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網路霸凌的相關研究

觀點上,如學生的價值觀、種族、道德觀、膚色、信仰、家族、性別傾向等(Anderson

& Sturm,2007)。

表 2-6 網路霸凌學者相關定義表

Cyberbullying

2008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參考上述文獻資料,研究者將網路霸凌定義為:透過網路各種科技媒介,故 意且重覆的對其它人進行恐嚇、羞辱或騷擾而造成傷害的行為過程,稱之為網路 霸凌。

貳、 網路霸凌之成因

網路霸凌之所以盛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網路具有匿名與不用面對面的特性(郭祐 榕,2009)。因為網路資訊傳遞迅速、拷貝資料容易,並且由於網際網路特有的匿名,

無法當下知道傳遞者是誰,也讓犯罪者有恃無恐,認為受害者不一定能夠查到誰是散 播傷人訊息的有心人士,即使事後請相關單位協助查出傳遞者的IP位址,但傷害早已 造成(吳明隆、簡妙如,2009)。郭宏恬(2007)將網路霸凌與現實生活中的霸凌行為 進行比較,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在網路世界、現實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霸凌或受 到霸凌的原因為何,彙整如下所示:

表 2-7 網路與現實生活的霸凌原因對照表

網路上 現實生活 霸凌或被霸凌可能的原因

霸凌者 霸凌者 孩子在現實生活中不喜歡對方,將此情緒延伸到網路上。

霸凌者 被霸凌者 孩子在現實生活中被霸凌,利用網路報復霸凌者。

霸凌者 未受霸凌 孩子利用網路匿名,不用面對面的特性欺負他人。

被霸凌者 被霸凌者 孩子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被排擠,網路情形是現實生活的延 伸,應解決現實生活問題。

霸凌他人

或被霸凌 互不相識 因為線上遊戲或討論區的衝突導致發生網路霸凌現象。

資料來源:郭宏恬(2007)

整體來說,霸凌的現象原本就存在於人與人的相處之間,而只因為電腦與網路的 發展迅速,才使得人們多了一種交流、溝通的媒介,而網路的快速、匿名等等特性,

才會衍生出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方式霸凌現象-網路霸凌。

參、網路霸凌的現況

隨著網路世界的發展,另一種新興的霸凌方式-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也開 始在校園中蔓延且逐漸造成傷害。以國外為例,一項英國的調查顯示,有25%的11-19 歲青少年提到有網路霸凌的經驗(National Children's Home, 2002)。Li(2004)在加 拿大的兩所中學對177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顯示有14.5%的學生曾在網路上霸凌過他 人,有24.9%的比例曾遭受過別人網路霸凌。之後,Beran和Li(2005)繼續針對加拿大 7~9年級隨機抽取432位國中生,在經常使用e-mail和手機的情況下,發現有69%曾聽聞 霸凌的訊息,而有21%的學生曾被網路霸凌困擾多次。兒童福利聯盟(2007)的報告更 指出,有超過三成青少年在即時通、社交網站被同儕排擠,校園當中則有38.3%女生、

34.4的男生為網路霸凌的加害者。兒童福利聯盟的調查更發現,在英國每10各學童就 有1個曾經遭受網路霸凌,由此可見,網路霸凌對於國外青少年學童侵害的嚴重程度。

整體來說,網路霸凌不但越來越普遍,而且越來越嚴重。

在國內,根據「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2008)深入瞭解台灣校園網路霸 凌的氾濫程度,發現有兩成四的孩子,其行為已達網路霸凌的警戒範圍:包括做出一 些會對別人造成傷害的玩笑舉動,但自己可能毫無自覺的「網路小搗蛋」(14%);經常 做一些危險、錯誤且應該受管教和約束的行為,比方說未經別人同意之下,就張貼別 人的照片,或公佈別人的秘密,或匿名威脅別人等的「網路小混混」(7%);寄色情或 恐怖的電子信件給別人、如駭客般侵入別人的電腦,或故意寄病毒給別人…等瀕臨犯 罪邊緣的「網路小霸王」(3%)。

朱美瑰(2008)的研究調查指出,目前網路霸凌的被害者是以青少年為主的中學生 族群,受害者以女性居多(約60%),此外,網路霸凌還存在著一種「霸凌循環」的現 象,簡單來說,在網路世界裡的受害者同時也可能是網路霸凌者。

從國內外的文獻調查來看,首先我們可以發現,儘管在許多不同地域進行網路霸 凌情況調查,但其結果均顯示目前許多青少年都有類似的經驗和煩惱。再者,相較之 下,研究者發現國內目前有關的調查研究明顯偏少,代表其實我們在投入這方面的關 注仍有待加強,藉由國外網路霸凌的嚴重情形來看,我們更應投入更多資源,以即早 做好防範。

肆、網路霸凌盛行的原因

針對目前網路霸凌越來越充斥於青少年生活的原因,除了網路科技發展迅速的因

素外,根據國內外的研究論敘,研究者整理歸納如下:

一、每一個人都可以執行

面對面的霸凌通常在霸凌者和受害者之間能力有一定差距的狀況下發生 (Harris, Petrie & Willoughby, 2002)。也就是說,大部份的學者們對於傳統霸凌 (Bullying)的定義,許多都是指強凌弱、大欺小,但是在網路世界裡,加害人只要 會操作電腦,便可以透過網路管道刻意排擠他人、挖人隱私並大肆渲染,甚至以 信件塞爆對方的信箱都是件輕而易舉的事。Willard (2003)便強調因線上溝通是十 分自由的,所以任何人都可以進行網路霸凌。

二、沒有時間、地點與距離的限制

即使受害者整天待在家裡面,網際網路一樣可以讓他時時刻刻遭受到霸凌。

Strom(2005)指出,由於網路使得全世界沒有空間距離,若有人企圖毀謗他人的名 聲時,利用網路可以比面對面的爭吵帶來更大的傷害,所以任何的私人事件可能 在短時間以內就能將文字或照片傳遞給眾多人知曉,2007 香港藝人的私密照到處 可見即是一例。所以只要擁有電腦和網路,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參與甚至主 導霸凌事件,受害者是絕沒有辦法逃脫的(CBC News Online,2005)。

三、沒有人知道你是誰

網路上能夠匿名的特性,是使得網路上騷擾的情況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Willard,2003)。青少年普遍認為,在網路空間中隱藏或創造一個虛構的身分,

即使沉迷於危險及不法之中,也可以不受道德約束力的影響(Willard,2003)。畢 竟和傳統的霸凌比起來,在網路上的網路社群張貼文章不需署名,使得霸凌的行 為能因匿名而更容易偽裝(Stover,2006)。也就因為網路匿名的特性,讓網路霸 凌加害者認為匿名不會暴露自己身份,更可恣意而為(郭祐榕,2009)。曾在有關 中學生的調查發現,41%遭受網路霸凌的學生根本不清楚正在網路上欺侮他們的人 身分為何(Sharif & Gouin,2005)。也就因為這樣的特性,霸凌的訊息幾乎無從得 知是誰所傳遞,讓人就算想防堵也不知從何著手。另外,匿名的特色雖讓青少年 有機會在網路上以辱罵的方式來溝通,但這些人在現實生活若與人產生衝突時,

可能是不會有所行動的(McKenna & Bargh,2000;Willard,2003)。

四、網路旁觀者給予協助

Sharif & Gouin (2005)針對網路霸凌的研究發現,30%的網路旁觀者不支援被 害者,反而是支持加害人,且隨著欺凌的時間拉長,會有越多的旁觀者甚至會加 入這個行列。這些旁觀者會以個人的生活經驗和喜好,對於明知的霸凌事件袖手 旁觀,有時甚至在還不清楚整個事件來龍去脈的情況下,盲目地協助傳送霸凌的 文字和圖像,間接與霸凌加害者狼狽為奸,如此一來,網路霸凌利用這樣「三人 成虎」的連鎖反應,導致最後欺凌的行為會越趨嚴重。

五、受害者不敢求助

很多學生不願意把他們承受網路霸凌的憂慮告訴成年人,是因為擔心父母可 能會反應過度而取走他們的電腦、網路或手機。因為很多青少年認為一旦沒有科 技工具,他們會覺得自己在社會上是孤立的,甚至會失去在家也能和朋友進行聯 繫的管道(Strom & Strom,2005)。這種隱瞞實情的行為,使得許多網路霸凌的事 實沒有被揭露,縱容霸凌行為繼續發展下去。

在網路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擁有霸凌別人的能力,加上無距離、時間限制和可以 匿名的特性,受害者時常不敢求助於別人,旁觀者卻反而常在一旁火上加油,這樣種 種條件及環境之下,才會導致網路霸凌的情況越來越盛行。

伍、網路霸凌常見的形式

網路霸凌常以各種方式廣泛流傳於網路上,Spy-ops(2007)將網路霸凌依攻擊的方 式,大致分成以下十一種形式。

一、傳送仇恨或威脅、騷擾的訊息:透過電話簡訊或即時通訊軟體或留言板,對 受害者傳送或轉寄充滿恨意或威脅的訊息。

二、濫用檢舉功能:透過線上聊天系統的檢舉功能,陷害他人使之被其軟體除名 或限制使用權限。

三、不雅的綽號:將網路上的暱稱改成帶有暗示或諷刺意味的負面語句。

四、電話簡訊攻擊:傳大量的簡訊給受害者,以癱瘓其手機功能。

五、傳送或張貼不雅照:施暴者可利用手機等工具拍攝受害者的不雅照,再大量 使用即時通訊軟體或多媒體簡訊發送或流傳給其身旁的親友,讓受害者有恐 懼、受辱之感。

六、盜用密碼:施暴者竊取受害者的密碼後,更改密碼,讓受害者無法使用即時 通訊軟體或是電子郵件、電腦程式,甚至假冒受害者的身份。若取得的是修 改網頁的密碼,則可擅自修改網頁上的任何資料,如年齡、性別、種族等,

以造成他人對受害者的誤會。

七、部落格或網站:施暴者可使用部落格或網站來損毀受害者的名譽或張貼令人 難堪的照片或資料,甚至假裝受害者的的身份架設部落格或網站來羞辱受害 者。

八、線上遊戲:在可互動式的線上遊戲中,施暴者可在其虛擬世界中結黨成社,

對受害者使用粗暴的言語,甚至散播不實的謠言或駭客入侵其帳號,修改資 料。

九、散佈惡意程式或病毒:散播間諜或病毒程式給他人以毀損其電腦。

十、嫁禍他人:此種形式被認為是最危險的一種,因施暴者躲在幕後操控,受害

十、嫁禍他人:此種形式被認為是最危險的一種,因施暴者躲在幕後操控,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