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戰與不對稱作戰之關係

第二章 網路戰與不對稱作戰

第二節 網路戰與不對稱作戰之關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第二節 網路戰與不對稱作戰之關係

一、網路戰是不對稱作戰的一種手段

不稱作戰就是敵方利用優異科技能力手段,以精準打擊獲取不對稱優勢,以 尋求精準、簡單、價低的戰略力組合,精確計算攻擊所需花費,以期建構損小、

廉價、效高的獲勝成功手段,如同美軍一艘軍艦可載面對面飛彈(SSM)2048 枚,

同時能接戰百餘公里的多個目標與精準摧毀。另不對稱作戰,也可以是軍事弱國 對付強國之戰術手段,藉以小搏大,利用強敵弱點、以智取勝,打擊敵人痛處,

以扭轉傳統的強弱關係,進而有效嚇阻防止對手發動戰爭的手段。63

網路戰對經濟、社會與實體領域造成的潛在破壞力,如同核子武器威力一 般,扺禦網路攻擊如同抵禦核武攻擊,因為攻擊可能採取任何形式、來自任何地 方,且靜態防禦將遭巨大或非傳統打擊摧毀;但不同於核子武器的是,網路戰的 匿名與散布特性,更加使得嚇阻手段無用武之地。64美國學者法加德(David Faggard)即指出,以網路為基礎的資訊戰術,可以運用規模較小、裝備較差的個 別部隊行動,以數位媒體影響人數眾數的電子公民,甚至還可運用社交群集戰術 來推翻體制、決策者或是關鍵決策。65

資訊戰的核心戰略目的就是嚇阻潛在敵人構成之威脅,運用資訊戰做為武裝 衝突嚇阻手段,既符合國際法律與道德標準,又可發揮低損耗、高效能的最大戰 略效應。66在網路化時代,網路已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尤其是通信、管理 等系統與軍事指揮系統更與國家安全緊密聯繫息息相關,對這些網路攻擊實際也 就是對一個國家安全的攻擊。網路戰不但可以「兵不血刃」地破壞敵方指揮系統、

情報信息等軍用網路系統,還可以悄悄無聲無息破壞、癱瘓和控制敵方的商務與 政府網路系統,最終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672001 年,美國達特茅斯大學 (Dartmout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預測,網路攻擊將成為未來敵對團體和國家的 最佳不對稱作戰武器。68

從網路戰發展趨勢,各國已體會出網路戰的「不對稱」作戰效益,影響層 面不再局限於軍事行動的指管戰,而是提升國家安全的戰略議題。現今資訊科技 的快速發展,已為平時及戰時的經濟運作、社會互動與軍事作戰的本質帶來重大 的改變。69

63同註 55,頁 37-39。

64高一中譯,Soren Olson,〈檯面下較勁:網路戰與戰略經濟攻擊〉(Shadow Boxing: Cyber Warfare and Strategic Economic Attack),《國防譯粹》,第 39 卷,第 12 期,2012 年 12 月,頁 42-49。

65章昌文譯,David Faggard,〈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不對稱衝突的隠憂〉(Social Swarming:

Asymmetric Effects on Public Discourse in Future Conflict),《國防譯粹》,第 40 卷,第 10 期,2013 年 10 月,頁 43-44。

66黃文啟譯,Balne R.Clark,〈以資訊戰做為武裝衝突嚇阻手段〉(Information Operations as a Deterrent to Armed Conflict ),《國防譯粹》,第 37 卷,第 12 期,2010 年 12 月,頁 4-5。

67毛峰,〈日本創建網軍聯美反制中國〉,《亞洲週刋》,第 27 卷,第 21 期,2013 年,6 月,頁 37。

68同註 64,頁 45。

69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史利芙爾(Frank J.Cilluffo),《網路威脅與資訊安全》(Cyber Threats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頁,ⅩⅩ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二、網路戰的成本比其他不對稱作戰手段低廉

(一)飛機、船艦:美國學者盧福偉(Bernard Loo)指出,因全球軍事事務革新,高 科技武器的價格持續飛漲,從 2000 年起,英國國防部規劃建案之 8 億英鎊 的「監視者」(Watch keeper)無人飛行載具、兩艘數十億英鎊的新世代航艦、

英國空軍高達 130 億英鎊的空中加油機,及陸軍高達總價 60 億英鎊的新世 代裝甲車等 20 項主要國防專案的成本亦增加 17 億英鎊,對國防預算造成很 大的挑戰。70其實,美國國防部也因為新式戰機與戰艦的成本日益高昂,不 得不削減許多新式機、艦的建購案。

(二)導彈:不論是攻擊性或防禦性的導彈,成本都很高。以我國為例,根據王志 鵬的研究,台灣於 2008 年 10 月 3 日與 2010 年 1 月 30 日自美國購得 444 枚愛國者三型(PAC3)及相關雷達、地面設施等裝備,花費約 59.1 億美元。

同時為將 3 個連的舊型愛國者飛彈提升(依據單枚約 70%,雙枚約 90%的攔 截率估計,這 550 枚愛國者飛彈,最多也只能夠攔截中共 275 枚來襲飛彈,

不過戰時很可能在十數分鐘內即遭摧毀),我國又得支付 9.3 億美元,如此 昂貴的反飛彈建置作為,誠然不符合台灣現有的國防財政和經濟效益。71 (三)無人攻擊載具:一般人常認為無人攻擊載具應該很便宜,其實並不便宜。美

軍「掠奪者」無人攻擊機為例,成本約略要四、五百萬美元。72雖然比一般 軍用戰機便宜,但動則花費數百萬美元,仍然是國防上的負擔。

(四)網路戰:2000 年,中共學者張軍表示,網路戰是最廉價的武器。並指出,電 腦病毒是一種技術含量很高,且又十分廉價的高技術武器。隨著技術成長,

電腦病毒已能破壞敵軍的硬體,利用電腦病毒控制供電系統,讓控制系統瞬 時產生高壓,進而達到破壞硬體目的,故網路戰和導彈、核武器將成為戰略 武器。73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林恩(William Lynn)曾說:『敲擊一下鍵盤,就可 使訊息在 300 毫秒繞行地球兩圈,但為追查攻擊者而進行的鑑識工作,卻得 費時數月。』網際網路已經成為恐怖分子的廉價全球指管網路,不僅擁有數 不盡的網路節點,而且完全不需支付日常開銷及保養。74相對而言,在第二 次波灣戰爭,美軍為擊敗伊拉克的百萬大軍,總共出動 53 萬部隊、2200 輛 坦克,數以百計的飛機以及數十艘軍艦,這些人力與裝備上的佈署,耗費的 金錢高達 870 億美元。75根據美國陸軍戰院戰略研究所《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2002 年 10 月-2003 年 2 月的研究指出,第二次波灣戰爭美國所付 出的代價約 870 億美元,另還須斥資約 1000 億美元對伊拉克實施重建。76

70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盧福偉(Bernard Loo),《軍事轉型與戰略》(Military Transformation And Strateg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11 年,頁 79-82。

71王志鵬著,〈面對中國大陸軍力成軍,台海空優成空憂!思維必須大轉變〉,《尖端科技》,第 347 期,2013 年 7 月,頁 11。

72羅添彬,〈反制中國 軍方發展無人攻擊機〉,《自由時報》,2012 年 9 月 3 日, 版 1 。

73張軍主編,《IT 戰爭》,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年,頁 169。

74高一中譯,G.Stavridis and Elton C.Parker Ⅲ,〈航向網路之海〉(Sailing the Cyber Sea),《國防譯 粹》,第 39 卷,第 8 期,2012 年 8 月,頁 7-8。

75丁志宏,《陸軍數字化部隊建設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 年,頁 56-57。

76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韓力(Eric L.Haney)、湯姆生(Brian M.Thomsen),《論 21 世紀戰爭超越震 撼與威懾》(Beyond Shock and Awe: Warfare in the 21st Centur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10 年,頁 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三、網路戰的效益比其它不對稱作戰手段高

2013 年美國知名資訊安全《infosecisland》網站報導指出,只需 15 分鐘的網 路攻擊就能讓任何依賴西方資訊技術的社會癱瘓,它既可以攻擊隔壁的目標,也 可以攻擊世界另一端的目標,而重建被破壞的社會則需要好幾年的時間。77

網路戰是較不血腥,但具有潛在廣大效果的恐怖活動,網路駭客只須利用一 具電話或電子郵件連線就足以通達眾多不同電腦。因被偵測到的風險極低,遭受 反擊的風險也低。78現今要破壞一國的重要目標,如水壩或電力網路,已經不需要 像以往花那麼多時間,網路戰所具有的價值,已從以往被認為戰術階層的攻擊,

迅速提升成為戰略階層的攻擊。79網路攻擊不致於造成人命損失,但資訊之喪失、

作業之中斷、文獻之受損、伺服器遭清除等加總起來,損失卻是非常驚人。80 2014 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事件,更證明網路戰是既非血腥但又可達 到戰爭勝利的成功案例。根據 2014 年 4 月 21 日《約紐時報》的報導,俄軍在併 吞克島的每個階段,均成功的運用網路戰及高度訓練的特戰部隊,以獲得制勝的 先機。該報導亦指出,這是 21 世紀嶄新的戰法,行動一開始,俄軍便切斷克島 對外通訊電纜,並搭配網路戰,使克島的烏克蘭軍隊與本土隔絕。同時運用網路 媒體及流言力量,塑造出在烏克蘭極右派動亂之下,俄軍必須派遣部隊干預,以 保護當地使用俄語的民眾的合法性。81

此外,據報導,在過去二十年來,駭客從美國企業、大學、政府機關竊取的 智慧財產估計約 4 兆美元,誠如前美網路指揮部指揮官亞歷山大中將(Keith B.Alexander)所言:『這是史上最大宗的財富轉移。』2013 年 3 月,美國國防部 據報導,遭網路間諜竊取就高達 2 萬 4,000 件檔案。82同年 4 月 25 日,據《聯合 報》指出,美聯社的推特帳戶,於 2013 年 4 月 23 日下午約 1 點零 7 至 9 分鐘,

遭電腦駭客入侵,於網路上發佈兩起假消息,分別為白宮發生兩起爆炸及歐巴馬 總統受傷,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大跌 144 點,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市價瞬間損失 1 千 365 億美元(約四兆台幣)。83

我國學者陳漢強與蘇文德因此認為,網路戰與軍事作戰相較,網路作戰的成 本效益遠遠大於軍事作戰,一個電腦機房、幾部作業主機及少數精通資訊攻防的 專業人員,即可透過網路深入敵營輕易竊取重要資訊、從事情報作戰或癱瘓局部 區域的資訊作業,達其戰略目的。84而中共學者,李健與嚴美也指出,網路戰可 以最低的成本投入,獲取巨大的回報,因此,為實施不對稱戰作戰提供了無與倫

77Jarno Limnéll ,“Resilience ‒ The way to Survive a Cyber Attack,”infosecisland,

<http://www.infosecisland.com/blogview/23137-Resilience--The-way-to-Survive-a-Cyber-Attack.html

> (2013 年 12 月 15 日)。

78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中共發展「信息戰」及對我國建立資訊安全制度影響之研究》, 台北:五南文化出版,2002 年,頁 72。

79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史利芙爾(Frank J.Cilluffo),《網路威脅與資訊安全》(Cyber Threats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 年,頁 13。

80同上註,頁 24。

81王熊斌,〈併吞克島 俄盡展 21 世紀新戰術〉,《青年日報》,2014 年 4 月 23 日, 版 5 。

82王文勇譯,(David Alexander),〈網路防衛戰略方案〉(A SDI for Cyberspace),《國防譯粹》,第 40 卷,第 9 期,2013 年 9 月,頁 55-56。

83張佑生,〈美聯社遭駭 美股 2 分鐘跌 144 點〉,《聯合報》,2013 年 4 月 25 日, 版 1 7 。

84陳漢強、蘇文德,〈中共信息戰之網路攻擊型態研究〉,《新新季刋》,第四十卷,第二期,2012 年 4 月,頁 2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比的能力。即使相對貧窮的國家或非國家實體,都能隨時獲得必要的工具和接入

比的能力。即使相對貧窮的國家或非國家實體,都能隨時獲得必要的工具和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