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為探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學習障礙兒童的注音符號拼讀能力之成效。本 章依研究主題依序說明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其次依據研究動機提出本研究之目的與待 答問題,並針對本研究的相關名詞提出釋義,最後尌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提出說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依據教育部(2003)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明訂注音符號教學的基本理念為「培養學 生札確理解和靈活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期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 等基本能力,並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由此可知,注音符號被視為是學習本國語 言文字的基礎。雖然剛進入小學的兒童識字量不多,但只要學會了注音符號的拼讀能 力,兒童尌能自行閱讀有加註注音符號的書籍,在了解故事內容或文章大意後,除了能 學習不同的語彙用法並擴大詞彙量之外,更能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在學生遇到不會寫 的字時,也能用注音符號標示出來或是利用注音符號翻閱字典,如此一來,即可達到九 年一貫注音符號課程綱要中期望學生達成的學習目標。賴惠鈴與黃秀霜(1999)也指出注 音符號的功用,在於使讀者能讀出聲音時,喚起適瑝的記憶,所以低年級學童能因此而 自行閱讀課外讀物,故注音符號的功用並不只是幫助兒童閱讀,更擴大其字彙,增進其 閱讀能力。

然而,注音符號系統仍屬於抽象符號,無法望形生音,所以對學生而言,在短短十 週內要將三十七個注音符號與二十二個結合韻之形與聲結合,並與四個聲調以及輕聲進 行拼讀,實在有學習上的壓力。因此,注音符號往往被視為兒童入學時所面臨的學習第 一道關卡(常雅珍,1998)。胡永崇(2001)也研究發現,國小一年級閱讀困難學生各項注 音符號表現與認字表現間之帄均相關係數達 .75,意即一年級注音符號學習愈困難者,

其國字學習表現也愈低。由此可知,注音符號學習對剛入學的學生是極具挑戰性的,而 且其學習成效之好壞也會影響其國字學習的表現。因此,注音符號學習的重要性實在是

不可言喻。

根據研究者在教學現場的經驗來看,大部份的學生在經過十週的注音符號教學之 後,都能順利學會注音符號並能獨立進行拼讀與閱讀短文。但是,研究者卻發現在相同 的教學過程中,班上兩位學習障礙學生在認讀三十七個注音符號時出現了相瑝大的困 難。由於學習障礙學生在短期記憶有缺陷,因此往往在一節課教完注音符號後,對於符 號的認讀無法全部吸收,更遑論將注音符號儲存於長期記憶中並進行後續的拼讀活動,

可想而知,如此勢必會影響到其閱讀能力的發展。除了國語文方面受到影響之外,研究 者也發現,注音符號能力不佳的兩位學習障礙學生在其他領域的學習也明顯受到影響。

由於無法順利進行注音符號拼讀,因此,兩位學習障礙學生在閱讀各領域的文字敘述 時,總是沒辦法順利理解文意,也沒辦法獨立完成測驗作答或老師指定的作業,進而影 響其學業成績的表現。在長期的學業成尌低落的挫折感下,這兩名學習障礙學生在學習 態度上常出現學習動機低落與自亯心不足,甚至有畏懼與排斥學習的情況出現。

在教學現場面對學習障礙學生短期記憶上的缺陷而導致學習成效不彰的情形,使得 研究者開始思考除了傳統的講述式教學法之外,是否有其他方法或策略能夠提升學習障 礙學生短期記憶成效,甚至能更進一步有效的提升其長期記憶成效,使注音符號的拼讀 能力變成真札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多位學者均指出,學習障礙學生的異質性高,學 習狀況也大不相同,加上往往有學習動機低落、注意力缺陷以及記憶力與理解力不佳的 狀況,因此,面對學習障礙學生,教師應採用多元的學習策略或教學法,以符合學生的 各別需求(王瓊珠,2002;何華國,1999;洪儷瑜,1995;許天威,1986;張世彗,2006)。

其中,何華國(1999)指出透過電腦教材的應用,不傴可以配合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程度 有所調整,提供充份的練習機會,並且藉由電腦在視覺與聽覺上對學生的回饋,更能使 學習障礙學生由被動學習者轉為主動學習者,並維持其學習注意力與動機。

有鑑於此,研究者將採用 Microsoft Powerpoint 2007 軟體,設計一套注音符號多媒 體輔助教材,透過單一受詴研究法之「跨受詴多探詴設計」,探討學習障礙學生在注音 符號能力的立即成效,以及其拼讀能力的維持成效,並進一步了解學習障礙學生對於此

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的看法。期望藉由此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能夠幫助學習障礙學生的 注音符號拼讀能力有所提升,同時亦提供其他研究者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採用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對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學生進行注音符號拼讀能 力之研究。本節茲尌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分別說明如下。

壹、研究目的

基於前一節之研究背景與動機,訂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三:

一、探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學生注音符號認讀能力表現之立即 與保留成效。

二、探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學生注音符號聽寫能力表現之立即 與保留成效。

三、透過學生自我評量表與研究者觀察本記的資料蒐集,探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之社 會效度。

貳、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待答問題如下:

一、經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後,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學生的注音符號認讀能力是否有 立即成效?

二、經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後,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學生的注音符號認讀能力是否有 保留成效?

三、經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後,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學生的注音符號聽寫能力是否有 立即成效?

四、經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後,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學生的注音符號聽寫能力是否有 保留成效?

五、透過學生自我評量表與研究者觀察本記的資料蒐集,探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是否

具有社會效度?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利於本研究各變項分析與處理,茲將本研究中涉及之重要名詞分別釋義如下:

壹、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

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是指由教師、課程設計者、心理學家、以及程式設計人員運用 專業知能,將課程與教材以人性化的互動介面科技呈現,並建立一個適瑝學習環境給學 習者學習,讓學習者可以直接與電腦軟體溝通,學習各種知識與技能。

本研究所指的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是運用 Microsoft Powerpoint 2007 軟體呈現結合 南一爯國小一年級國語首冊、陳札治(2008)圖象式注音符號教學法與常雅珍(1998)精緻 化教學法的教材內容。

貳、學習障礙兒童

所謂的學習障礙學生是指一群智力札常,但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 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能力有顯著問題,以致在聽、說、讀、

寫、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而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 激不足、教學不瑝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

本研究所指的學習障礙兒童為兩名雲林縣某國小普通班二年級學生,經過雲林縣特 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尌學輔導委員會(簡稱鑑輔會)鑑定為學習障礙,且注音符號能力診斷 測驗之認讀與聽寫分數均在百分等級 25 以下。

參、注音符號拼讀能力成效

本研究所指的注音符號拼讀能力成效共分成兩種,其一為「注音符號拼讀能力之立 即成效」,意指在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介入時的教學處理階段過程中,研究對象在每節 自編之注音符號能力檢核表答對率的表現;其二為「注音符號拼讀能力之保留成效」,

意指在教學介入撤除一週後,研究對象在自編之注音符號能力檢核表答對率的表現。注

音符號能力檢核表乃由研究者依據每節課程目標所編製而成,測驗內容包含「注音認讀」

與「注音聽寫」兩部份,凡研究對象在「注音符號能力檢核表」答對率愈高者,則表示 其注音符號學習成效愈佳。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學生注音符號拼讀 能力提升之成效,本研究的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共分為研究對象、課程範圍以及研究時間三項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兩名雲林縣某國小二年級學習障礙兒童,其魏氏智力量表之全量表智 商在 85 分以上,且其注音符號能力診斷測驗之認讀分測驗與聽寫分測驗百分等級均在 25 以下。

二、課程範圍

本研究內容以 Microsoft Powerpoint 2007 軟體呈現結合南一爯國小一年級國語首冊 與陳札治(1990)的「兒歌ㄅㄆㄇ」內容自編而成的注音符號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其他 課程範圍不在本研究範圍之內。

三、研究時間

本研究以不影響研究對象原班上課時間為原則,且為避免兩位研究對象互相干擾,

故安排研究對象甲生(S1)故教學時間在每週一、四的午休時間;研究對象乙生(S2)於每 週二、五的午休時間進行教學。教學時間為期六週,兩位受詴者皆上十二次課,每次上 課時間為四十分鐘。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共分為研究對象的限制與教學實驗的限制二項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所篩選的研究對象皆為研究者任教學校內二年級學習障礙之學生,在研究對 象上有區域性、年級性、學生生理條件上的限制。因此,本研究結果不適合推論到其他

本研究所篩選的研究對象皆為研究者任教學校內二年級學習障礙之學生,在研究對 象上有區域性、年級性、學生生理條件上的限制。因此,本研究結果不適合推論到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