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實際效果,藉由整合 2003 到 2009 年的 25 篇博碩士論文的研究數據,探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 效能兩變項的相關性、調節變項的影響力、及跨變項相關作用的結果。

在研究方法上採用後設分析技術進行,結果分析共分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後設分析,有 25 篇研究納入分析;第二 部分在確認調節變項的存在與其對兩變項平均相關的干擾效果,分別以地 區及轉型領導等 2 變項投入;第三部分在釐清跨變項間的相關情形,兩兩 變項間須至少有 5 篇以上的數據才會投入分析。

因此,根據文獻探討及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本章共分兩節,第 一節為結論,第二節為建議。

第一節 結 論

研究結果發現,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間確實存在顯著相關,然而 其平均相關會受到轉型領導及組織文化的調節,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 的跨變項間雖均有顯著相關存在,但卻呈現出創新未必與預期標的相符合 的情況。準此,綜合文獻探討及研究發現提出結論如下:

壹、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效應量有顯著相關,且在程度上為大 效應量

後設分析結果發現,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間確實存在顯著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關,且平均相關屬大效應量,但此效應量之間受到異質因素的干擾,應加 以排除之。

貳、轉型領導為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間的調節變項

在調節變項分析中,以名義型變項(地區特徵)及連續型變項(轉型 領導)兩組分別探討其是否具有影響力,發現:

一、地區特徵不會影響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相關性

依地區特徵分組進行考驗,發現各地區組別之間的效應量亦為同質,

顯示年代與地區的差異都不是影響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調節變項。

二、轉型領導是影響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異質因素,而轉型領導與 效應量為同方向變動關係

以後設迴歸發現轉型領導能顯著地預測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的 平均效應量,顯示其為調節變項,轉型領導的能解釋 3.763%的變異,且與 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為正相關。

參、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跨變項間均具有顯著相關,且各效應量 在程度上均為大效應量

以三大向度進行跨變項分析,第一為整體學校創新經營與個別學校效 能的相關情形及程度;第二是整體學校效能與個別學校創新經營的相關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形及程度;第三是個別學校創新經營與個別學校效能間的相關情形及程 度,分述研究結果如下。

一、 整體學校創新經營與個別學校效能間均有顯著相關存在,其中以行 政績效表現與整體學校創新經營的平均效應量為最高

整體學校創新經營與個別學校效能層面的平均效應量均達顯著,顯示 學校創新經營與各層面的學校效能均有實質相關。其中整體學校創新經營 與行政績效表現的平均效應量 0.748 為最強、與教師專業表現的平均效應 量 0.699 次之、與校園環境效能的平均效應量為 0.663 居第三、與學生成 就表現的平均效應量為 0.651 居第四、最後是與社區認同參與的平均效應 量 0.647 為第五。

二、 整體學校效能與個別學校創新經營間均有顯著相關存在,其中以行 政管理創新與整體學校效能的平均效應量為最高

整體學校效能與個別學校創新經營層面的平均效應量均達顯著,顯示 個別學校創新經營的表現與整體學校效能間有實質相關性存在。其中以整 體學校效能與行政管理創新的平均效應量 0.750 為最高、與學生展能創新 的平均效應量 0.740 次之、與組織氣氛創新的平均效應量 0.739 居第三、

與校園環境創新的平均效應量 0.733 居第四、與社區資源創新的平均效應 量 0.717 的平均效應量 0.717 居第五、與課程教學創新的平均效應量 0.713 居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三、 個別學校創新經營與個別學校效能間均有顯著相關存在,其中以行 政管理創新與行政績效表現的平均效應量為最高

個別學校創新經營與個別學校效能跨變項間的平均效應量均達顯 著,代表每一學校創新經營作為與每一學校效能層面間均有實質相關性存 在。若單就效應量大小觀之,以行政管理創新與行政績效表現的平均效應 量 0.727 為最高,其餘層面的平均效應量介於 0.547-0.697 之間。

若個別討論單一創新作為與不同效能層面之間的關係,發現除課程教 學創新與教師專業表現的平均效應量高於其他各效能層面外,其餘所有的 創新作為(行政管理創新、學生展能創新、社區資源創新、校園環境創新、

組織氣氛創新)均與行政績效表現取得最高的平均效應量。

若個別討論單一效能層面與不同創新作為之間的關係,發現在教師專 業表現向度中,其與校園環境創新的平均效應量高於其他創新作為;在行 政績效表現向度中,其與行政管理創新的平均效應量高於其他創新作為;

在學生成就表現向度中,其與學生展能創新的平均效應量高於其他創新作 為;在社區認同參與向度中,其與行政管理創新的平均效應量高於其他創 新作為;在校園環境規劃向度中,其與行政管理創新的平均效應量較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