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節依照第四章資料分析的結果與討論,將研究發現歸納成下列幾點,並作 成結論。

壹、智能障礙學生在融合班中的學習行為

ㄧ、學習專心度

(一)學習注意力:學習的專心度不錯,很用心在學習,只要夠專心,同學 的走動或說話聲,對他的學習並不會造成很大的干擾。

(二)學習態度:有些課程雖然學的很吃力或聽不懂,但個案還是會跟同學 一起上課,視線會跟隨著老師移動,能在沒有老師的督促下自己練習、

預習課業。

(三)干擾行為:學習上還是會有專心度不足的時候,當學習的注意力分散,

會干擾同學或妨礙課程的進行。

(四)學習時間長:學習的時間越長,個案學習就會越無法集中精神,有時 甚至會有不想參與學習的行為出現

二、發表能力

(一)發表意見:個案在舉手回答時,不一定有答案才舉手發表,所以他 舉手並不代表他已經有答案,個案是個很想表現自己的孩子,在課堂

上的發表很踴躍,很想把自己學到的表現出來,個案的發表能反映其 學習的情形。

(二)發表內容:能針對提問回答問題,但答題的完整性並不佳,有時會 說的不完整,倒置答案有缺漏的現象,有時發表內容的句子並不通順。

(三)待答時間:老師需要給個案多一些待答時間,他才能較完整的說出 自己的意見、看法。

三、學習習慣

(一)擅於模仿,錯誤套用:個案會觀察鄰近同學,進而模仿同學的學習 行為,他不會過濾模仿的行為,所以會產生錯誤套用的學習情形。

(二)舉手發表:個案常在上課時舉手,即使老師沒提問,他還是會舉手,

所以他除了回答問題以外,上課中也常常舉著手。

(三)按部就班的態度:個案即使跟不上同學學習的進度,他也會先完成 一樣工作,再接續下一件工作,他不會把未完成的事情先擱在一旁,

因為這樣的學習習慣,也導致他忽略了某些課程活動的學習。

(四)學習需要多次的練習和記憶:個案的短期記憶力明顯較不佳,記憶 上的缺陷,使得學習需要多次的練習和記憶,才能跟上進度,減少學 習上的落差。

(五)邊唸邊寫的習慣:習慣性的唸出學習的內容,能幫助個案自己更了 解題目的意義。

(六)主動提問,尋求協助:個案在學習上有不會或不懂的,他會主動去 問老師或同學,但是他只固定問某一些同學,不是每一位同學他都會 主動去請教他們。

(七)容易受干擾導致學習中斷:當個案不夠專心時,容易被外界因素影 響,導致學習中斷。

四、學習結果

(一)無法顧及學習的整體性:注意廣度狹窄,無法顧及學習的整體性、

全面性。

(二)作答時間長,答對率降低:個案自己能完成簡單的題目,當答題時 間太長,錯誤率就會提高,會出現許多前後矛盾的答案。

(三)準時繳交作業,主動完成訂正:個案在寫作業方面非常認真,加上 家人用心指導,所以作業的內容在家人的指導下,寫的非常的完整。

(四)無法理解所學的概念:受限於先天智力缺陷,課堂上學習的觀念或 概念他根本不能理解。

(五)日常生活鮮少接觸的學科,學習成效低落:以電腦、英文、數學、

直笛等課的成果較不理想。

(六)缺少時間反覆練習,學習效果難以強化:只能從作業上看到個案具 體學習的結果,課堂上的表現,由於沒有足夠的練習時間加以強化,

導致學習效果難以持久。

(七)反覆提問:個案會重複詢問相同的問題,因為他不了解,所以需要 老師再次講解和說明,。

貳、智能障礙學生學習行為的改變歷程

一、學習專心度的改變歷程

個案從不專心到專心學習的歷程,導致改變的因素,包括個案對學習內容更 感興趣、老師給予的鼓勵發揮作用、同學的體諒和包容,以及教師管教態度的堅 定與導師的叮嚀。

二、發表能力的改變歷程

(一)回答的內容改變歷程

從個案回答的內容中發現,他的回答由簡單的詞彙進步到會說較長的 句子,還會出現疑問句或反問句,探究其改變的原因,主要是個案心智隨 年齡逐漸增長,所以語言的學習也逐漸有進步,加上在融合班中學習,潛 移默化的效果所致。

(二)發表能力的改變歷程

發表能力的改變歷程,從不管會或不會都舉手,到個案有答案再舉手 的改變過程,以分組學習的影響最大,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會以整組的 表現為考量,進而約束個案舉手發言時能做有效的發表。

三、學習習慣的改變歷程

(一)學習習慣的改變,從消極的態度慢慢轉變成積極的學習,與個案自己 調整的學習心態有關,由於個案主動學習的意願增強,因此消極的學 習態度也漸漸受影響。

(二)上課走動的習慣,能漸漸改善,則和老師調整個案學習時的位置有關。

四、學習結果的改變歷程

(一)學習結果的改變,會因為學習經過不斷的練習,使個案熟練度增加,

學習效果因而提升。

(二)作答時間太長,個案會出現疲憊或敷衍了事的心態,導致答題錯誤率 提高。

參、影響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因素

一、同儕的影響

(一)同儕的干擾,常導致個案出現學習中斷或不專心的情形。

(二)同儕成為個案學習模仿的對象。

(三)同儕的約束力,能減少個案不良行為的產生。

(四)同儕的協助和幫忙,使個案更有學習的動力

二、老師的影響

(一)老師在個案身旁督促他,學習上就會較專心,反之,就會出現學習 不專心的情形。

(二)老師在學習上提供個案學習方面的意見,能使他學習效果更好。

(三)老師安排適合個案的學習活動,讓個案能參與,可以使學習行為更 持久。

(四)老師對個案適時的要求,會促使他的學習產生進步。

(五)老師能給予個案個別指導,個案學習進步的速度將會更快。

三、智能障礙學生的個人因素

(一)生理因素

1.個案身體的狀況會影響到他上課的學習,如身體狀況不佳,就會 造成學習無法專心的情形。

2.個案的學習動作會比一般同齡學生來的不純熟,會跟不上學習的 進度。

(二)自身能力

1.個案語文能力佳,學習國字的能力強,所以,語文能力是其學習 上的優勢。

2.個案具有模仿學習的能力,藉由模仿來達成學習的目的。

3.學習上會有依賴的心理。

(三)學習上的缺陷

1.先天構音問題,使得個案的發音不清楚,學習語文方面受限。

2.對個案來說,要將學習的符號意義化,是有困難的。

3.受限於手部小肌肉的發展,手的精細動作不靈活,所以無法有效 的學習。

4.沒有數與量概念,對學習內容無法了解和應用。

四、教材的影響

(一)教材富新鮮感,加上能動手操作,所以個案的學習態度會更積極、專注。

(二)上課的教材對個案來說有困難時,會缺乏學習動機,有時甚至他會想要離 開學習現場。

(三)對學習的教材缺乏興趣時,上課的精神就會越來越差。

(四)針對個案設計教材,能使其學習效果提升。

五、學習時間的影響

個案在校學習的時間有限,老師能個別指導的時間也不多,所以,欠缺足夠 的練習來強化學習,使得學習效果不佳。

六、生活環境的影響

家長對個案用心的照顧,對個案的學習幫助很大,生活環境提供的優勢居 多,亦是個案學習進步的原因之一。

七、學習環境的影響

班級氣氛的營造讓個案覺得有安全感,他會很放心的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

願意表現自己。學習環境營造出來的學習刺激,能提升學習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