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2013 年一連串重大食安事件使得台灣民眾人心惶惶,由網友票選的「Yahoo 奇摩 2013 年『十大年度新聞』給你真相!」(2013),「食安新聞」高居第二 名,「毒澱粉」更站上搜尋排行第三名(Yahoo 奇摩 2013 年十大熱搜榜出爐,

2013)。「毒澱粉」事件起因於澱粉製造者為了增加口感,違法添加工業級原料 順丁烯二酸酐,而澱粉在日常食品的應用十分廣泛,包含粉圓、肉圓、豆花、粉 粿、芋圓、布丁、冰淇淋等都受波及,因此更使得「毒澱粉」事件在爆發之際便 成為媒體以及民眾關注的焦點(2013 大事回顧-食不安 廠商黑心 台灣蒙塵,

2013 年 12 月 10 日)。因此本研究以揭開一連串食安問題序幕的「毒澱粉」1事 件為例,藉由這個影響層面廣大,並且和多數閱聽人切身相關的新聞作為研究對 象。

面對眾多食品安全事件,媒體如何選擇與呈現,以提供民眾正確、易於理解 的訊息,作為其決策依據,是本研究所欲探討之重點。因食品安全常與健康、科 學、科技等面向相關,屬於理解門檻較高的議題,閱聽人對媒體的訊息依賴相對 較高;尤其當人們結束正規教育後,媒體便成為接觸科學知識、爭議、事件以及

1在多數的報導中,媒體習慣以「毒澱粉」替代拗口難懂的專有名詞「順丁烯二酸(酐)」,

因此「毒澱粉」幾乎成為此事件的代稱,本研究亦選擇以「毒澱粉」作為論文題目,因為「毒澱 粉」一詞不僅具體再現了媒體報導的風險建構,也如實反映了民眾藉由媒體理解此新聞的第一印 象。

2

科學研究發現最容易得到,甚或是唯一的來源(Nisbet, Scheufele, Shanahan, Moy, Brossard, & Lewenstein, 2002),因此媒體效果的研究指出,新聞對特定科學知識 的形塑有重要影響(Miller, Augenbraun, Schulhof, & Kimmel, 2006)。

Blaine & Powell(2001)對食物相關的風險溝通研究發現,媒體不只反映大 眾對議題的感知,也藉由告訴社會想什麼,以形塑大眾感知。探討大眾如何感知 食 品 安 全 的 研 究 也 發 現 , 人 們 不 只 從 新 聞 得 到 資 訊 , 更 從 中 處 理 資 訊

(Fleming,Thorson, & Zhang, 2006),而優質的風險訊息更提供了閱聽人建構風 險接收的意義(Dudo, Dahlstrom, & Brossard, 2007),因此媒體可以說是透過框 架每日新聞,在定義、詮釋社會議題上扮演重要角色(Kim & Willis, 2007)。

然而媒體報導食品安全議題卻面臨非常多挑戰,不僅要將複雜的科學知識化 繁為簡,還要讓攸關大眾利益但卻夾雜科學名詞、健康風險的資訊化為深入淺出 的報導,更重要的是媒體也必須提供可讀性高且能引發讀者關注的訊息,同時兼 顧風險資訊的質與量但卻不流於製造恐慌。研究顯示記者報導健康新聞常有以下 缺失:帶有偏見(Piggott & Marsh, 2004)、缺乏充足的脈絡(Roche & Muskavitch, 2003)、訓練不足,以及錯誤詮釋統計數據(黃俊儒,2014),媒體傳播食品與 營養資訊時也常遺漏細節,未提供必要的資訊讓讀者了解相關建議,導致讀者無 法評估與自身飲食的關聯性(Borra, Earl, & Hogan, 1998)。

由上述文獻可知新聞扮演了傳遞食品安全議題的重要角色,同時也面臨諸多 挑戰,因此本研究的重點之一就是檢視報導的可讀性以及其風險訊息的品質。可 讀性以「對新聞注意度有益」和「對新聞理解度有益」兩大面向進行討論(張卿 卿,2012):「對新聞注意度有益」關注報導是否使用流程圖、以敘事或故事呈 現報導、使用易懂的名詞取代專有名詞;「對新聞理解度有益」則檢視報導是否 解釋核心概念或專有名詞、使用中英對照名詞。風險訊息的品質則從「自我效能」、

「風險強度」、「風險比較」(Amberg & Hall, 2010; Dudo et al., 2007; Roche &

Muskavitch, 2003)以及「風險脈絡的類型」來探討(Borra et al., 1998)。

3

目前食品安全相關的研究多集中在風險傳播,例如風險訊息對接收者風險感 知、態度、行為等的影響(Rodriguez, 2007);或從媒體類型比較傳統媒體與社 交 媒 體報 導的 異同 ( Shan, Regan, De Brún, Barnett, van der Sanden, Wall, &

McConnon, 2013);也有學者從消息來源的面向,研究消息來源之間、消息來源 與記者間如何競逐食品安全爭議事件的新聞場域(Ten Eyck,1999);此外,有研 究分析政府面對食品安全事件的危機處理(Jacob, Lok, Morley, & Powell, 2010)、

提供的健康資訊津貼被媒體採用的程度(Nucci, Cuite, & Hallman, 2009)。

上述探討雖然讓我們了解到食品安全訊息溝通對接收者的影響,也呈現目前 相關風險傳播的大致面貌,然而探討食品安全報導的訊息品質以及報導中的風險 訊息品質的研究卻寥寥無幾(Amberg & Hall, 2010; Qin & Brown, 2006; Qin &

Brown, 2007),媒體作為重要資訊提供者的實質效用未被檢視。此外,探討新聞 報導食品事件相關的研究不多,且都聚焦在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Driedger, 2008; Driedger, Jardine, Boyd, & Mistry, 2009; Gauthier, 2010; Hsu, 2008; Nucci et al., 2009),同時納入新聞文本和訊息接收者的食品安全議題研究更少見(Petts, Horlick-Jones, Murdock, Hargreaves, McLachlan, & Löfstedt, 2001)。

另外,對於訊息接收者的了解,或利用問卷調查直接從消費者角度出發

(Fleming et al., 2006; Mou & Lin, 2014; Todt, Muñoz, Gonzáles, Ponce, & Estévez, 2008),或使用準實驗設計關注風險溝通傳遞的正反面訊息是否會影響消費者的 態度、行為(Rodriguez, 2007),然而新媒體平台下新聞文本與閱聽人留言共存,

提供研究者更直接的研究文本,但同時關注新聞之下的讀者留言研究卻付之闕如,

據此,本研究除了分析食品安全議題的新聞,也將同時納入閱聽人的留言。

新聞閱讀方式改變,閱聽人逐漸將網路作為得到科學與科技相關資訊的主要 媒體來源,且多會閱讀線上版的新聞(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4)。在台灣,

《Yahoo!奇摩新聞》是最常被閱讀的新聞網站,比例將近九成(傳播調查資料庫,

2013),也因為新聞整合平台的特色,其收錄了包含《自由時報》、《中國時報》、

4

《聯合報》等傳統大報的新聞,也有電視台和廣播新聞所提供的內容如 TVBS、

東森新聞、中央廣播電台等,加上近年新興的網路媒體如 NOWnews、新頭殼等,

給予研究者豐富的新聞文本,此外其讀者留言的機制讓新媒體中閱聽人的重要角 色得以發揮,故本研究以《Yahoo!奇摩新聞》作為研究對象。

新媒體除了傳遞資訊,也提供使用者回應新聞的機會,而相較於傳統媒體中 閱聽人被動的角色,新媒體的閱聽人不僅透過留言表達意見,許多時候甚至會跳 脫文本,發展出不同的討論焦點。例如 Secko、Tlalka、Dunlop、Kingdon 與 Amend

(2011)分析關於扭傷應盡早治療的報導,發現留言者對治療較不感興趣,反而 開始從各自經驗比較受傷的嚴重度,有時也會以自身經驗反駁作者,或利用再詮 釋(reinterpretation)支持其論點。研究發現讀者論述建構了新的元素也重新架構 新聞故事,導致其他評論者要求更多相關資訊或引發更多批判(Secko et al., 2011)。

由上述討論可得知線上讀者評論具有特定的特色,因此,本研究的第二個方 向便是透過《Yahoo!奇摩新聞》的讀者留言探討新媒體的風險傳播角色,並了解 線上新聞讀者評論的主題以及其禮貌/無禮的樣貌,因為從中除了可以看出評論 者關注的焦點及討論方向是否與新聞報導一致或有所偏離,讀者評論的禮貌/無 禮樣貌的表達也被認為是影響新聞傳播力的重要因素。2013 年九月,美國《大眾 科學》(Popular Science)雜誌宣佈關閉網站的評論功能,因為他們認為網站上 那些粗魯(uncivil)的評論削弱他們傳播科學的強度(LaBarre, 2013),研究也 發現一小群乖張的評論者就足以扭曲讀者對報導的認知(Anderson, Brossard, Scheufele, Xenos, &Ladwig, 2013)。不同於大眾媒體的時代往往只有新聞文本才 被視為具有影響力,網路社群中,讀者評論對一般人的認知也可能具有關鍵的決 定力。

總的來說本研究希望透過《Yahoo!奇摩新聞》這個具有豐富新聞文本以及讀 者回應的媒體,以 2013 年受到高度關注的食品安全新聞「毒澱粉事件」探討媒

5

體的風險傳播角色、報導品質,並透過這個符合現代傳播趨勢的新媒體了解讀者 的評論主題、評論特色,以及讀者評論的互動。

毒澱粉事件中的添加物不僅難以肉眼辨別,對民眾而言更是陌生的專有名詞,

且具有健康風險上的疑慮,因此更仰賴媒體的報導資訊,希冀本研究分析食品安 全議題的報導概況,以及讀者對文本呈現的評論樣貌與互動,能提供記者未來報 導相關領域新聞的參考。

本研究的架構,如圖 1-1 所示。

圖 1-1:研究架構

毒澱粉的新聞報導

報導分布 報導品質

可讀性

風險訊息品質

讀者評論

讀者評論主題 讀者評論互動

新聞參與度

讀者互動度

讀者評論特色

禮貌與否

提及個人故事 經驗談與否

離題與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