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路使用行為與受網路霸凌經驗覺察及反應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網路使用行為與受網路霸凌經驗覺察及反應

依據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指出:較常玩線上遊戲、或有較多機會接觸網 路世界等因素,可能造成更多網路霸凌的機會。另外,研究也顯示網路使用活動也可 能造成網路霸凌發生機會的差異性(郭祐榕,2009)。本節就以受網路霸凌的經驗覺察、

受網路霸凌的反應和網路使用行為等三部分之相關研究,分別敘述說明如下:

壹、受網路霸凌的經驗覺察之相關研究

根據 2009 年親子天下報導顯示:傳統的霸凌行徑一直存在於校園內外,但透過手 機連上網路,加害者更能輕易擁有數百萬的「線上觀眾」(旁觀者)。幾乎每個星期,

都有青少年將欺凌同學,甚至老師的事情,利用一連串匿名的簡訊、電話、照片、影 片,張貼在網路上。根據 i-Safe 組織針對美國四到八年級學生的統計,有 42%認為 自己曾被網路霸凌過,53%曾經在網路上對別人說過「惡毒或傷人」的話。更令人擔 心的是,半數以上的孩子沒有把被霸凌的經驗告訴父母或任何一位成人。

此外,很多孩子受了欺負不會說,有的甚至選擇結束生命,也不願意向大人求救。

主要原因是因為青少年正逢自主性的發展,他想證明自己是獨立個體,向父母或老師 求助顯得自己無能。並且他們比父母或老師更清楚同儕間微妙的互動,「告狀」,可能 帶來孤立(張瀞文,2010)。

Li(2005)調查發現有 59.1%的網路霸凌受害者意識到自己遭到霸凌,其中 31.8%

網路霸凌受害者是被同學所欺凌;11.4%是被校外人士霸凌;另外,15.9%是多重來源(例 如:同學、校外人士及其他)。此外,就網路霸凌發生的頻率來說,約六成網路霸凌受 害者被霸凌 1-3 次,當中 18%被霸凌 4-10 次,而 22.7%超過 10 次;而網路霸凌者則有 超過 43%對他人霸凌低於 4 次,30%曾經對他人霸凌 4-10 次;其中 26%則對別人霸凌 有超過 10 次以上的經驗。

依據郭祐榕(2009)的研究結果顯示,國中學生在遭受網路霸凌的經驗覺察與反應 之間並無明顯相關。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國中生在遭受網路罷凌時的反 應並無法讓網路霸凌者得知。利用網路的匿名性,網路霸凌的加害者無法知道被霸凌 者的反應情形,因此,不會停止網路霸凌的加害行為,網路霸凌的經驗覺察行為與反 應間的關係就會相對的減弱。

另外,國中生在遭受網路霸凌時的反應不同,也會造成霸凌程度的不同。由經驗 覺察到自己受到網路霸凌的學生中調查發現,在遭受網路霸凌時出現消極的逃避行 為,例如:不想去上學、不想與他人相處或無法專心上課看書等,遠離人群的想法或 反應時,受到霸凌的影響會更嚴重。原因是網路霸凌者的加害行為得到了正增強,因 此,產生繼續加害的念頭。

研究顯示,大多數的霸凌者也是網路霸凌的受害者。並且除了透過一般的霸凌方 式外,霸凌者通常利用電子溝通工具進行霸凌(劉世閔,2007;Li,2005)。然而,經 驗覺察到自己受到霸凌的國中學生容易出現反抗的念頭,選擇報復式的積極加害他 人,也可能會讓自己更容易成為網路霸凌的受害者。依據郭祐榕(2009)的研究顯示受 到網路霸凌的學生中,反擊、反應行為越明顯者,受網路霸凌侵害的程度也會越大。

由過去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國中生的網路使用行為與在網路上所從事的網路活 動,會對其經驗覺察與反應造成不同差異。並且,即使同樣都是覺察到自己遭受霸凌 的國中學生,也會因為對遭受霸凌的反應不同,而影響被霸凌者繼續加害的程度並造 成不同的結果。

貳、受網路霸凌反應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受霸凌的反應

新苗編譯小組(1998)所翻譯之Michele Eilliott 的研究則指出,長期遭受霸 凌的孩子很可能演變成精神上的受虐者,並且會尋找被虐待或報復反擊的機會。

這些較為膽怯、容易受傷和害怕的孩子,在事發當下雖然會用肢體或言語反抗、

嚎啕大哭、或甚至紅著臉,但這樣只會讓那些霸凌者把他當成很好的獵物凌虐。

通常受霸凌兒童的特性包括:

(一) 期待任何注意力,即使是負面的。

(二) 認為由暴力事件所得到的侮辱和毆打,可以加強對自己的生存認同感。

(三) 沒有從錯誤中學到經驗。

(四) 若被讚美,他們會很不安。

(五) 也許會破壞自己的作品。

(七) 對事情過於敏感。 力者較易哭泣,且難以扺擋攻擊行為(Schwartz, Dodge, & Coie, 1993)。在受凌者特 質的後設分析中,Hawker 和 Boulton (2000)指出受凌者似乎容易焦慮(anxiety)、低 自尊(low self-esteem)、和寂寞(loneliness)的傾向,除了這些內在的行為特質外,

受 凌 者 也 有 一 些 外 在 特 質 的 問 題 , 如 衝 動(impulsivity) 、 過 動 (hyperactivity) (Camodeca, Goossens, Schuengel, & Terwogt, 2003; Johnson, et al., 2002; Schwartz, Proctor, & Chien, 2001)。

表 2-9 Twemlow 和 Sacco 心理動力論之受霸凌者表徵一覽表 順從型

(submissive)

刺激型

(provocative)

受虐狂型

(masochistic)

援求型

(rescuer)

主要

順從型

(submissive)

刺激型

(provocative)

受虐狂型

(masochistic)

援求型

(rescuer)

師生

參、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霸凌經驗覺察及反應之相關研究

使用網路年齡、使用網路時間等等都是網路沉迷的重要因素,而且網路使用頻繁 度越高,網路沉迷的危險度也越高(陳佩庭,2008;廖思涵,2006;張仁憲,2003;韓 佩凌,2000)。另外在網路生活型態中之使用時間、頻率、年資、地點、工具類型、聯 繫對象、使用動機等方面之不同,其網路偏差與犯罪行為會有明顯的差異(黃俊祥,

2006),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從學生的各種網路使用行為,來著手進行網路霸凌的相關 分析。

一、網路年資:

根據陳佩庭(2008)的研究結果,認為網路成癮的國中學生,使用年資較一般 學生長,也就是網路年資較長的學生容易有網路成癮的現象。另外,江南逸(2003) 的研究則發現,網路偏差行為與網路沈迷之間呈現正相關,換句話,就是網路沉 迷的學生比較容易發生網路偏差行為。因此,網路年資是否會導致網路沉迷而有 偏差行為發生,值得我們關注。

二、每週上網時數

Li(2005)在針對網路霸凌進行研究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88.6%網路霸凌 受害者,每週至少使用一次電腦;每個月至少使用四次電腦。根據研究發現上網 時段、上網時間長短並不會對網路霸凌被害程度造成影響。然而,上網時間較少 者,被害程度會較上網時間長的學生小;但並非上網時間越長,受霸凌的被害程 度就隨之增加(郭祐榕,2009)。因此,這樣的結果顯示時間長短並不會對網路霸 凌的被害程度造成明顯的差異情形。

三、上網地點

根據郭祐榕(2009)針對嘉義地區國中生所做研究發現,在家上網的學生比在 學校上網的學生更容易對他人進行網路霸凌,而且遭受網路霸凌的情況也較多。

推測其原因可能為:在家上網時,父母較少在旁邊陪同,因而導致無監督者在場,

發生霸凌的情況就較多;在學校時則有老師在旁督導,因此比較不容易受到網路 霸凌的侵害。

四、網路使用活動

大多數的霸凌者,經常利用超過一種以上的電子溝通器具來霸凌他人(劉世 閔,2007)。經常上網從事「交友聊天」、「收發電子郵件」、「玩線上遊戲」、「經營 部落格」、「瀏覽bbs 與網路聊天室」等網路活動的學生,較容易遭遇到網路霸凌 的情形,在遭遇網路霸凌的被害程度也比較大(郭祐榕,2009)。

根據Li(2005)調查顯示,22.7%網路霸凌受害者被e-mail威脅過,36.4%的網 路霸凌在聊天室發生,另外,40.9%則被包含e-mail、聊天室等多重資源威脅過。

此外,對於網路霸凌者來說,超過9%的人使用e-mail進行霸凌;36.4%的人則透過 聊天室;55%的霸凌者則利用多重資源是進行霸凌。依照研究分析,造成這種情況 的原因,多半是因為學生將自己暴露於容易遭受網路霸凌的環境中。像是線上遊 戲很容易就會透露自己的裝備、財產等訊息,再加上網路遊戲匿名的特性,若線 上遊戲的管理不彰,監督者監督不周,正好就成為網路霸凌的溫床。現今線上遊 戲琳琅滿目、類型眾多,最是容易造成學生成為網路霸凌的受害者。

另外,網路使用活動也會對霸凌的經驗覺察與反應造成不同的差異(郭祐榕,

2009)。研究顯示,在從事線上遊戲的活動時,經驗覺察到自己遭受的網路霸凌的 行為時(例如:被詐騙金錢或線上遊戲中的寶物),國中生較常出現的反應是「尋 求師長的協助」,而在告訴師長後,受到霸凌的情形會明顯改善;但並不是每一個 霸凌情況都是如此,若是國中學生「收到不舒服的性猥褻圖片」,則即使告訴了師 長尋求協助或消極的忽略,一樣會持續收到類似的圖片,並不會因為受到霸凌的 反應不同而影響被霸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