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綜合討論

本節針對本章一至四節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綜合討論,分析國中階段學生對身 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

壹、 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分析

就全量表整體而言,607份有效問卷中,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 之各題選項的平均分數為3.15,標準差為0.52(問卷採四點量表),其中認知分 量表(M=3.33)、情感分量表(M=3.02)以及行為傾向分量表(M=3.06),在 三個分量表的得分皆大於中間值,由此可以看出普通班學生對於身心障礙同儕的 接納態度是正向且積極的,而在認知分量表、情感分量表、行為傾向分量表方面 也是正面積極的,此研究結果與多位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似,整理如下:

(一)對不分類身心障礙同儕呈現正向接納態度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邱鈺喬(2003)、、邱嘉琳(2007)、洪淑玲(2009)、朱敏倫 (2010)、陳姿諭(2012)、羅于宣(2013)、賴采茵(2015)之研究結果相似。

(二)對智能障礙同儕呈現正向接納態度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張靜雯(2003)、林乾福(2003)、黃玉嬌(2006) 、黃淑慧 (2007)、謝明益(2007)之研究結果相似。

(三)對學習障礙同儕呈現正向接納態度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陳維錡(2005)、葉振彰(2006)、林春嬿(2010)、許乃文 (2015)之研究結果相似。

(四)對視覺障礙同儕呈現正向接納態度

本研究結果與涂添旺(2002)、曾月琴(2005)、黃金美歡(2005)、陳裕升(2015) 之研究結果相似。

(五) 對聽覺障礙同儕呈現正向接納態度

本研究結果與李玉琴(2002)之研究結果相似。

(六) 對自閉症同儕呈現正向接納態度

本研究結果與黃翠琴(2005)、陳慧茹(2010) 之研究結果相似。

綜合上述結果,可發現本研究與多數學者之研究結果相近,大多數普通班級 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是趨於正向、積極的。

貳、 不同背景變項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之探討

就各個背景變項得分差異,綜合問卷調查結果,探討年級、性別、身分、家 庭型態、接觸經驗、學校表現是否影響普通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接納態度,其 分析結果如下:

(一)不同年級方面

本研究發現,不同年級的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有不同差異,

七年級最為積極正向,其次為九年級,最後為八年級。這與邱鈺喬(2003)、朱敏 倫(2010)的研究結果相似,七年級接納態度最積極,而八年級接納態度最為被 動。探究七年級、九年級學生為何較八年級學生呈現正向積極的態度,推測在七 年級學生心智發展尚未成熟,且由剛由國小升至國中,面對新的環境與同儕尚在 適應,因此對師長的規範較為遵守,對同儕的包容力較大,因而對身心障礙同儕 呈現較積極的接納態度;另一方面九年級同學則心智年齡較為成熟,且與同儕相 處情感較為深厚,因此推估接納態度較優於八年級學生。

(二)不同性別方面

針對不同性別的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有不同差異,普遍呈現 女生比男生積極的情形,本研究結果,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相似者有李玉琴 (2002)、邱鈺喬(2003)、林乾福(2003)、張靜雯(2003)、楊麗香(2003)、曾月琴(2005)、

黃金美歡(2005)、張宿志(2006)、黃玉嬌(2006)、葉振彰(2006) 、邱嘉琳(2007) 、 黃玉文(2007)、洪淑玲(2009)、朱敏倫(2010)、林春嬿(2010)等研究,多數的研究

中皆發現女生的接納態度優於男生,探究女生的接納態度為何明顯高於男生,推 測可能原因為女生較具有同情心與耐心,且在國中時期女生的心理發展比男生成 熟(張春興,2013),女生也更擁有同理心,因此表現出對同儕的關懷與接納更 勝於男生。

(三)不同身分方面

不同身分的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皆未有顯著差異。此與國內 相關研究朱敏倫(2010)結果相近,不同身分對於同儕的接納並非直接影響因素,

同儕間互動間不會刻意在意彼此的身分不同,更重視的是彼此互動的質。

(四)不同家庭型態方面

不同家庭型態的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皆未有顯著差異。此與 國內相關研究朱敏倫(2010)結果相近,若不同的家庭型態皆能具備完善功能,能 夠提供教育、溫暖並給予身障同儕正向的接納態度,任何家庭的學生在對一般同 儕或身心障礙同儕都能夠擁有正向的接納態度。

(五)不同接觸經驗方面

在不同接觸經驗的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有不同差異,研究顯 示,沒有接觸經驗的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在認知分量表、情感 分量表、行為傾向分量表或是全量表上,皆明顯較有接觸經驗者積極正向。本研 究結果,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相符者有朱敏倫(2010),此研究結果與大部分探討 結果有所差異,推測可能的原因為,過去研究對象多為國小學生,國小學生對於 身障同儕接納態度較高,而國中階段學生處青春期階段,更看重同儕間言行舉 止,然而身心障礙同儕較容易出現不適當行為,因此身心障礙同儕引起同儕的反 感,或發生摩擦機率較高,這也可能是造成本研究中有接觸過身心障礙同儕的學 生,反而接納態度較為負向消極的原因;另外,是否有至資源班上課的不同接觸 經驗,則皆未達到顯著差異,並不會因是否有至資源班上課而影響身心障礙同儕 的接納態度。

(六)成績表現情形方面

在不同成績表現的國中學生對身心障礙同儕的接納態度表現無顯著差異,這 與國內相關研究黃翠琴(2005)、林姵瑤(2009)、林春嬿(2010)、陳慧茹(2010)、

羅于宣(2013)、陳裕升(2015)等研究結果相近。國中階段學業成就表現並非直接 影響同儕互動間的主要因素,可能因在近年教育政策改變,更重視學生多元的能 力的表現,紙筆的成績表現僅為測驗評量之一,現今成績的訂定方式也更加的多 元,因此若以紙筆成績表現高低去判別同儕接納態度是有困難的。

參、 身心障礙學生受歡迎及被排斥的特質項目

在研究發現最容易使身心障礙同學受歡迎的前五項特質項目為:「容易溝 通」、「活潑開朗」、「認真負責」、「遵守規矩」與「服裝儀容整潔」,此類 特性多屬於個性特質及能力態度方面的表現。此結果與、陳維錡(2005)、朱敏 倫(2010)的觀點相符合,這即是愉悅且受歡迎的人格特質:在人際交往互動中,

而受歡迎的人格特質有:真誠、誠實、忠心、幽默、開朗、風趣等(李美枝,2004)。

因此身心障礙學生若擁有樂觀正向的個性,在同儕間更能獲得正向人際關係。

另一方面,最容易使身心障礙同學被排斥的特質項目前五項為:「身上有異 味」、「故意挑釁別人」、「干擾教室秩序」、「容易情緒激動」、「服裝儀容 髒亂」,此類特性多屬於個人外表及個性方面,李美枝(2004)指出,人都容易 受「外表」的影響,個人的長相、儀態、風度、穿著等外在的儀表樣貌,是影響 同儕接納的重要因素。身心障礙學生如果呈現「身上有異味」、「服裝儀容髒亂」

等外表形象自然是容易受到排斥的主要因素,難以得到同儕的歡迎與接納。而其 他如「干擾教室秩序」、「故意挑釁別人」與「容易情緒激動」等外顯行為問題,

亦是容易造成人際互動困難之處,此與涂添旺(2002)、朱敏倫(2010)指出特殊學 生的行為問題會影響他們不被同儕接納的觀點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