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文獻探討

第二節 科學史教學與相關研究

第二節 科學史教學與相關研究

一、國外相關的研究

Solomon, Duveen, Scot, 和 McCarthy (1992) 以 英 國 5 個 班 級 11-14歲的中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專門為此研究所寫有關科學史的 資料,實施長達一年的教學。在教學前、後使用問卷調查和訪談,

了解學生在教學前、後對科學本質的瞭解的改變情形,並觀察上課 情形做成記錄。研究結果發現,將科學史融入教學中,能增進學生 對科學本質的瞭解。科學史的教學能使學生把焦點放在採納某一理 論的理由,而非只是一昧地接受理論;使用科學史的資料並能產生 較為持久的學習。從訪談中,意外發現學習「理論」變遷的歷史,

對於學生概念改變的過程有些助益。

Dawkins 和Vitale(1999)主持一個維持8 天的放學後教師專業 發展計畫,此計畫為訓練8位中學教師使用生物學的歷史個案融入教 學中的模式,來教導科學本質的概念並保證學生可以學習到所欲教 之生物學概念。研究結果發現:1.利用歷史個案融入教學中的模式 來教導中學生的科學本質概念是可行的;2.此教師專業發展計畫,

對於中學生物教師發展必要的知識和技能,來實施歷史個案融入教 學的模式是有效率的;3.此計畫能提昇老師對科學本質主要概念的 認識。

Abd-El-Khalick 和Lederman(2000)研究學生科學本質觀點上科 學史課程的影響。研究對象是166 名未畢業、已畢業的學生和15位 職前科學國中教師。資料蒐集採用開放式問卷搭配個別晤談,來評 估研究對象科學本質前後觀點。在最初的研究,幾乎所有研究對象 都具有數個不適當的科學本質情況。在課程結束後,研究對象觀點 有顯著改變的很少且有限。但一些研究對象之觀點有明顯的改變,

特別是職前科學教師。在他們參與科學史課程後,他們科學本質的 架構與現代科學本質的觀點稍微一致。此外,以外顯(explicitly)

方式說明有關科學本質,描述相關的科學史課程能更有效率提昇研 究對象科學本質的觀點。此外,這研究建議在職前科學教師之科學 本質教育的課程中明確增加科學史課程,這將因為他們科學史的經 驗而獲得科學本質觀點改變或充實的可能性。

二、國內相關的研究

陳淑媛和洪振方(1997)以任教高一班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

採用行動研究的方式,研究結果發現1.融入科學史的教學對學生學 業成績沒有負面的影響。2.實驗組的學生比對照組的學生更偏向後 邏輯實證觀點。3.實驗組的學生更有客觀化推理能力與深入思考類 比的能力。

翁秀玉和段曉林(1997b)在科學史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理解科學 本質成效一文中以傳達科學本質中的實證性、暫時性、公開性、與 社會影響科學的觀念。用行動研究的方式,配合國小六年級課程,

上學期的第五單元「重量與體積」與第六單元「地球的運動」,安 排阿基米德發明浮力原理、地球形狀說法的演變與哥白尼的地動說 等科學史。再設計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採用質的研究收集與分析 發現:1.學生對科學知識實證性的觀念較上課前更加強,並了解科 學並非靠臆測而必須以實驗證明的觀念。2.在科學暫時性方面,學 生了解既存科學知識是會持續改變的、並非真理的觀念,並且認為 人類應以懷疑求證的態度來面對科學知識。3.公開性方面,學生了 解科學研究成果必須公開,以促便科學家們相互討論,同時科學社 群對科學是有重大的影響。4.社會與科學互動方面,學生由科學家 故事了解科學是一個無法脫離社會文化活動。

傅麗玉(1999)在科學家的「不當行為」故事在中等科學教育 的 價 值 與 意 義 一 文 中 , 指 出 科 學 家 的 「 不 當 行 為 ( improper behavior)」,是指相對於傳統對科學方法、科學態度以及科學家形 象的刻板印象,科學家在其科學專業工作範圍內所做的不適當、不 客觀、不理性、或作假的研究行為。其實科學家的「不當行為」故

事可提供另一種了解科學的角度,對科學教育而言,將有助於非科 學性向的學生思考科學對社會的衝擊與極限;有助於科學性向的學 生思考科學家之間的相互關係。

陳文靜和洪振方(2000)以情境化科學本質問卷探討原子與電 子科學史融入教學後學生的科學本質觀。該研究以自行設計教材進 行「原子與電科學史融入教學活動以探討學生的科學本質觀。採「目 的 判 斷 取 樣 」 方 式 , 研 究 對 象 為 研 究 者 授 課 之 高 一 學 生 二 班 共 84 人。藉由自編的「原子與電子情境化科學本質問卷」評量工具進行 資料的蒐集、分析。結果發現:學生在科學史情境中:1.能表達出 多樣化的科學本質觀。2.根據科學史情境來回答問題時,能完整地 表達學生心中想法。3.能展現研究者在本研究中所欲達成之科學本 質教學目標:科學知識具有暫時性、偉大科學家也會犯錯、科學是合 作的事業、科學家需自行設計實驗儀器…等科學本質觀。4.也能展 現研究者未預期達到的科學本質教學目標。

廖麗貞、林寶英和洪振方(2000)以高師大八十六學年度第一 學期選修生命科學通識課程的41 名學生為對象,透過晤談及長期觀 察學生,研究發現1.科學史融入大學生命科學通識課程之教學成效 良好。2.在學生的科學態度、了解科學本質、在「科學的人文關懷 及人文的科學素養」之思辨及價值反思對生命科學通識課程之學習 興趣等向度均有顯著的成長與發展。

李玉貞(2000)以任教的高一班級中,選取一班作為控制組,

依慣用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另一班則為實驗組。以光學史融入教 學的方式進行教學,實驗教學的過程為期一個月,資料的收集包含:

測驗卷問卷、月考成績、教室觀察、晤談等,同時將所得的資料進 行質性與量的分析。結果發現:1.實驗組學生的學業成績並未造成 顯著的成效。2.學生的科學本質觀偏向現代科學本質觀,尤其在科 學具有暫時性、創造性與主觀性的向度。3.實驗組學生藉由光學史 料作為光概念的認知橋樑,對於光概念的學習有顯著的進步,尤其 是在光的本質與光的直線前進上。4.學生比較容易養成反省思考的 能力,同時可以意識到自我在科學學習上的改變,進而監控自我學 習的歷程。5.實驗組學生對於實驗教學合適性的認同達78%,對於教 學特色上更高達89%,顯示學生對於光學史融入教學的肯定。

鄭子善(2000)以所任教的國小五年級一班為研究對象,利用 說話課時,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在六個研究主題的前引之下,以

「燃燒現象」的發展史為主,結合「科學史料」與「兒童文學中的 科普讀物」來進行課程設計。廣泛的蒐集教學現場的錄影、現場筆 記、學生訪談及學生的學習單等多元資料。研究發現科學故事課程 在國小的推廣與實行是可行但具挑戰性的,除了最後六個教學計劃 的呈現之外,研究者將婉婉道出己身的科學本質觀、對設計靈感的 堅持、以及詳實紀錄,設計課程內容時的心路歷程和反思,完整呈 顯整個科學故事課程的設計歷程。

而他的同學楊燕玉(2001)以鄭子善的課程及教學結果,觀察 此課程對學生的「科學本質觀」與「對科學的態度」所帶來的影響。

採取質量並重的研究方法。基本的研究架構是在課程的進行前後,

利用問卷對學生進行「科學本質觀」與「對科學的態度」之前後測,

以瞭解本課程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1.學生喜歡這

樣的科學故事課程;且該課程前後,學生的「科學本質觀」問卷結 果發現:在科學知識的暫時性、科學家形象、以及科學社群三個向 度上有顯著的改善,而在學自然科的目的與創造力兩個向度上則沒 有顯著的改變。2.在「對科學的態度」方面,問卷結果發現:學生 在20題的總量表上對科學的態度有顯著的提昇。3.個案教師在教學 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有教學的時間不足與課前沒有充分的時間做教 學準備。

三、小結

文 獻 探 討 中 可 發 現 , 研 究 趨 勢 是 逐 漸 落 實 科 學 史 的 推 廣 與 應 用。文獻中一致認為科學史的教學,可以提昇學生對科學本質之認 識。科學史教學實務的相關研究中,以融入科學史教學為研究的大 宗。融入科學史教學似乎是可行的方式,故本研究決定採用配合現 行課程,將科學史融入於實際教學中,編寫適宜的科學史融入教學,

並設計相關的教案及教學策略來進行教學,進而探討學童在教學前 後的科學本質的觀點及對科學的態度的影響。再加上以「教師即研 究者」的精神,親自投入於教學研究中。

再者,研究者發現相關的研究工具,均是以教師、大學生或中 學生為設計對象,鮮少以國小學童為設計對象的工具。故試著以國 科會計畫科學本質研究群所編製的國小科學本質問卷及科學本質晤 談工具為研究工具,輔以交(晤)談及教師、學生的文件資料等其他 質性的資料來從事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