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空間分析單元界定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設計

依據第二章文獻回顧,本研究建構出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對於廠商創新績效 的影響,以及外部因素、內部因素之間的交互影響和調節效果為本研究的主要研 究架構。本章首先闡述本研究之空間分析單元界定;其次針對研究對象 ICT 產業 的背景、包含的產業類別做介紹,並整理以往相關文獻所用之變數,研擬問卷;

第三節則依據前述文獻所建立之研究架構和研究假設;最後說明本研究所用的實 證研究方法。

第一節 空間分析單元界定

廠商所處的區域環境會影響廠商創新績效被大量研究所證實(Moulaert and Sekia,2003)。知識外溢的效果會隨距離而增加而降低,並且創新需要強烈而持 續的互動關係,而產業群聚中由於具有地理上的鄰近性,因此知識外溢會比較容 易在產業群聚內發生,促進創新和經濟成長 (Gilbert et al,2008)。廠商在空 間上聚集和空間上鄰近可以透過共同學習和知識外溢以促進知識創造及創新。

由於創新在空間上不是帄均分布,而是集中群聚於某些特定區域,而知識外 溢需要地理臨近性和面對面交流,以促進資訊和知識的交換,因此研究的空間分 析單元不宜過大。尋找、界定一合適的空間單元乃進行研究之基柱。若以鄉鎮市 為空間單元,太過狹小、細化,難以一窺全貌;若以縣市為單元,固然有資料取 得容易、以行政區為界線區分明確等優點,但範圍過大,忽略了同一縣市內不同 區位的發展情形,會淡化彼此的差異程度。

楊奕泠(2005)以國內六十處編定工業區內之製造業廠商為研究對象,並以編 定工業區所在鄉、鎮、市為空間分析單元以區分不同的創新環境。郭慧蘭(2007) 根據楊重信、林育諄(2001)劃設的 36 個台灣都市空間單元的生活圈劃設概念,

以台灣地區的製造業廠商為研究對象,依據 1.工業區分布情形。2.自然疆界及 人為界線。3.勞力通勤圈範圍。將台灣劃設為 46 個空間分析單元。

周于晴(2007)以台灣地區 1000 大製造業為研究對象,以台灣本島為主體,

去除山地鄉與偏遠地區後,將台灣劃分為 39 個工業空間分析單元,劃設準則包 括 1.工業區之空間分布情形。2.交通路線分布及河川界線。3. 勞力供應來源。

4. 完整行政區域;林淑雯(2010)以台灣 60 個工業區內的廠商為研究對象,依據 1.去除離島、山地鄉和偏遠地區。2.相鄰鄉鎮市若工業區分布相近者,劃為同一 空間單元。3.以交通路線及河川等天然、人為界線為界。4.以鄉鎮市為最小單位,

將台灣地區劃分為 39 個空間分析單元。

本文參酌前述郭慧蘭(2007)、周于晴(2007)、林淑雯(2010)等人之工業空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分析單元劃分,將台灣地區劃分為 39 個空間分析單元,不同的空間單元間的產 業發展情形、地方屬性、產業聚集情況和知識外溢的程度皆不盡相同。廠商位於 不同地區,受當地地區屬性、聚集效果和知識外溢的影響程度也不同,進而影響 其創新績效。本文空間分析單元劃設原則如下:

(一) 工業區分布情形

由於工業區是政府為促進產業發展、達成規模經濟與聚集效益,劃定供產業 聚集生產之產業集中地區,為依政府政策形成之產業集中之空間範圍,因此工業 區的分佈是辨別廠商空間聚集的重要基礎,本研究以台灣 4 大工業用地供給系統 作為區別標準,分別為編定工業區、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都市計畫工業區。

此乃最主要之劃分準則,相鄰市鄉鎮若工業區分布相近,則劃歸為同空間分析單 元。而無工業區或產業發展情況較不明顯的市鄉鎮併入產業發展強度較大的地區 分析單元之中。

(二) 交通路線分布、河川界線

考量空間單元劃分的明確性,以天然的河川、地形與人為的交通路線(高速 公路、鐵路、省道)為分析單元的劃分界線,依地區發展的差異,將市鄉鎮依自 然與人為界線,歸類到發展較相似的地區分析單元之中。

(三)扣除離島地區、山地鄉及偏遠地區

以台灣本島為主體,去除離島地區、山地鄉與偏遠地區。其中,依據行政院 原住民委員會之統計,山地鄉共計 30 個。但花蓮縣秀林鄉雖屬山地鄉,卻為和 帄工業區所在地,因此將其納入研究範圍內。總共扣除 29 個山地鄉。

(四)以鄉鎮市為最小空間分析單位

考慮資料統計和範圍完整性因素,工業空間分析單元中最小單位為鄉、鎮、

市,以於資料的蒐集與統計。

各工業空間分析單元所包含之鄉鎮市,詳列如表 3-8、3-9,並以圖 3-5 呈現 39 個工業空間分析單元之空間分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3-1:39 個工業空間分析單元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對象資料蒐集與問卷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