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語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研究者以為,法國哲學家莫翰於西元1999 年為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 織(UNESCO)撰寫的《未來教育中的七項複雜課題》(Seven complex lessons in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是值得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關注的一本著作。23

研究者將以「時代的危機」、「教育的目的」,以及「人類倫理學」三個主要 議題串連莫翰於書中的教育論述。在行文敘述的鋪陳上,我們也將藉由「不確定 性、複雜性與永續性」(uncertainty, complexity and sustainability)這組概念作為 莫翰串連三者的討論軸線,分別是:現代危機帶來不同於過往的不確定性;不確 定性使人們對教育的目的進行評估,以重新認識人類的複雜性;以人類複雜性為 主要特徵的教育目的在於使人們了解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從而促使人們關 注並持續推廣大眾對永續性的認識。

藉由「危機─不確定性╱教育─複雜性╱願景─永續性」所組成的概念軸 線,研究者依序鋪陳與勾勒莫翰教育思維的大致輪廓。大致輪廓在這個地方指的 是,對國際學術界而言,莫翰主要是以他著作中的跨學科特性為人所知,因此 1921 年出生的他被視為是哲學家、社會學家,而不是一名教育學家。24正是莫翰 的跨學科特徵,且高齡九十二歲的他仍積極發表極具個人特色的學術著作,所以 本書只可視為他在特定時空背景下的智慧結晶,亦即一位年近百歲的長者經歷了 大半個二十世紀之後,在即將迎接第二個千禧年時對人類教育的智慧貢獻,而非 已成形定論的教育學理論。

研究者主要是希望透過探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西元1999 年正式公開發行 的千禧年教育專著,能夠讓我們將研究視域從「社會環境與人類圖像」提昇至「地 球生態與人類圖像」這個更廣闊的層次,省思時代浪潮下教育學理論發展的可能。

23 本節感謝指導教授馮潮霖博士的指導,詳閱:馮潮霖(2011)。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系統圖像 之研究(研究報告),頁6-11。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本研究計劃已正式出版:范信賢(主編)

(2013)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研擬方向與原則。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24 參考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Edgar_Morin。查詢時間:2014 年 6 月 25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時代的危機:面對世界的「不確定性」

莫翰(2004: 59)認為,從二十世紀以來,所有的人類都遭受著同樣的生死 攸關的基本問題、所有的人類都被聯繫於一個全球命運共同體。在莫翰眼中,雖 然各個國家統治著世界舞台,彷彿就像是古希臘神話中粗暴、強大卻又因酒醉昏 迷而無力的巨人泰坦(Titans)。再者,地球上看似進步的技術工業化潮流卻弔詭 地向消滅人類、種族與文化多樣性的趨勢發展。因此莫翰提醒我們,發展本身創 造的問題多於它解決的問題,更甚者,技術工業化更導致了深刻的文明危機。

(Morin, 2004: 53)

莫翰指出,雖然人類在政治上發展並採取了以民主為主要特徵的制度,但由 於官僚制度與科學、技術之間的緊密連結,知識一方面被集中在電腦數據庫之 中,另一方面則限定由一些為國家機器服務的機構人員使用,於是知識變成專業 人員的行業,這也使得因國家制度而佔有知識的專家們處於封閉特定的學科領 域。換言之,科學的學科化發展帶來了勞動分工的好處,它也帶來了超級專業化、

知識的分裂和隔絕的弊端。由此一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公民們的學習處於制度 性的安排規劃,他們擁有並獲得了專業知識的權利,但他們也失去了認識某種整 全知識的公民權利。(Morin, 2004: 89)

依循莫翰的討論,就在知識被國家機器壟斷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發現,「政 治越是變成技術的,民主的權能越是倒退。」(Morin, 2004: 90)而二十一世紀的 民主也將不得不面臨因國家機器的發展所導致的巨大問題:在提供專業知識訓練 的同時,國家機器也製造了人們對整全知識的盲目無知。(Morin, 2004: 89-90)

在人無法獲得整全知識及具體脈絡的不確定狀態下,面對來自核子武器的威脅、

生態環境的破壞、致命病毒的蔓延、人類精神的弱化等諸多內外交錯混雜的全球 問題影響,人所身處的世界不僅處於危機之中,而且是處在致死和求生兩種力量 相互激烈對抗的垂危狀態之中。(Morin, 2004: 55、67)這也正是超脫國家機器與 專業學科思考框架的莫翰為人們所指出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04: 85)

綜上所述,藉由認識人類的複雜性,莫翰認為人們將意識到一種由「個人↔

社會↔族類」三個項次或要素相互連結組成的人類意識,而這樣的人類意識將成 為未來人類倫理學的基礎。在其中,對人的認識將居於學習活動的核心。因此,

「未來的教育將應首先是關於人類境況(human condition)的普遍教育。」(Morin, 2001: 39)

三、人類倫理學:追求生命的「永續性」

「人類存在是複雜的,在他身上以兩極分化的形式含有對立的特質。」(Morin, 2004: 44)莫翰指出,在認識人類複雜性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人內在具有兩 極分化與對立的主要特質:統一性與多樣性。莫翰認為,並不打壓消除哪一方,

也不刻意強調任一邊,未來的教育應向人們說明這種一中之多、多中之一的理解 方式。

未來的教育應該注意人類的統一性的概念並不消除人類的多樣性 的概念,而人類的多樣性的概念也並不消除人類的統一性的概念。統一 性不僅僅存在於智人的族類的生物學特點之中,多樣性也不僅僅存在於 人類存在的心理的、文化的和社會的特點之中。在人類的統一性的內部 也存在著生物學特有的多樣性,而不僅有大腦的,而且也有精神的、心 理的、感情的、理智的統一性。此外,最為不同的文化和社會也具有共 同的形成的或組織的原則。正是在人類的統一性本身中蘊含著它的各式 各樣的多樣性原則。理解人類,這就是理解它在多樣性中的統一性、它 在統一性中的多樣性。應該認識多中之一、一中之多。

教育將應在所有領域內說明這個統一性╱多樣性的原則。(Morin, 2004: 41)

由此一來,對莫翰而言,透過教育保存人類的統一性和多樣性便成為人類的 雙重課題。以民主為例:「民主的再生以公民感的再生為條件,而公民感的再生 以共生意識和責任心的再生為條件。而這意味著發展人類倫理學。」(Morin, 2004:

90-91)而人類倫理學以下列自覺與明確的決心為前提,分別是:

在我們的存在的複雜性中自覺地接受「個人↔社會↔族類」的人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處境。

在我們的個人意識中完成我們身上所具有的人類性。

承受人類命運的矛盾性和豐富性。(Morin, 2004: 85-86)

另一方面,莫翰心目中的人類倫理學更告訴人們新千禧年的人類使命:

為人類的人性化努力;

實行全球的兩個示範工作:順從生命,引導生命;

實現全球在多樣性中的統一性;

尊重他人與自己的區別和與自己的同一性;

發展相互共存的倫理學;

發展相互理解的倫理學;

教授人類的倫理學。(Morin, 2004: 86)

從莫翰的觀點來看,人類倫理學的發展蘊含著未來的教育必須以同心圓及多 元的方式發展認同(identity):族群的認同、祖國的認同、文明共同體的認同,

最後是地球公民的認同。(Morin, 2004: 61)要發展上述各個不同層面的認同,則 需要深入深刻的理解。由於理解既是人類溝通的手段又是目的,為了不僅在知識 上學習人類的統一性與多樣性,而是更進一步地在人類存在的複雜性基礎上用同 心圓的方式擴大認同,因此全球需要在一切方面的相互理解。(Morin, 2004: 84)

最後,莫翰指出「鑑於教育理解對於所有的教育層次和所有年齡的受教育者 的重要性,發展理解需要一個全球性的思想狀態的改革,這應該是未來教育的工 作。」(Morin, 2004: 84)與以國家為前提的教育研究取向不同,在人類倫理學以 生命為核心強調地球及人類之間的互存共生的永續關係下,莫翰認為「未來的教 育應教導全球性的理解倫理學」(The education of the future should teach an ethics of planetary understanding.)。(Morin, 2001: 64)

文末,研究者認為,用下列加黑標楷體的四十二個字作為研究結語,或許有 可能作為描述現代教育人類圖像變遷過程中眾多特徵的一小部分:

世代傳承的意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夢想,只要人們繼續追求自由的答 案,這一切的一切都將永不停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王恭志(2007)。傅柯的生存美學及其對教師課程意識的啟發與蘊義。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方永泉(2003)。譯序:弗雷勒與《受壓迫者教育學》。載於受壓迫者教育學,頁 39-65。方永泉(譯)。台北:巨流。

呂正雄(1990)。美國教育的鐘擺。研習資訊,(58)2,20-21。

李旻儒(2005)。論傅柯的生命權力。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

林玉体(編著)(2005)。西洋教育史。台北:三民。

林端(2006)。《社會分工論》導讀。載於社會分工論,頁 5-34。渠東(譯)。台 北:左岸。

高宣揚(2004)。傅柯的生存美學。台北:五南。

黃武雄(2004)。童年與解放衍本。台北:左岸文化。

黃昆輝與楊深坑(主編)(2009)。賈馥茗教育學體系研究。台北:五南。

馮朝霖(1993)。德國教育哲史科目教學與研究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6),

145-174。

馮朝霖與薛化元(1997)。主體性與教育權。載於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頁69-115。

林本炫(編)。台北:業強。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元照。

馮朝霖(2001a)。認同、差異與團結:人權教育與教育人權的辯證。學生輔導雙 月刊,(73), 94-103。

馮朝霖(2001b)。未確定性與自我完成──從陳大齊論儒家教育人類學。中國近 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頁199-216。台北:政大文學院。

馮朝霖(2001b)。未確定性與自我完成──從陳大齊論儒家教育人類學。中國近 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頁199-216。台北:政大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