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分析

第三節 網路焦慮

第三節 網路焦慮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圖書館與教育機構常運用網路做為其教育課程等之 來源與素材,於是,使用網際網路也被認為可能是造成圖書館焦慮的重要原因 之一(Omran, 2001)。在關於焦慮和資訊科技的研究領域中,電腦焦慮是主要 的研究主題,關於網路焦慮的研究仍不多。Presno (1998)與 Ealy (1999)指出網路 焦慮與電腦和科技焦慮(computer and technology anxiety)之間關係密切。本節 將說明網路焦慮之內涵,並旁及其與電腦焦慮之關係,接著介紹其型態,最後 說明網路焦慮者的特質及面對網路焦慮之因應策略。

一、網路焦慮的內涵

Presno(1998)提出網路焦慮是使用者面對網際網路中的龐雜資訊時,產生 了不知所措感,從而造成了個體潛在性的焦慮。同時,此種負面情緒亦會影響 個體使用網路的意願。網路焦慮隨著資訊科技電腦設備等的普及和網際網路的 快速發展而產生。在電腦初為人們使用之時,由於對新科技的不熟悉和恐懼而形 成了電腦焦慮,其內涵為由使用電腦或想到使用電腦所引發的非理性預期恐懼,

導致個體自身盡量避免或減少電腦的使用,而國外關於電腦焦慮的研究甚多,已 形成多種較為成熟的電腦焦慮量表(Computer Anxiety Scale, CAS)(曹博林,

2011)。

13

White 與 Scheb(2000)從大眾傳播理論解構網路焦慮內涵,定義網路焦慮 是個體在使用網路時,其心理對於自身及他人對於自己的形象看法有所不同,因 而造成的網路焦慮,也影響到對於資訊科技的使用。

文獻中指出電腦焦慮和網路焦慮彼此密切相關,相關研究中的受測者甚至 表示網路屬於電腦科技的一部份,對其來說,網路可謂與電腦畫上等號

(Durndell & Haag, 2002)。而使用電腦時所可能引發的焦慮或其他負面情緒,

同樣也容易出現在個體使用網路時(Omran, 2001),例如挫折感、疏離感、對 於電腦與科技的害怕退避等負面態度或感受(Kupersmith, 1992; Omran, 2001;

Rosen & Wugalter, 1990)。資訊科技日新月異,所對電腦硬體設備操作時,不熟 悉所帶來的恐懼感,是造成電腦焦慮的原因之一。Jay(1981)認為科技恐懼有 三個特色,分別為拒絕思考或討論關於電腦之事、對於電腦有著焦慮或害怕感 及對電腦存在負面看法。Wilson(1996)指出科技恐懼通常是由兩個原因所引 發,一個原因是價值觀中的信念或是學習與使用新科技的迫切性;另一個是感 覺能耐的不足或是對學習新科技能力的不足(轉引自邱炫富)。

二、網路焦慮的型態

Presno(1998)認為,網路焦慮是在使用網際路時,面對大量資訊和多元的 網路工具時,所產生的無所適從感覺,並進而引發了個體使用者的焦慮情形。同 時,Presno 藉由研究觀察 17 位學生使用行為,進行訪談和資料分析,指出網路 焦慮有四種不同型態:

1. 網路術語焦慮(Internet Terminology Anxiety):由於網路出現許多全新且未 曾接觸過的字彙或術語,因不熟悉及未知感而產生了焦慮。

2. 網路搜尋焦慮(Net Search Anxiety):在網路虛擬空間(Cyberspace)裡,

14

進行資訊搜尋時所引發的焦慮感。而此一焦慮則和由軟硬體設備操作等構 面所產生的電腦焦慮有所不同。

3. 網路時間延遲焦慮(Internet Time Delay Anxiety):因網路上眾多訊息於同 時間散播傳佈,又因網路是和眾多使用者共享頻寬等科技資源,在網路使 用者大量增加的狀態下,將相對延誤個體獲得訊息的時效,或網路堵塞等 的忙碌信息,進而萌生網路使用之時間延遲焦慮。

4. 網路失敗的泛恐懼感(General Fear of Internet Failure):對於擔心無法於網 路上完成工作或即時地達成目的,所隨之而生的憂懼恐畏感。

使用者面對諾大且廣泛的網路環境,因著不同任務、情境、個人特質而有著 相異的心理感知。網路焦慮是多種因素影響交織而成,產生電腦焦慮之原因並不 一定適用在網路焦慮上,文獻顯示電腦焦慮和網路焦慮存在著一定程度相關 性。亦有研究中的受試者表示網路焦慮為其電腦焦慮來源的一部分,對受試者來 說,網路等同於電腦。由此可知,使用電腦時所產生的電腦焦慮及種種負面情緒,

係可能於使用網路時出現。(Omran, 2001; Robin, 1998)。而電腦焦慮成因及內 容,相形之下是較網路焦慮更為廣泛的。(Omran, 2001)。

電腦焦慮係指對電腦與使用電腦時的害怕、恐懼等心理反應,或是伴隨著行 為與認知,進而發展出了對於電腦的負面反應(Chua & Chen,1997; Norris, Pauli &

Bray,2007)。Beckers、Wicherts 與 Schmidt(2007)利用一年級及主修心理學學 生團體,進行電腦焦慮和個人特質相關性之研究,結果顯示個體特質所引起的電 腦焦慮情形較多,說明了個人特質對於電腦焦慮之影響。Liaw(2007)指出使用 者因為害怕或恐懼新科技,進而抵抗使用,當覺得新科技不好操作或使用,或缺 乏需適應新科技的動機時,使用者會產生排斥感,從而抗拒使用,連帶影響了使 用資訊科之動力。

15

三、網路焦慮者的特質及面對網路焦慮之因應策略

就先前文獻針對使用資訊科技等而造成情緒影響之研究而言,大部分探討 構面著重於電腦之使用者,較少觸及到網路使用者的特徵,也因如此,而使得 這方面的研究,較無一明確的指向(Scott & Rockwell, 1997),例如使用電腦的 先備經驗、性別、年紀、生活風格、自我認知概念等都是相關的推測特質

(Nelson, Wiese & Cooper, 1991;Scott & Rockwell, 1997;Ealy, 1999)。Ekizoglu 與 Ozcinar(2010)指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評斷自己達成某指定任務的 能力程度。焦慮來自於個人特質之顯現,自我效能與焦慮間之關係亦有相關研 究。Todman 與 Monaghan(1994)研究發現,當學生出現失敗情形,常會歸咎於 是自身能力不夠,而無法掌握環境所帶來之影響,並逃避或避免之後再進行相 似任務、活動等,從而顯示出了當自我效能能力較弱時,所產生的個體焦慮可 能性就較強,而使得自我效能這一個人特質和焦慮之間呈現了負向關係。同樣 地,Zhang(2005)指出使用網路者在網路環境中,當認為自己能力是可以掌控 網路者,較不易有網路焦慮感,亦說明了自我效能與網路焦慮間呈現有負向關 係存在。

文獻中指出使用者的目標、個人特質與電腦經驗等皆是影響網路使用者產 生網路焦慮之因素,而為降低及因應網路焦慮,開設專門的電腦及網路課程則 是主要被指出以降低焦慮的方式(Omran, 2001)。而在電腦和網路使用經驗與 網路焦慮之間則是呈現負向關係(Chou,2003; Joiner, Brosnan, Duffueld, Gavin &

Maras, 2005)。Chou(2003)亦指出在電腦及網路使用上有越多經驗的人越不 容易出現網路焦慮情況。另一方面,Presno(1998)指出,在相關課程中過於運 用網路術語或過多的自助式學習方式,有時反而會增加其網路焦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