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中 文 版 「 基 層 醫 療 照 護 品 質 評 估 工 具 」 信 效 度

本研究所測得之中文版「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各構面之 Cronbach’s

α

值,在醫院樣本中依序為:第一線接觸 0.42,、進行中 照護 0.73、照護協調性 0.88、綜合性服務 0.96、社區導向服務 0.71 以及文化能力面 0.72;診所樣本中則為:第一線接觸 0.49、進行中照 護 0.77、照護協調性 0.91、綜合性服務 0.94、社區導向服務 0.61 以 及文化能力面 0.81。

李美燕發展中文版「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所得之研究結 果,各構面之 Cronbach’s

α

值依序為:第一接觸 0.65、進行中照護 0.89、照護協調性 0.89、綜合性服務 0.96 以及社區導向服務 0.78(李 美燕,民 90),其研究結果除第一線接觸構面的 Cronbach’s

α

較低外,

與 Shi L 所得之英文版各量表之 Cronbach’s

α

相近(介於 0.88~0.95)

(Shi L,2000)。

本研究與李美燕之研究結果所測得之內部一致性相較於國外在 第一線接觸構面較低,其中總體而言是否方便就醫與此構面其他問題 呈現顯著負相關,有內部不一致的現象,若刪除此題,會使醫院樣本

此構面的 Cronbach’s

α

增加為 0.54、診所樣本增加為 0.53。此構面內 部一致性較國外低,其可能原因為國內非門診時段若要接受原本就診 醫師之醫療照護較為困難,然民眾已習慣此種現象,故整體所感受到 就醫的方便性較不和非門診時段是否容易接受醫療服務成正相關,故 國內此構面之內部一致性較低。

本研究在進行中照護所測得之內部一致性低於中文成人版「基層 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之發展與信、效度評估計畫所測得之結果;

本研究係針對受訪者對當次就醫的醫療服務提者或醫療場所進行基 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評估的對象可能不是受訪民眾所界定之固定醫 療照護來源,而在中文成人版「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之發展 與信、效度評估計畫中,評估對象即為經由民眾界定之固定醫療照護 來源;第一線接觸及進行中照護的部份問題需要民眾對於照護提供者 有較深入的了解,本研究評估對象不一定是受訪者固定醫療照護來 源,不同受訪者對評估對象瞭解程度不一致,使回答此二構面之問題 時的認知不一致,導致本研究測得之部分構面內部一致性低於中文成 人版「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之發展與信、效度評估計畫所得 之結果。

本研究在社區導向服務構面的內部一致性低於中文成人版「基層

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之發展與信、效度評估計畫在該構面所測得 之內部一致性。可能由於該構面題目敘述中提及「社區調查」一詞,

受訪民眾必須對其有一定程度之理解;本研究受訪民眾年齡 60 歲以 上之比例高於中文成人版「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之發展與 信、效度評估計畫之比例(32.1% VS 16.7%)、本研究受訪民眾學歷 在國中以下之比例均高於中文成人版發展計畫受訪者之比例(51.7%

VS 25.8%);可能因此需要以閩南語進行訪問,影響問卷內容的表達 所致。

二、 中 文 版 「 基 層 醫 療 照 護 品 質 評 估 工 具 」 結 果 討 論

評估工具各構面分數與受訪者特質比較的結果,在兩樣本中,年 齡與照護協調性、綜合性服務呈現顯著相關,是否單身與第一線接觸

-利用、進行中照護、基層醫療照護分數以及基層醫療外展分數等構 面有顯著差異,對醫師滿意度除第一線接觸-可近性構面外,各構面 的分數與對醫師或醫療場所之滿意度均呈現顯著正相關;在醫院樣本 中,不同性別在與醫師或醫療場所親密程度及第一線接觸-可近性兩 構面外之所有構面呈現顯著差異、與一年前身體健康比較在與第一線 接觸構面外之所有構面呈現顯著相關;在診所樣本中,與同年齡者心 理健康比較在除與醫師或醫療場所親密程度、第一線接觸-可近性、

照護協調性、綜合性服務外之構面呈現顯著相關。

不論醫院及診所樣本,中文版「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除 第一線接觸-可近性構面外,各構面的分數與對醫師或醫療場所之滿 意度均呈現顯著正相關。此結果顯示,若基層醫師或該醫療場所可以 提供民眾的需要,且在就醫過程中,醫師對民眾有良好的態度、詳細 的檢查,民眾會在良好的醫病關係下感到滿意,此結果與 Flocke SA 之研究結果一致,其研究結果顯示良好的醫病關係與滿意度有關

(Flocke SA,1997);此外,若基層醫師能提供民眾完整的醫療照護,

且有良好的照護協調品質、在民眾有特殊醫療需求時給予適切的協 助,則民眾對該醫師或醫療場所會有較好的滿意度;文化能力面與對 醫師或醫療場所的滿意度亦呈現顯著正相關,此結果意味著當民眾對 基層醫師或醫療場所有較好之滿意度時,較願意介紹基層醫師或醫療 場所給其親友,或是不願意介紹其就醫基層醫師給親友者,有較差的 滿意度。本研究並未偵測到對醫師或醫療場所的滿意度與第一線接觸

-可近性構面間的相關,此結果可能由於第一線接觸-可近性構面均 強調在非門診時段是否可以獲得醫療照護,而在台灣,民眾在非門診 時段要得到醫療照護絕大部份是透過醫院的急診獲得,但醫院的急診 並不一定是該民眾平時固定就醫的醫師所致。

三、 「 病 歷 記 錄 摘 要 表 」 結 果 討 論

醫院樣本的轉診率為 3.31%,診所樣本則為 0.5%;「病歷記錄摘 要表」各構面與受訪者特質的比較結果,在醫院樣本中,年齡在除家 庭照護與周全性照護-周全檢查基礎分數外之所有構面呈現顯著相 關,自述疾病總數與就醫率、是否為固定就診醫師、有無轉診以及周 全訊息數呈現顯著相關;在診所樣本部份,年齡與自述疾病總數與就 醫率以及是否為固定就診醫師呈現顯著相關,和醫院樣本之結果一 致、而保險狀態在診所樣本中與家庭照護及有無轉診呈現顯著相關。

兩樣本的轉診率差異甚大,可能原因一為本研究確認的轉診必須 是病歷中有明確記載轉診相關訊息者,在診所樣本中,轉診的形式可 能包括醫師以電話或其他方式協助民眾轉診而未記錄於病歷中,導致 低估其轉診率;另一可能原因為診所樣本之受訪者疾病嚴重度較低,

不需要轉診所導致。此結果可能是醫院樣本的病歷記錄較診所樣本之 病歷記錄詳細或醫院有較高的轉診率。而醫院樣本 3.31%的轉診率,

與國內相關研究比較,醫院樣本之轉診率與吳至行等研究所得之轉診 率 3.03%相近(吳至行等,民 85)。

要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基層醫療醫師必須對受訪者的家庭 有某種程度的了解,而家族史分數呈現「病歷記錄摘要表」中基層醫

師在家庭照護方面的表現,但研究結果呈現控制年齡與性別後醫院樣 本的家族史平均分數為 0.94、診所樣本為 0.13,醫院樣本家族史分數 為 0 分者的比例為 80.38%、診所樣本 0 分比例更高達 96.24%,此結 果與 Holmes C 等於 1978 年使用同樣之「病歷記錄摘要表」表測得兩 組之家族史平均分數分別為 1.2 及 1.4,0 分之比例分別為 52%及 54%

相比,顯示目前國內對於疾病家族史之記錄品質遠低於美國三十年 前;家族史平均分數為 0 分者在醫院及診所樣本均超過 80%,意即大 部份受訪者之家族史相關資料未於病歷中被記載,顯示醫師並未建立 起記載受訪者疾病家族史之習慣。在醫院樣本中之家族史分數有五分

(即有家譜記錄)之受訪者,比例遠高於診所樣本,且亦高於醫院樣 本中家族史分數小於五分之比例,推測可能原因為醫院中的醫師被要 求看診時記錄家譜,且家譜所提供疾病家族史相關訊息之完整程度,

較原本「病歷記錄摘要表」操作行定義所認定之完整程度低;雖有此 現象,但本研究結果依舊顯示醫院樣本的病歷記錄較診所樣本之病歷 記錄完整。

年齡與自述疾病總數在醫院及診所樣本中均與就醫率及是否為 固定就診醫師呈現顯著負相關,進一步探討年齡與自述疾病總數之相 關後發現,兩者呈現顯著正相關(r=0.383,P<0.001),即年齡越高自 述疾病總數越多;就醫率與是否為固定醫師,代表民眾於該基層醫師

處就醫次數佔全年就醫次數的比例,兩者與年齡及自述疾病總數所呈 現的負相關,可能由於有較多慢性病之民眾針對不同之疾病選擇不同 醫師照護所致。

四、 中文版「基層醫療照護品質評估工具」與「病歷記錄摘要表」

各 構 面 分 數 相 關 之 討 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醫院及診所樣本之中文版「基層醫療照護 品質評估工具」與「病歷記錄摘要表」各構面分數之相關,依據「多 特質-多方法」相關矩陣以及本研究假設之相關為研究模式。分析後 評估工具與「病歷記錄摘要表」和預期相關符合的構面在醫院樣本中 有:第一線接觸-利用與就醫率、進行中照護與周全訊息數及照護協 調性與有無轉診間的相關;在診所樣本中有:僅進行中照護與周全訊 息數,其餘均未呈現預期之相關。評估工具與「病歷記錄摘要表」間 呈現顯著負相關的構面及基層醫療照護分數基層醫療照護分數及基 層醫療照護外展分數與「病歷記錄摘要表」的家庭照護及周全性照護 的周全訊息數呈現非預期的顯著相關。

研究假設中,「病歷記錄摘要表」的家庭照護構面應與中文版「基

研究假設中,「病歷記錄摘要表」的家庭照護構面應與中文版「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