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5

第五章 結論

隋唐時代的朝集使,是在秦漢上計的脈絡下發展而來。上計制度起初帶 有「述職」的意味,地方將諸項統計資料上報官方,接受考核,官方藉此檢 驗官員一年來的工作表現。秦簡中規定上計的項目,有糧食、公器、衣物等,

展現國家對於物資的統一調配管理。上計制度隨著漢代國家的擴大而完備,

兩漢上計的內容多元,可謂地方一切情況都要入計,反映國家要全面掌控地 方的情形。地方上計的數據都被官方吸收整理,留在史書當中,讓後世得以 知曉當時的歲入支出、人民戶口數等;當統治者易主時,得到相關的圖籍文 冊,亦能快速瞭解統治地的基本樣貌。

漢代上計人員由地方長官的僚屬擔任,名為上計吏。上計吏於每年秋天 之際,攜帶著地方計簿、貢物與儒生等一同上京,先將計簿上呈中央,再參 加元會禮。漢代元會具有重新締結君臣關係的意義,上計吏獻上貢物,也有 臣服的意味。自東漢末到魏晉時期,在元會上發展出授予上計吏敕戒的儀 式。南北朝時期,南方與北方出現「冬使」與「奉正使人」,是在上計吏之 外,地方派遣至中央參與元會的使者。

隋文帝結束魏晉以來中國分裂的局面,建立一統政權。隋文帝改革上 計,創建了朝集制度。朝集使由地方長官充使入京,展現中央對於地方的直 接支配,也反映中央對地方的重視,帝國境內的每一吋土地都納入朝廷的統 治之下。上計吏的工作也一分為二,戶籍與計帳由計帳使在年初攜帶入京,

朝集使帶著考課與其他資料於年底入京,參加元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唐代朝集使攜帶的簿冊,有考課、刑獄、捉錢品子名、官畜私馬與官船 帳,以及僧尼身死還俗帳等,當中牽涉到官僚考績、司法運行、財政收入、

運輸體系和特殊身份者優待事項,無一不是國家統治大項。朝廷透過朝集使 的簿冊,掌握天下概況。朝集使提供的信息,除了有形簿冊之外,他對地方 風俗的瞭解、對國家政策的看法,亦為朝廷採用。朝集使多由都督、刺史所 任,兼具地方官的身份,朝集使群聚的場合,可作為天下的代表,唐代帝王 在新君登基之時,召集朝集使,有展現皇權之效;武則天掌權時屢次利用朝 集使,亦是仿此。

朝集使所上報的各種簿冊,其實皆與「考核」相關,中央皆可藉由這些 簿冊檢視地方長官當年的行政效能,因此「考使」不僅單指攜帶考簿之使,

更是接受中央全面考課的使者。這也突出了朝集使的角色,背後反映了中央 對於地方的直接控制,以及中央勢力的滲透度,其實又與朝集使成立的原 因:隋文帝實施朝廷直接任命刺史僚屬相關,是一體兩面的。

朝集使承襲了上計制度中,帶著貢士與貢物進京的傳統,展現國家對地 方的統治力與統治範圍。唐代元會雖已不具更新君臣關係的功能,但在參與 者的位次上,京官、朝集使、外藩的排序,為中國的天下觀的實際表現。唐 代的諸多使職當中,唯有朝集使會參與多項國家禮儀,顯示其特殊性。朝集 使參與的國家祭祀,絕大多數都是皇帝曾親祭過的、與皇權密切相關的儀式。

玄宗朝留下多道〈處分朝集使敕〉,內容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與社 會問題;敕戒發布的時間點,與官方遣使至地方監察的時間吻合,而〈處分 朝集使敕〉只到開元二十一年,因為在開元二十二年,官方就派採訪使常駐 地方監察,一改過往臨時遣使之例。

唐玄宗時派遣採訪使監察地方,權力日益擴大,逐漸從監察走向行政,

不僅侵奪朝集使的考課權,更仿刺史例入奏,在很大程度上危及朝集使身為 考使之權。朝集使會受到如此大的打擊,主要是朝集使由地方長官出任,朝 集使負責的事務與刺史息息相關,當行政首長的權力被剝奪時,朝集使亦受 連帶影響。採訪使的出現代表監察使職的固定化,反映地方治理的危機,以 及中央逐漸失去對地方的控制,這並非是朝集制度的不完善,而是皇帝不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任地方首長所致。

唐前期的君王雖然屢次在敕戒中表達對地方牧守的重視,君臣們也認識 到地方首長對地方治理的重要性,但唐前期「重內輕外」的現象,加上皇帝 降罪時,總是將官員貶到外州,在地方長官素質不一的情況下,冀求他們妥 善治理,無疑是緣木求魚。在此背景之下,才會有皇帝屢屢在敕戒中提及他 對刺史們的期許,卻又對刺史們的表現失望、不滿的現象。

由於官方會從計簿內容來評斷官員的績效,不論是上計或是朝集制度,

都會發生造假的行徑,這是制度設計之初,沒有考慮人性弱點所致,漢唐兩 代國家都注意到這個問題,一方面嚴令禁止虛報,一方面遣使巡行驗證檢 查。朝廷透過由下而上的朝集使,以及由上而下的監察使,兩種管道牢牢掌 握地方,徹底落實帝國統治的效力。

唐代朝集使受到安史之亂的影響,暫停了二十五年,到德宗朝曾短暫恢 復,但丕變的局勢,已不適合朝集使的運作。採訪使轉為觀察使,統領地方 大權,刺史不再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連接點,考課權、送貢士入京也由觀察 使負責。中晚唐信息傳遞的管道,由新起的進奏院來溝通上下。進奏院是在 肅、代二帝因時興起的機構,最初是為藩鎮服務。進奏院與朝集使曾一度並 存,但二者沒有繼承關係,朝集使的業務也沒有被進奏院接手。

信息傳遞是朝集使的事務性功能,雖然易被取代,但朝集使的禮儀功 能,背後代表的中央對地方的直接統治、展現唐代天下觀的精神,卻無人能 代替,縱使諸道派遣使者賀正,也無法與朝集使相比擬。因此,在朝集使消 失之後,唐代元會的意義也隨之降低,君王少在元會改元、舉行元會的次數 也減少。

唐代前期的不少重要制度,如均田制、府兵制等,皆是承襲前朝而來,

在當時自有其時代意義與代表精神。然而,隨著國家疆域擴大,人口增多、

經濟發展,發軔於南北朝的制度無法負荷日益擴大且複雜化的社會,現有制 度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與現實脫勾,便產生了種種問題;若官方未加以改進,

制度實是名存實亡,縱使三令五申,也是枉然。均田制亦是,府兵制亦是,

朝集制度亦是。不能單就制度終結的結果,就將該制度的存在意義全盤抹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唐代朝集使運行的時間,起始於武德時期,至玄宗開元年間達到巔峰;

採訪使的出現造成朝集使職能被削弱,安史之亂在實質上終結了唐代朝集制 度,而德宗朝的朝集使如曇花一現,不過是迴光返照罷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9

參考書目

一、 古典文獻

(一) 正史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歐陽脩、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二) 傳記、編年、雜史、目錄、地理

(春秋)左丘明,(三國)吳昭注,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78。

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62。

(唐)韋述撰,辛德勇輯校,《兩京新記輯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7)。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平:古籍出版社,1956。

(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訂,《增訂唐兩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三) 政書、職官類

(漢)蔡質撰,《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一卷》,收入(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 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漢)衛宏撰,(清)紀昀等輯,《漢官舊儀》,收入(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 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吳競,《貞觀政要》,臺北:黎明文化,1990。

(唐)蕭嵩等撰,(日)池田溫解題,《大唐開元禮》,東京:古典研究院發行,汲古書院發 賣,1972。

(唐)王涇,(日)池田溫解題,《大唐開元禮.附大唐郊祀錄》東京:古典研究院發行,汲 古書院發賣,1972。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杜佑,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四) 經部

(春秋)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襄公)》,

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趙岐注,李學勤主編,《孟子注疏(上)》,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出版,2001。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毛亨注,(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頌)》,臺北:

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儀禮注疏(嘉禮.上)》,臺北:臺灣古籍 出版社,2001。

(五) 子部

(戰國)韓非,陳奇猷校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1958。

(漢)劉向,《新序》,臺北:商務印書館,1991。

(漢)劉安,(漢)高誘注,《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1989。

(東漢)王充,《論衡》,北京:中華書局,1990。

(唐)張鷟,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劉肅,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李肇,《新校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1962。

(唐)李肇,《新校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