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依據本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將問卷資料統計分析與文字資料整理 結果綜合討論,歸納出下列結論。

壹、 資召/資導主要負責資源班「課務管理」與「班務執行」的業務,

並與特教組長共同規劃「行政統籌」與「鑑安輔」的業務

量化資料顯示,資召/資導角色實踐程度,整體而言偏向「共同負 責」,「課務管理」與「班務執行」層面偏向「主負責」,「鑑安輔」

與「行政統籌」則偏向「共同負責」。角色實踐程度依序為「課務管理」、

「班務執行」、「鑑安輔」、「行政統籌」。除問卷所列題項,開放性 填答資料亦提到,在「班務執行」層面也包含安排資源班學生校外教學、

校內聯誼等活動;在「鑑安輔」層面的轉銜工作包含安排轉銜學校的參 觀。

各題項的角色實踐程度,從「組長負責」到「資召/資導全權負責」

皆有之。眾數分布情形,「行政統籌」層面從「組長負責」到資召/資 導「全權負責」,「班務執行」層面從「共同負責」到資召/資導「全 權負責」,「鑑安輔」層面從「協助角色」到「主負責」,「課程管理」

則皆為資召/資導「全權負責」。開放性填答資料呼應資召/資導角色 實踐差異的現況,有資召/資導偏向「主負責」,也有資源班的業務大 部分由「組長負責」或請資源班任課老師協助分攤業務的情形。

對於角色職責的瞭解程度,有資召/資導表示不清楚角色職責內 涵,也有特教組長反應在合作一段時間後,資召/資導應該知道該做甚 麼,甚至有特教組長提到資召/資導的角色職責在組內建立共識後會隨 時做調整。

貳、 不同背景變項的資召/資導在角色實踐與角色期望上有差異

研究發現,不同背景變項的資召/資導在整體及四個角色層面的角 色實踐與角色期望差異情形不同,以下就「個人背景變項」,包含「性別」、

「年齡」、「特教服務年資」、「資召/資導年資」與「特教學經歷」五個 變項;以及「環境變項」,包含「學校區域(縣市別)」、「特教班別數」

與「遴選方式」三個變項,分別討論其差異情形。

一、 性別

在角色實踐與角色期望程度,皆以「女性」的資召/資導高於男性,

可能因為資召/資導的角色職責比較像特教組長的下屬,女性的資召/

資導可能順從與配合度較高,故整體而言,角色實踐與角色期望程度較 男性高。

二、 年齡、特教服務年資與資召/資導年資

本研究發現年紀愈大、特教服務年資及資召/資導年資愈多者,與 年紀愈輕、特教服務年資及資召/資導年資愈少者,雖角色實踐程度有 高低差異,但皆偏向最高的程度。前者與其他研究發現同,可能因為經

歷豐富,故角色實踐程度高;後者可能因為剛畢業滿有熱忱與衝勁,擔 任該職的角色實踐程度高。

在角色期望程度的比較,以40歲(含)以上、特教服務年資0~2年、

初任資召/資導者最高。然而,除初任的資召/資導對自我的期望偏向

「主負責」,其他資召/資導年資者偏向「共同負責」,在年齡與服務 年資的背景變項,各組別皆偏向同一角色程度。初任資召/資導對自我 的期望偏向「主負責」,可能因為不清楚角色職責或無相關經驗,而對 該職有較高的自我期許。

三、 特教學經歷

本研究發現「特教研究所畢業」者,角色實踐與角色期望程度皆較 高。因資召/資導角色實踐頇具備一定的特教專業知能與技能,故以「特 教研究所畢業」者角色實踐程度最高,對自我角色的期望也可能受自我 實現的動力驅使,接受在職進修後對自我有更高的期許。

四、 縣市

本研究發現「臺北市」的資召/資導角色實踐與角色期望的程度最 高,各層面角色實踐程度的排序,基隆市依序為課務管理、鑑安輔、班 務執行、行政統籌,苗栗縣依序為課務管理、班務執行、行政統籌、鑑 安輔,其他縣市在各層面的角色實踐程度排序皆相同,為課務管理、班 務執行、鑑安輔、行政統籌。因臺北市實屬臺灣特殊教育的推手,特教 相關法規與特教資源最完備,故在臺北市任職者,在角色實踐與對自我 角色的期望皆較其他縣市高。然而,各縣市依其在資源班運作的相關規 定與資源不同,而使資召/資導在各角色層面的實踐程度不同。

五、 特教班別數

本研究發現校內有「2 班資源班 3 班特教班」的資召/資導,其角 色實踐與自我期望程度最高,資召/資導的角色任務可能因校內特教規 模不同而有差異,在特教班別數較多的情況下,特教組長難兼顧資源班

相關行政業務,所以,資召/資導在角色實踐的程度及對自我角色的期 望就相對較高。

六、 遴選方式

本研究發現「自願擔任」資召/資導者,角色實踐與角色期望程度 皆最高,偏向「主負責」。「輪流制」在角色實踐程度最低,與「其他(組 內協調、組長推薦或校長主任選聘、新人接任)」遴選方式皆偏向「共同 負責」,「其他」遴選方式在角色期望程度最低,與「輪流制」皆偏向「共 同負責」。

參、 資召/資導與角色夥伴對該職務的角色期望程度,整體而言有共 識,但在各層面與各題項仍存在差異

整體而言,資召/資導與角色夥伴的角色期望皆偏向「共同負責」,

在各角色層面的期望也偏向同一程度。

從各層面的帄均數來看,以資源班老師對資召/資導的期望最高,

特教組長其次,資召/資導對自我角色的期望最低。除「行政統籌」以 特教組長對資召/資導期望最高,其他三個層面皆以資源班老師對資召

/資導期望最高。

在各題項的角色期望情形,資召/資導介於「協助角色」到「主負 責」之間,角色夥伴則介於「共同負責」到「主負責」之間,較資召/

資導對自我的期望高。開放性填答資料也呈現角色夥伴對該職有較高的 期望,像有學校的特教組長就表示特教業務繁雜,覺得資召/資導應當 兼負起所有資源班行政業務。

肆、 超過半數的資召/資導自覺在角色實踐與角色期望間有差距,各題 項的差距情形以角色實踐高於角色期望者佔多數

角色差距由大至小排序為「課務管理」、「鑑安輔」、「課務管理」、

「行政統籌」。問卷各題項除其中 5 題(擬定資源班行事曆、研擬與協 調資源班新生編班、彙整資源班學生申請各項福利補助、安排認輔/個管 教師、辦理資源班新生始業輔導)角色實踐低於角色期望,其餘 16 題皆 為角色實踐高於角色期望,且各題項的角色差距的分散情形大。開放性 填答資料呼應統計分析結果,也有資召表示自己實際做得比對該職稱所 期待的多,且感覺工作負荷量大。

伍、 資召/資導面對角色差距採用因應策略的頻率為中等程度,較常使 用「主動解決差距」的因應策略

整體而言,資召/資導的因應策略使用頻率偏向「時常使用」,以

「主動解決差距」較「被動接受/逃避轉移」高,資召/資導面對角色差 距「時常使用」「主動解決差距」。

從問卷各題項來看,在「偶爾使用」與「時常使用」之間。開放性 填答資料也有資召表示在面對角色差距會採取主動解決差距的方式。

陸、 不同背景變項的資召/資導在角色差距的反應情形與因應策略的 使用頻率有差異

一、 角色差距

從差距反應情形來看,個人背景變項以女性、30 歲(含)以下、特 教服務年資 0~2 年及初任資召/資導、特教系畢業、已婚無子女者;環 境變項以新竹市、學校有 2 班資源班 1 班特教班、資召/資導遴選方式 為其他(組內協調、組長推薦或校長主任選聘、新人接任等)者,在角 色差距的自覺上差異較大。

個人背景變項以男性、31~40 歲、特教服務年資 3~6 年、資召/

資導資歷 1 年、特教輔系畢業或特教學分班結業、未婚者;環境變項以 臺北縣、學校 1 班資源班 1 班特教班、資召/資導遴選方式為自願擔任 者,在角色差距的自覺上差異較小。

從角色實踐與角色期望的差距來看,整體而言,男性、初任資召/

資導、特教班別數 1 班資源班 1 班特教班及 2 班資源班 3 班特教班者,

角色實踐「低於」角色期望,其餘背景變項皆為角色實踐「高於」角色 期望。

二、因應策略

個人背景變項以女性、30 歲(含)以下、特教服務年資 0~2 年、

資召/資導資歷有 2 年、特教研究所畢業、未婚(單身)者;環境變項 以新竹縣、學校有 1 班資源班 1 班特教班、資召/資導遴選方式為其他

(組內協調、組長推薦或校長主任選聘、新人接任等)者,使用因應策 略的頻率較高。

個人背景變項以男性、40 歲(含)以下、特教服務年資 7~10 年、

初任資召/資導、特教輔系畢業或特教學分班結業、已婚有子女者;環 境變項以新竹市、學校有 1 班資源班 3 班特教班、資召/資導遴選方式 為輪流制與自願擔任者,使用因應策略的頻率較低。

在「主動解決差距」層面,個人背景變項以女性、30 歲(含)以下、

特教服務年資 0~2 年、資召/資導年資 1 年、特教學系畢業、未婚(單 身)者;環境變項以新竹縣、學校有 1 班資源班 1 班特教班、資召/資 導遴選方式為自願擔任者,使用因應策略的頻率較高。

在「被動接受/逃避轉移」層面,個人背景變項以女性、30 歲(含)

以下、特教服務年資 3~6 年、資召/資導資歷有 2 年、特教研究所畢業、

未婚(單身)者;環境變項為新竹縣、學校有 2 班資源班 3 班特教班、

資召/資導遴選方式為其他(組內協調、組長推薦或校長主任選聘、新 人接任等)者,使用因應策略的頻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