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目 前 全 球 實 施 全 民 健 康 保 險 的 國 家 都 實 施 家 庭 醫 師 制 度

(AAFP,1996),希望透過家庭醫師統籌病人就醫流程及就醫場所的 功能,避免因病人重複就診、檢查及檢驗所造成的醫療資源浪費,使 健康保險制度可以永續經營;故提高家庭醫師的數目及比例被視為重 要的衛生政策之一。以英國為例,家庭醫師人數從 1985 年的 32,369 人上升至 2000 年的 38,487 人,家庭醫師人數在 15 年內增加了 18.7%,亦由於家庭醫師人數的增加,使每位家庭醫師所需照顧的病 人數由 1985 年的 2011 人降到 2001年的 1785 人(Profile of UK General Practitioners,2001)。美國雖未實施全民健康保險,然其健康體系也 十分倚重家庭醫師並十分重視家庭醫師的養成,根據美國團體衛生協 會(Group Health Association of American,GHAA)在 1987 年所做的 調查顯示,家庭醫師已在超過 90%的健康維護組織中扮演病人照護的 守 門 員 角 色 ( GHAA News , 1998); 而 根 據 美 國 家 庭醫師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AAFP)報告,至 1996 年 止,全美已經有超過 46,000 位醫師接受過家庭醫師的住院醫師訓練

(Taylor et al,1998)。

為促使民眾都能獲得「適當」和「普遍」的醫療服務,我國政府 依據憲法的精神,於民國八十四年三月一日開辦全民健康保險,並基 於風險分擔、自助互助的精神及所得重分配的原理,強制全體國民一 律納保,以減少民眾的就醫障礙,此舉對民眾健康來說是一大福祉(吳 凱勳,1989;吳肖琪,1991)。健保實施初期採行論量計酬制,造成 醫療費用快速上漲,? 改善論量計酬的缺失,政府及學者開始研擬如 何改變支付制度,被考慮的支付制度包括採用論病例計酬的診斷關係 群組 DRGs (Diagnosis-Related Groups)、總額預算制及論人計酬等支 付方式,希望從鼓勵醫師從預防保健及促進民眾健康著手,以有效抑 止醫療費用的高漲(周麗芳、陳曾基,1999;邱永仁,1997)。

以英美國家注重家庭醫師為例,具有完整家庭醫師制度與分級轉 診制度的國家,不僅在醫療成本控制上具有顯著的效果(Rakel,

1995),同時也可以兼顧醫療品質。面對醫療費用快速上漲的問題,

國內李龍騰等曾經使用兩種基層醫療指數研究評估台灣地區基層醫 療之狀況,結果發現有基層醫療醫師人力不足、分布不均及基層醫療 照護品質低落的問題,並建議建立家庭醫師制度,以提昇基層醫療照 護品質(李龍騰等,1993)。

由世界各國健康照護體系之發展趨勢及國內健保支付制度的演 變可以看出,基層醫療服務在整體醫療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將越來越 重要,如何提供具有良好品質的基層醫療服務及如何評估基層醫療服 務的品質,亦逐漸受到重視。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九十年六月六日公 告,自同年七月一日起依時程執行「全民健康保險西醫基層總額支付 制度品質確保方案」,希望藉由此方案建立具體的醫療品質評估指 標,由此可見建立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指標,是目前醫療政策急需 完成的課題。

第二節 問題陳述

相較於國外,國內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指標的建立工作起步較 晚,在相關評估指標中,結構面指標因著醫院評鑑制度的建立而有較 為完善的發展,過程面及結果面的指標亦逐步建立中;但以病患認知 為基礎的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尚處於發展階段,國內也缺乏以 醫師診療行為做基礎的基層醫療照護品質指標。適逢健保支付制度改 革及家庭醫師制度推動之際,應建立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指標,以 了解目前基層醫療照護品質,並作為未來制度改革的參考依據。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以醫師診療行做為基礎的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方法,其資料收 集方式主要以病歷和醫院資訊系統為主,而病歷乃醫療照護過程的記 錄,由病歷所摘要出的內容可以呈現病歷記錄的內容及品質故可代表 基層醫療過程面的品質評估指標;中文版「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 具」是一以病患認知為基礎的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其評估範 圍包括基層醫療照護的結構面及過程面;因此,中文版「基層醫療照 護品質評估工具」應與「病歷記錄摘要表」間呈現某種程度相關。

本研究使用中文版「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收集以民眾 認知為基礎的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結果,並與經由文獻收集所建立 之「病歷記錄摘要表」構面,所測得之基層醫療照護品質結果相比較,

利 用 Campball & Fiske 所 建 立 之 「 多 特 質 - 多 方 法 」 矩 陣

(Multitrait-Multimethod Matrix)探討兩者間之相關。

第四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評估以病患認知為主之中文版「基層醫療照護 品質評估工具」,與以醫師診療行為做基礎之基層醫療照護品質指標 之間的相關,驗證是否符合「多特質-多方法」相關矩陣之假設。

本研究之次要目的有:1.分別以中文版「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 工具」及「病歷記錄摘要表」,評估醫院及診所樣本之基層醫療照護 品質,並比較兩者間之差異;2.探討醫院及診所樣本之基層醫療照護 品質在不同特質受訪者間之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