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綜合討論

本節主要針對前述章節的統計分析與結果進行探討,歸納出中學生 活科技教師在實作教學中應用數位加工機具的接受程度,進一步藉由 C-TAM-TPB 理論中七項不同的構面,探討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在應用數 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的認知有用、認知易用、態度、主觀規範、知 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是否會影響實際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 學的行為,並探討在不同背景下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在應用數位加工機具 進行實作教學表現是否有差異。

一、 探討中學生活科技教師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的接受程 度

本研究問卷設計採李克特(Likert)七點尺度量表,回應同意程度為 1 至 7 之間(1 代表非常不同意,7 代表非常同意)。依據上述研究結果顯 示本次問卷平均分數落在 4.52 至 6.12 之間,顯示本研究調查之中學生 活科技教師對於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行為接受度抱持正向 的看法。分析 C-TAM-TPB 理論中各構面之探討,對於「行為意圖」的 接受度最高,而對於「認知易用」的接受度最低。

本研究進一步以問卷題項進行分析,發現接受度最高的行為意圖構 面中「我願意為了在實作教學中應用數位加工機具而參與相關研習活 動」最為高分,平均達 6.37,亦為所有問項中得分最高者。本研究受測 對象為參與 106、107、108 年度科技領域生活科技增能學分班之現職中 學生活科技教師以及上述教師推薦適合本研究之現職教師為主,研究者 認為上述教師在 108 課綱尚未實施前即願意利用暑假期間主動亦或是接 受學校薦派參與增能班課程,顯示其對生活科技課程內容、教學策略以 及教學熱忱皆抱持高度的關心與投入。因此,合理推斷上述教師除願意 參與增能班的課程,對於相關與生活科技教學策略、課程設計、教育科

66

技的應用等相關研習亦可能抱持較高的參與意願以提升自我教學效能。

而在接受度相對較低的認知易用構面中「我認為應用有融入數位加 工機具的實作活動是容易實施的」最為低分,同時該問項亦是所有問項 中得分最低者,顯示教師對於實施應用數位加工機具的實作活動信心較 低的,其可能因素為學生欲操作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加工,需具備電腦建 模的先備能力,且在機具數量的限制下,學生即便已完成建模,後續能 否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學生作品完成輸出仍是需納入考量的問題。因此,

不難理解為何在認知易用構面中教師表現出較低的得分原因。

二、 探討中學生活科技教師認知有用、認知易用、態度、主觀規範、

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對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之影 響

依據 C-TAM-TPB 理論分析結果,認知有用、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 意圖的影響不顯著;行為意圖對實際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的 行為亦不顯著。除上述兩點與理論模型不盡相符以外,其餘各構面間的 影響皆與理論相符。其中以知覺行為控制對實際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 實作教學的路徑係數最高,達 0.627。

行為意圖對實際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影響不顯著,造成 此結果可能原因,Smerdon 等人(2000)提到工作環境是否提供相關資 源將影響教師是否使用教育科技進行教學,經研究者依據本次問卷調查 結果分析,本次接受調查教師 123 人中 28 人校內不具備數位加工機具,

而此 28 位在行為意圖構面中得分平均達 6.17 分,在實際應用數位加工 機具進行實作教學的構面得分僅 4.11,即部分教師即便有著強烈的行為 意圖;然而校內未具備數位加工機具供其授課時使用,則無法將行為意 圖化為實際行動。

知覺行為控制對行為意圖影響不顯著,經參閱相關研究中提到,部

67

分背景因素對於知覺行為控制影響行為意圖具備調節的效果,其中女性 受知覺行為控制影響行為意圖較為明顯(Venkatesh et al., 2000),而年齡 亦對知覺行為控制影響行為意圖具備調節效果,隨年齡增加其影響越大

(Morris & Venkatesh, 2000)。回看本研究調查對象,男性大於女性,而 在任教年資的部分任教 1~10 年教師人數占總樣本數 58.5%,明顯大於任 教 11~20 年以及 20 年以上之教師。以上為造成本研究在知覺行為控制 對行為意圖影響不顯著的可能解釋。

三、 探討不同性別教師在認知有用、認知易用、態度、主觀規範、知 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對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行為的 差異

本研究以性別作為背景變項來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男性教師 在認知有用、認知易用、態度以及知覺行為控制上顯著優於女性教師。

許多關於教師對於教育科技應用的相關研究皆呈現類似的結果,如:Teo

(2014)針對影響教師對科技接受程度的因素所進行之研究結果顯示男 性教師在認知易用顯著高於女性教師;以及林志隆、周士雄(2010)針 對教師應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的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教師在「認知有用 性」、「認知易用性」、「採用態度」、「行為意願」皆高於女性教師。溫嘉 榮、李士欣(2003)針對教師使用資訊科技於教學之影響因素相關研究 結果顯示在資訊作業能力上,男性教師高於女性教師,以此或許能解釋 同為教師應用科技進行教學的本研究中為何男性教師在知覺行為控制 上高於女性教師之原因。

四、 探討不同教學年資在認知有用、認知易用、態度、主觀規範、知 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圖對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行為的 差異

本研究以任教年資區分為任教 1~10 年、11~20 年和 20 年以上三組

68

作為背景變項來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三組教師在知覺行為控制、

行為意圖以及實際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上達顯著差異。經事 後比較發現,任教 1~10 年教師在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圖和實際應用 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上皆顯著優於任教 11~20 年以及 20 年以上 之教師,任教 11~20 年和 20 年以上之教師彼此間並無顯著差異。任教 1~10 年教師距離修畢師資職前教育的時間較短甚至甫通過教師資格檢 定即成為初任教師。這類教師在職前教育階段多數皆受過數位加工機具 相關應用的訓練,相較任教 11~20 年甚至 20 年以上於師資職前教育時 未接受數位加工機具相關訓練之教師對數位加工機具更為熟悉,使得在 知覺行為控制上相較其餘兩組教師有較正向的自我認知。Venkatesh et al.

(2003)提出 UTAUT 模式時表示年齡對於科技接受行為具有調節作 用,且隨年齡增加行為意圖越容易受到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Morris &

Venkatesh, 2000),而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知覺行為控制顯著影響實際 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的行為,因此任教 11~20 年以及 20 年 以上年齡較長的教師在知覺行為控制上顯著低於任教 1~10 年較年輕的 教師,其在行為意圖與實際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實作教學的行為上亦 低於較年輕教師。

五、 驗證假說

依據本章節分析之結果,中學生活科技教師應用數位加工機具進行 實作教學行為模式尚屬良好,解釋力為 47.5%,各項研究假設驗證歸納 如表 4-8 所示。

69

70

71

H30:不同教學年資之中學生活科技教師在應用數位加工

機具進行實作教學上會達顯著差異。 成立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