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1999 年船舶扣押公約

第二節 結論與建議

賽跑一樣,錯過這次機會,下次機會就不知在何時了,甚至該艘船舶可能在其他 國家被其他的債權人先扣船了,這樣對我國債權人之保護實有不周。故針對我國 扣船保全程序的冗長,同應予以改進。

另船舶一遭到扣押,其經濟損失是很可觀的,因而一些國家會針對扣船要求 債權人提供反擔保(我國稱之為擔保),且於終局裁判前債權人所提供的證據僅 須釋明即可,又為正確迅速作出裁定,法院並無充足時間作深入的調查,故於事 實不明的情形下,錯誤扣船的發生不無可能,為防止債權人濫行扣船,反擔保應 有其必要性。但就債權人而言,於債權尚未實現且有實現危險的情形下,扣船是 有效的保障措施,可是一筆數額可觀的擔保,無疑阻礙債權人聲請保全程序的權 利,若該債權人已因債務人違約,導致經濟困難,為了請求法院幫助其實現債權,

還須提供其負擔不起的擔保,可說是雪上加霜。再就債務人而言,要求債權人提 供反擔保,可以在錯誤發生時,獲得賠償,但真正的損失僅憑法院事前估算能否 完全補償尚有疑問,而有些損失可能是扣船前所無法預見的,對於超出反擔保數 額的部分又該如何處理,亦是個問題463。在我國債權人於聲請保全程序如假扣押 所須繳交之擔保金為請求金額的三分之一,若是聲請假處分,則可能要求請求金 額全額之擔保金,這樣的標準於普通訴訟是否適當姑且不論,惟於海事訴訟之標 的金額通常很大,若依我國擔保金額的規定,只有有錢人或銀行方有足夠的資力 聲請扣押船舶了,對照英國聲請扣押船舶時,並無要求提供反擔保金之規定,我 國著實嚴格。這樣會發生一個問題,就是債權人面臨數個可以選擇扣船的地方 時,其當然會選擇限制較少的地方去聲請,這使我國的債權人須遠赴重洋到別的 國家去扣船,或者造成同上開所述,該艘船舶可能在其他國家被其他的債權人先 扣船了。或許這樣的政策是在保護債務人,但在國際間對扣船反擔保採取寬鬆制 度的同時,我國此一規定,將使債權人不願融資予債務人等情形發生,且降低我 國海上事業與國際間的競爭力。基此,關於擔保金金額高低或許可以依債權人實 際狀況,如資力、債信等,予以分等級評估,而不是一律要求請求金額全額或三 分之一之金額的擔保。

第二節 結論與建議

463 郭紅怡,訴前扣船反擔保問題探討,法學雜誌,2002 年第 4 期,第 65 頁。

綜前所述,對物訴訟具有四種優點:一為扣船即取得管轄權,可彌補對人 管轄不易取得的困難;二為對物管轄權容易確認;三為扣押船舶為請求權人提供 擔保;四為迫使債務人出面解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經由扣押船舶,使得原本 不具有實體訴訟管轄權之英國法院,因而取得實體訴訟管轄權,這樣的規定不但 於國際公約可發現其蹤影,如大陸法系國家中國的「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中也 可見對物訴訟規定,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但關於我國整個扣船的流程,似嫌繁瑣、

程序冗長,且擔保金額太高,對於船舶所有人固然充分保護,相反地對於我國債 權人的保障即有不周,如何於二者間取得平衡,值得立法機關於修法時審慎思量。

又另一種海事請求權人常用之保全措施,即為瑪瑞瓦禁令,其屬於對人訴訟 中之一種中間禁令,目的在於防止債務人將其資產為處分,或將其資產移轉至英 國境外,以保全將來裁判之執行。之後隨著國際性經貿的發展,原有的瑪瑞瓦禁 令已無法滿足現況,遂又發展出世界性瑪瑞瓦禁令,將所針對債務人資產擴及於 國外之資產。由於英國倫敦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世界各大銀行均於英國設有分 行,並受英國管轄,因而無論是在英國或其他世界各地銀行有被告之銀行存款,

只要世界性瑪瑞瓦禁令一作出,有關的大銀行不敢抗命,以免造成藐視英國法庭 的嚴重後果。雖然英國這種膨脹之域外管轄權遭受批評,因此針對世界性瑪瑞瓦 禁令,英國會附上但書,說明禁令只針對被告,不影響外國第三者,且其將不存 在藐視英國法庭的罪名,且發出禁令時,強調不與外國法院發生管轄衝突。但實 際上英國法院對聲請此種禁令之條件越來越寬鬆,足見英國法院仍盡力爭取此種 全球性司法管轄權,以及拓展其域外效力464。是就對物訴訟或是瑪瑞瓦禁令的整 個聲請流程以觀,英國皆積極成為海事審判中心,而此亦為英國帶來極大之經濟 利益。

故以海上事業具有國際性質而言,不論是國際公約,或是其他國家的規定,

均朝向一個統一規定的方向為努力,若我國海事法律相關規定未能與國際接軌,

除了無法充分保障我國債權人外,亦將使我國的海上事業喪失與其他國家競爭的 機會,從而相關海事法規定應朝國際化目標邁進,是件刻不容緩的事。再以我國 為一海洋國家,在中國大陸市場需求強勁帶動下,就以我國高雄港為例,其 95

464 參羅俊瑋,中國海事強制令之初探,法令月刊,2006 年 2 月,第 177 頁。

年之貨櫃裝卸量為歷年來新高,排名居全球第六名,而船舶噸位更是逐年有大型 化趨勢,95 年進港船舶 2000 噸級以上艘數佔總艘數二成以上465,因而我國港口 之營運績效實不容小覷。另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繼 90 年 3 月出版海洋白 皮書後,依 93 年 3 月 31 日海洋事務推動委員會第一次委員會決議,研提「國家 海洋政策綱領」,並著手修訂白皮書,經與各主管部會多次輪動修訂,於 94 年 12 月 19 日奉行政院核定,95 年 4 月出版「海洋政策白皮書」第二版,其內容包 含國際權益與國家發展、海上安全、環境與資源、發展海洋產業、深耕海洋文化 等,無非強調海洋台灣的理念,並與世界潮流接軌,而其中於發展海洋產業一章,

即明白指出台灣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國際貿易之往來,而海運承擔 98%以上的對外 運輸,為善加利用我國位居亞太地區主要航線之地理要衝,以及擁有高雄、基隆、

台中等優良港口之優勢,政府需結合民間豐沛資源,共同建設及提升港埠作業能 量與效率,以厚植競爭力,達成我國成為亞太海運中心及全球運籌中心之目標

466。隨後教育部於 96 年初亦公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欲將海洋國家理想落實 於教育之中467。準此,海洋發展儼然為國家既定之目標,無庸置疑,則除了政策 的強力宣示外,更應有實際作為的實踐才是,因此相關法令規章是否無法因應實 務所需,是否已與潮流相背離等,皆應劍及履及地檢討與修正。

因此本文嘗試參考英國對物訴訟制度、國際公約及以中國的「海事訴訟特別 程序法」規定,於海商法第 8 章後增訂一章,試擬出一份立法方案。又因英國對 物訴訟制度係以「物」為被告,與我國以「人」方為訴訟主體之制度並不相符,

故於本文引進此一制度時仍然以「人」為被告,只就被告姓名須特定這點稍作改 良。另英國對物訴訟制度乃係一訴訟程序,藉由扣押「物」以開啟訴訟程序,雖 與我國假扣押相仿,但仍與保全程序有別,因我國仍須待原告提起本案訴訟,始 為訴訟程序之開啟,若全然適用於我國,恐將顛覆傳統之訴訟程序架構。因而本 文嘗試保留我國固有之訴訟程序,即以「人」為訴訟主體,並對於保全程序管轄 權與實體訴訟管轄權為分離之制度仍予以延續,僅就對物訴訟中值得援用之措施 予以採納,惟就執行保全程序後之管理、鑑價、拍賣與分配仍依據強制執行法規 定:

465 參交通部高雄港務局「高港年報」,網址為http://www.khb.gov.tw.

466 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所出版之「海洋政策白皮書」,網址為http://www.rdec.gov.tw.

467 參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所公布之「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網址為http://www.edu.tw.

條號 增訂條文 說明

其他請求而被執行保全程序。但為執

之 程 式 與 期

時,為姊妹船之實質所有人。

程序,得以揭示方法為 之。

全 程 序 之 執 行 ,已於強制 執 行 法 第 114 條 刪 除 執行 期 間 限 制 之 規 定,為避免重 複故刪除之。

附 錄

Civil Procedure Rules materials

CPR PART 25

I INTERIM REMEDIES Order for interim remedies

25.1 ⑴ The court may grant the following interim remedies – (a) an interim injunction;

(b) an interim declaration;

(c) an order –

(i)for the detention, custody or preservation of relevant property;

(ii) for the inspection of relevant property;

(iii) for the taking of a sample of relevant property;

(iv) for the carrying out of an experiment on or with relevant property;

(v) for the sale of relevant property which is of a perishable nature or which for any other good reason it is desirable to sell quickly;

and

(vi) for the payment of income from relevant property until a claim is decided;

(d) an order authorising a person to enter any land or building in the possession of a party to the proceedings for the purposes of carrying out an order under sub-paragraph (c);

(e) an order under section 4 of the Torts (Interference with Goods) Act 1977 to deliver up goods;

(f) an order (referred to as a “freezing injunction”)-

(i) restraining a party from removing from the jurisdiction assets located there;or

(ii) restraining a party from dealing with any assets whether located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or not;

(g) an order directing a part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location of relevant property or assets or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relevant property or asset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 subject of an application for a freezing injunction;

(h)an order (referred to as a ‘search order’) under section 7 of the Civil Procedure Act 1997(order requiring a party to admit another party to premises for the purpose of preserving evidence etc.);

(i) an order under section 33 of the Supreme Court Act 1981or section 52 of the County Courts Act 1984(order for disclosure of documents or inspection of property before a claim has been made);

(j)an order under section 34 of the Supreme Court Act 1981or section 53 of the County Courts Act 1984 (order in certain proceedings for disclosure of documents or inspection of property against a non-party);

(k) an order (referred to as an order for interim payment) under rule 25.6 for payment by a defendant on account of any damages, debt or other sum (except costs) which the court may hold the defendant liable to pay;

(l) an order for a specified fund to be paid into court or otherwise secured, where there is a dispute over a party’s right to the fund;

(m) an order permitting a party seeking to recover personal property to pay money into court pending the outcome of the proceedings and directing that, if he does so, the property shall be given up to him;

(m) an order permitting a party seeking to recover personal property to pay money into court pending the outcome of the proceedings and directing that, if he does so, the property shall be given up to 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