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科學篇章理解測驗

本節分析高低閱讀能力學生經過多次閱讀教學階段後,在四次時間點科學篇章理解 測驗(兩大主題科學文章)之答對率,進行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組間:高低閱讀能 力;組內:四個時間點),接著探討兩組學生在此測驗的差距變化。高低閱讀能力組學 生在四次科學篇章理解測驗答對率的平均數與標準差如表 4-2-1。

表 4-2-1 科學篇章理解測驗答對率平均數與標準差 科學篇章理解測驗/教學階段 (T)

閱讀能力 1a 2 3 4

(R) (地震主文測驗) (地震輔文測驗) (火山主文測驗) (火山輔文測驗)

N M SD M SD M SD M SD

高 24 .534 .170 .592 .201 .569 .230 .500 .100 低 31 .474 .123 .479 .187 .591 .218 .400 .125 合計 55 .500 .147 .528 .199 .581 .221 .444 .143 差距(高-低組) .060 -- .113 -- -.021 -- .100 --

a. 四次時間點可視為四個教學階段,兩者平行進行。內容依序是地震主文、地震輔文、火山 主文與火山輔文。

由於相依因子(四次教學階段)違反球形假設 Mauchly’s W 係數為 .790 (χ2=12.160,

p=.033< .05) , 表 示 不 同 受 試 者 在 各 時 間 點 的 兩 兩 差 距 變 異 數 不 同 質 , 因 此 使 用 Huynh-Feldt 值下限校正數據呈現。由表 4-2-2 得知僅四個敎學階段的主要效果是顯著的 F(2.816, 149.252) = 6.703,p< .01,表示在不同教學階段的量測時間點上,學生的閱讀理 解表現的確有所不同。但是閱讀能力的主要效果在顯著邊緣,F(1, 53)=1.623,p= .053

> .05,閱讀能力與教學階段的交互效果未達顯著。

表 4-2-2 高低閱讀能力學生在科學篇章理解測驗得分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閱讀能力(R) .212 1 .212 3.901

教學階段(T) .483 2.816 .172 6.703**

R × T .148 2.816 .053 2.056

組內

受試者間(Block) 2.880 53 .054

殘差 3.821 149.252 .026

**p< .01

圖 4-2-1 科學篇章理解測驗平均數剖面圖

事後比較得知,測驗 1 與 4(ΔM= .054,p= .026)、測驗 2 與 4(ΔM= .085,p< .002)、

測驗 3 與 4(ΔM= .130,p< .000) 及測驗 1 與 3(ΔM= - .076,p= .028)四組比較都達顯著 水準。對照剖面圖(圖 4-2-1)可發現,火山輔文測驗難度最高,且與其他測驗都有明顯差 異,其中,因為火山主文難度最低所以與輔文的差異最大,而且也與地震主文有明顯差 異。

此外,由剖面圖可看出高能力組的科學篇章理解測驗得分在第二、四教學階段高於 低能力組(第二階段高分組=0.579,低分組=0.479,t (53) =2.145,p< .01;第四階段高分 組=0.500,低分組=0.400,t (53) =2.708,p< .05),但在第一、三教學階段兩組的平均數 非常接近(第一階段高分組=0.534,低分組=0.474;第三階段高分組=0.569,低分組=0.591,

皆未達顯著水準),而使得此閱讀能力與教學階段的交互效果並不明顯。也就是說,兩 組平均數改變情形幾乎一致,以圖中的虛線線段(全體得分平均數)即能說明高低組學生 在四次閱讀理解表現的趨勢變化,並且可以看出,此趨勢在測驗 3 時達到高峰但在測驗 4 時則又驟降,也造成兩組差距在火山主文與輔文階段出現波動的現象(分別為 0.021 和 0.100 分),其可能因素或與學生先備知識、文章內容與測驗題數有關。

文章內容方面,火山主文章的內容所傳達的概念較為明確且單一,聚焦於火山成因 與分類,而三篇輔文章內容多元,涵蓋了火成岩與岩漿、台灣與世界火山介紹,其中部 分內容雖為主題觀念之延伸,但較為遙遠,造成輔文比主文內容複雜而不易閱讀。因此,

文章內容也直接反映於測驗試題與題數上,火山主文(測驗 3)共 6 題,內容多屬記憶題 型,對學生而言易於掌握,兩組的平均答對率皆將近六成且十分接近,也因此差距達到

0.4 0.45 0.5 0.55 0.6

1 2 3 4

答 對 率

高 總和 低

(地震主文) (地震輔文) (火山主文) (火山輔文)

最小,甚至低能力組略優於高能力組。反觀火山輔文(測驗 4)共 17 題,推論題型多於記 憶題型,學生平均答對率皆較前幾次來得低,明顯區分出學生閱讀理解程度,也因此拉 開高低組差距。

綜合上述,就四次篇章理解測驗而言,雖然高閱讀能力學生的得分普遍優於低閱讀 能力學生,但對低閱讀能力學生來說,當文章篇幅較短、主題單純時有助於學生理解,

甚至與高閱讀能力學生表現相當(如測驗 3)。當文章篇幅較長、內容複雜時,則不利於 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所以,使得兩組在閱讀理解表現的分數差距(依序為 0.060、0.113、

0.021 和 0.100 分),受到文章與試題難度影響,出現隨時間增加而微幅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