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科技使用行為相關理論與研究

本節主要探討科技採用行為相關研究所使用之模型與理論背景,以 下分為三部份說明:「計畫行為理論」;「科技接受模型」;「科技接受模 型與計畫行為理論整合模式」;以及小結。

一、 計畫行為理論

Fishbein & Ajzen(1975)為找出人類產生行為表現背後的原因,因 而提出「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計畫行為 理論(Theory of Planed Behavior, TPB)」與「科技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兩項研究人類行為表現的理論皆是依據上述 理論作為根基修改演變而來。Fishbein 與 Ajzen(1975)認為當某人預備執 行某項行為時,「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會被當事人己身對該特 定行為的正、負面認同「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以及受當事人 所認同之重要他人、社會觀感對該行為的正、負面看法即「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所影響。因此,藉著分析行為意圖則可推斷出一個人 的行為模式。簡而言之,具體的行為表現取決於「行為意圖」,而「行 為意圖」又受到「態度」及「主觀規範」所影響。理性行為理論模型如 圖 2-1 所示。

圖 2- 1 理性行為理論架構圖 資料來源:Fishbein & Ajzen (1975)

23

理性行為理論起源於社會心理學,是其中之一對解釋人類行為表現 最富代表性的理論,時至今日被各領域於針對行為表現的相關研究中廣 泛應用(Sheppard, Hartwick, & Warshaw, 1988),其理論假定人是理性 的,在執行任何行為皆出於自願,然而現實情境中人們在執行行為時仍 必須考慮環境條件與自身能力,理性行為理論並不能完整解釋上述變 項。為了讓理性行為理論能更詳盡的解釋環境條件與自身能力對行為表 現的影響,Ajzen(1985)擴充了上述的理論,將「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構面納入既有模型中,進而發展出「計畫行為理 論」。計畫行為理論認為「行為」受「行為意圖」影響,而影響「行為 意圖」的因素則來自於「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計 畫行為理論模型如圖 2-2 所示。

圖 2- 2 計畫行為理論架構圖 資料來源:Ajzen(1985)

Ajzen(1991)在提出計畫行為理論裡對於態度的定義為某人對於特 定對象或事物的正、負面感受。上述正、負面感受將影響其對該對象或 事物的態度,進一步影響行為意圖並促使行為的改變,故態度可用以預 測行為意圖及實際行為。主觀規範則是當某人欲執行某項行為前,評估

24

來自其所認同他人(如:親友和同事等)之鼓勵、慫恿或社會大眾對此 行為之觀感等,以上所述稱之為規範信念,規範信念將進一步形成主觀 規範 Ajzen(1985;1991)。當有越強烈、正向的主觀規範,則行為意圖 將明顯提升(葉盈君,2012)。知覺行為控制包含「控制信念(Control Beliefs)」與「知覺助力(Perceived Facilitation)」,前者為某人對於自己 是否有能力執行某行為的主觀判斷,知覺助力則指在進行行為的情境中

(楊顓芙,2008)。且相較於理性行為理論更具有預測力(Ajzen, 1991;

Godin & Kok, 1996;王國川,1998)。本研究主要在於了解教師應用數

Examining the 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to under-stand pre-service teach-ers’ intention to use technology*

本研究考察了職前教師自我報告使

25

Teo, T. & Tan, L.

(2012).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and pre-service teachers’

technology acceptance:

A validation stud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本研究將「計劃行為理論(TPB)」應 Bakkabulindi, F. E.

K., & Muyinda, P.

B. (2017)

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ex-plain the Integration of ICT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educators in public teacher training colleges in Tanzania.

本研究旨在透過 TPB 解釋教育工作

26

為 0.63。7.教師的「知覺行為控制」

與「意願」預測「行為」的解釋力為 0.44。

根據文獻蒐集結果顯示,時至今日國內外已有許多建立在計畫行為 理論之上,解釋教師應用科技的接受程度以及影響教師應用科技進行教 學之因素的相關研究,顯見計畫行為理論在探討教師接受科技乃至應用 科技進行教學已相當完備且成熟,為後續進行相關研究可依賴之理論。

二、 科技接受模型

Fishbein & Ajzen(1975)提出理性行為理論後,許多在發覺人類行 為背後原因的研究皆以此為理論依據,同時亦有許多研究者根據此理論 為基礎,嘗試在此理論之上建立一套更完善的理論模型,科技接受模型 即為 Davis(1986)在上述情境中發展而來的理論模型,用於評估與使 用者接受資訊科技系統的理論模型(Davis, Bagozzi, & Warshaw, 1989)。

科技接受模型捨棄先前理性行為理論中不易衡量的「主觀規範」,著重 於「態度」層面進行探討。其理論模型中主要包含五個構面:「認知有 用(Perceived Usefulness)」、「認知易用(Perceived Ease of Use)」、「使 用者態度(Attitude Toward Using)」、「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

與「實際使用行為(Self-reported Use)」。TAM 與 TRA 兩項理論同樣主 張「行為」受「行為意圖」影響,然而捨棄了「主觀規範」,主要就「態 度」構面進行分析,認為態度受到「認知有用」與「認知易用」影響。

其理論模型如圖 2-3 所示

27

圖 2- 3 科技接受模型架構圖

資料來源:Davis, Bagozzi, & Warshaw(1989)

科技接受模型對認知有用的定義為欲使用某特定科技系統之使用 者,主觀上認定若其在使用該系統後,能對工作有實質上的助益或讓績 效得以提升。當使用者主觀認定採用某樣特定科技系統對於提升其工作 效能是有正面助益的時候,將使其對該系統的態度越加正向,進而影響 行為意圖,且認知有用亦可能直接影響行為意圖。認知易用則是欲使用 某特定科技系統之使用者,主觀認為使用該系統時無需付出多於精力與 勞力的程度。簡而言之,當使用者主觀認定在使用某特定系統時無需付 出多餘的努力,則將使其對該系統的態度越加正向,進而影響行為意 圖,此外,認知易用亦可能影響認知有用。

科技接受模型用於解釋使用者使用特定科技的意願,模型結構精 簡、概念明確,且經多項相關研究支持其具備相當的解釋力(Hu, Chau, Sheng, & Tam, 1999),提出至今與計畫行為理論同樣影響了後續相關研 究,本研究針對國內外應用科技接受模型分析解釋教師使用科技與應用 科技進行教學之相關研究文獻進行蒐集與探討,結果如下表 2-2 所示。

28

表 2- 2 以科技接受模型分析教師使用科技之相關研究

作者與發表時間 研究名稱 摘要

Yuen, A.H.K. & Ma, W.W.K. (2002).

Gender Differences in Teacher Computer Ac-ceptance

本文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了教

Understanding Pre-Service Teachers' Computer Atti-tudes: Applying and 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職前教師

& Sing, C.C.(2008)

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the intention to use tech-nology between Singaporean and Malaysian pre-service teacher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9

30

理論更能幫助研究者了解使用科技行為的重要資訊(Taylor & Todd, 1995b),在研究中如何抉擇應用「科技接受模型」亦或是「計畫行為理 論 」 作 為 分 析 解 釋 的 依 據 成 為 相 當 重 要 的 課 題 , 對 此 , 許 多 學 者

(Mathieson, 1991; Taylor & Todd, 1995b; Chau & Hu, 2002)便以上述兩 項理論進行比較研究。Chau & Hu(2002)認為在解釋醫療科技之採用 時,「科技接受模型」相較「計畫行為理論」具有更佳的解釋力;而 Mathieson(1991)、 Taylor & Todd(1995b)則認為在解釋資訊系統

(Information systems, IS)與計算機資源中心的使用時,兩項理論模型 皆有著不錯的解釋力,然而科技接受模型僅是一個較為精簡的模型,在 研究目的單純為預測使用者實際使用行為時較為適用,相較之下若研究 目的擴及到欲解釋影響實際行為之因素時,計畫行為理論能提供關於行 為意圖更加全面的訊息(Taylor & Todd, 1995b)。

Taylor & Todd(1995a)針對科技接受模型進行分析與討論,其認為 科技接受模型在預測和解釋人們使用科技系統的「行為意圖」與「實際 使用行為」已逐漸成熟並影響了後續大量相關研究且獲得支持;然而,

科技接受模型卻未將同樣被許多研究採用且證實足以解釋人類行為意 圖的另外兩項關鍵構面-「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納入模型中,

而上述兩項構面正是足以解釋人類行為表現的「計畫行為理論」中認為 除了「態度」以外同樣影響著「行為意圖」的關鍵變數。為解決上述問 題,使解釋人類行為表現之模型得以越加完整適切,Taylor & Todd

(1995a)嘗試將上述兩項理論模型進行合併,將「計畫行為理論」兩項 關鍵構面即「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併入「科技接受模型」中,

提出「科技接受模型與計畫行為理論整合模式(Combined TAM and TPB, C-TAM-TPB)」此模式之模型架構如下圖 2-4 所示。

31

圖 2- 4 科技接受模型與計畫行為理論整合模式架構圖 資料來源: Taylor & Todd(1995a)

Taylor & Todd(1995a)提出此模型同時將其應用於學生使用計算機 系統的科技使用行為進行實證研究,實驗結果證實了合併了兩項理論的 模型對於使用行為有著不錯的解釋力。而後續亦有諸多結合科技接受模 型與計畫行為理論的實證研究亦或是以此模型與其餘研究行為表現模 型之比較研究。Pynoo & van Braak(2014)以 C-TAM-TPB 針對教師行 為表現進行相關研究,並提出 C-TAM-TPB 模型為目前科技接受行為的 相關理論中對於教育領域較為適切之模型,由此可見,C-TAM-TPB 模 型為本研究可依賴之理論基礎。

四、 小結

回顧近年來相關研究可發現,許多學者提出有關科技接受行為的相 關理論如:Rogers(1995)提出的「創新擴散理論(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IDT)」、Thompson, Higgins & Howell(1991)在考量了情感、社 會因素與便利性等人際行為中的概念,提出的「個人電腦使用模式

32

(Model of PC Utilization, MPCU)」、Davis, Bagozzi & Warshaw(1992)

以個人使用動機作為主要考量,所提出的「動機模式(Motivational Model, MM)」以及 Venkatesh, Morris, Davis & Davis(2003)將過去與科技接受 行為有關的模式加以整合後,所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型整合模式(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 UTAUT)」;然而,上述繁複 的理論模型可能讓研究者產生應用上的困擾,雖然 Mathieson(1991)提 出過於簡單的模型難以發掘人們接受新科技上更詳盡的訊息,忠實反應 影響使用者接受新科技的因素,但 Venkatesh(2000)則持相反的看法,

提出繁複的變項將使研究人員執行實證研究時不易處理,在研究中仍須

提出繁複的變項將使研究人員執行實證研究時不易處理,在研究中仍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