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策略理論

一、策略的定義

策略(Strategy)一詞是源自於古希臘字(Strategos),早期策略是為軍事用 語,意指統帥軍隊的將領(蘇拾鐘,1994),現今策略管理上的許多名詞也都是 借用軍事用語。Liddel Hart 在其「戰略論」著作中指出,策略是分配與使用軍事 工具以達到政策目標的一種藝術。而韋氏字典中對於策略的定義是指規範並指導

一書則將策略定義為企業基本長期目標的決定,以及為實現此目標所執行的一連 串資源分配與行動。Minzberg(1989)認為策略是過去的模式與未來的計劃。許 士軍(1990)認為策略是為達成某特定目的,結合對象、服務價值、地點、時間 與通路等要件,並加以適當的配置與運作的一種手段。司徒達賢(2001)指出策 略是企業經營的形貌,以及在不同時點間,這些形貌改變的軌跡。由於各學者的 觀察角度與研究重點之不同,因此對於策略的定義也會有不同的定義(Hill &

Jones,1995)

二、策略理論

1990 年代以前,策略理論發展以「外部分析」為主導向,重視策略與外部 環境的搭配,例如 SWOT 分析、「環境-策略-結構」策略管理模型、BCG 模型、

五力分析等,希望藉由外部環境的分析,瞭解所處產業的機會與威脅,為產品尋 求最佳的定位而形成企業競爭優勢。1990 年代以後,策略理論的發展開始轉為 以「內部分析」為主,重視企業內部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希望有效的利用、開 發與蓄積資源與能力,以形成其競爭優勢。Michael E Porter 對於「競爭策略」

(Competitive Strategy)的定義是創造別人無可取代的地位。企業的競爭優勢是競 爭策略的來源,因此競爭優勢的觀念可說是近代策略管理理論的核心概念,因此 基本上企業的競爭優勢相關的理論研究分為兩種觀點,分述如下:

(一)、競爭定位論

「競爭定位論」(competitive position)著重於外部環境對於企業競爭力的 影響,以 Michael Porter 的五力分析模式來分析企業所處的產業結構為主要代 表,Porter(1990)認為產業內除了現有的競爭者外,還有潛在進入者、替代性 產品或服務、上游議價力與下游議價力等競爭作用力,會影響產業的競爭態勢,

若每項競爭作用力越強,則產業競爭越激烈,企業所獲得利潤則越少,因此企業

應該要瞭解其所處產業的機會與威脅,選擇一個好的產業位置,使其受到的競爭 壓力最小,或是採取一些行動來影響競爭力的因素,形成對自己有利的態勢(方 至民,2000)。Porter 也指出產業的這五種競爭力將決定其最後的獲利水準,且 對於每個位於產業中的廠商都有相同的影響,因此企業在所處產業環境中,對於 每一項競爭力所擁有的相對態勢,形成了其本身的競爭優劣勢(楊福清,2001),

因此企業必須隨時注意外在環境的變化,透過五力分析模式以瞭解所產業的機會 與威脅,藉由調整策略來因應環境的變化與衝擊,以達成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黃 營杉,1999)。此類研究理論的有二項基本的假設前提:

1、同一產業中的企業所能控制的策略與資源大致相同。

2、企業所擁有的異質性資源,可以透過要素市場買賣,因此資源會因可取 得性與可移動性,不再具有獨特性與專屬性。

近年來由於企業所處的產業環境,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高獲利期與產 品生命週期縮短而有著高度的不確定,也使得策略的制定往往無法跟上外部環境 的變動,因此以外部環境作為策略制定焦點的定位理論,受到許多學者的質疑。

Block & Boal(1994)指出過度強調環境面分析對於企業有下列的限制:

1、高度強調環境面的分析,可能使企業陷入套套邏輯(tautological)的風 險,因為企業想要成功,會選擇較具吸引力的產業,但成功的企業,其 往往已經處在較具有吸引力的產業中。

2、主要是以橫斷面(cross-sectional)來分析現況問題,較無法分析縱斷面

(longitudinal)的問題(Porter,1991)。

3、由於各別企業對於產業的影響程度不大,因此這種以產業分析層次的理

因此逐漸將策略的研究焦點,從外部定位轉向企業內的獨特資源上,Collis &

Montgomery(1995)指出企業所擁有獨特資源與能力,才是企業的創造競爭優 勢的基礎。因此企業的策略除了要注重外部環境的分析,更應要瞭解內部所擁有 的獨特資源與能力,並要持續的開發、創造與續積,以維持企業持續性的競爭優 勢。

圖 2-3:Porter 五力分析架構

資料來源:Porter(1985)

(二)、資源基礎論

由於「競爭定位論」的理論遭受許多策略學者的批評,他們認為由定位所產 生的競爭是暫時性的,企業應該要長期累積其內部的策略資源與能力即核心競爭 力(core competencies),以建立無法完全模仿、不可替代、稀少且有價值的持 續性競爭優勢(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CA),因此形成「資源基礎 理論」(resource-based)。以資源基礎理論為核心論點的相關文獻在 60 年代即 陸續提出(Ansoff,1965;Andrews,1971;Hofer & Schendel,1979),此理論 的基礎是 1959 年 Penrose 所提出由經濟理論所推演出的「組織不均衡成長理 論」,其認為企業成長的主因是由於「組織剩餘」(orginizational slack)存在有 不完全的市場,為發揮其經濟效率,因此改變其企業規模。後來 Wernerfelt(1984)

根據 Penrose 的理論,首先提出「資源基礎觀點」,最早將資源定義為競爭優勢,

但當時並未受到廣大的迴響,後經 Barney(1986)的激發,直至 90 年代初,才 引起策略學者的關注紛紛投入研究行列,並成為近十年來策略管理領域的新興學 說。Grant(1991)認為此理論強調的是「內部審視」的重要性。資源基礎論有 三個假設前題:

1、假設每個組織是獨特資源與能力的組合,組織應以本身所擁有的獨特資 源與能力作為基礎來發展策略性的競爭優勢。

2、同一產業中,企業可以不停的追求資源與發展獨特能力。

3、由於企業間的資源無法高度流動,因此資源的差異性,形成企業建構競 爭優勢的基礎。

此理論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是來自於企業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則來自於 企業內部的資源,其具有價值、稀少性、不可取代與不易模仿等的特性,是企業 強過於競爭對手的優勢來源,因此資源基礎論主張以企業的核心能力作為其競爭 優勢的基礎。關於國內外學者對於資源基礎論的相關論述,本研究參考國內外相 關研究論文加以整理彙總如表 2-3:

表 2-3:資源基礎觀點之相關研究論述

年代 學 者 資源基礎觀點之論述 1980 Salter & Weinhold Š 資源基礎的購併策略:

1.取得超過現有資源的資源 2.取得能有效結合現有資源的資源

1982 Lippman & Rumelt Š 模糊性可有效地阻礙模仿,以產生較佳績效 1984 Birger Š 企業必須利用現有資源開發新資源間保持平衡

Š 對於獲得高利潤的資源建立「資源位置障礙」

1984 Wernerfelt Š 以資源替代產品的思考角度來從事產品決策

Š 建立「資源位置障礙」可使企業獲得高利潤

Š 動態資源管理

1986 Barney Š 要素(策略性資源)市場的不完全競爭使企業能在

1993 Amit & Schoemaker Š「組織租」來自於發展、配置資源與能力的不完全,

以及有限理性管理者所面對的高度不確定、複雜環境

1996 吳思華 Š 以企業長期利益為考量指標,惟有不斷的創造與累 積核心資源才能建立不敗的競爭優勢

1998 Collis & Mongomery Š 資源是策略的實體內容,亦是維持競爭優勢的基本 要素

Š 企業策略的選擇受限於目前所擁有資源的存量與獲 得或蓄積新資源的速度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自林素卿(2003)、江典嘉(2002)、陳錦輝(2001)、李洋昇(2000)、

王泓仁(1998)

綜觀所有學者的論述,資源基礎論的核心思想即是將企業視為資源與能力的 組合,由於每個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對於資源的配置以及管理決策上的差 異,因而導致企業的經營利潤有所不同。

不論是競爭定位理論或是資源基礎理論,各有其立論的重點,在實務上來 看,由於現今產業環境的快速變化,企業所面對的環境日趨複雜,外部分析日益 困難且不易掌控,而策略所涵蓋的層面廣泛,若單以競爭定位理論來解釋,其範 圍相當有限(曾盛杰,1999)。因此企業不僅要重視外部的環境分析,也要注重 內部的資源與能力的分析,而策略的制定與執行更要與企業內部的資源和能力相 互配合,如此才能營造長期的競爭優勢與經營績效。

三、資源與核心能力

資源(resource)可說是資源基礎論的核心主體,是策略的實體內容,也是 企業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從資源基礎觀點有看,每個企業都會各自擁有獨 特的有形、無形的資源與組織能力,而這些資源與能力是無法在短期內蓄積,因 此企業在選擇策略時往往會受目前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的存量,以及新資源獲得 與蓄積速度的限制(陳錦輝,2001)。因此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創造與把握資源 的優勢,有效運用資源優勢,並持續累積其資源優勢,使得競爭者無法直接或間 接取得(陳本宗,2000)。由於有些資源無法在財務報表上以金額形式顯示,例 如:商譽、品牌、員工忠誠度、員工技術能力、組織文化、企業的創新力等,因

企業資源方面的研究很多,使用的名詞也很多,例如:資源(resource)、策略 性資源(strategic resource)、能力(capability)、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

組織能力或資源(orginizational competence or resource)、無形資產(invisible assetst)、策略性資產(strategic assets)、企業特殊能力(firm-specific competence)、 資源運用(resource deployment)等,雖然名詞不同,但意義上大致相似,而許 多策略學者是以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或策略性資源(strategic assets)來 代表企業的資源。

有關於核心能力的定義,最早 Selznick(1957)是以「特有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來描述企業特有的競爭優勢。Chandler(1962)認為核心資源應包

有關於核心能力的定義,最早 Selznick(1957)是以「特有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來描述企業特有的競爭優勢。Chandler(1962)認為核心資源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