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綜合各章所述,分析永續農業組織領導人的領導特質,並提出研究結論,

繼而於第二節提出本研究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一、 領導人對永續農業組織經營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訪談之永續農業組織得以成功開展集體行動,並且維繫的關鍵角色 即是組織領導人。易言之,領導人是組織的靈魂人物,沒有領導人則組織無以 為繼。但是只有靈魂人物而沒有身體的組織,是毫無意義的。因此,必須結合 成員以彼此共同的利益,集體行動才有可能成功。群體的利益是以個人的利益 為出發點,產生群聚的組織行為,當一群人有共同或集體的利益時,彼此就擁 有共同完成的目標。當從事永續農業的小農,因陷入資源不足、單打獨鬥的困 境,遂自願性的發起農業組織,集結許多同樣遭遇的農民,群策群力相互依存 建立組織,再逐漸發展適合的運作方式,顯見集體行動本身涉及相同利益相關 者的活動。以本研究訪談的組織為例,都是基此目的開展永續農業組織,值 此,發起組織之人將扮演關鍵性角色,並於設立組織之後順理成章的擔任該組 織的領導者。換句話說,領導力在集體行動之前就已經開始發揮影響力,產生 關鍵性的作用。

組織發展的延續性,領導力也必須在延續的過程中繼續產生。而組織成員 是否願意配合組織行為之運作,端視領導者的領導力如何影響組織成員。因此 領導人在集體行動下建構的社會資本就顯得十分重要,因為這是組織成員長期 相處之下,透過領導人與成員之間的行為模式,所形成共同互惠以及建立規範 的互動方式。如同前述要了解農民的行為是很重要的,因為集體行動本身正是 基於信任和合作。

當永續農業組織成員彼此建立足夠信任後,使得集體行動更加容易開展,

信任必須在時間的歷練下逐漸形成,建立信任之後的集體行動會更加順利。信 任與互惠及聲譽有關,集體行動中領導人原本所擁有的信任,加上被其他成員 信任的聲譽中又發展建立出更多的信任。易言之,互惠產生信任,而聲譽從信 任中建立,三者息息相關,形成不可分割的社會資本。

本研究訪談的五個組織,從其成員和領導人訪談內容歸納分析之後,對集 體行動的社會資本有了具體性的回應,不論是從成員或是領導人本身,均一致

DOI:10.6814/THE.NCCU.MPLE.006.2018.A05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4

認同具備信任、互惠以及聲譽是領導人領導行為十分重要的必要條件,也是刺 激成員願意配合組織運作的重要因素。因組織的本質係強調社會資本的互動以 及分工合作,並且逐漸建構成為組織內部規範,並規範所形成的組織價值,幫 助成員產生更好的績效來帶動生產力。因此,關注集體行動社會資本的領導 人,於帶領組織行為過程中能產生正面與積極性的效果,為永續農業組織帶來 穩定且持續的發展。

換句話說,永續農業組織之領導人,不僅是組織之開創先鋒,更是組織經 營過程之穩固基石。進一步言,領導人所作所為對永續組織具有牽一髮而動全 身的影響力。領導人是經營組織的主要人物,也是組織全體的代表者,附有承 載組織經營發展能否順利邁向永續之指摽作用。而永續農業之農民為了永續農 業發展,集結更多相同理念之人成立組織型態,其目的不單只是為了方便取得 資源,更深層的意義乃是永續性發展,因為農業與環境生態具有一體性關係,

彼此無法切割。故善於發揮領導力之組織領導人,即具有領導特質之五大構面 者,正是永續農業組織能否永續經營發展重要標竿。

二、 領導人特質對組織發展具有正向顯著性影響

從事永續農業的個體戶小農,因單打獨鬥、資源(支援)稀缺,使得耕作 面積無法擴大,加上農業技術難以提升,產量和銷售通路等等問題,收入無法 穩定。一旦加入永續農業組織或是成立永續農業組織,就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因為加入或成立組織可以集思廣益,且彼此資源共享農業技術容易透過組織取 得資訊管道,更重要的是農產品可以透過組織來銷售,解決收入不穩定的情 形。換句話說,加入或成立永續農業組織對農民而言幾乎可以確定百利無一 害,但是有組織就必須有人負責領導及管理,其他人則採取配合之態度即可,

因此領導人與成員在組織關係上是相結合的,亦如人格特質對於領導人具有緊 密關聯性。從以上不同的人格特質中探知組織領導人特質在組織行為中所產生 的影響力,如同第二章所述,組織需要良好的管理與領導,才能創造美好的未 來,激勵成員完成願景建立有效的組織結構。在此之前,領導人的領導力必須 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對成員產生影響,運用知識提高組織效能。因此,領導力 是影響他人的過程,凝聚組織共識、團結並達到目標,故這不僅僅只是領導人 的功勞,更有賴完備的組織策略及成員的配合,領導人才能夠展現領導作用 力。此際,領導人的人格特質就顯得十分重要,例如不具勤勉盡責性特質的領 導人將難以積極管理、領導組織,或領導人缺乏企圖心帶領組織朝向未來願景 努力,則組織勢必無法達到最佳的效益。

本研究以五大人格模式(Big-Five Model)理論探討永續農業組織領導人,

DOI:10.6814/THE.NCCU.MPLE.006.2018.A05

DOI:10.6814/THE.NCCU.MPLE.006.2018.A05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6

助,領導人必須謹慎分配,避免成員與成員之間有分配不均或是領導人個人偏 私的情形發生,導致成員對領導人的信任危機,影響永續農業組織之發展。因 此本研究認為高道德感也是華人社群對領導人是否適合擔任領導人的主要檢驗 標準,因那些無私而又願意犧牲奉獻的領導人,能使組織成員更願意追隨他。

三、 適合我國永續農業組織領導人特質

我國的小農願意以集體行動而成立組織,目的在於希望解決所遭遇的種種 困境,藉由聯合其他相同處境之農民,彼此合作,追求共同的利益;換句話 說,永續農業組織之集體行動,係農民在其自主權及追求彼此合作互利的基礎 下所開展,以新的機制、可信任的內部組織承諾並在成員相互監督下運作的組 織模式。

故此,農業組織不僅僅是人際關係的結構,更需要運用成員之間不同的稟 賦以及全部資源以達到共同的目標。因為永續農業組織對農民來說是一種社會 系統,不僅可以達到滿足個人心理或社會的需求,例如獲得認可、地位,甚至 是權力;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領導者或是被領導者。我國永續農業組織的組 成最終目的係為農業永續性而產生,但相對於慣行農業來說,所面臨的挑戰卻 是十分嚴峻的,不論是來自於政府政策的規範,亦或是永續農業技術與農產品 產量與銷售之問題,在組織規模有限人力、物力以及資源不足的情形下,在在 考驗組織領導人的能力。因此有效率的領導人,需要釐清組織使命與願景,設 定清楚的目標及優先次序,發揮領導力在組織中應有的功能,包含計畫、組 織、協調、溝通、團結、指導、激勵及考核等,確保組織存活的能耐,整合組 織資源以及組織結構的強度與韌性,以因應隨時可能遭遇的衝擊與外界變化。

如同前述,集體行動的社會資本係基於信任、互惠與聲譽,此亦是領導人 帶領組織行為的必要條件,而五大特質是充分條件,此部份研究結果亦與國內 外文獻相符。因農業組織領導人在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結合之下,才能真正達 到組織永續經營目的之可能。惟經由本研究訪談結果發現,多數永續農業組織 成員對於領導人應具備的特質條件,除五大人格特質以外,尚有企圖心與高道 德感兩項(如表 6)。這樣的結果顯示永續農業組織成員認為,領導人在帶領組 織朝向永續發展時,若無強烈的企圖心將無法突破永續農業來自先天環境劇烈 變化與銷售市場競爭之因素,尤其在農業技術的提升上,若領導人不具有企圖 心,則容易安於現狀,不會積極對外去學習新的農業知識,又當來自於氣候異 常與經濟規模的挑戰,也無法有效解決極端氣候對農業帶來的影響,農產品自 然就無法穩定生產,成員收入銳減,無法擴大組織的經濟規模,這將對於農業 永續發展十分不利。另外,若是領導人不具有高道德價值觀(與道德操守有

DOI:10.6814/THE.NCCU.MPLE.006.2018.A05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7

關),其透過組織而獲得的外界資源或補助不能公開或透明化,又或在有機友善 農業施作規範的要求下投機取巧,則領導人的道德價值感不足,上行下效的結 果將產生成員信任的危機,以至於無法形成穩固的內部規範,反造成負面的組 織文化,組織容易有崩解的危機。易言之,企圖心與高道德感特質是組織成員 認為領導人應具有的人格特質,而這卻是五大人格特質並未探討之處。

故此,我國永續農業組織,要達到永續發展鵠的,不僅有賴組織成員彼此 相互的配合與支持,更需要領導人發揮領導力,藉組織行為所產生之社會資本 以及領導人人格特質,建構穩固的組織文化,以維繫永續農業組織朝向正確的 方向發展。

DOI:10.6814/THE.NCCU.MPLE.006.2018.A05

DOI:10.6814/THE.NCCU.MPLE.006.2018.A05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