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網際網路之介紹

網路的便利性與多元性對新人類來說是無法抗拒的魅力,網路的使用佔據了現代人 大量的休閒時間,許多報告顯示學生早已成為網路使用者之最大族群,而他們到底在做 什麼、想什麼、對於未來又有何影響;日趨普遍的網路,令人疑慮。本節將從一、網際 網路的發展;二、網際網路的特性;三、學童參與網路的必要性;四、學童參與網路活 動的相關研究,來探討學童參與網路活動的情形。

一、網際網路的發展

近一、二十年來,無論政府部門、工商產業、個人都紛紛上網。隨著網路人口的增 加,人們都日漸體認到網路在未來的發展潛能。網際網路的發展,讓資訊的傳遞與取得 比以往都更快速、更便利,讓人們的互動可以更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網際網路發展 至今已逾四十年,而大都的成年人幾乎都是在十多年前才剛剛開始接觸到網際網路,但 如今它已經快速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我們周遭到處都留下了網際網路的蹤 跡。現在,人們的生活,運用網路的機會越來越多:孩子的家庭聯絡簿、查詢放榜的名 單、查氣象、報稅、註冊、買賣股票、看新聞、跟朋友通信、問醫療問題、選擇假日何 處去、購物等,都可透過網路來完成。鍾曉君(2008) 指出,目前全球網際網路用戶 人數於 2007 年底達到 13 億 1 千 9 百萬人,占全球 66 億人口的 20% ,且自 2003 年起成長了 83% 。電腦不再只和電腦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活來描述網際網路對社會 涵蓋之廣和影響之深。綜合上述可見,我們正處在一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新時代,我們現 在只要電腦可以連上網際網路便可以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上網。可見網際網路將給我 們的生活帶來了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不斷擴大和深入的最重要的結果就是以網路資訊 為核心資源的資訊社會開始形成,即是所謂的網際網路時代。

二、網際網路的特性

在探討網際網路的概念之前,我們必須先對網際網路的特性有所瞭解,進而才能夠 針對網際網路所可能引發的問題進行概念的分析與釐清。黃學碩(1997)指出,關於網 路特性如互動性、超文本、數位化、非線性、匿名性、以資訊為中心、控制程度低、新 的語言符號系統。

(一)互動性:網際網路這個新媒體與以往傳統媒體(如電視、收音機等)最大的不同 點之一在於它的互動性。所謂的互動,是指在傳播過程中,參與者之間可以彼此對

話或回應。因為電腦媒體的互動性提供使用者更有效地控制和使用資訊,對傳媒體 最大的衝擊是改變以往被動接收資訊的閱聽人轉為主動參與的角色,因此,大多數 網站資訊和設計也強調互動功能增加網站的吸引力,也是吸引學童好奇的重要原 因。由上可見,使用者可以擁有參與或修改內容形式,以及相互聯繫的機會,比起 傳統媒體確實更具吸引力。

(二)匿名性:另一個網路使用的重要特性便是匿名性,也就是網路上的虛擬人際關係。

許怡安(2001)指出,網路的匿名性固然促成了網路言論的多元化與自由化,但從 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特性卻成了網路亂象的始作俑者,因此在網路上所表現出 的行為會與日常生活中有所差異,這就是所謂的「解禁行為」 (disinhibited behavior); 這樣的行為小則是在網路上惡作劇,大則可能引發一些嚴重的犯罪行為,如散播病 毒、恐嚇等。由上可見,有些人會利用網路匿名性的特點,而隱瞞自己的真實年齡 與身份,甚而誘騙學童一同出遊的情況,這也是近來社會大眾關心網路安全的重點。

所以學童更應學習如何應對網路虛擬的人際溝通,辨識網友的意圖,更不該單獨和 陌生網友見面,老師們平常必須與學童建立互信機制,瞭解他們的網路人際關係,

以免受到傷害或攻擊。

(三)非線性:在網際網路的溝通過程和傳統上的線性傳播模式有所不同,在網路上使 用者既是傳播者也是受播者,可以自行控制傳播過程。網頁與網頁間的連結 (link) 具 非線性關係。實際上,全球資訊網路(World Wide Web,簡稱 WWW)就是將網路 上所有的資訊:文字、聲音、圖像、影片、動畫等,全部再組合成一個新的圖形,

因此,WWW 上的網頁都是一張一張的圖,即使是網頁上的文字,主要也不再是閱 讀的作用,它被認作圖像的一部份加以瀏覽。

(四)超連結與多媒體:超連結是一種由節點與鏈節所組成的資料庫,而藉著這些鏈節 的指引,使用者可以獲得相關的參考文件,並且在這些節點中作跳躍式的瀏覽與學 習。多媒體則是指結合不同的媒體型態,如文字、聲音、影像與動畫等,在同一設 備上呈現。而 WWW 便結合了這兩種特性,讓網路上的資訊更容易被建立、搜尋、

及儲存,而且其使用方式透過滑鼠的點選即可,簡單易用。

(五)非同步傳播:所謂非同步傳播是指網路的使用者不需在相同的時間進行傳播活 動,可以選擇任何時間閱讀及接收訊息內容,這樣可以讓使用者自由跨越時空的限

制,能更自主的參與傳播。

(六)低社會線索:參與者沒有身份、年齡、職業、性別、組織或是社會階級之別,因 為使用者的身份、姓名、身高、性別、體重、口音、長相、語調、字跡等社會線索 都不見了,這打破了社會、經濟、種族、性別等傳播障礙,使得傳播活動力基於參 與者的想法,而不是參與者的身份。而且因為無法經由網路通道直接感受到對方的 表情、動作等社會線索,所以往往一些意想不到的想法與問題都會比較容易被提出,

參與者也比較敢於說出內心的情緒。

(七)數位化:「數位化」就是把音樂、電視、電話等聲光變化產生的「類比訊號」,

轉換成「數位訊號」,亦即只有 0 與 1 兩個數字組成的「二進位」型式訊號(類 似電腦系統中資料處理之訊號)。網路是一種數位化的電子媒介,網路上的訊息就 是以 0 與 1 數位化的形式來儲存與傳遞,這樣的方式使得訊息處理的能力變得更 強大,而成本卻變得更低廉,便利了知識的傳輸。數位化的最大好處是方便資料傳 輸與保存,使資料不易失真。只要紀錄資料的數字大小不改變,紀錄的資料內容就 不會改變。傳統類比的方式紀錄訊號,我們在複製資料時,總是無法避免雜訊的介 入。這些雜訊會變成複製後資料的一部份,造成失真。而在數位化的世界裡,數字 轉換為二進位,以電壓的高低判讀 1 與 0 ,並可加上各種檢查碼,使得出錯機率 大大降低,因此在一般的情況下無論資料複製多少次,都可以達到不失真的目標。

三、學童參與網路的必要性

在全球資訊化科技的潮流帶動下,我國於民國 83 年成立 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國家資訊基礎建設)小組,規劃「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計劃」,為建構 國家資訊高速公路,推廣各項電腦及高速網路的應用而努力。我國教育部為了推動資訊 教育、落實基礎建設,民國 86 年推動「TANet 至中小學計劃」及「資訊教育基礎教育 計劃」。此項為期十年 86 年 7 月至 96 年 6 月之「資訊教育基礎教育計劃」,統整 各項資訊教育發展,已成為全國各級學校推廣資訊教育的主要依據。

為趕上時代潮流的需求,我國資訊教育目標包括以下六項:

(一)規劃一貫性資訊教學課程。

(二)普及建置資訊網路設備。

(三)提升在職教師資訊素養。

(四)充實資訊教學資源。

(五)推動各科結合電腦改善教學模式

(六)宣導資訊網路教育。

自從九十學年度起全面實施「九年一貫制」學習領域,將「運用科技與資訊」能力,

納入九年義務教育培養的十大能力之一。至此,國小三至六年級每週上資訊教育課程的 理想得以實現。教育部又於 2001 年制定「中小學資訊教育藍圖」規劃出我國的資訊教 育的願景,使資訊教育能具有計劃性及完整性地一步一步地推展。教育部於 2001 年實 施「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綱要中六大議題中的資訊教育,明白呈現出基本理念、課程 目標、核心能力、課程時數與能力指標等,並且明確地定出各學習領域應該使用資訊科 技為輔助學習的工具,以擴展各領域的學習,並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九年一貫課 程與教學網,2008)。

四、學童參與網路活動的相關研究

在學童第一次使用網路之年齡中,在多個研究中指出,有逐漸下降之趨勢(嚴增虹,

2002;施宏諭,2004;許明遠,2005;洪華檜,2007),也就是說,學童在國小三年級 之前,尚未接受學校正式的資訊教育課程前,就已經接觸網路,這可能是因為家中的網 路設備齊全、家長的允許、同儕的互動下或是其他的原因,而讓學童更早接觸網路。

在網路活動運用於教學上之相關研究中,呂秋華(2005)的研究中顯示,在傳統的 聽講教學模式中,學生較少出現合作學習的情形,但是在網路活動中則有較多的合作行 為出現;廖思涵(2006)的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使用生活休閒與教育學習類的網路活 動的頻繁度越高,生活適應較良好;但使用遊戲類活動的頻繁度越高,生活適應就較差。

由此可見,網路運用於教學上,相較於傳統教學,是較多元且讓學生具較高的學習動機。

教育部自 1997 年積極推動資訊教育,或許這也是其目的之一。

在網路遊戲之相關研究中,施宏諭(2004)運用網路遊戲來看其對於資訊能力的影 響,而得到的結果顯示,網路遊戲對資訊能力為負向關係,不使用網路遊戲者其資訊能

在網路遊戲之相關研究中,施宏諭(2004)運用網路遊戲來看其對於資訊能力的影 響,而得到的結果顯示,網路遊戲對資訊能力為負向關係,不使用網路遊戲者其資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