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近年來健康意識抬頭,全世界運動的風氣盛行,路跑的活動吸引越來 越多的人加入,間接也帶動了全民運動人口的成長,過去台灣熱門秒殺商 品是蘋果最新一代的 iPhone,現在,卻是馬拉松的參賽門票。連臉書都發 現這股趨勢,買下會員的運動紀錄應用程式 Moves,正式進軍健身行動應 用程式市場。這其中有幾個直接相關的產業因此蓬勃發展,一個是運動用 品業者,一個是智慧穿戴裝置業者。萬年生(2015)在商業週刊『超運動時代』

專題即指出在這股消費人口成長與心理需求的支撐下,運動市場大餅越滾 越大,去年2014 運動休閒相關產品市場銷售額高達三千二百三十億美元,

越來越多公司進行「運動跨界」。全球約有兩萬種運動相關App,這些 App 的出現,讓運動健身與社群力量結合,創造出可觀的成長。與運動產業看 似搭不上關係的科技公司也開始參戰。通訊設備製造起家的華為開發出運 動手環,生產 GPS 的 Garmin 和印表機大廠 EPSON 則投入心率表,都著 眼於運動社群的擴散效果。穿戴裝置業者看到的是個人對身體自主健康需 求的滿足,因為手機的普及與智慧手環的關鍵技術發展漸趨成熟, 因此更 多資通業者也因此競相投入開發,許多人都相信智慧穿戴裝置將是下一個 令人期待的高成長產業。

而健康管理與穿戴裝置的結合又一直是此類產品發展的重點。健康管 理是近年來十分普及的醫學概念,一向都是屬於醫療相關行業積極發展的 重大項目之一,從醫療機構到診所,從健檢機構到醫美瘦身中心都跟健康 管理有關,然而這些機構畢竟是屬於醫療照護的一環,一般人並不一定會 經由這個管道來進行個人的健康管理。健康手環跟智慧手錶的發展也因此 弭補了個人生活上與健康管理之間的巨大隔閡,經由手機的連結,今日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手環跟手錶成為便利的紀錄個人運動數據的最佳來源,健康管理因此可以 從醫療機構延伸到到日常行動。然而穿戴裝置的種類繁多,功能卻大同小 異,大眾對健康手環的應用仍然陌生,對是否該擁有智慧手環來進行個人 的健康管理也大部分都在觀望甚或認為沒有必要性。本研究因此希望藉由 幾個不同個案的分析,讓大家更了解如何利用穿戴裝置來促進健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架構

本論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經由分析智慧穿戴市場的基本應用與產業現 況,來探討穿戴裝置業者的產品在健康管理相關領域的市場應用範圍。研 究的架構是藉由分析幾個智慧穿戴業者現行的商業模式並輔以價值主張的 設計分析探討,找出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可以促進人人運動,全民健康,產 業獲利的三贏目的。

因為穿戴裝置的應用屬於新的應用範疇,市場的接受度一直仍未如預 期般的產生大量需求,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伊夫

・比紐赫 (2012) 「獲利世代」:自己動手畫出你的商業模式,這本書所提 供的商業模式圖(Business Model Canvas)來分析幾個市場的穿戴裝置領導 業者,希望經由他們的商業模式圖找出共同的成功要素,另一方面,本研 究也利用由亞歷山大・奧斯瓦爾德,伊夫・比紐赫,亞倫・史密斯,葛瑞 格・伯納德 (2015)。「價值主張年代」:設計思考 X 顧客不可或缺的需求=

成功商業模式的核心獲利,一書中所提出的研究方式來探討這幾家成功的 穿戴裝置業者在顧客端與價值端如何取得平衡。本研究希望能發現市場裡 既有的發明,創造及實行這些力量的新商業模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係根據研究背景、動機及目的,先回顧與研讀相關文獻,並針 對相關研究進行資料蒐集與整理;其次,分析其產業特性後,應用合適的 分析模型進行個案分析,再依據分析結果綜述結論、給予建議。研究的流 程採用(Discover/Define/Develop/Deliver)來進行(如圖 1)。 而本文之研究 架構區分為五章: 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市場分析與應用探討,第三章 為研究方法,第四章為個案研究結果分析,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

(圖 1)研究流程

DISCOVER

•  研究背景,

動機,目 的說明

DEFINE

•  相關文獻 回顧與資 料整理

DEVELOP

•  研究模型 發展與個 案分析

DELIVER

•  研究結果

分析與結

論建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