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食品報導相關研究

但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順丁烯二酸酐是常用化工成分,普遍 存在油漆、潤滑油中,若以歐盟所訂成人每日(順丁烯二酸)耐受量 30 毫克3, 一天約吃一顆肉圓就超過,若吃 20 顆就可能造成急性腎小管傷害,將致腎衰竭、

須洗腎(吃毒澱粉肉圓「像在服毒」1 顆就超標,2013 年 5 月 26 日)。

第二節 食品報導相關研究

壹、 媒體報導食品安全新聞的角色

健康新聞是科學新聞中最常被報導的類型(Clark & Illman, 2006; León, 2008),

而食品安全新聞通常包含在其中(張卿卿,2012)。不像科學議題往往獨立於日 常生活真實之外使得閱聽眾對其意義建構較被動,甚至會拒絕媒體框架(Laslo, Baram-Tsabari, & Lewenstein , 2011),食品安全新聞因為其健康資訊的性質,提 供了可立即與日常生活經驗連結的資訊,因此反而能吸引閱聽人注意(León, 2008)。

不過相較於一般議題,具科學向度的新聞相對複雜難懂,並常夾雜專業術語 和邏輯判斷,因此在現代社會中如何讓科學進入民眾生活,媒體有著不容忽視的 影響力(陳憶寧,2011)。研究也發現媒體是大眾接收科學資訊(National Science Board, 2010)、健康議題與食品相關消息的主要管道(Ayoob, Duyff, & Quagliani, 2002; International Food Information Council, 2005)。

此外,對媒體的依賴不但幫助閱聽人定義真實(Nelkin, 1987; 轉引自 Blaine

& Powell, 2001),也可能進而促使閱聽人主動了解相關議題,例如對 Google 搜

3歐盟訂定成人每公斤體重的(順丁烯二酸)每日耐受量為 0.5mg(毫克),因此以一位 60 公斤的成人計算,每日耐受量為 30mg(林天送,2013)。

9

尋引擎所做的資料分析就發現,科學方面的搜尋量經常和媒體報導密切相關

(Baram-Tsabari & Segev, 2011; Segev & Baram-Tsabari, 2012)。而且媒體提供的 訊息確實也對民眾有實質的影響,Piggott & Marsh(2004)便發現健康資訊影響 民 眾 對 食 品 安 全 的 要 求 , 媒 體 對 生 物 科 技 食 品 的 報 導 也 影 響 其 購 買 行 為

(Kalaitzandonakes, Marks & Vickner, 2004; Coombs, & Holladay, 2002)。

因此新聞如何提供高品質的資訊,提升民眾的訊息接收度及理解度,並滿足 其知的需求是傳播者重要的挑戰。食品訊息相關的研究發現,對民眾而言,提供 事實資訊(factual information)可以增加消費者對食品的接受度(Hoban, 1998),

Bruhn(1995)的研究也指出若提供科學性的資訊,較高比例的消費者會接受輻 射線處理過的食物。

貳、 媒體如何呈現食品安全新聞報導

我們可以從食品安全新聞的報導主題、修辭、消息來源以及風險資訊等了解 媒體如何呈現相關報導、再現其資訊與風險,但目前相關的研究報導不多,是值 得探討的領域。國內食品報導的研究有以基因改造(謝君蔚,2008)、有機食品

(陳琪惠,2006)、毒奶粉風波(楊智元,2009)等焦點出發的文獻。而國外則 有分析飲用水受大腸桿菌汙染(Driedger et al., 2009)、狂牛症(Driedger et al., 2009; Shih,Wijaya, & Brossard, 2008)以及有機農業(Cahill, Morley, & Powell, 2010)

等食品相關的新聞分析。

從國內外的研究可發現食品相關新聞不只關心單一面向的議題,時常同時提 及健康、食品安全、科學/醫學發現、究責、事件調查、風險控制行動、政府回 應、政策規範、經貿發展、商品活動優惠等(陳琪惠,2006;謝君蔚,2008; Driedger et al., 2009; Gauthier, 2010; Nucci et al., 2009)。食品報導的議題不僅顯示出社會 關心的議題面向,也與新聞提供讀者的知識廣度相關。分析新聞報導的議題可以 洞察媒體報導對大眾有何影響(Cahill et al.,2010),進一步來說,媒體對於議題

10

重要性或顯著性的安排會影響大眾對於新聞的看法和評價(林東泰,2002),因 此分析新聞的報導主題可做為媒體是否提供讀者充分資訊、當前社會關注面向的 指標。

國內的食品新聞分析顯示,儘管食物為人體每日營養的供給來源,食材的新 鮮、安全與否也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但「食品安全」主題在報導中往往不是 最重要的。陳琪惠(2006)的有機食品新聞研究發現,媒體報導最多的主題為「活 動或商品優惠」,佔 50.1%,「食品安全」卻僅佔 12.9%;謝君蔚(2008)分析 基因改造食品新聞則發現「食品安全」(41.2%)議題雖然只次於政策規範(45.8%), 但在最優先的新聞議題上卻僅排名第三,顯示食品安全通常不是第一優先報導的 主題,但會伴隨其他議題出現。

國外報導食品遭受汙染的事件時,前兩大主題或框架多為「調查」,例如美 國電視新聞網報導 2006 年菠菜遭大腸桿菌汙染的回收事件,焦點多集中在「調 查進度」(Nucci et al., 2009),2000 年加拿大兩大全國性報紙報導飲用水受大 腸桿菌汙染事件時,「災害調查」為第二大框架(Driedger et al., 2009)。但如同 國內對食品相關新聞的分析,國外的研究也顯示關注食品安全相關議題的報導相 對較少,例如波菜回收事件的健康或醫療議題僅佔 12%(Nucci, et al., 2009),

Cahill et al.(2010)檢視媒體報導有機食品及農業的新聞主題也發現食品安全的 討論佔比不到一成(8.7%),健康/營養的主題更僅佔 2.7%。或者雖然是主要 框架下的重要議題(Gauthier, 2010),但關於食品安全的資訊卻只出現在初期階 段(Gauthier, 2010; Nucciet al., 2009)。

除了從報導主題了解媒體如何報導食品安全新聞,相關研究也從新聞的消息 來源出發,因為媒體提供的消息來源類型以及其多樣性都關係到報導的可信度與 否。研究顯示評論者會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消息來源,他們會關注科學資訊的消 息來源是出自於政府、大學或企業中的科學家,知道不同的團體有不同的利益,

這顯出評論者的靈敏度(Len-Rios, Bhandari, & Medvedeva, 2014)。因此當媒體

11

提供多種消息來源時也會提升讀者信任度,Jensen、Carcioppolo、 King、Bernat、

Davis、Yale 與 Smith(2011)的研究發現,當新聞包含不同的研究者時,病患對 於醫藥專家的信任度較高,多元的消息來源有助於提升報導的可信度。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新聞報導主題與新聞的消息來源不只是理解媒體如何報 導一事件的重要資本資料,前者同時也影響讀者對新聞重要性的感知,後者則與 報導的可信度相關,為了進一步了解媒體報導毒澱粉事件的概貌,本研究提出以 下兩個研究問題:

研究問題【1】

毒澱粉事件的報導中,新聞媒體如何再現毒澱粉事件?媒體來源的分佈為何?

其報導主題的分佈為何?

研究問題【2】

毒澱粉事件的報導中,其消息來源使用狀況為何?不同的報導主題間其消息 來源使用狀況是否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