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結論

在第二章爬梳過語言學理論中有關「給」的討論,整理出一套「給」的分析架構後,我 們在第三章利用TOCFL 學習者語料庫檢視分析了學習者使用「給」的情況,在第四章利用 中研院平衡語料庫統計本國人使用各結構「給」的口語和書面語的頻率,並根據Practor (1967) 和鄧守信(2009)的困難度分級模式,以英語為對比結構,量化「給」的結構和語 義困難度,得出「給」的難易度做為教學排序之用,希望能對華語教學有所貢獻。

5.1 研究總結

本研究的動機始於從學習者語料庫中發現了不同種類的「給」的偏誤狀況,而這些偏誤 都沒有辦法在教材中找到很好的解答,因此希望從眾多語言學的討論中探討出「給」的語法 功能,並試圖依據此理論架構,排序出「給」的教學順序。本研究根據理論架構的基礎及學 習者語料庫中所得的發現,總結如下:

1. 我們建議教師要加強學生對動詞「給」和介詞「給」的分辨:從我們的 Verb gei、V-gei 和 V 後 gei、V-gei 的偏誤語料中,發現許多動詞選用錯誤與賓語缺漏等相關的偏誤,我們認為 這可能和學習者不清楚他們所使用的「給」究竟是動詞或是介詞有關。張寶林(2014)的研 究中也發現,學習者沒辦法區別Prep gei 和 Verb gei。若學習者不清楚究竟所使用的「給」

到底是動詞還是介詞,可能容易出現錯序偏誤。因此,若是能幫助學習者分辨兩者差異,或 許對學生學習「給」的所有結構有益。

2. 我們將和「給」有關的動詞分為三類:給予性雙賓動詞,說話類動詞和傳遞性動 詞,其中雙賓動詞因為有與格轉換性質,和V 後 gei 結構可相互連結,我們認為可以獨立為 一個語法點介紹,若學習者母語中也有與格轉換現象,相信可以透過對比很快地習得。此 外,給予性動詞和傳遞性動詞能組成V-gei 結構,若學習者對這三種分類熟悉,對 V-gei 結 構的組成和使用應該也能有所掌握。

3. V 前 gei 的功能為受益者標記或是目標標記,這一點教材裡的語法點和語言學理論中 的差異不大,但從偏誤語料的統計發現,V 前 gei 的偏誤率為第二高,且該用「跟、對」卻 用「給」的偏誤語料數量最多。我們認為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學習者不清楚V 前 gei 和不 同性質動詞的搭配會影響句意;第二,V 前 gei 的英譯為 to/for,此英譯和介詞「跟、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同,造成學習者的混淆。因此,我們在教學語法中,整理出V 前 gei 功能和不同動詞性質 的搭配規則:搭配給予性動詞時,可以標記動作的目標,除此之外,搭配傳遞性動詞和其他 動詞都是標記受益者。而在V 前 gei 和「跟、對」的區辨上,我們根據 Tsao (1988)、張寶林

(2014)等人的研究,認為「跟、對」用於有方向性的動作,若要說明、指出動作的方向 性,那麼應該用「跟、對」指出動作所向,而非用V 前 gei。

4. 從偏誤語料統計中發現,V-gei 偏誤率和 V 前 gei 不相上下,幾乎可以並列第二,我 們認為原因可能在於教材中少提及。過去的研究大多著重於「哪些動詞可以進入V-gei 結 構」,但根據 Her (2006),我們也同意在 V-gei 結構中,語義中心在「給」,V 為「給的方 式」。我們主張,教學上應該將V-gei 視為一個不可分開的結構。而整個 V-gei 為一個動詞,

語法上和Verb gei 相同,後面得加兩個賓語,除了在教材列為語法點介紹之外,應該也要在 生詞表中列舉。

5. 本研究建議,「唱歌給他聽」這樣「表目的的給字句」:「N1 + V1/VP1 +給+ NP2 + V2」應該獨立成一個語法點教學,原因有三:第一,該結構容易被誤認為 V 前 gei 或 V 後 gei,但功能大有不同。我們將「給他聽」的部分「給+ NP2 + V2」稱為目的 gei,功能為補 充說明「唱歌」的目的 (Ting & Chang, 2004; Her, 2006)。第二,本研究認為,該結構為可分 的。在語境完整的情況下,可以獨立使用目的gei。若沒有將目的 gei 獨立為一個語法點,

會發現省略過後的目的gei 結構和 V 前 gei 相同,然而兩者功能不同,不應等同視之。第 三,目的gei 的意義和「讓」有所重疊,容易使學習者混淆。這一點從偏誤語料統計可以證 實:數據顯示目的gei 的偏誤率最高,其中以「給、讓」的誤用數量最多。因此,我們認為 將目的gei 獨立為一個語法點,有助於區辨目的 gei 和「讓」的異同,進一步幫助學生減少

「給、讓」的偏誤。

從偏誤率來看,「給」並不算一個太難的語法點,但是細究各結構中句法和語義上的差 異後,讓人發現原來「給」有那麼多學問!對學習者而言,想要完整地掌握「給」的用法,

想必更不容易。本研究最後所做出的教學排序,希望能對學習者有系統地學會「給」有所幫 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雖然試圖討論不同結構的「給」字句,同時比較「給」和其他容易發生偏誤的句 型,希望能對語法教學和教學語法都能有所貢獻,然而仍有一些討論未臻完善:首先,在

「目的gei」和「讓」字句這兩者之間的比較尚嫌粗略,收集的文獻不足,故無法有更細微 完整的比較。此外,由於我的母語為閩南語和台灣華語,而台灣華語中的V 前 gei 受到閩南 語的影響,用法和標準漢語相比或許稍有差異,因此在標記偏誤語料時,可能多少受到影 響,不過這一點,我們也在有疑慮的句子上求證於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最後,由於本 研究使用的語料庫資料來源來自於學生的作文,因此有些帶有「給」的句子,可能因為題材 的關係,出現的頻率特別頻繁,使得該結構的使用頻率和偏誤率都提高,如果能有一個良好 的實驗設計或診斷測驗,或許能更準確地找出學習者偏誤發生的原因。這幾點為本文較不足 的地方。將來若是有機會,希望能以行動研究親自實踐這一套「給」的教學排序。另外,在 我們的三類動詞:給予性、傳遞性和說話類動詞中,我們發現學習者使用說話類動詞時容易 有介詞錯用的現象,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往此方向進一步研究。最後,本文的教學排序是以英 語做為跨語言對比參考,希望能吸引更多研究者以其他語言為對比結構,針對不同國籍的學 習者做出更多「給」的教學排序。

曹逢甫,2005,〈台灣閩南語的 ka7 與賓語的前置〉,《漢語學報》1:21-30。

陳玉,2011,〈現代漢語對象介詞「跟、對、給」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碩

Her, O.-S. 1999. Interaction of thematic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n Mandarin dative alternations.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V: Interaction in Language: 373-412.

Taipei: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Her, O.-S. 2006. Justifying Part-of-speech assignments for Mandarin gei. Lingua.

Huang, C.-R., & Ahrens, K. 1999. The Function and Category of gei in Mandarin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Krifka, M. 1999. Manner in Dative Altern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West Coast Conference on Formal Linguistics (WCCFL18). Somerville: Cascadilla Press.

Lee, C. 2008. Contact-Induced Grammatical Change: The Case of Gei3 in Taiwanese Mandarin.

Hsinchu, Taiwan: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Doctoral Thesis of Linguistics Department.

Li, C., & Thompson, S.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 Y.-H. 1990. Order and Constituency in Mandarin Chinese. Kluwer: Dordret.

Liu, F.-H. 2006. Dative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7.4:863-904.

Odlin, T.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nker, S. 1989. Learnability and congnition. The acquisition of argument stuctu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Tai, H.-Y. 1985. 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 Word Order. In J. Haiman, Iconcity in Syntax : 49-72. John Benjamins Publish Company.

Ting, J., & Chang, M. 2004. The Category of GEI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Grammaticalization.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2:45-74.

Tsao, F. F. 1988. The Function of Mandarin Gei and Taiwanese Hou in the Double Object and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s. In L. C. Robert, & H. Huang, The Structure of Taiwanese: A Modern Synthesis :165. Taipei: Crane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