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經濟弱勢學童教育問題

經濟弱勢學童在教育方面,常面臨到課後學習量與學習時間較少,也常發生 家長沒有能力指導孩子功課的現象。以下本節將針對經濟弱勢學童的教育問題進 一步探究之。首先針對經濟弱勢學童之意涵作一說明,接著探討家庭經濟因素對 學童學業成就之影響,最後探究經濟弱勢學童之教育問題。

一、經濟弱勢學童之意涵

現今社會日趨複雜,社會結構朝向多元化發展與急速性變遷下,「弱勢」一 詞已是由國籍、族群、語言、文化、地域、宗教… … 等種種因素交織而成的詞 彙。依據曾端真(2005)、劉世閔(2008)之看法,「弱勢」乃是強勢的相對概念,

泛指因社經地位、文化、地理環境、身心障礙、基因、學習地位、家庭型態及少 數族群等不利因素所形成的狀態,其在升學、就學、就業方面,會因位處社會邊 緣、文化資本不足或家庭失功能,以致下一代身心無法正常發展而受影響。

教育部於 2001 年召開「2001 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會議中將弱 勢學生的類型區分為三大類,分別是:「身心障礙」、「原住民」、「社會弱勢」。其 中,「社會弱勢」者又依據社會、家庭、個人三方面區分為不同的類型。其中家

庭方面依家庭經濟、結構、語言文化等因素導致的學習不利,再區分為三項弱勢 類別,分別為:1.經濟能力,例如:中低收入戶、失業家庭…等。2.家庭型態,

例如:祖孫二代家庭、暴力家庭、父母雙亡者、流動家庭、遊民…等。3.社會適 應,例如,移民家庭、少數民族、外籍父母等。諸如此類出身於弱勢家庭,且家 庭功能式微的兒童,即為目前備受各方重視的「弱勢學生」(教育部,2001)。

至於「經濟弱勢家庭」,一般指的是社會救助法中所指的低收入戶或突遭變 故、災害家庭,從字面上看,意味著家庭收入明顯不足以應付家庭一般支出之所 需,特別在正常之情況下,家庭經濟的主要支柱者竭盡所能,收入仍明顯不足,

而成為社會救助的主要對象(薛承泰,2008)。

本研究所指之「經濟弱勢學童」,從教育部的分類標準來看,表面上應是屬 於家庭因素導致學習不利的「弱勢學童」,特別是「經濟能力」不足的類別。但 因本研究之研究範圍為接受博幼基金會課後輔導方案之家庭經濟弱勢學童,因 此,本研究對象適用之認定標準,則不受上述教育部之分類標準限制,完全以博 幼基金會對家庭經濟弱勢學童的認定標準為之。

二、家庭經濟因素對學童學業成就之影響

臺灣近年來受到全球化經濟及金融風暴的影響,在貧富差距與失業的指標資 料中,不斷創下歷年新高。尤其是對於低技術、低教育程度的工作者而言,由於 技術水準低,取代性高,受到的衝擊也相對最大,這使得原先已經困頓的家庭經 濟生活更形窘迫(黃佳凌,2004)。在國內,決定家庭是否貧窮,主要依據社會救 助法之規定,以政府公布最近一年個人消費支出的某固定比例為準,訂定貧窮 線,作為政府提供貧窮家戶的各項收入維持補助的基線(林士翔,2002)。

根據國內針對低收入戶的研究發現,低收入戶其特徵大抵可歸納為下列三 項:1.長期的經濟匱乏,亦即長期的失業或低度就業,不但收入低,加上無儲蓄 觀念,甚至靠借貸度日。2.長期的貧困,無經濟能力,因此居住的地方狹小、擁 擠、雜亂,且無隱私權,習慣性酗酒嗑藥,甚至常以暴力行為解決問題。3.經濟

上長期的困境,產生如:宿命論、無助、依賴、自卑或低自尊等生活態度或價值 觀,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獨特的生活模式,只顧眼前,對未來毫無盼望,即使造 成經濟匱乏的因素消失,但因難以改變其不正確的無知態度與偏差的價值觀,於 是一代又一代傳承生活著,也就是所謂的貧窮文化(呂寶靜,1994)。貧窮文化,

使得貧困家庭造就的下一代也是窮人,構成了一種強者越強、弱者恆弱的現象,

也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中所說的代間貧窮循環。

1960 年代的貧窮文化及福利依賴的概念,認為貧窮者其獨特的價值、抱負 和心理特質,將會阻礙他們的成就並產生偏差行為,使其仍在貧窮中。持續貧窮 不只是在這一代,同時會透過社會化傳給下一代,孩童會吸收次文化中的基本價 值觀與態度,這些心理缺陷便會抑制向上流動。Oscar Lewis 在其原著「貧窮文 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一書中,論述貧窮文化理論是強調那些世 代貧窮的人口,發展出一種不同於主流社會價值、信念、行為和生活模式的貧窮 次文化,此種次文化即是導致貧窮世代傳遞和自我循環的主要因素(Oscar Lewis,1959/2004)。

陷入貧窮的原因有很多,但脫貧的方法卻不容易找到及時且立即有效之萬靈 丹,許多貧窮者在欠缺自我效能之際,其下一代落入貧窮的世代性便相對提高(林 平烘、林淑玲,2009)。伴隨貧窮而來的文化不利、資源匱乏等學習不利因素,

常常使得經濟弱勢學童在求學路上遭受阻礙,甚至中斷,進入職場後難有競爭 力,階級流動趨緩,甚至停滯。觀諸目前國內經濟發展與基測結果,無論是社會 的所得分配,或是學生的學業成就,皆呈現 M 型化的雙峰現象(國立臺灣大學師 資培育中心,2009),如此一來,世代相傳的貧窮循環可能性將相對提高。

楊靜齡(2000)表示,低收入戶致貧的原因,大抵來自個人、文化和結構三方 面。個人因素包含教育程度低落、缺乏謀生技能、失業、傷病、殘障、依賴人口 多等。文化因素包含貧窮問題與其他社會問題交互影響。結構因素則包含經濟恐 慌、分配制度不公平、缺乏工作機會,致使基本工資過低。低收入戶學生處於低 社經地位之下,最能感受到貧窮及物質上的匱乏。其從小在基本需求層次上的滿

足,一直是不夠的。這並非是家人不愛他們,但生活過程中的嚴重忽略和放棄,

使得對生活及學習沒有太多的期待,進而導致在學習適應上產生問題,如:學習 態度不佳、學業成績低落、人際關係不良,最終形成毫無學習動機。

究竟經濟因素對學童學業成就的影響如何?觀諸國內如:黃國彥、劉玉燕

(1983)與陳建州、劉正(2001)等之研究,自時間變項的縱切面,去看家長社 經地位對學生學業的影響力,發現不同教育階段,家長社經地位對學生學業具有 不同程度之影響。

另一類研究,則自時間變項的橫切面看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變項為何。此類 研究又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主要關注家庭社經地位,解析出多種變項,例如:

父母職業、家庭文化設施、文化刺激、教育資源、家長教育期望、精密型語言、

教育認知的階層差異等,顯示出社經地位與學業成就有程度不一的相關性,這類 研究很多,如:林義男(1993)、楊瑩(1994)、陳正昌(1994)、鄭淵全(1997)、

陳怡靖(1999)、謝孟穎(2003)、李敦仁和余民寧(2005)、周新富(2006)、張 芳全(2006)、林俊瑩和黃毅志(2008)。另一部分則是從社經地位的高中低三層 次來看和學業成就的顯著差異,如黃懷萱(2006)的研究發現,高社經地位與高 學業成就確有其相關性。

上述研究中,周新富(2006)更直指家庭社會資本才是影響子女學業成就的關 鍵因素,家庭經濟條件對家庭社會資本仍具高影響力。顯示子女的學業成就,係 與家庭社經地位的高低成正相關,甚至一如貧窮循環般,亦隨家庭經濟條件出現 循環再製的因果鎖鏈。

另有兩位國外學者,Duncan 與 Brooks-Gunn(1997)歸納眾多研究,所得結 論是「家庭經濟狀況比家庭結構、父母教育更能預測兒童的智慧能力與學習成 就」。家庭經濟因素對兒童學習成就的影響力,遠甚於非經濟因素。增加中低收 入兒童的家庭收入,比增加中產或上流階級家庭的收入,更能提升兒童的心智能 力與學習成就。而 Mayer(1997)更發現,一旦兒童的基本物資需求滿足之後,

家長本身的特質比家庭收入的影響力更大。雖然家長特質的影響力凌駕於家庭經

濟因素之上,但 Mayer 所謂的「兒童的基本物資需求被滿足」,亦指家庭的財務 資本若能達到顧及兒童溫飽的水準之上,則父母的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便躍升 為影響兒童學習的關鍵因素。

上述研究均顯示,「家庭社經地位」影響個人的求學與生涯表現既深且遠。家 庭社經地位越高,越有能力提供各種教育資源,同時也越能激勵其子女之學習動 機,進而有利於子女之教育取得,提升子女之學業成績,並提高其教育年數(巫 有鎰,1999;張善楠、黃毅志,1999;陳怡靖、鄭燿男,2000)。反之,低社經 家庭,由於「家長不重視教育」、「生活經驗的不足」、「文化不利」與「文化剝奪」

等因素,容易導致子女低學業成就表現(蕭玉佳,2011)。

依據國內行政院內政部於 2008 年,針對當年度 6 月底居住於臺閩地區內,

具有我國國籍,獨立設戶,並符合「社會救助法」所規定低收入戶進行生活狀況 調查(內政部統計處,2009)發現,低收入戶認為要脫離貧窮困境之方法,除了 依靠政府提高補助款外,大多以「期盼子女長大就業」之重要度相對較高。這說 明了低收入戶家庭多把希望寄託在子女的教育與就業上,而教育又是為就業做準 備的先決條件。因此,教育成為經濟弱勢者扭轉社經地位的一個重要社會機制與 希望,究竟「教育」,是否真能切斷貧窮的環結,破除貧窮的咒語,成為當今許多 研究的目標。

雖然,家庭經濟條件乃是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充分條件,但卻非必要條件,

換言之,若致力於提升家庭社會資本,讓低社經家庭獲得類似高社經家庭之教育 利多模式,學校方面採取積極性差別待遇,以改善經濟弱勢學童之學習處境,則

換言之,若致力於提升家庭社會資本,讓低社經家庭獲得類似高社經家庭之教育 利多模式,學校方面採取積極性差別待遇,以改善經濟弱勢學童之學習處境,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