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鑑於近年來台灣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快速變遷,人口出生率的衰退,造成台 灣生活環境的衝擊,又因政府政策的開放,使得國人赴大陸地區探親、旅遊、訪問,

以及投資等行為日趨頻繁,促使兩岸關係更加密切,亦間接的對國內教育環境及台 商企業在大陸投資帶來了不少的衝擊與挑戰。臺灣在面臨少子化的課題、教育政策 的革新、就學及就業競爭壓力下,因著全球化的影響使得國內高等教育,必須發展 跨國性的教育規劃及學術交流,來因應高等教育的市場化趨勢,並制定完善的學歷 採認,以及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學,以積極培育兩岸優秀人才,以提升國家及台商 企業在大陸投資的競爭力。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促使臺灣於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WTO),不但於經濟及貿易上活躍積極,更利用世界經貿 平台WTO,與國際間緊密的接觸。近年來,中國大陸亦在國際的經貿上迅速成長 並積極的擴大著,又因佔著擁有眾多勞動力,以及廣大市場的優勢,中國大陸儼然 的成為國際經貿間眾所注目的對象。此時,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正積極的 在經貿上以合作、競爭二方面與中國大陸保持關係,而臺灣由於地域與文化的鄰近 性,使得臺灣比其他國家更具有優勢。

面對全球化時代的來臨,世界各國為了提升國家及企業的競爭力,不論在專業 知識的人才的培育及國際留學生的招收上,均積極的規劃並進行。而中國大陸因著 勞動力的優勢,使得國家整體經濟的迅速開發,再加上各國的企業的進駐,增加職 場的需求量,進而帶動了中國大陸學生在面對職場需求時,所需具備的高等教育,

而中國大陸亦成為了世界各國極力爭取國際留學生的主要國家之一。截至2008年為 止,在日本的外國學生中,陸生已達60.2%(71,277人);韓國則有高達70%的外國學 生是陸生(44,746人)(高教技職簡訊,2009),自台灣加入WTO後經核准對中國大陸 的投資件數由2002年的1,490件累計提高到2008年的7,706件,總投資金額亦由2002 年的3,858,757,000美元累計提高到2008年的48,857,597,000美元(經濟部投資事業 處,2009),成長速度倍增。

依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出國留學人數,亦由2002年的125,179人提高 到2006年的134,000人,學成回國服務的海外留學人數亦由2002年的17,945人提高到 42,000人,成長的比率不容忽視,而台商企業在中國大陸延攬高等教育之海外留學 人才的比率亦隨之增高。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在面對全球化的來臨,各國無不傾力發展高等教育,積極培育優秀人才,以提 升國家競爭力。台灣面臨知識經濟和全球化的浪潮衝擊,在高等教育上,大學唯有 打破舊的思維、跳脫舊的框架,重新調整觀念與作法,在高等教育劇烈轉變的年代,

大學組織千萬不能墨守成規,要因應學校的自我定位,迎合時代的需求,重新予以 設計調整(陳德華,2006)。

臺灣因為社會的快速變遷,高等教育由菁英取向轉為大眾取向,造成大學數量 明顯成長,許多專科學校紛紛改制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雖然滿足了國人對高等教 育之需求,卻因為數量的增加,衍生品質及競爭力等相關問題(石昱鬱,2009),台 灣97學年大專校院招生達35萬人,新生實際註冊約29萬人,招生缺額近6萬人,平 均新生註冊率為82.98%,為近5年來新低(蘇婉芬,2009)。為此台灣高等教育為招 收學生入學,不得不降低錄取分數標準,不但造成學生素質均落,使程度資質未達 學習標準的學生,也有機會接受高等育教,雖實現台灣教育普及化,但卻無法教育 出適當人力以符合台灣產業需求,而台灣高等教育在招生上所面臨的問題日趨嚴 重。

以台灣目前公私立大學校院數從84 學年度的 60 所,擴增至 94 學年度的 145 所, 至 97 學年度臺灣的大學校院數已高達 162 所(教育部,2009),而相對於 人口出生比率,1998 年臺灣出生人口 271,450 人,折合年粗出生率為 12.43 ‰,之 後每年出生人口數呈現逐漸下滑趨勢,2009 年截至 10 月全年合計出生人口為 155,541 人折合年粗出生率已降至 8.96‰(內政部戶政司,2009)。再由入學新生 之註冊率來看,97 學年全國 162 所大專校院核定招生名額為 34 萬 9,053 人,較 96 學年 35 萬 8,405 人減少 9,352 人,或減 2.61%。其中新生註冊人數為 28 萬 9,638 人,較上學年之29 萬 9,231 人減少 9,593 人,減幅 3.21%;新生註冊率為 82.98%,

較上學年微減0.51 個百分點,係近 5 年來新低;招生缺額為 5 萬 9,415 人,較上學 年之5 萬 9,174 人略增 241 人,或增 0.41%(教育部,2009)。

因應大陸高等教育品質之提升,並解決我國學生赴大陸就讀高等學校衍生之學 歷採認問題,教育部配合政府整體大陸政策,採取階段性、漸進、開放採認之原則 審慎推動,期先以促進兩岸學術交流為推動重點。97年度已就陸生來臺研修時間從 4個月放寬至1年,以及放寬大學得赴大陸及金馬地區辦理推廣教育學分班等兩項政 策完成法制作業程式;中、長期將再就開放招收陸生來臺就學、國內大學於大陸地

區開設碩士在職專班及採認大陸高等教育學歷等事項研議辦理(行政院施政報告,

2009)。

台商在大陸投資及經營事業經常會遇到經貿往來的糾紛,此問題並非是單一地 域性,而是全大陸普遍性的問題。大陸勞工發生衝突的原因不能歸咎為單一的問 題,而應強化對不同省籍勞工的瞭解;大陸各省籍民族性與風俗習慣均有很大的不 同(袁明仁,1999)。可以說是幾乎在大陸每個地方投資的台商都曾經遭遇過經貿糾 紛,台商所遇的經貿糾紛常見的有:貨款糾紛、購銷合同糾紛、仿冒糾紛、勞動合 同糾紛、一般合同的糾紛、工傷糾紛、員工檢舉、員工跳槽糾紛等等,而上述糾紛 歸究原因大多為兩岸人民文化、價值觀、知識、環境等因素上的差異等等,台商機 構若能透過政府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學後,延攬接受過台灣高等教育、文化、價值 觀、等等的大陸優秀人才,返回大陸台商企業服務,不僅可消弭勞資雙方彼此的觀 念及認知上的差異,進而減少經貿糾紛,更可提升台商企業在大陸地區發展的競爭 力。

目前政府正積極研擬開放陸生來臺就學的相關政策法令及配套措施,其目的為 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海峽兩岸學術、教育之交流,因臺灣高等教 育在文化、語言及生活習慣上與中國大陸的雷同,在兩岸學生的學習互動及交流上 已佔有優勢,故能於政府開放陸生來台就學政策之前,即期前瞭解影響大陸學生來 台就學意願因素,將有助於台灣高等教育招收大陸學生的相關規劃及策略,在吸引 更多大陸優秀人才來臺就學後,除可望解決目前國內高等教育單位招生不足的現象 外,並可供大陸台商企業培育具台灣文化的大陸優秀人才依據,降低大陸台商企業 的內部人力的文化差異與衝突並提升企業競爭力。

Pervin & John(2001)認為人格特質可用來描述個人之人格對生活適應的反應 方式,表現於外是一種持久、穩定及一致的行為傾向。謝豐昌(2008)指出生涯規 劃乃是個體衡量本身的條件,配合外在的客觀環境,針對未來的發展,做有效的規 劃與執行,以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而林尚武(2006)也說明學生的學業問題其實 與生涯規劃息息相關。國內諸多學者研究(孫清山、黃毅志,1996;巫有鎰,1997 ) 均指出,家庭社經地位對子女教育成就具有顯著正面影響。一般相信,父母教育程 度較高者,會較重視子女的教育,亦即社會資本較高,而且擁有較高的職業,收入 也較高,因此能提供子女較佳的讀書環境與較優厚的財務資本。林旺枝(2006)的研 究發現家庭結構屬於單親家庭的子女會因家庭資源較缺乏,親子互動不足及過大的

家庭壓力而影響其學業成就,依上述學者研究實證,本研究歸納出以人格特質、生 涯規劃、個人特徵、兩岸高等教育制度及政策等因素,來瞭解影響大陸學生來台就 學的意願,藉以制定出有效招生策略及規劃。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為探討以人格特質、生涯規劃、個人特徵、兩岸高等教育制度與政策於 中國大陸學生來台灣就學意願之關聯與影響,期藉研究結果與結論供台灣高等教育 招收大陸學生的相關規劃及策略,並可供大陸台商企業培育具台灣文化的大陸優秀 人才重要依據,降低大陸台商企業的內部人力的文化差異與衝突並提升企業競爭 力。

一、以人格特質、生涯規劃、個人特徵、兩岸高等教育制度與政策及陸生來台灣就 學意願向五個變項,探討影響中國大陸學生之來台灣的就學意願之關鍵因素。

二、探討兩岸高等教育制度與政策在人格特質、生涯規劃與陸生來台灣就學意願之 間的關係。

三、針對研究結果,提供台灣高等教育相關政策及制度建議,並供台商企業培育人 才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