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科技接受模式

一、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的演變

「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簡稱TAM)」主要是由社會心 理學的「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簡稱TRA)」為基礎延伸(陳品 萱、李亦君、魏裕昌,2009)。然而理性行為理論(TRA)是主張受到個人認知因素 的影響,決定了自我行為之決策,此行為也成為重要理念要素,這些理念要素可 以決定一個人的行為意圖,其主要原因在於對於人類來說,這部分在腦海中是較 容易被重新喚起的(Fishbein & Ajzen,1975;Ajzen,2002)。

美國學者 Fishbein & Ajzen (1975)為了瞭解、揣測人類之某種特定行為,進 而對意識行為加以描述,並提出理性行為理論(TRA)。以下為 Fishbein & Ajzen (1975)所提出「理性行為理論」之架構圖與說明,其內容包含了「態度(Attitude)」、

「主觀規範(Subject Norm)」、「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實際行為(Actual Behavior)」四個構面,如圖 2-4:

圖 2-4 理性行為理論(TRA)之架構 資料來源:Fishbein & Ajzen (1975) 態度

(Attitude)

主觀規範 (Subject Norm)

行為意圖 (Behavioral Intention)

實際行為 (Actual Behavior)

1. 態度(Attitude):意旨個人行為表現,所懷抱秉持著正向或負向的評價。

若對從事某特定事物時,當態度越正向,其表示意願較高;相反地,當 態度越負向,其表示意願較低(鄧景宜、賀倫惠、陳瑋佳,2009)。

2. 主觀規範(Subject Norm):指在執行某特定行為時,受到外在因素影響,

例如:周遭人的評論或意見等因素,而對事情有所改變。當主觀規範越 接近於正向時,個人所採取的行為意圖會越高,反之,當主觀規範越接 近於負向時,則個人所採取的行為意圖會越低(黃日鉦、林承賢,2013)。

3. 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指個人在預想從事某些特定行為時,經 由理性判斷下所產生的行動。也就是說,個人欲從事某種行為之強度。

4. 實際行為(Actual Behavior):指個人受到前一個變數之影響後所進行的實 際行動。

綜 合 上 述 架 構 可 得 , Fishbein & Ajzen (1975) 認 為 行 為 意 圖 (Behavioral Intention)主要是受到此模式中的兩個前因而有所影響:第一個前因是「態度 (Attitude)」:認為對特定行為之結果所反應出情感(例如:喜、怒、哀、樂),所以 會對該行為產生態度;第二個前因是「主觀規範(Subject Norm)」:認為個人會受 他人之影響,對特定行為之結果而有所改變,因此,態度與主觀規範是具有相互 影響,而實際行為(Actual Behavior)之表現則取決於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 (陳建文、李有仁、嚴秀茹、鄭江宇,2008)。整體而言,理性行為理論適合用來 解釋是由意志控制的行為(Sheppard, Hartwick & Warshaw,1988),學者 Davis (1989) 認為「理性行為理論(TRA)」在資訊科技行為之相關層面研究上還有所不足,因 此,運用「理性行為理論(TRA)」的架構加以修改進而提出「科技接受模式(TAM)」

(熊震宇,2013)。

二、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之意涵

「科技接受模式(TAM)」最先是由 Davis 於 1989 年所提出,然而目前科技 接受模式最常被研究者用來解釋使用者對資訊科技的接受度,其主要目的是用於 解釋資訊科技與使用者之間的行為關係(賴宜弘、黃芬芬、楊雪華,2011),亦指

使用知覺有用性和知覺易用性這兩個構面來解釋、推測與診斷使用者在使用資訊 科技系統時的態度與使用行為(陳玉婷、蔡立元,2009)。Morris & Dillon (1997)不 論該系統是否實用,科技接受模式能夠提供研究者一個較簡單方便又省成本與時 間的方法來預估系統成功的程度,以供研究者對系統好壞進行判斷。

「科技接受模式」是承續「理性行為理論」的基本精神,所以在架構上有些 許不同,然而 Davis et al. (1989) 提出科技接受模式之架構主要是由「外部變數 (External Variables)」、「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態度(Attitude)」、「行為意圖(Behavioral Intention)」、「實際行為 (Actual Behavior)」這六大構面組成,其架構圖如圖 2-5 所示:

圖 2-5 科技接受模式(TAM)之架構 資料來源:Davis et al. (1989)

由於在說明理性行為理論時,已經解釋了「態度(Attitude)」、「行為意圖 (Behavioral Intention)」以及「實際行為(Actual Behavior)」,因此,在科技接受模 式 架 構 中 只 針 對 「 外 部 變 數 (External Variables) 」、「 知 覺 有 用 性 (Perceived Usefulness)」與「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來進行說明,以下為學者 Venkatesh 與 Davis 於 1996、2000 所對這三個構面之定義:

1. 外部變數(External Variables):即表示從外部的影響使得使用者對知覺 有用性和知覺易用性有所改變,例如:環境變數、系統特性以及個人特 質等變數。

2. 知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簡稱 PU):使用者相信對於使用某一

外部變數 (External Variables)

知覺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知覺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態度 (Attitude)

行為意圖 (Behavioral Intention)

實際行為 (Actual Behavior)

特定資訊科技系統時,能提升工作績效的認知程度,而當使用者覺得這 資訊系統的有用程度越高,則使用資訊系統的態度就越正向。

3. 知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簡稱 PEOU):使用者相信對於使用 某一特定資訊科技系統時,在操作上感到容易的程度,而當使用者覺得 這資訊系統的操作越簡單,則使用資訊系統的態度就越正向。

綜合上述 Davis et al. (1989) 提出的架構所示,在科技接受模式中認為個人 的實際行為是受到行為意圖之影響所決定的,這與理性行為理論相同;而不同的 是行為意圖會同時受到知覺有用性和態度之影響,且知覺易用性會影響知覺有用 性與態度;態度則會受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之影響;外部變數則會影響整體,

透過知覺有用性以及知覺易用性這兩個構面直接地影響態度、行為意圖、實際行 為。

三、修正科技接受模式(Modificator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MTAM) Davis 於 1989 年所提出科技接受模式(TAM)後,過去許多研究就一直不斷圍 繞有關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態度、行為意圖與實際行為之間的關係。直到 Adams, Nelson & Todd (1992)提出修正科技接受模式(MTAM),並獲取研究結果 的支持,其主要是將科技接受模式中的「行為意圖」刪除,而學者 Straub, Limayem

& Karahanna (1995)表示這修正版的科技接受模型適用於小企業內有關科技接受 度的議題上。除此之外,學者 Szajna (1996)也證實了,使用者在學習新資訊科技 或實際使用後,對資訊科技的知覺有用性會直接影響其實際行為,而後 Venkatesh

& Davis (1996)又修正原本修正後的 TAM 的模型,認為模式中的態度構面是中介 變數不會影響到使用者的實際行為,因此,也是剔除「態度」這個變數。其架構 如圖 2-6 所示:

圖 2-6 修正科技接受模式(MTAM)之架構 資料來源:Venkatesh & Davis(1996)

而上述在 Venkatesh & Davis (1996)所提出的研究中,其實驗研究架構只使用 到外部變數、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以及行為意圖,因此本研究將以這四大要 素為主軸,進行問卷設計。修正科技接受模式(MTAM)將知覺有用性定義為「使 用者認為一個特定系統會增加其工作表現上的程度」,意旨知覺有用性會直接影 響其實際行為,但其知覺易用性對於實際行為並無直接的影響,然而此知覺易用 性卻會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知覺有用性(楊曉強,2007)。

四、科技接受模式 2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2, TAM2)

學者 Venkatesh & Davis (2000)經過十年後,再次提出了新的「科技接受延伸 模型」,意指科技接受模式 2(簡稱 TAM2),其科「技接受模式 2 (TAM2)」乃是由

「科技接受模式 (TAM)」之延伸發展(余鑑、于俊傑、蔡雯旗、郭榮元,2013),

目的是讓研究者更了解「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性」兩個構面之外在因素,

以及這些外在因素是如何影響「行為意圖」。然而「知覺有用性」主要是受到「社 會影響過程(Social Influence Processes)」和「實質認知過程 (Cognitive Instrumental Processes)」之變數影響,其中在社會影響過程中包含「主觀規範(Subject Norm)」、

「印象(Image)」這兩個構面;實質認知過程中則包含「工作相關性(Job Relevance)」、

「輸出品質(Output Quality)」、「結果展示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這三個構面;

「行為意圖」則是受到「主觀規範(Subject Norm)」影響,並加入「經驗(Experience)」、

「自願性(voluntariness)」為主觀規範對於行為意圖的干擾變數(謝碧容、許時涵、

郭品誼、蘇郁涵,2013),其架構如圖 2-7 所示:

外部變數 (External Variables)

知覺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知覺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行為意圖 (Behavioral Intention)

實際行為 (Actual Behavior)

圖 2-7 科技接受模式 2 (TAM2)之架構 資料來源:Venkatesh & Davis (2000)

以下為提出科技接受模式 2 (TAM2)的學者 Venkatesh & Davis (2000)對其七 個構面進行說明:

1. 主觀規範(Subject Norm):主觀規範包括「內化」與「認同」對知覺有用 性產生作用,其表示周遭之重要人,皆會影響其使用資訊系統之程度。

2. 印象(Image):使用者認為使用某一新的資訊科技系統,可以增強個人社 會地位之程度。

3. 工作相關性(Job Relevance):使用者認為使用資訊系統時,可以應用其 工作之相關程度。

4. 輸出品質(Output Quality):使用者認為使用資訊系統時,其在完成任務 需求後,所產生之成效良好程度。

5. 結果展示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使用者認為使用資訊系統後,其結 果的明確性。

6. 經驗(Experience):指使用者在使用資訊系統時的經驗。

7. 自願性(voluntariness):使用者在使用資訊系統的過程皆為主動接受,而

非被動接受之程度。

在科技接受模式 2 中,學者 Hartwick & Barki (1994) 發現當主觀規範於強 制性作用下,則該行為意圖有顯著差異;反之,當主觀規範於自願性作用下,則 該行為意圖並無顯著差異,因此,可知科技接受模式 2 系統將使用區分成自願性 與強制性。

五、科技接受模式 3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3, TAM3)

科技接受模式 3 (TAM3)是由 Venkatesh & Bala (2008)將過去科技接受模式 2 (TAM2)與影響知覺易用性決定因素之相關研究與成果所提出,除了科技接受模 式 2 原有的「社會影響過程(Social Influence Processes)」與「實質認知過程 (Cognitive Instrumental Processes)」兩個變數外,在科技接受模式 3 另增設了個人

「定錨(Anchor)」與「調整(Adjustment)」兩個變數之影響。其中「定錨」是指有 關於電腦使用的一般信念,包含「電腦自我效能(Computer Self-efficacy)」、「外部 控制(Perceptions of External Control)」、「電腦焦慮(Computer Anxiety)」、「電腦娛 樂(Computer Playfulness)」這四個構面;「調整」則是指對電腦系統直接的經驗,

包含「知覺樂趣(Perceived Enjoyment)」、「目標可用(Objective Usability)」這兩個 構面,而兩者變數中之構面皆影響著知覺易用性(林庭榛、李明聰,2014)(劉忠峰、

翁明正、吳欽和,2010),則架構圖如圖 2-8 所示:

圖 2-8 科技接受模式 3 (TAM3)之架構 資料來源:Venkatesh & Bala (2008)

由於在 TAM 與 TAM2 上皆有解釋構面,因此,以下為科技接受模式 3 (TAM3) 的學者 Venkatesh & Bala (2008)對其提出新變數「定錨」與「調整」之六個構面 進行說明:

1. 電腦自我效能(Computer Self-efficacy):個人在使用電腦時,所產生的各 種不同情況之判斷能力。

2. 外部控制(Perceptions of External Control):由組織或科技的資源所引導 支持系統使用之程度。

3. 電腦焦慮(Computer Anxiety):在使用電腦的可能性中,而產生的憂慮或

害怕程度。

4. 電腦娛樂(Computer Playfulness):個人與電腦互動時,內心所產生之動 機認知自然的程度。

5. 知覺樂趣(Perceived Enjoyment):使用系統時,除績效結果外,個人所覺 得愉悅的知覺擴充。

6. 目標可用(Objective Usability):系統在達成特定任務時,是以比較實際 而非感覺的努力程度。

由架構中可得,「經驗」與「自願性」是顯著的干擾變項。知覺易用性會受 到使用者過去的經驗進而去干擾知覺有用性及使用意圖;而知覺易用性受到外在 變數:「電腦焦慮」、「電腦娛樂」、「知覺樂趣」、「目標可用」之構面以及過去使 用經驗干擾影響,進而影響知覺有用性使用行為態度(戴建耘、陳宛非、韓長澤、

賴慕回、高曼婷,2013)。

經由科技接受模式的演變看來,可知原始的科技接受模式(TAM)、科技接受 模式 2 (TAM2)以及科技接受模式 3 (TAM3)之差異在於,科技接受模式並未特別 探討主觀規範變數,而 TAM2 與 TAM3 分別針對了影響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

經由科技接受模式的演變看來,可知原始的科技接受模式(TAM)、科技接受 模式 2 (TAM2)以及科技接受模式 3 (TAM3)之差異在於,科技接受模式並未特別 探討主觀規範變數,而 TAM2 與 TAM3 分別針對了影響知覺有用性與知覺易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