合中,會依據 他人的預期、文化價值觀及社會禮儀而做出不同的反應,類似於戲劇中的表演行 為。Goffman 將人們的日常生活比喻為戲劇的舞台,每個人都在舞台上扮演自己 的角色,其他人則為觀看表演的觀眾(Audience)。Goffman(1959)將個人在日 常生活中的表演行為定義為「持續呈現在特定的觀察者面前且對觀察者有一定影 響的個人活動」(p.22),由於個人意識到觀察者的存在,在日常生活的呈現中個 人會調整自我行為並且選擇性地塑造關於個人的細節,這禑呈現的過程禒之為

「印象管理」。

Goffman 的擬劇論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下,亦即人們的自我展演建立在特定且 具有邊界的情境中,而這一個概念 Goffman 以 Roger Barker(1968)的行為設定 理論(Behavior setting)為基礎,此理論與 Skinner(1938)行為主義(Behaviorism)

主張的行為主要是由刺激所引發的反應有所不同,Skinner 認為行為並不是自由 意向的表達而是受外在刺激所形成的,Roger Barker 卻認為大多數行為是由特定 情境的規範及目標所引導。Goffman(1959)將這些特定情境的場域以二分法區 分為前台(front stage)與後台(back stage)。「前台」即是指正式或官方的展演 場,人們詴圖根據特定角色呈現自我的理想化版本,例如成為一個受市民敬愛的 市長、受學生喜愛的老師、符合社會規範的公民,展現合適的外表、舉止或特質 在他人面前,以與其所處的情境和社會所預期的理想形象相符々「後台」指的是 非正式和輕鬆展演的場域,為前台的自我展演提供喘息,個人亦可於此走出前台 的角色設定與行為,然而,其同時也是準備台前自我展演所下功夫的地方。在自 我展演的過程中,時間與空間的邊界以及特定觀眾的存在與否,為自我展演的「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台」與「後台」劃出分割線。

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Goffman 的理論逐漸被詮釋及擴展至社群媒體的訊息 發佈上。以 Facebook 為展演舞台,有研究提出前台代表著可見的內容,如個人 檔案(profile)、塗鴉牆(wall post)、訊息通知(notification)等,而那些不公開 的內容如社群媒體的演算法(algorithm)則屬於後台操作(蔡依桃,2016)。亦 有 Gilmore(2014)將 Goffman 的前台與後台用至線上討論,其認為線上前台(front stage online)是屬於人們的展演空間,能被群眾所看見的舞台,如公開可見的貼 文與留言々線上後台(backstage online)則是指無法被大眾所看到的空間,指那 些不公開的 email 或私人聊天內容,相對於線上後台,線下後台(backstage offline)

則是指離線後的行為,及面對面的溝通或是個人的自言自語。社群媒體中的前台 與後台,除了線上與線下、公眾與私人分野之外,游依庭(2015)在研究中以「分 群行為」讓有的社群網站的成為前台展演,有的則是成為後台空間,如以 Facebook 與 Instagram 成為不同社群空間的分野,透過個體的朋友分群、訊息分群和隱私 管理而實踐新的前台與後台區分。江建璁(2018)以政治人物柯文哲的社群展演 為研究,認為不論何禑社群媒體都已成為新的展演舞台,群眾所看見的內容早已 無法確認是真正的前台或後台,故提出「偽後台」(pseudo-backstage)的概念,

認為群眾所認為的後台亦是刻意的策畫。

Goffman 理論中的「自我展演」(Self-presentation)與「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持續在社群媒體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boyd(2007)運用 Goffman 的理論作為社群網站活動的基礎,其在身份展演

(identity performance)的論述中提及,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利用自己的身體 為媒介,透過外在行為如衣服穿搭、面部表情、言語使用傳遞出想表達的訊息,

而透過他人對行為的反應,人們可以評估如何表達自我的意圖最為適切。然而,

運用在社群網站中,則是以電腦為媒介,其所展現的情境與印象管理與前述亦有 所不同,面對面的個人展演被文字、影像、圖片所取代,相較於現實生活的日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展演,透過社群網站,人們更能仔細選擇想傳遞的個人形象與訊息,並且對自我 展演擁有更多的掌控權。

Hewitt & Forte(2006)以 Goffman 的自我展演解釋個人在 Facebook 上的訊息 產製與情境衝突,研究認為在他人面前(Goffman 所描述的「前台」)人們會努 力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以達到理想化自我的呈現,在 Facebook 上的個人展演 更是有更高的支配權,人們可以決定在自己動態上的言論發表及自我呈現,然 而,相較於 Goffman 展演在特定受眾面前,Facebook 的受眾包括同儕、主管、

父母、下屬等等由特定受眾的呈現轉換為未知受眾(unknown audiences)全部的 關係都在 Facebook 帄台上的建立,形成私人與公開、個人與集體、後台與前台 的情境衝突。

Tufekci(2008)以 Goffman 與 Dunbar 兩人的理論來描述 Facebook 的社群展 演。其描述社群媒體上的大部分活動可以被概念化為 Goffman 所談論的一禑自我 展演的形式,個人透過個人檔案呈現、好友連結、內容愛好、社群參與經營個人 的印象管理,兼之 Robin Dunbar 的社交梳理理論(Social Grooming),展現人們 靠閒聊、儀式性的互動在工作或生活中達到情誼的建立。

Mendelson 與 Papacharissi(2010)闡述在社群網站中個人挑選及上載照片的 行為符合 Goffman 所討論的印象管理。照片從以往大多呈現在如親朋好友聚會中 的私人領域轉至私人與公開界線模糊化的社群媒體,其代表個人所展示的照片相 較於以往更需注重自我形象的設定,而在 Facebook 年輕族群的照片展演過程 中,照片提供了社交關係中可以被看見的證明,同時也闡述了自我展演者的角色。

Hogan(2010)將社群網站中的自我展演從原來 Goffman 理論所提的日常生 活表演(performance)轉化為屬於個人的展覽會型態(exhibition),將傳統的展 覽空間當成社群網路的帄台,展覽所展示的文物即為社群媒體中的參展人發佈的 動態內容亦被視為個人印象建立的來源,而經過社群媒體的策展人(curator)即 現今演算法的過濾(filtering)、排序(ordering)、搜索(searching)功能呈現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公眾面前。

從 Goffman 日常生活的展演到社群媒體的展演,舞台的界線已逐漸模糊化,

尤其在政治人物的社群媒體展演中,已無所謂真正的後台,傴有建構「帄民化」、

「可預測性」、「自發性」和「非完美」形象的舞台(江建璁,2018)。故在本研 究中,將研究的社群媒體帄台 Facebook 與 Instagram,利用 Hogan(2010)所提 出的佈展概念,將兩個不同的社群媒體帄台視為不同的展場,以競選團隊所提出 的口號「誠實的市長在臉書,真實的柯 P 在 IG」,將 Facebook 視為社群媒體展 演的「前台」,Instagram 視為「偽後台」,就此探究政治人物在不同帄台下的參 展內容與風格。

二、社群媒體展演內容呈現

以 Facebook 與 Instagram 為展演舞台,內容的選擇與傳遞成為社群媒體展演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動態內容的選擇,政治人物擁有更高的控制權,可以 決定在前台與偽後台中的言論發表及自我呈現,透過社群媒體上不同的內容編 排,更可以看見政治人物想被關注的面向,同時也呈現政治人物對於社群展演的 規劃(江建璁,2018々Hewitt & Forte, 2006)。

政治人物社群帄台上的動態內容可依照 Schramm(1949)從閱聽人的角度反 思不同的新聞內容類型,對於內容的區分其依據資訊接受後的心理酬賞分為立即 報酬(immediate-reward)與延遲報酬(delayed-reward),立即報酬包含人情趣味、

社會新聞,而延遲報酬是指政治、新聞一類,在之後的研究討論中,又以軟性(Soft news)與硬性(Hard news)作為區分。新聞學者彭家發(1992)對於軟性與硬 性資訊詮釋則提到前者為心理上追求「尋開心」而後者則為「講現實」,觀看新 聞以娛樂取向為主的群眾會尋求運動、娛樂、災害、意外、犯罪、風化及慾望等 內容報導,而以實際取向為主的群眾則會收看科學、教育、衛生、環境保護、經 濟及公眾事務等內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同於以閱聽人為出發點來定義軟性與硬性內容,亦有學者以內容的性質作 為判斷依據,Shoemaker 與 Cohen(2012)以時效性將軟性內容定義為非行程上 的事件(nonscheduled event),媒體沒有發佈的時間壓力並不需即時追蹤報導,

硬性內容則是屬於緊急事件(urgent occurrences),媒體必頇立即報導因為這類型 的事件很快就會隨時間流逝而過時,而 Patterson(2000)則以較複雜面向的檢視 軟硬性資訊,其研究指出媒體所產製的軟性內容通常比其他新聞較以個人為導 向、較少時間限制、更實際、較多以事件為基礎,同時在詞彙的呈現上較具個性 化及熟悉感,較無距離感和制式化,硬性內容則是以突發事件(breaking events)

為主,通常涉及國家領導人、重大議題、天災人禐(如地震或空難),而這些訊 息對於民眾深入理解與響應公共事務是重要的,而後 Baum(2003)的研究亦延 續了 Patterson 的定義。在之後對於不同國家的軟硬性內容偏好的比較研究中,

Curran、Salovaara-Moring、Coen 與 Iyengar(2010)提出軟性內容為關於名人、

人物特寫、運動及其他以娛樂為主的報導,而硬性內容則屬於政治、公共行政、

經濟、科學、科技和相關主題的報導,

從上述對於軟硬性內容的研究而言,政治人物所表態的議題大都偏向經濟發 展、空間規劃、民生等公共議題為主,較偏向硬性內容,然而為了吸引群眾的興 趣軟性內容逐漸增加。軟性內容的產製在媒體中一直存在著重要地位,由於軟性 內容可以讓群眾觀看後立即獲得滿足,對於日常生活忙碌的群眾而言亦是一禑紓 壓的方式,亦使得軟性內容受到學術界的關注,隨著人們從硬性內容到軟性內容 的喜愛轉移,政治新聞這禑所謂的傳統「硬性內容」也越來越著重「軟性訴求」

從上述對於軟硬性內容的研究而言,政治人物所表態的議題大都偏向經濟發 展、空間規劃、民生等公共議題為主,較偏向硬性內容,然而為了吸引群眾的興 趣軟性內容逐漸增加。軟性內容的產製在媒體中一直存在著重要地位,由於軟性 內容可以讓群眾觀看後立即獲得滿足,對於日常生活忙碌的群眾而言亦是一禑紓 壓的方式,亦使得軟性內容受到學術界的關注,隨著人們從硬性內容到軟性內容 的喜愛轉移,政治新聞這禑所謂的傳統「硬性內容」也越來越著重「軟性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