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私立科技大學招生問題因應策略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科技大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私立科技大學招生問題因應策略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科技大學為例"

Copied!
1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中山大學 企業管理 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私立科技大學招生問題因應策略之研究 -以高雄地區科技大學為例. 研究生:項家茜撰 指導教授:黃賀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三 年 六 月.

(2) 論文提要 學年度:92 學期:2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 論文名稱(中):私立科技大學招生問題因應策略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科技大學 為例 論 文 名稱 (英) :The Strategy Research in Student Recruitment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in Kaohsiung Area 學位類別:碩士 語言別:中文 學 號 : 9141312 論 文 頁 數 : 127 研 究 生 (中 )姓 名 : 項 家 茜 研 究 生 (英 )姓 名 : Jia-Chien Hsiang 指 導 教 授 (中 )姓 名 : 黃. 賀. 指 導 教 授 (英 )姓 名 : H. Jason Huang 口 試 委 員 (中 )姓 名 : 盧 淵 源 、 林 峰 立 、 黃 賀 口試委員(英)姓名:Iuan-yuan Lu, Feng-Lee Lin, H. Jason Huang. i.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高雄地區兩所私立科技大學做為研究對象,探討私立科技大學在面 對招生問題因應的策略。為達成此研究目的,首先蒐集相關文獻以做為本研究之 架構,並參考其他相關研究自行編製學校優勢體認量表,針對兩校在校學生進行 問卷調查,並以 SPSS 統計分析軟體作為問卷資料的統計分析工具,以了解學生 所體認的學校資源優勢。另一方面藉由與學校相關行政主管人員訪談及相關校務 統計資料來加以驗證對照分析,確立出學校的核心能力,並藉由核心能力的運 用、開發與蓄積,形成學校的持續競爭優勢,增加學生就讀的意願,本研究的結 果獲致下列幾項結論: 一、地理位置優越與交通便利形成學校在招生上的競爭優勢,更可加以強化運用 於回流教育的推廣上。處於劣勢的學校,則朝向提昇學校的生活機能與交通 便利性的方向改善以減緩與競爭者之間差距。而校地的限制,則可藉由增加 學校樓地板面積的方式予以改善。 二、新學校在師資素質上所擁有的競爭優勢且競爭者在短時間內又無法改善,因 而形成學校的競爭優勢,未來應加強教師專業證照的取得以及學術研究能力 的提昇,持續強化在師資結構上的競爭優勢。由專科改制科大的學校,在師 資結構上目前處於劣勢,因此在延聘師資時應以具有高學歷且有實務經驗的 高階教師為主,並鼓勵講師進修取得博士學位或升等,以提昇改善師資結 構,同時也應即早解決未來專科部份的停招後師資剩餘的問題。另一方面應 透過專業證照的取得與產學合作方式,彌補在師資經歷方面之不足。同時建 全的薪資制度、福利與退休金制度的加強則是私立學校降低師資流動率與安 定人事的不二法門。 三、在課程規劃上各校皆著重於理論與實務相互配合,學制多元化的結果造成課. ii.

(4) 程規劃銜接上的困難度與教務行政工作的複雜度,因此應朝向簡化學制,以 免造成行政體系的紊亂。藉由「系科本位課程」計劃與「就業學程」方案的 推行,協助不易就業系科轉型或發展系科的特色,以提昇學生的就業技能與 專業知能,同時引導不易就業的系科學生發展綜合專長,以提昇謀職就業率。 四、目前的就業輔導工作透過就業資料庫的建立、就業媒合系統的導入以及輔導 工作 e 化等方式來強化。另外藉由建教合作與推廣教育的機會與業界建立良 好的互動關係,以增加學生實質的就業機會。校友不僅是學校與業界間的溝 通合作媒介,亦可直接回饋學校提供就業機會,因此對於校友資源善加經營 與管理,同時透過活動與主動傳達學校的訊息,讓校友了解學校目前動態與 未來發展的方向,以凝聚校友對於學校的向心力。 五、學校的聲望是學校在招生上最大的競爭優勢,除了繼續加強維護外,應由專 責單位整合學校資源,透過適度的包裝與行銷策略的運用,展現學校特色與 辦學績效以提昇學校的知名度,並與媒體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運用媒體的 效用提昇學校曝光率。 六、招生宣導上應採取主動積極態度,學校要給予全力支持與配合,並增加人員 的投入、活動的安排與經費的補助。在宣導方式方面則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或 感受的方式效用較佳。技職博覽會更是可以展現學校特色與提昇知名度的好 機會,學校應好好的規劃與運用。學長姊的經驗分享亦可形成招生宣導上的 一種助益。學校對於本身所擁有的優勢與優異表現,應做內外部的宣導,尤 其是校內的宣導,以加強學生與教職員工對於學校認同感與向心力。. iii.

(5)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to learn the recruitment strategy and the school advantages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in Kaohsiung. Two private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in Kaohsiung area were selected for this research. The questionnaire of school resource advantage cognition was designed for students selected from these two schools. Interviews with related administrative staff from these two schools were also proceeded for cross analysis and for verification of the statistic result.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schools was demonstrated.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 would then establish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he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The following observations were obtained. 1. The advantages in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convenience in traffic do attract students. Schools in weak situations mostly put efforts on improving the life's mechanism and lift the expediency to the traffic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fference from their strong competitors. Land limitation can be adjusted by increasing the floor squares in the buildings. 2. The advantages in teacher quality owned by new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can not be caught up by their competitors within short period of time. To encourage the acquirements of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s and raise the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would be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3. Most schools would develop courses o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es. But multi-degree system causes the difficulty in course design and complexity in administrative works. Therefore, simplification of the degree-system is a direction to advance. 4. Currently, career consultations are supported by database systems and some other electronic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industry has significant effect and competent alumni in the industry can provide rich job information. Thus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the precious alumnus resource is important. 5. The most significa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student recruitment is the school’s reputation. It is worth establishing a specialized unit to integrate resources and develop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the school’s specializations. Keeping ac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mass media to raise the reputation of the school is also essential. 6. The advertisement for recruitment of students should be initiative, creative iv.

(6) and active and there should be sufficient fund, personnel and activities. Technological and vocational school fair is the best opportunity to show the distinguished features and raise the reputation of the school; therefore thorough planning to the fair is crucial.. v.

(7) 誌謝詞. 又到了驪歌輕唱、鳳凰花開的季節,不同於以往今年對我而言是特別深具意 義的。在參加管院所舉辦的畢業典禮後,我邀請雙親一起到學校附設幼稚園的紅 門前拍照,那裡原是學校成立時的籌備處,小時候曾在那拍照留念,當時在心中 默默的許下心願希望有一天能夠成為中山人。多年後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而且 在歷經了七百多個學習的日子與一萬多公里的學習路程,終於有了喜悅的成果, 而這段學習的歷程不僅充滿歡笑、淚水,同時也有著滿滿的收獲。 在二年忙碌又充實的學習日子裡,幸有同班同學們的彼此加油、鼓勵與互相 扶持,尤其是「駐校代表」的仙順、一同闖關的東鋒、寒夜裡幫我尋找包包的紹 琪以及一起上學的淑芬,謝謝他們這段日子的相助與陪伴,留下了美麗且難忘的 回憶。更要感謝同甘苦共患難的永宏學弟,記得剛入學時尚未調適甚至曾經想要 放棄,所幸有他的鼓勵與打氣才能順利渡過那段適應期。另外要感謝的是辦公室 的同事們錦昂、奐玫、培荃,她們不僅是我課後心得分享的忠實聽眾,同時也是 我的支援團隊與諮商老師,在此一併致上我的最誠摯的感謝。 當然最要感激的是中山大學教授們的諄諄教誨,尤其在論文研究方面,指導 教授黃賀博士,不僅在學業上給予我指導,也不時給予我鼓勵與信心,每次的 meeting 就彷彿是在接受加持一般。同時要感謝參與論文訪談與問卷調查的教 授、主任、老師與學生們,由於他們協助與寶貴的意見才能使得論文順利進行。 而在論文口試期間也承蒙盧淵源博士、林峰立博士二位教授,悉心審閱並提供許 多珍貴的意見與建議,使得論文得以更加完善,僅此也表達我由衷的敬意和感謝。 在這段重回學校進修的日子裡,讓我最深感抱歉的是我深愛的家人,由於工 作與課業的忙碌,使我不得不減少與他們相聚的時間,但他們總是給我最大的體 諒與支持,而一向慎言的老公更是在我身邊默默的陪著我熬夜、幫我校稿,並給 予全力支持、鼓勵與包容。同時更要感謝慈愛天主聖父,賜給我堅毅的信心與智 慧,讓我能勇敢堅強的面對困難。 這段求學之路,感謝教授、同學、朋友與家人的相伴與鼓勵,而這股力量將 伴隨著我,在未來的人生旅程上更有信心的面對一切的挑戰。. 項家茜 2004 年 6 月. vi.

(8) 目. 錄. 論文提要......................................................................................................i 中文摘要......................................................................................................ii Abstract ........................................................................................................iv 誌謝詞..........................................................................................................vi 目. 錄..........................................................................................................vii. 表目錄..........................................................................................................ix 圖目錄..........................................................................................................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研究流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技職教育的發展與沿革......................................................6. 第二節. 當前技職教育問題探討分析..............................................10. 第三節. 策略理論..............................................................................15. 第四節. 競爭策略..............................................................................30. 第五節. 形象定位..............................................................................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工具..............................................................................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38. 第四節. 效度信度分析......................................................................38. 第四章. 個案介紹......................................................................................49. 第一節. C 科技大學簡介..................................................................49. 第二節. S 科技大學簡介 ..................................................................61. 第三節. 小結......................................................................................70. 第五章. 資料分析......................................................................................73. 第一節. 學校優勢體認量表分析......................................................73. 第二節. 學校資訊來源分析..............................................................83 vii.

(9) 第三節. 學校排名分析......................................................................85. 第四節. 不同變項對學校排名之差異分析......................................8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98. 第一節. 研究發現..............................................................................98. 第二節. 結論......................................................................................106. 第三節. 建議......................................................................................108. 參考文獻......................................................................................................111 附錄一. 研究調查問卷..............................................................................117. 附錄二. 年齡層變項對於學校排名差異分析比較..................................120. 附錄三. 系科變項對於學校排名差異分析比較......................................121. 附錄四. 戶籍地變項對於學校排名差異分析比較..................................122. 附錄五. 重視選校或選系變項對於學校排名差異分析比較..................123. 附錄六. 技專校院系科本位課程發展的流程..........................................124. 附錄七. 大學及技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劃..........................................126. viii.

(10) 表目錄 表 2-1. 技專院校數統計 ............................................................................9. 表 2-2. 我國出生人口數統計 ....................................................................12. 表 2-3. 資源基礎觀點之相關研究論述 ....................................................19. 表 2-4. 資源分類 ........................................................................................24. 表 2-5. 策略性資源分類 ............................................................................24. 表 2-6. 資源分類 ........................................................................................24. 表 3-1. 問卷回收率統計 ............................................................................38. 表 3-2. 生活構面因素分析摘要 ................................................................40. 表 3-3. 師資構面因素分析摘要 ................................................................41. 表 3-4. 課程構面因素分析摘要 ................................................................41. 表 3-5. 就業構面因素分析摘要 ................................................................42. 表 3-6. 聲望構面因素分析摘要 ................................................................43. 表 3-7. 生活構面信度分析摘要 ................................................................44. 表 3-8. 師資構面信度分析摘要 ................................................................44. 表 3-9. 課程構面信度分析摘要 ................................................................45. 表 3-10. 就業構面信度分析摘要 ................................................................46. 表 3-11. 聲望構面信度分析摘要 ................................................................46. 表 3-12. 總量表信度分析摘要 ....................................................................47. 表 4-1. C 科技大學現有學生人數統計(92 學年度)............................50. 表 4-2. C 科技大學現有教職員工人數統計(92 學年度)....................50. 表 4-3. S 科技大學現有學生人數統計(92 學年度) ............................61. 表 4-4. S 科技大學現有教職員工人數統計(92 學年度) ....................62. 表 4-5. 學校改制過程比較 ........................................................................70. 表 4-6. 學校況狀比較 ................................................................................71. 表 4-7. 專任師資結構比較 ........................................................................72. 表 4-8. 專任師資經歷比較 ........................................................................72. 表 5-1. C 科技大學優勢體認量表各構面分析.........................................73. 表 5-2. S 科技大學優勢體認量表各構面分析 .........................................74 ix.

(11) 表 5-3. C 科技大學生活構面各題項得分彙總.........................................75. 表 5-4. S 科技大學生活構面各題項得分彙總 .........................................75. 表 5-5. C 科技大學師資構面各題項得分彙總.........................................76. 表 5-6. S 科技大學師資構面各題項得分彙總 .........................................76. 表 5-7. C 科技大學課程構面各題項得分彙總.........................................77. 表 5-8. S 科技大學課程構面各題項得分彙總 .........................................78. 表 5-9. C 科技大學就業構面各題項得分彙總.........................................78. 表 5-10. S 科技大學就業構面各題項得分彙總 .........................................79. 表 5-11 C 科技大學聲望構面各題項得分彙總.........................................79 表 5-12. S 科技大學聲望構面各題項得分彙總 .........................................80. 表 5-13. 學校別變項差異比較摘要 ............................................................81. 表 5-14. C 科技大學學校資訊來源次數分配.............................................83. 表 5-15. S 科技大學學校資訊來源次數分配 .............................................84. 表 5-16. 學校排名敘述統計 ........................................................................86. 表 5-17. C 科技大學學校排名敘述統計.....................................................86. 表 5-18. S 科技大學學校排名敘述統計 .....................................................87. 表 5-19. 性別變項組別統計量 ....................................................................89. 表 5-20. 性別變項獨立樣本檢定 ................................................................89. 表 5-21. 年齡變項對於學校排名差異比較摘要 ........................................91. 表 5-22. 系別變項對於學校排名差異比較摘要 ........................................92. 表 5-23. 戶籍地變項對於學校排名差異比較摘要 ....................................93. 表 5-24. 是否在職變項組別統計量 ............................................................94. 表 5-25. 是否在職變項獨立樣本檢定 ........................................................95. 表 5-26. 重視選學或選系變項對於學校排名差異比較摘要 ....................96. 表 6-1. 學生宿舍概況比較 ........................................................................99. 表 6-2. 校舍校地面積比較 ........................................................................100. 表 6-3. 教師研究情形資料比較 ................................................................101. 表 6-4. 國際合作與交流資料比較 ............................................................102. 表 6-5. 建教合作資料比較 ........................................................................104 x.

(12)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5. 圖 2-1. 二技、四技二專歷年報考人數比較 ............................................12. 圖 2-2. 高中職歷屆畢業生人數比較 ........................................................13. 圖 2-3. Porter 五力分析架構圖 .................................................................18. 圖 2-4. 企業價值動態架構圖 ....................................................................25. 圖 2-5. 策略性資源之八種特性 ................................................................28. 圖 2-6. 企業資源對競爭優勢貢獻判斷準則 ............................................29. 圖 2-7. 動態資源觀點 ................................................................................30. 圖 2-8. Porter 的一般競爭策略 .................................................................31. 圖 2-9. 學校競爭優勢流程迴路 ..................................................................3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6. 圖 4-1. C 科技大學組織架構.....................................................................56. 圖 4-2. S 科技大學組織架構 .....................................................................65. 圖 5-1. C 科技大學學校優勢體認量表各構面比較.................................73. 圖 5-2. S 科技大學學校優勢體認量表各構面比較 .................................74. 圖 5-3. 學校優勢體認量表各構面平均數比較 ........................................80. 圖 5-4. C 科技大學學校資訊來源次數分配比例.....................................84. 圖 5-5. S 科技大學學校資訊來源次數分配比例 .....................................85. 圖 5-6. 學校排名比較圖 ............................................................................86. 圖 5-7. C 科技大學學生對南區學校排名比較.........................................87. 圖 5-8. S 科技大學學生對南區學校排名比較 .........................................88. xi.

(13)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我國技職教育乃是以培育專業技術人才為其教育宗旨。在過去三十多年來, 技職院校的確為我國培育出無數的專業技術人才,並適時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人 力資源,也奠定我國經濟發展的雄厚基礎。但近年來由於外在環境的改變,我國 的產業結構也發生重大變革,由以往的勞力密集產業,進入知識技術密集產業, 導致我國在人力結構上重大的改變,由傳統的金字塔人力結構,演變成菱形的人 力結構,因而使得基層技術人力的需求銳減。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由八十四年的 32 萬 9 千人, 逐年持續下降至九十二年的 22 萬 7 千人(內政部統計處,2004) 。相對的國中畢 業生人數也由八十年以前每年均有 40 萬人以上,至九十年則僅有 30 萬 2 千人, 國中畢業生人數的減少,直接影響到高中職的招生,尤其以高職更為嚴重,同時 也連鎖影響到以高職與專科畢業生為學生來源的高等技職院校,而產生生源不足 的現象。九十一學年即首度發生四技二專招生核定人數超過當年高職畢業生人 數,而九十二學年度日間部四技二專更有 15 所學校、111 個科系共 3085 名的不 足缺額,需以二次招生方式來補足(教育部技職司,2003)。 近幾年來教育部為了紓解學生的升學壓力,拓寬技職體系學生升學管道,因 此鼓勵辦學績優的學校改制技術學院或升格科技大學,自八十四學年度開始,普 通大學可以附設二年制的技術學院,辦學績優之專科院校自八十五學年度起可以 申請改制為技術學院附設專科部,八十六學年度教育部更將數所技術學院擴編為 科技大學。自八十四學年度至九十二學年度我國的技職院校數,科技大學由 0 校. 1.

(14) 成長為 17 校、技術學院由 7 校成長為 55 校、專科學校由 74 校遞減為 15 校、職 業學校由 203 校減為 164 校、高中(含綜合高中)則由 206 校增為 308 校(教育 部技職司,2004)。由於院校數的消長,而產生四技二專、二技招生名額增加, 但高職畢業學生來源卻減少的現象,導致各校陸續產生招生上的問題,甚至更引 發搶學生的爭奪戰。教育部有感於此乃決定於九十二年起暫停技職院校改制與升 格的申請與審核,希望藉由市場機制自然淘汰一些招生或經營狀況不佳的學校; 另一方面也開始研擬「退場機制」以淘汰評鑑成績不佳、學校體制不好的學校, 以解決技職院校過多所導致的招生不足情形。 2002 年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 後,教育歸類於「服務業貿易總協 定」,在基於平等互惠的原則下,國外機構或大學均可在國內設校招生。加上近 年來我國學生出國至大陸或國外升學的學生人數有逐漸增多的趨勢,使得原已生 源供需失調的教育市場,招生的爭奪戰更進入白熱化。 技職教育與一般教育最主要的市場區隔,在於前者以培養專業技術人力、就 業導向為教育目標,並有「終結教育」的功能,而後者乃以培養研究人才為主。 我國的技職教育發展較晚,又受傳統士大夫價值觀念的影響,重視文憑主義輕忽 技術發展,因而造成技職教育有淪為二流教育、次等選擇的偏歧看法,此觀念不 僅深深影響學生以技職教育為次等選擇,近幾年來更由於教育自由政策,放寬設 校限制,使得大學林立,一般高中學生升學率高達八成,而高職學生升學僅有四 成五,加上教育部逐年將高中高職生的比例由原先 3:7 調整至 5:5 的目標,影 響技職院校在課程上的安排與設計,也開始重視學生的升學教育,甚至於以其作 為招生的一種號召,使得技職教育漸漸喪失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終結教育」功 能而與一般高等教育的市場區隔越來越模糊。 策略管理是以策略為管理核心,其過程中運用管理中的規劃、組織、領導與 控制等功能,更重視組織內外部環境改變的處理與因應,因此策略管理其實就是 2.

(15) 策略改變管理的過程,可以協助組織面對未來的環境的變遷,與未來願景的達成 (張仁家、趙育玄,2001)。策略管理模式在一般企業界已被廣泛使用,而且成 效顯著,雖然學校屬於非營利單位,其組織狀況與特性跟一般的營利單位有所不 同,因此有人認為不宜以經濟效益的功利觀點,來分析學校的各種策略,但從經 營管理的層面來看,使投入教育事業的各項資源得以充分有效利用,並追求最大 效用,與教育的百年樹人神聖使命並無衝突,而且將策略管理理念運用於學校經 營管理上,只要掌握其中心精神,並因應組織作適切的調整,是值得技職院校的 經營者參酌考量並採行運用的。 綜觀之,由於台灣人力結構的改變、出生人口數的逐年減少、技職院校班級 數的擴增以及進入 WTO 後國外學校可至國內設校招生使得教育市場更為開放等 因素的影響,使得整個教育產業環境產生很大的轉變,已由所謂的賣方市場(學 校)轉為買方市場(學生),學生來源不足對於以學費為主要財務來源的私立技 職院校將產生經營上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將從學生與學校二方面的角度,為學校 確立出其競爭優勢,並藉由競爭優勢的強化與競爭劣勢的補強,因應整個教育市 場的挑戰威脅與未來就業市場的變遷,並發展出學校的辦學特色,以達到提昇學 校的整體辦學形象、學生就讀意願與穩定學生源的目的。. 第二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將以高雄地區私立科技大學為主要研究範圍,以現今技職教育體系的 發展回顧做為楔子,探討研究的問題如下: (1) 技職教育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2) 從學校與學生角度分別檢視學校的優勢資源與能力。 (3) 透過學生對於學校資訊來源取得管道的調查,了解目前招生宣導市場之 3.

(16) 所在與未來加強改進的方向。 (4) 以不同的學生背景為變項,了解學生心目中的學校排名差異影響。 (5) 經由學校與學生角度對於學校的體認,歸納確立出學校的核心能力、資 源優勢與機會。 本研究希望透過學校與學生雙方的評估與體認,歸納出學校的核心能力,並 以此作為基礎,提出策略建議,透過強化、開發與蓄積,發展出學校的特色來因 應教育市場的挑戰威脅,以獲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並在穩定學生來源的基礎 上,招收到質量並重的學生,培育出更能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所需的專業技術人才。. 4.

(17) 第三節. 研究流程.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問題確立. 相關文獻蒐集與探討. 資料蒐集. 相關人員訪談. 問卷設計. 次級資料. 資料彙總統計與分析. 結論與建議. 圖 1-1:研究流程圖. 5.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五節,分別就技職教育的發展與沿革、當前技職教育問題、以及策 略理論、競爭策略、形象定位等相關文獻論述進行探討。. 第一節. 技職教育的發展與沿革. 技職教育最早起源於傳統的學徒訓練制度,之後由於工業技術革命,新的生 產技術對於生產者素養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逐漸由現場訓練轉變為學校訓練,於 是出現學校型態的技職教育(林騰蛟,2002)。依據中華民國技職教育與職業訓 練網站中有關技職教育沿革的文獻,我國最早的職業教育機構應追溯至同治五年 (1866)福建省的船政學堂,光緒二十九年頒布的「欽定學堂章程」推定實業學 堂分為初等、中等、高等三級制,並將技職教育正式納入國家教育體制,至此我 國的技術及職業教育制度已初具基礎。民國十一年依據國民政府所頒布的「學校 系統改革案」,將實用學堂改名為職業學校,並分為國小高年級職業準備教育、 初級中學職業類科、高級中學職業類科、職業學校與大學職業專修科等五種職業 教育(蕭錫錡,1999)。根據相關研究文獻探討,我國技職教育的發展可分為下 列幾個時期: 一、台灣光復前之日據時期: 在日本高壓統治下,對於教育是採取歧視政策,只可就讀「國民學校」之基 礎教育,十二歲後只接受「國民教育」附設二年制「高等科」或是以農業生產為 主的產業學校。民國二十一年公布「職業教育法」,確立了職業學校制度,並以. 6.

(19) 培養青年的生活知識與生產技能為主。(陳德華、戚中明,2002) 二、台灣光復初期至國民政府遷台前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當時戰後百廢待舉,經濟以農業型態為主。民國三 十五年訂頒「台灣省推進職業教育計劃」,乃將日據時期的實業學校、實業補習 學校、講習所等改制為初級或高級各三年制的職業學校,並為配合以農業為主的 經濟型態,普遍設立農業職業學校,以培養務農人力。民國三十七年公佈「專科 學校法」,將台北工業職業學校改制為五年制專科學校。由此可看出於國民政府 遷台以前,由於經濟發展程度的關係,技職教育的發展只達高職的程度。(孟繼 洛、吳亞君,2000) 三、國民政府遷台後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台後,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 、 「公地放領」 、 「耕 者有其田」等一連串的土地改革措施,促進農業生產,並鼓勵民間發展紡織工業, 希望藉由農業來扶植工業的發展。技職教育乃依已有的專科及職業狀況加以檢討 改進,教育部於民國三十九年將職業學校分為農業、工業、商業、海事、家事、 醫事等六類,並分別設立農、工、海事、護理、商類省立專科學校。 四、民國四十年代 當時台灣的產業結構是農業佔 32.3%、工業佔 21.3%、服務業佔 46.4%,而 產業人口的結構為農業佔 56.1%、工業佔 16.9%、服務業佔 27%,由此看出台灣 仍處於農業發展時期。自民國四十二年第一個四年經濟建設計劃之後,政府陸續 訂立了獎勵投資條例、技術合作條例、加工出口區管理條例等,鼓勵發展中小企 業並推廣農村副業,工業於是開始起飛。同時為了配合農業發展與初級工業的人 力需求,政府積極拓展初級與高級職業教育學校(陳天志,1999)。在此段時期. 7.

(20) 主要著重工、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擴充,而淡江英專、省立海專、省立農專、省 立護專等學校亦在此時成立(張鈿富、王瑞壎,1999)。 五、民國五十年代 民國五十二年我國工業產值比例首度超過農業產值比。為了因應工業升級需 要與對於中高級技術人力的需求,並擴大培育經建技術人才,技職教育發展政策 有了重大轉變,一方面對高中教育採行「限制量之成長,著重質的提高」政策, 另一方面則積極發展高等技術職業教育(羅文基,1990)。民國五十四年確立發 展五年制專科學校,將技職教育發展層次往上移,以五專、二專為發展重點。除 擴充高職教育外,政府開放設立專科學校,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專科學校數由民 國五十一年的 11 所至民國六十一年已增至 76 所,由於短短數年間五年制專科學 校數量大幅增加,因而也導致師資與學生來源不足的問題,更有不少學校因經費 不足而無法正常運作,因此教育部於民國五十六年開始限制增設五年制專科學 校。民國五十七年教育部成立「專科及職業教育司」,專責推動技職教育的規劃 與發展(羅文基,1990),並公佈公私立專科學校試辦二年制學用技藝部辦法, 同年亦將國民教育延長為九年,並廢除初級職業學校。 六、民國六十年代 自民國六十年代以後,我國中等教育轉為以職業教育為主流。民國六十二年 九月, 「專科及職業教育司」改名「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民國六十三年設立了國 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加強培育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建立完整由職業學 校、專科學校、技術學院的一貫技職教育體系。 七、民國七十年代 當時工科的五專較多,商業類的五專及二專較少,因此商職學生畢業後想繼. 8.

(21) 續升學的機會非常少,為提昇商科學生進修的機會,故鼓勵工業類專科學校加設 商業類科,故有許多工專學校,因增加商業類科而改名為工商專科學校。 八、民國八十年代之後 近年來由於技職學校學生的升學意願日趨強烈,為了暢通技職體系學生的升 學管道,於民國八十五年起推動鼓勵辦學績優的專科學校改制為技術學院並附設 專科、辦學績優的技術學院則改名為科技大學,同時也鼓勵大學增設二年制技術 院系等措施,並積極進行規劃設立社區學院。目前技職院校自八十二學年度至九 十二學年度的學校數,科技大學已由為 0 所增加至 17 所、技術學院則由 3 所增 加至 55 所,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校數逐年增加,而專科學校數則逐年趨於萎縮, 主要乃是由專科學校紛紛改制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之故。 表 2-1:技專院校數統計表 學年度 學制.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科技大學. 0. 0. 0. 0. 5. 6. 7. 11. 12. 15. 17. 3. 6. 7. 10. 15. 20. 40. 51. 55. 56. 55. 專科學校. 74. 72. 74. 70. 61. 53. 36. 23. 24. 15. 16. 總. 77. 78. 81. 80. 81. 79. 83. 85. 91. 86. 88. 技術學院 (含附設專科). 計.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根據上述相關研究文獻可知,我國技職教育在過去四十多年來,為我國的經 建發展上,適時提供了充沛的專業技術人力資源,而這些專業技術人才也是我國 近幾年來經濟的快速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技職教育的發展歷程與產業的變遷是 息息相關的,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發展與轉變,技職教育的發展方向在不同 的時期有其階段性任務。民國四十至六十年代,技職教育以培育基礎技術人才的 高職教育為主要的發展重點;民國六十至七十年代,其發展重點在於培育中級技 9.

(22) 術人才的專科教育;八十年代以後至今,由於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的改變,傳統 產業漸漸被蓬勃發展的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所取代,同時對於專業人才的素質要 求也逐漸提高,因此技職教育的發展重點也移向培育中高級專業人才的技術學院 與科技大學為主要發展方向。近幾年來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對於高等技職教育不 論在資源的提供、技職一貫課程的規劃、多元入學制度以及師資素質的提昇等政 策的推動,為未來技職教育發展方向奠立了良好的基礎環境(張天津,2001)。. 第二節. 當前技職教育問題探討分析. 技職教育是我國教育的第二條國道,發展至今由於產業結構的轉型、人口出 生率的降低、高等技職教育學校數量與科系迅速增加、進入 WTO 後教育市場的 對外開放以及大陸學歷開放承認等環境的改變與教育政策的影響,使得技職教育 的質與量方面都面臨極大的考驗。根據教育部技職司(2003)指出,目前技職教 育發展上所面臨的問題,分別論述如下。 一、功能與定位模糊問題 技職教育是以培育經建人才為主要動力,在各產業提供了豐沛的人力資源, 也提昇國家的競爭力。技職教育的特色是以實務教學為主,早期技職教育具有終 結教育的特性,以人力養成與安置就業為目標,近年來由於技職教育制度的改 革,不僅向下延伸至國民中學的技藝教育,向上亦大幅增加高等技職院校數量, 暢通了升學管道,再加上升學管道多元化,除了要延續實務教學外,還必須兼顧 學生個人的生涯發展,因此削弱了技職教育的輔導就業功能,逐漸喪失了其終結 教育的特性,也模糊了技職教育的特色。如此的改變因而使得技職教育未能與一 般教育有明顯的區隔。. 10.

(23) 二、體系與學制多元化的問題 我國技職教育隨著產業型態的轉變,其發展重點也有所改變,辦學層次也逐 漸上移。四十至六十年代以職業學校為重點,六十至七十年代以五專、二專為重 點,而自八十五學年度起為暢通技職學生的升學管道,教育部提出開拓技職教育 第二國道政策,鼓勵辦學績優的專科學校改制為技術學院並附設專科部、辦學績 優的技術學院可改名科技大學、一般大學可增設二年制技術學院系等措施,使得 國內高等技職教育院校數與學生人數大幅擴增,可看出技職教育已朝向高等技職 教育方向發展。也由於高等技職院校短期間的快速發展擴充,引發社會大眾對於 技職教育「質」的疑慮。 再者由於技職教育學制複雜,高中職階段分為職業學校、綜合高中與實用技 能班,專科階段分為五專、二專,大學階段分為技術學院、科技大學(二、四年 制技術系) 、一般大學專業教育及二年制技術系等,學制包含日間部、進修部、 在職專班、進修專校、進修學院與空中學校,因而導致一校多種體制的問題,多 樣學制雖然可使學校的資源達到充份運用,但另一面在學校轉型發展上反而形成 其沈重的包袱。 三、出生率下降導致學生來源不足及招生公平性問題 由於台灣地區人口出現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現象,使得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 我國每年出生人口數民國八十七年為 27 萬 1 千人,至民國九十二年已降 22 萬 7 千人,而出生率也由八十七年的 12.43‰降至九十二年的 10.06‰,出生率持續下 降,不僅影響長期的人口結構,同時也產生諸如學齡人口與勞動力遞減,以及人 口快速老化等的後遺症。教育部推估九十三學年度小一新生人數約廿八萬四千餘 人,創五十年來新低記錄,至九十八學年小一新生人數將只剩廿三萬四千餘(中 國時報,2004),學齡人口數的銳減使得教育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極大衝擊。目. 11.

(24) 前高中職教育發展政策正逐步降低高職生比例,使得高職畢業學生人數逐漸減 少,但四技及二技的招生人數卻快速增加,因此對於以高職為招生對象的高等技 職院校而言,勢必將引發生源不足的問題,對於以學雜費為主要財務來源的私立 技職院校,由於學生來源的減少所帶來的經營壓力也將日益增加。九十一學年首 次發生高職畢業生人數低於四技二專核定的招生人數。九十二學年度日間部四技 二專有 15 所學校、111 個科系共 3085 名的不足缺額,需以二次招生方式來補足。 九十三學年度四技二專、二技兩項統一入學考試的報考人數較前年各銳減二萬多 人,甚至有些類別還出現招生人數多過報考人數的情況,因此有部份技職院校將 集體至越南招生(聯合報,2004)。再加上我國進入 WTO 後,國內的教育市場 需對外開放,並允許國外個人或機構來台設校或招生,使得未來的教育市場將面 臨更嚴峻的考驗,隨著學生來源的減少,學生素質低落與二次招生公平性的問題 亦將隨之引發。 表 2-2:我國出生人口數統計 87 年. 88 年. 89 年. 90 年. 91 年. 92 年. 男. 141,462. 148,042. 159,726. 135,596. 129,537. 118,984. 女. 129,988. 135,617. 145,586. 124,758. 117,993. 108,086. 合計. 271,450. 283,659. 305,312. 260,354. 247,530. 227,070. 出生率. 12.43‰. 12.89‰. 13.76‰. 11.65‰. 11.02‰. 10.06‰.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 250000. 237576. 225783. 200000 150000 141264. 150435. 214696. 141231. 189100. 118554. 100000. 二技 四技二專. 50000 0. 90年度 91年度 92年度 93年度. 圖 2-1:二技、四技二專歷年報考人數比較 資料來源:技專院校招生策進總會. 12.

(25) 160,000. 158,553. 152,580. 143,376. 134,013. 140,000 120,000. 105,488. 101,686. 112,596. 124,739. 114,491. 100,000 89,554. 高中. 80,000. 綜合高中. 60,000. 高職. 40,000 20,000 0. 13,153. 6,097 87. 88. 14,883 89. 16,714. 90. 24,940. 91. 圖 2-2:高中職歷屆畢業生人數比較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近年來技職院校推動多元入學方案與改進相關招生措施,學生入學方式有登 記分發、推薦甄選、申請入學、甄試保送與單獨招生等多元化方式,同時給予各 校方自行決定招選學生資格的自主權。自九十學年度開始,高職、五專、高中同 步採用國中學力測驗成績做為入學申請的參考依據,四技二專、二技也實施考招 分離制度,雖有其他正面的效益,但也帶來了不少負面的影響。由於各入學管道 未能明確區隔,使得學生有多次選擇學校的機會及學校變相搶招學生的機會,而 過多的招生入學方式與繁瑣作業也造成學校行政負荷加重。其他如招生不足、招 生的公平性、簡化不同入學管道及開放高中學生報考四技二專等都是必須要做詳 盡的規劃與改進的問題。 四、資源分配的問題 技職教育體系在長期以來在教育資源分配都處於劣勢,在平均每生分攤經常 支出方面來看,公立大學約為公立專科學校的 2 倍,而私立大學約為私立專科學 校 1.85 倍,從另一角度來看公立大專學生每年每人由政府支出 20 萬 4 千元成本, 私立大學生卻只有 12 萬 1 千元。以政府給予私校的補助款來看,私立大學學生 每人每年拿到 1.4 萬,而技職院校教育成本更高,但每年卻只得到 0.8 萬元的補 助,因此技職院校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明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13.

(26) 五、課程規劃與師資問題 技職教育在學制層級上大致分為職業學校、專科學校與科技大學(技術學院) 三個層級,各層級又包含科、系、組與學程,課程規劃設計在學制層級的縱向連 貫,與各科、系、組與學程間的橫向整合是存在已久的問題。教育部雖於八十七 年推動「我國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將各類科分為十七個群,各群發展其 核心課程,同時給予各學校發展校本課程的空間,但由於制度的改變,往往引發 抗拒改變的現象。在課程內涵方面,技職教育的課程應以培育學生實務技能為 主,但為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得技職課程又必須涵蓋人文、語文、終生 學習與資訊能力方面的養成,因為課程內涵的調整,使得專業科目比重下降,而 減損技職教育重視專業實務技能培育的特色。 在師資方面,與一般大學相比,技專院校的講師比例偏高,以九十學年度為 例,技專院校二萬名專任教師中,講師就佔了 65%,除了工業、農業與通識課程 的教師來源較無問題外,具有商業、外語、護理、藝術、設計、餐飲管理等相關 領域博士學位或高職位的人數較少,使得學校在延聘助理教授以上的師資較為困 難,也是導致助理教授以上師資比率偏低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技專院校的師資 大多來自國內外一般大學研究所,不一定具有實務經驗,所以上課仍以講授理論 為主,無法發揮技職教育以實務為導向的特色。此外技職院校師資升等審核制度 與一般大學並無不同,雖然年資與服務成效列為考核因素,但主要的仍是以學位 或學術研究成果為審核因素,八十二年起教師雖然可依據「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 學校以技術性專門著作送審補充規定」以技術性專門著作來升等,但由於技術性 專門著作通常不被視為正統學術性著作,因此利用率不高,所以導致教師資格審 查與升等制度偏離技職目標,使得技職院校無法發揮實務技術教育的特色。. 14.

(27) 六、產學合作的問題 技職教育應以實務教學與研究為主,並培育產業界所需的技術人才,業界常 常感嘆學校所培育的人才不符所需,主要是因為學校教育的課程內容更新速度無 法跟上產業技術的改變所致,而技職院校的教師因缺乏實務經驗仍以講授理論為 主。學校方面由於規模不大,與企業間的交流不通暢,加上負責產學合作的人力 不足,而經費、人事、觀念等的限制也導致學校的設備無法趕上企業界的進步, 再者產學合作成果在提昇學術地位或升學方面助益不大,因此教師對於推動產學 合作的意願不高。另一方面產業界本身較重視短期的獲利,而產學合作教育的成 效必須長期才能顯現(孟繼洛,2003)。因此使得業界與學校辦理產學合作的誘 因不大,而學生亦會發生異地學習困難的問題而導致學習成效低落,因此常常出 現學校教育與產業需求脫節的狀況,而無法適時培育出企業所需技術人才的問 題。目前技職院校的產學合作,多半是各校獨自辦理,且大多都停留在小規模與 零星的廠商委託案件。今後技職院校應朝著如何整合各學校的資源、建立與業界 的媒合管道、提高業界的參與合作誘因、安排提供學生好的實習環境以提昇其學 習成效等方向來努力。. 第三節 策略理論 一、策略的定義 策略(Strategy)一詞是源自於古希臘字(Strategos),早期策略是為軍事用 語,意指統帥軍隊的將領(蘇拾鐘,1994),現今策略管理上的許多名詞也都是 借用軍事用語。Liddel Hart 在其「戰略論」著作中指出,策略是分配與使用軍事 工具以達到政策目標的一種藝術。而韋氏字典中對於策略的定義是指規範並指導 大規模軍事行動。哈佛大學教授 Alfred Chandler(1962)在「Stratgey and Sturcture」 15.

(28) 一書則將策略定義為企業基本長期目標的決定,以及為實現此目標所執行的一連 串資源分配與行動。Minzberg(1989)認為策略是過去的模式與未來的計劃。許 士軍(1990)認為策略是為達成某特定目的,結合對象、服務價值、地點、時間 與通路等要件,並加以適當的配置與運作的一種手段。司徒達賢(2001)指出策 略是企業經營的形貌,以及在不同時點間,這些形貌改變的軌跡。由於各學者的 觀察角度與研究重點之不同,因此對於策略的定義也會有不同的定義(Hill & Jones,1995) 二、策略理論 1990 年代以前,策略理論發展以「外部分析」為主導向,重視策略與外部 環境的搭配,例如 SWOT 分析、「環境-策略-結構」策略管理模型、BCG 模型、 五力分析等,希望藉由外部環境的分析,瞭解所處產業的機會與威脅,為產品尋 求最佳的定位而形成企業競爭優勢。1990 年代以後,策略理論的發展開始轉為 以「內部分析」為主,重視企業內部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希望有效的利用、開 發與蓄積資源與能力,以形成其競爭優勢。Michael E Porter 對於「競爭策略」 (Competitive Strategy)的定義是創造別人無可取代的地位。企業的競爭優勢是競 爭策略的來源,因此競爭優勢的觀念可說是近代策略管理理論的核心概念,因此 基本上企業的競爭優勢相關的理論研究分為兩種觀點,分述如下:. (一)、競爭定位論 「競爭定位論」(competitive position)著重於外部環境對於企業競爭力的 影響,以 Michael Porter 的五力分析模式來分析企業所處的產業結構為主要代 表,Porter(1990)認為產業內除了現有的競爭者外,還有潛在進入者、替代性 產品或服務、上游議價力與下游議價力等競爭作用力,會影響產業的競爭態勢, 若每項競爭作用力越強,則產業競爭越激烈,企業所獲得利潤則越少,因此企業. 16.

(29) 應該要瞭解其所處產業的機會與威脅,選擇一個好的產業位置,使其受到的競爭 壓力最小,或是採取一些行動來影響競爭力的因素,形成對自己有利的態勢(方 至民,2000)。Porter 也指出產業的這五種競爭力將決定其最後的獲利水準,且 對於每個位於產業中的廠商都有相同的影響,因此企業在所處產業環境中,對於 每一項競爭力所擁有的相對態勢,形成了其本身的競爭優劣勢(楊福清,2001), 因此企業必須隨時注意外在環境的變化,透過五力分析模式以瞭解所產業的機會 與威脅,藉由調整策略來因應環境的變化與衝擊,以達成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黃 營杉,1999)。此類研究理論的有二項基本的假設前提:. 1、同一產業中的企業所能控制的策略與資源大致相同。. 2、企業所擁有的異質性資源,可以透過要素市場買賣,因此資源會因可取 得性與可移動性,不再具有獨特性與專屬性。 近年來由於企業所處的產業環境,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高獲利期與產 品生命週期縮短而有著高度的不確定,也使得策略的制定往往無法跟上外部環境 的變動,因此以外部環境作為策略制定焦點的定位理論,受到許多學者的質疑。 Block & Boal(1994)指出過度強調環境面分析對於企業有下列的限制:. 1、高度強調環境面的分析,可能使企業陷入套套邏輯(tautological)的風 險,因為企業想要成功,會選擇較具吸引力的產業,但成功的企業,其 往往已經處在較具有吸引力的產業中。. 2、主要是以橫斷面(cross-sectional)來分析現況問題,較無法分析縱斷面 (longitudinal)的問題(Porter,1991)。. 3、由於各別企業對於產業的影響程度不大,因此這種以產業分析層次的理 論,對於企業管理者在實務上的意涵不大。. 17.

(30) 因此逐漸將策略的研究焦點,從外部定位轉向企業內的獨特資源上,Collis & Montgomery(1995)指出企業所擁有獨特資源與能力,才是企業的創造競爭優 勢的基礎。因此企業的策略除了要注重外部環境的分析,更應要瞭解內部所擁有 的獨特資源與能力,並要持續的開發、創造與續積,以維持企業持續性的競爭優 勢。. 圖 2-3:Porter 五力分析架構 資料來源:Porter(1985). (二)、資源基礎論 由於「競爭定位論」的理論遭受許多策略學者的批評,他們認為由定位所產 生的競爭是暫時性的,企業應該要長期累積其內部的策略資源與能力即核心競爭 力(core competencies),以建立無法完全模仿、不可替代、稀少且有價值的持 續性競爭優勢(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CA),因此形成「資源基礎 理論」(resource-based)。以資源基礎理論為核心論點的相關文獻在 60 年代即 陸續提出(Ansoff,1965;Andrews,1971;Hofer & Schendel,1979),此理論 的基礎是 1959 年 Penrose 所提出由經濟理論所推演出的「組織不均衡成長理 論」,其認為企業成長的主因是由於「組織剩餘」(orginizational slack)存在有 不完全的市場,為發揮其經濟效率,因此改變其企業規模。後來 Wernerfelt(1984) 18.

(31) 根據 Penrose 的理論,首先提出「資源基礎觀點」,最早將資源定義為競爭優勢, 但當時並未受到廣大的迴響,後經 Barney(1986)的激發,直至 90 年代初,才 引起策略學者的關注紛紛投入研究行列,並成為近十年來策略管理領域的新興學 說。Grant(1991)認為此理論強調的是「內部審視」的重要性。資源基礎論有 三個假設前題:. 1、假設每個組織是獨特資源與能力的組合,組織應以本身所擁有的獨特資 源與能力作為基礎來發展策略性的競爭優勢。. 2、同一產業中,企業可以不停的追求資源與發展獨特能力。. 3、由於企業間的資源無法高度流動,因此資源的差異性,形成企業建構競 爭優勢的基礎。 此理論認為企業的競爭優勢是來自於企業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則來自於 企業內部的資源,其具有價值、稀少性、不可取代與不易模仿等的特性,是企業 強過於競爭對手的優勢來源,因此資源基礎論主張以企業的核心能力作為其競爭 優勢的基礎。關於國內外學者對於資源基礎論的相關論述,本研究參考國內外相 關研究論文加以整理彙總如表 2-3: 表 2-3:資源基礎觀點之相關研究論述 年代. 學. 者. 資源基礎觀點之論述 Š 資源基礎的購併策略: 1.取得超過現有資源的資源 2.取得能有效結合現有資源的資源 Š 模糊性可有效地阻礙模仿,以產生較佳績效. 1980. Salter & Weinhold. 1982. Lippman & Rumelt. 1984. Birger. Š 企業必須利用現有資源開發新資源間保持平衡 Š 對於獲得高利潤的資源建立「資源位置障礙」. 1984. Wernerfelt. 1985. Porter. Š Š Š Š. 以資源替代產品的思考角度來從事產品決策 建立「資源位置障礙」可使企業獲得高利潤 動態資源管理 所謂「持久」的競爭優勢,乃是具有難以模仿的障 礙,且能抗拒競爭者的腐蝕. 19.

(32) 1986. Barney. Š 要素(策略性資源)市場的不完全競爭使企業能在 產品市場建立持久的競爭優勢. 1987. Itami and Roehl. Š 無形資源與營運活動相同,均需經過一個學習過程 Š 企業的所有活動乃是為增加其核心能力的技術價值. 1988. 吳思華. 1989. Aaker. 1990. Prahalad & Hamel. Š 策略性資源是指: 1.有形或無形資源,凡是可形成競爭優勢,並使競爭 者無法輕易模仿的有形或無形資源 2.在企業策略性作為佔有重要地位的資源 Š 策略的執行應在於如何凝聚企業焦點在發展與維護 其有意義的資產與能力 Š 要仔細辨識資源,並將其引導至適切的策略行為上 Š 企業短期競爭力來自於最終產品,長期競爭力則來 自於企業的核心能力. 1991. Barney. 1991. Collis. 1991. Conner. 1991. Grant. 1991. Harrison. 1991. Porter. 1991. Richard. 1992. Hall. 1992. Verdin & Williamson. 1993. Amit & Schoemaker. 1993. Peteraf. 1995. Collis & Mongomery. Š 企業經營效率及獲利能力,決定於資源是否配置得 當. 1995. 司徒達賢. Š 以資源為焦點,將資源視為企業的地基 Š 企業策略與行為應重新評估與檢視企業資源的存量. Š 企業策略執行者應尋求不完全市場的資源來執行其 策略,並要其發展與創造要素市場的不完全性 Š 競爭優勢的維持,必須建立本身資源與能力的培養 Š 強調企業在市場中如何取得與開發內部資源 Š 企業所擁有的歷史、核心能力與組織能力是決定公 司差異的重要因素 Š 企業核心能力來自一組不可逆的資源,而此資源相 對於競爭者是獨特的優勢,是創造企業利潤的來源 Š 企業應要求獨特、異質、模仿成本高的投入資源 Š 競爭優勢是一種不均衡現象,是由模仿性競爭與創 新性競爭二者相互抵消所形成的侵蝕速度、強度所決 定。 Š 企業的資源與能力提供策略的基本方向,亦是長期 策略的基礎 Š 資源是企業獲利能力的根本 Š 購併的綜效主要來自於資源創造了專屬、獨特與不 可模仿的價值,相似資源產生的增加作用,而相異資 源則產生了互補作用 Š「資源基礎觀點」是核心能力或無形資源的強調 Š 所謂的持久競爭優勢,乃是具備了難以模仿的障礙 且能抗拒爭者的腐蝕 Š 企業稀少且難以模仿的特有資源,是其生存與維持 競爭優勢的主要關鍵 Š 持久的競爭優勢來自於相關能力差異化的持有,其 來源為無形資產,因此企業應於無形資產加以仔細的 辨識與維護 Š 創新會帶企業競爭優勢與利潤,但也會招來模仿者 而使優勢無法持久,因此必須建立隔機制 Š「組織租」來自於發展、配置資源與能力的不完全, 以及有限理性管理者所面對的高度不確定、複雜環境 與公司內的衝突 Š 資源基礎論的主要要點在於企業內部擁有那些異質 的資源,並要如何運用與組合這些異質的資源. 20.

(33) 1996. 吳思華. Š 以企業長期利益為考量指標,惟有不斷的創造與累 積核心資源才能建立不敗的競爭優勢. Š 資源是策略的實體內容,亦是維持競爭優勢的基本 要素 Š 企業策略的選擇受限於目前所擁有資源的存量與獲 得或蓄積新資源的速度 資料來源:本研究彙整自林素卿(2003)、江典嘉(2002)、陳錦輝(2001)、李洋昇(2000)、 王泓仁(1998) 1998. Collis & Mongomery. 綜觀所有學者的論述,資源基礎論的核心思想即是將企業視為資源與能力的 組合,由於每個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對於資源的配置以及管理決策上的差 異,因而導致企業的經營利潤有所不同。 不論是競爭定位理論或是資源基礎理論,各有其立論的重點,在實務上來 看,由於現今產業環境的快速變化,企業所面對的環境日趨複雜,外部分析日益 困難且不易掌控,而策略所涵蓋的層面廣泛,若單以競爭定位理論來解釋,其範 圍相當有限(曾盛杰,1999)。因此企業不僅要重視外部的環境分析,也要注重 內部的資源與能力的分析,而策略的制定與執行更要與企業內部的資源和能力相 互配合,如此才能營造長期的競爭優勢與經營績效。 三、資源與核心能力 資源(resource)可說是資源基礎論的核心主體,是策略的實體內容,也是 企業維持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從資源基礎觀點有看,每個企業都會各自擁有獨 特的有形、無形的資源與組織能力,而這些資源與能力是無法在短期內蓄積,因 此企業在選擇策略時往往會受目前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的存量,以及新資源獲得 與蓄積速度的限制(陳錦輝,2001)。因此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創造與把握資源 的優勢,有效運用資源優勢,並持續累積其資源優勢,使得競爭者無法直接或間 接取得(陳本宗,2000)。由於有些資源無法在財務報表上以金額形式顯示,例 如:商譽、品牌、員工忠誠度、員工技術能力、組織文化、企業的創新力等,因 此辨識資源是一項困難的工作(江嘉典,2001)。林素卿((2003)指出相關於 21.

(34) 企業資源方面的研究很多,使用的名詞也很多,例如:資源(resource)、策略 性資源(strategic resource)、能力(capability)、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 組織能力或資源(orginizational competence or resource)、無形資產(invisible assetst) 、策略性資產(strategic assets) 、企業特殊能力(firm-specific competence) 、 資源運用(resource deployment)等,雖然名詞不同,但意義上大致相似,而許 多策略學者是以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或策略性資源(strategic assets)來 代表企業的資源。 有關於核心能力的定義,最早 Selznick(1957)是以「特有能力」(distinctive competence)來描述企業特有的競爭優勢。Chandler(1962)認為核心資源應包 括功能性能力與策略性能力,功能性能力包含行銷、人事、研發、財務等能力, 策略性能力則包含垂直整合、多角化、國際化等能力。Wrigley(1970)提出「核 心技能」(core skills)的概念,其認為核心技能是企業在與同業競爭中必須具備 的技術能力。Prahalad & Hamel(1990)將 Wrigley 的「核心技能」再加以延伸, 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其認為核心能力是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是組織從 過去到現在藉由各事業單位間的溝通、參與投入,所累積的一種知識與學習效 果,特別是在不同生產技能的協調與整合,並且提供顧客特定的效用與價值。 四、資源的分類. Barney(1991)則認為企業資源包含了資產、能力、組織程序、公司屬性、 資訊、知識. . . . 等,這些資源、能力與特質可由企業所控制並依此建構執行策略, 以提昇企業的營運效率與效能,其將資源分為實體資本資源(廠房、機器設備、 原物料取得等)、人力資本資源(管理者能力以及員工技能、人際關係、訓練等) 與組織資本資源(組織架構、計劃、控制、溝通與協調)三大類。. 22.

(35) Collis(1991)從能力的觀點將資源分為核心能力、組織能力與管理傳統三 類,核心能力是指來自一組不可逆的資源,它可能是獨特的技術、互補的資源或 是組織常規的組合,這組合相對於競爭者為企業的競爭優勢,亦是企業利潤的來 源;組織能力是指改善公司營運效率與效用所運用的管理能力;管理傳統為企業 策略選擇的限制,其包括有形資產(土地、廠房與設備)與無形資產(領導風格、 文化與歷史記錄)。. Leonard-Barton(1992)指出,核心能力具有單一、特殊、不易模仿的特性, 且優於競爭者的資源運用與技能,其認為核心能力可以從人員知識與技能(專業 知識的理解力、專業性的技術與員工)、技術系統(長時間員工技術與知識的累 積、管理事務程序)、管理系統(正式、非正式創造與控制知識的方法)、組織 的價值與常規(授權程度、組織文化)等四個構面來分析。. Prahalad(1994)指出核心能力是一群科技與技術的綜合體,核心競爭力可 透過下列的三種方法來檢測:. (一)核心能力可使企業有獨特的能力進入不同的事業領域。. (二)核心能力對於顧客知覺而言是有價值的。. (三)核心能力有不易被競爭者模仿的特性。. Grant(1993)從資產負債表著手,將有形資源(tangible resources)與無形 資源(intangible resource)描述的更詳盡如表 2-4。. 23.

(36) 表 2-4:資源分類 有形資源 無形資源. 財務資源. 現金準備金、短期資產、貸款能力、現金流入. 物質資源. 廠房、機器設備、原物料. 人力資源. 員工的技術與經驗、忠誠度、適應力、管理者 的經驗與能力. 技. 術. 專利權、版權、商標、研發設備、研發技術與 人力. 聲. 譽. 品牌、商標、名譽. 人. 脈. 政府當局以及上、下游廠商的關係. 資料來源:Grant(1993). 高淑芬(1993)依據各學者的論述將策略性資源分為資產與能力二類。資產 是一種所有權(having)的概念,從屬於物,其包含有形與無形資產,能力是一 種技術與能力(doing)的概念,從屬於人,其包含外顯與內顯的能力,如表 2-5 所述。 表 2-5:策略性資源分類 資產 (having) 能力 (doing). 實體資產:土地、廠房、機器設備. 有形資源. 財務資產:資本、財務結構 品牌、商譽、商標、專利權、著作權、執照、契約、正. 無形資源. 式網路、客戶資料庫. 外顯能力 組織能力:組織文化、組織資本、學習與創新能力 內顯能力 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專業技術能力、人際關係. 資料來源:高淑芬(民 82). 吳思華(1996)從企業經營觀點將資源分為資產與能力二大類,資產是指在 特定時點可以清點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能力則是指可以協助企業基本運作的 組織能力與個人能力,如表 2-6 所述。 表 2-6:資源分類 資產. 能力. 有形資產. 土地、廠房、機器設備、資料. 無形資產. 商譽、專利權、資料庫. 組織能力 個人能力. 業務運作程序、技術創新與商品化、組織文化、組織記憶 與學習 專業技術、管理能力、人際關係網路. 資料來源:吳思華(1996). 24.

(37) Collis & Montgomery(1997)將資源分為三類:有形資產、無形資產與組織 能力。有形資源是指可以量化、可見的資產,是唯一可顯示在財務報表上的資產, 因此較易被評價;無形資源較不可見,但較具有競爭者不易購得、模仿、替代的 特性,且具有使用後不減損甚至反而增長的特性;組織能力則是資產、人力與組 織由輸入至產出過程的組合,組織能力可以使企業投入與競爭者投入相同的生產 要素而產出較高品質、較佳效率的產品與服務。. Combs & Ktchen(1999)認為企業的資源是指企業在生產程序的投入的資本 設備、員工技能、財務資源、管理能力與專利等,廣義來看,資源應包含個人、 社會與組織的層面。. Libert(2000)提出「價值動態架構」(Value Dynamics Framework),其認 為企業的資產不論有形資產(實體資產、財務資產)與無形資產(員工與供應商 資產、顧客資產與組織資產),就如同人類體內的 DNA 一般,是企業價值的基 礎,無形資產是創造企業的價值與競爭優勢的來源,但往往常被企業所忽略。. 圖 2-4:企業價值動態架構圖 資料來源:Libert(2000). 25.

(38) 方至民(2000)綜合多位學者的觀點,將企業資源分為有形資產、無形資產、 人力資源與經營能力等四類,分述如下:. (一)有形資源:是指土地、廠房、生產設備等可以量化、確認、看到與感受 到有形體的資產,其價值可以從財務報表或其他財務性資料中得知。. (二)無形資源:是指品牌、商譽、智慧財產權等其價值在財務報表上難以確 認,其主要形態在於知識性的資產。. (三)人力資源:並非指員工的本身,而是指員工所擁有的技能、經驗、創造 力與特質。而人力資源的好壞,則會影響企業經營的績效。而有效的人 力資源是指員工願意將其技能、經驗與創造力毫無保留的貢獻在其工作 上。. (四)經營能力:則包含了業務相關能力與組織能力,業務能力是指企業的研 發能力、製程能力、市場開發能力等,而組織能力則指企業文化、領導 風格、組織內部的溝通、協調、整合與控制等能力。 五、核心能力的特性 綜觀國內外的學者論述,大都認為企業的核心能力,是其競爭優勢的根基, 亦是其持續性競爭優勢的來源。Reed & Defillippi(1990)認為資源的「模糊性」 是企業持續競爭力的主要因素,資源的模糊性是由不可言傳性、複雜性與專屬性 所組成,此三種特性可形成資源的模仿障礙,不僅可阻礙競爭者的模仿,亦可防 止資源的移動,而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 Grant(1991)認為模仿障礙(barriers to resources limitability)、因果關係模 糊(causal ambiguity leading to uncertain limitability)、不完全移轉(imperfect. 26.

(39) transferability)、資源複製障礙(barriers to resource replication)等特性,形成了 產品市場的持續性競爭優勢:. (一)模仿障礙特性:乃是因移轉障礙或先佔優勢所形成的障礙,提高競爭者 模仿的難度。. (二)因果關係模糊:是由於競爭者對於競爭優勢基礎分析的困難所致。. (三)不完全移轉:是指資源的移動往往受到交易成本與資源可移動性的限 制。. (四)資源複製障礙:是指企業內部優勢的建立,若需要長期投入、程序複雜 與團隊基礎,往往使得競爭者模仿難度增加,於是提昇企業的持續性競 爭優勢。. Barney(1991)認為資源的價值取決於能否透過策略的執行,以提昇營運效 率與效能,而稀少且獨特的資源使得競爭者不易取得,同時資源的專屬性、模糊 性與不可替代性也使得競爭者不易模仿。因此具有價值、獨特稀少與不可模仿替 代特性的資源,使得企業的競爭優勢得以持續。Ami & Schoemaker(1993)指出 策略性資源具有稀少、不可交易、不可模仿、有限替代、適切、持久、互補、與 策略性產業因素重疊等八種特性,如圖 2-7。. 27.

(40) 圖 2-5:策略性資源之八種特性 資料來源:Amit & Schoemaker(1993). 吳思華(1996)認為當資源具有策略性價值,在競爭市場上不多見,且無法 以其他資源予以取代時,即具有獨特性;資源不易移動與分割的概念,即是核心 資源的專屬性;所謂模糊性是指資源與競爭優勢間的因果關係複雜不易釐清,競 爭者無法清楚得知是那一資源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因此競爭者也不易模仿。因 此具有獨特性、專屬性、模糊性等特質的核心資源才能強化企業的競爭優勢。。 方至民(2000)綜合各學者的研究論述,指出企業資源不論是有形資產、無 形資產、人力資源或是組織能力,可由下列三大準則來評斷是否可成為競爭優勢:. (一)競爭價值準則:以資源稀少性、相關性與可替代性來評估資源的競爭價 值,若資源僅有少數企業所擁有(稀少性),必須與其他相關經營模式 結合才具有競爭價值(相關性),且無法以其他資源或能力所取代(可 替代性),則代表此資源具有高度的競爭價值,反之則競爭價值低。. (二)優勢持續準則:以資源的耐久性、可移動性與可複製程度來評定資源競 爭優勢的持續程度,若資源所持續擁有的時間較長(耐久性),移動至. 28.

(41) 其他企業後其優勢無法持續形成(可移動性),其他競爭者也無法透過 模仿擁有競爭優勢,則代表此資源能使企業持續的擁有競爭優勢。. (三)組織專用準則:以知識財產權、相對議價力與資源鑲嵌程度來評斷資源 的專用程度,若企業所有的技術性資源或能力擁有法律的保障(知識財 產權),有較高的相對議價力,且資源的鑲嵌程度高,則代表此資源的 專用程度高,競爭者不易取得與模仿,可形成競爭優勢。. 圖 2-6:企業資源對競爭優勢貢獻判斷準則 資料來源:方至民(2000)整理自 Barney(1991),Grant, R. M.(1995),Contemparary Strategy Analysis, MA: Blackwell. 企業是無法單靠擁有一種資源或能力而形成競爭優勢,必須要整合各種資源 才能形成競爭優勢,因此競爭優勢是由一組獨特的資源或能力所發展出來的。企 業競爭優勢只能持續一段期間,無法永久保存的,主要是因為競爭者為求取其生 存空間會開始學習或模仿,因此競爭者的模仿速度與能力決定企業競爭優勢持續 期間的長短,所以企業應該要不斷的創造、開發,以建立持續性的競爭優勢,避 開競爭者的模仿(Collis & Montgomery,1995;Eisenhardt & Brown,1999)。 近年來由於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許多產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已與過往的大有所 不同,產業環境有超競爭化的趨勢,高獲利期縮短、產品的生命週期也縮短,競. 29.

(42) 爭優勢無法持久。因此企業不僅要檢視目前所擁有的競爭優勢,更要不斷透過資 源的創造與累積、資源的取得、資源槓桿與資源交換使用等方式,動態的處理資 源,適時的調整資源結構,以因應環境的快速變化,使得企業的競爭優勢能持續 不斷,為企業產生更高的價值,以達成所訂定的目標而永續經營(方至民,2000) 。. 圖 2-7:動態資源觀點 資料來源:方至民(2000). 第四節. 競爭策略. 競爭策略的類型,各學者因論述觀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本研究將其 分類做以下簡略的描述。. Hofer & Schendel(1978)以層級模式觀點將競爭策略分為:(一)企業策略: 策略重點在於企業應進入何種產業競爭。(二)事業策略:策略重點在於在既定產 業內,應採何種競爭方式。(三)功能策略:重點在於如何使資源生產力最大化。 Miles & Snow(1978)綜合各學者的論述,以適應模式觀點作為策略分類的依據, 將策略分為:. (一)防禦者策略:強調保護既有的市場佔有率,尋求穩定,不做主動攻擊。. (二)前瞻者策略:對於市場環境變動的靈敏度高,強調尋求或開發的新產品, 其往往可形成先佔優勢。. 30.

數據

表 2-4:資源分類  財務資源  現金準備金、短期資產、貸款能力、現金流入有形資源  物質資源  廠房、機器設備、原物料  人力資源  員工的技術與經驗、忠誠度、適應力、管理者 的經驗與能力  技    術  專利權、版權、商標、研發設備、研發技術與 人力  聲    譽  品牌、商標、名譽 無形資源  人    脈  政府當局以及上、下游廠商的關係  資料來源:Grant(1993)  高淑芬(1993)依據各學者的論述將策略性資源分為資產與能力二類。資產 是一種所有權(having)的概念,從屬於物,
圖 2-4:企業價值動態架構圖
圖 2-5:策略性資源之八種特性
圖 3-1:研究架構圖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分署 崑山科技大學 私立 技專校院 財務金融 財富管理與行銷學程 136 雲嘉南. 分署 大同技術學院 私立 技專校院

03 集體創作 洪慶桐 建國科技大學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 彰化縣私立達德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03 集體創作 張建雄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健行學校財團法人健行科技大學 清雲科技大學 台灣首府學校財團法人台灣首府大學 致遠管理學院 大華學校財團法人大華科技大學 大華技術學院 醒吾學校財團法人醒吾科技大學

Rebecca Oxford (1990) 將語言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性 學習策略 (directed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及間接性學 習策略 (in-directed

1.本招生以參與「工業工程與設備管理產學攜手專班」之國立霧峰農工 104 學年度日間部機 械科、國立秀水高工 104

• 對探索科學和科技世界產生 興趣及懂得有創意地運用科 技,並能綜合和應用科學與 科技的知識與能力,以解決 日常生活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