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的差異

第一節、 總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年資為比較基準點,包括:退休、現職、年輕及舊制等。《聯合報》則僅以退休、

現職兩詞彙作為軍公教的限定詞,且《聯合報》也以十萬數量詞作為軍公教限定 詞,多強調此政策最大遊行事件九三遊行的參與人數,藉此強調軍公教人員的一 體性。

霸凌一詞同時為《聯合報》、《自由時報》最常連接軍公教一詞的動詞,觀察 兩報出現此詞彙的報導多為引用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執行長林萬億回應九三 遊行事件發言,強調總統蔡英文並未霸凌軍公教。《聯合報》在標題為〈伍錦霖 盼冷靜顧全大局〉(聯合報,2016.9.3: A2)的一般報導第二段及第三段明引林萬 億發言,藉此表示府方及年金改革委員會認為此政策並非針對軍公教人員而來的 立場。《自由時報》則在標題為〈退休軍公教今遊行 林全籲社會尊重〉(自由時 報,2016.9.3: A4)的首段即說明此遊行訴求為「抗議蔡英文霸凌軍公教」,並且 在此篇報導第五段及第六段同樣明引林萬億為蔡英文辯護言論。這顯示對《聯合 報》及《自由時報》而言,其對軍公教人員的態度趨向一致,皆保持抽離態度。

《聯合報》對軍公教群體的形象建構隨著此政策所經歷的三個時期不同而有 所差異。其中在年金改革委員會會議時期的前期,《聯合報》在記者林敬殷於《觀 察站》撰寫〈焦慮蔓延 離共識更遠〉(聯合報,2016.6.24: A4)認為軍公教人員 對號入座為「成為被改革的對象」。但到了年金改革委員會會議時期尾聲,則在 社論〈這回,事主變公親〉(聯合報,2017.1.27: A2)喚醒讀者軍公教人員為各 級政府雇員的廣義勞方身分。且《聯合報》在這兩篇文本都忽略軍公教人員內部 歧異性,將此塑造為一共同群體藉此攻訐政府及蔡英文,如其第二段首句「在這 波年金改革爭議中,許多人都忽略了軍公教人員的「雇主」就是政府,蔡英文更 忘了自己是大老闆。」在此須注意的是,《聯合報》此篇重點在藉以勞資關係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構為論述最上層框架批評蔡英文,也因此在此篇社論中雖然點明軍公教身為雇員 的身分,仍然未給予此團體主體發聲位置。

同時期的《自由時報》則在年金改革委員會會議時期初期及尾聲都少提及軍 公教人員,凡提及部分都是為了凸顯年金改革委員會會議召開難度及府院高層堅 定徐行的形象,如年金改革委員會後期焦點評論〈年改勢在必行 不能任由喊價〉

(自由時報,2017.1.7: A10)則在第二段表明執政當局將不畏受影響者訴求而執 行此政策:「不過,當前政府推動《年金改革》,不會因退休軍公教等人士的抗爭 而有所動搖,包括蔡總統在內的府院高層,仍將依既定的步驟,改革向前行。」

在各行政部門草擬法案時期,《聯合報》對軍公教人員的態度仍將其致於他 者角度,並且因府方定調軍人年改方案與公教人員年改方案時程脫鉤,《聯合報》

縮小其團體成員,僅塑造公教為一群體,顯示其對相關人等的共同體形象塑造隨 著府方政策動向有所轉變,軍公教人員此群體為《聯合報》鏡射此政策的一想像 共同體。如社論〈蔡英文眼中的這個政府和公務員〉(聯合報,2016.6.24: A4)

中僅提及公教人員「這場年金改革的操作,不僅煽起社會世代對立,造成公教人 員士氣瓦解,「現任」與「退休」警員對陣的景象更令人感嘆。」

同時期的《自由時報》則同樣隨著府方定調軍人年改方案與公教人員年改方 案時程脫鉤,縮小其所建構的共同體成員種類為公立教職人員及公務人員,同樣 顯示此種共同體純粹為《自由時報》回應此政策所建構的想像群體。另外,《自 由時報》更對此想像共同體注入核心形象為幫助過去國民黨威權政府執行白色恐 怖的幫兇,使得公教團體毫無正面形象,並直接以反改革者、威權統治者的幫兇 命名公教人員。如在其社論〈《年金改革》保護國家未來的主人〉(自由時報,

2017.4.5: A2)第三段直接稱「反改革者自稱對國家有貢獻,其實其中不少恰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威權統治者的幫兇,」。

在第三時期立法院三讀年金三法時期,《聯合報》雖然知道公務人員及公立 教職人員為年金三法的直接受影響者,但在回顧一年多的年改過程時,其仍自然 視軍公教人員為一體,顯示對《聯合報》在此時期忽略年金三法的實際受影響對 象為政務人員、公立學校教職人員及公務人員,將年改所指涉的對象全歸於軍公 教人員此一群體,並仍然以抽離角度描述此群體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如:《聯 合報》記者林河名特稿〈改革不能殘民以逞〉(聯合報,2017.7.13: A12)第五段 點名「但不可否認,年改過程中,軍公教就像背負了原罪:國家承諾的保障,讓 自己彷彿「既得利益者」;主張信賴保護原則,竟成了『抗拒改革者』。」

《自由時報》在此時期仍維持其捍衛府方軍人與公教人員脫鉤之立場,維持 建構公教人員為一群體,不過公教人員也從未獲得主體發聲位置。再者,《自由 時報》甚至以全能觀點,並以宗教神話的隱喻口吻暗示軍公教人員屬特權階級具 備原罪,年金三法贖其罪孽。如在陳杉榮為文〈勞工是心中最軟的一塊〉(自由 時報,2017.7.5: A4)中表示「明年七月一日相關法律施行後,公教人員不用再 承擔『汙名化』的罵名,眾生平等,他們和一般人一樣,不再是獨樹一幟的階層」

整體來說,《聯合報》與《自由時報》甚少給與年金三法主要受影響者發言 權,雖然軍公教一詞為常見詞頻,但都不是一句子的主詞。對於軍公教的想像建 構,《聯合報》在年金改革委員會時期及立法院三讀年金三法時期都建構三類職 業從業人員為一群體,但其保持客觀抽離的立場,不願替此想像群體灌入正面形 象。《自由時報》則自始至終捍衛府方立場,隨著確定軍人年改方案時程與公教 人員脫鉤,《自由時報》即減少其建構群體的種類數,將軍人與公教人員分而論 之。另外《自由時報》塑造公教人員為過去國民黨威權政府執行白色恐怖的幫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替自己爭取權益的相關公教人員則被貶為反改革者,顯示《自由時報》十分貶低 其所建構的軍公教想像共同體。

貳、 《聯》建構國民黨為權益捍衛者 《自》未建立鮮名形象

以國民黨一詞檢查兩報所有文本的脈絡化關鍵字可發現,以《聯合報》來說,

國民黨一詞為立委、立院、立法院等名詞的限定語,且其報導時間大多落在 2017 年 4 月至 6 月,顯示此詞彙僅限於第三時期年金三法送入立法院後,《聯合報》

基於實際一般政策週期考量而開始大量報導國民黨籍立委對年金三法的看法,

《聯合報》亦花費諸多篇幅報導國民黨立委在年金三法三讀情況,包括公務人員 退休撫卹法草案在司法法制委員會審查情形、二讀及三讀情形。

《聯合報》塑造國民黨籍立委成軍公教群體權益捍衛者,《聯合報》利用引 用國民黨立委對年金三法的發言,藉此凸顯其捍衛軍公教群體的形象。如《聯合 報》記者徐偉真在〈四天搞定?藍質疑年改精算報告〉(聯合報,2017.5.3: A4)

通篇引用國民黨籍立委質疑銓敘部在審查會報告「公務人員退休撫卹法草案」的 數據與內容。或者在其記者鄭宏斌、程平〈監督年改 下周二圍立院〉的報導(聯 合報,2017.4.13: A4)第三段說明在公務人員退休撫卹法草案進入審查會前夕,

國民黨部分立委與黨鞭對是否提出黨團版意見不一情形。如此段全文為:「年改 法案審查在即,但部分國民黨立委擔心,年改被九十萬軍公教綁住,扣上與九百 萬勞工為敵的帽子,主張不提黨版,改由個別立委提案,國民黨團總召廖國棟表 示,一定要提出原則性的年改版本,會說服黨團成員。」

然而,《聯合報》並未英雄化國民黨籍立委「軍公教權益捍衛者」形象,其 持平評論甚至偶爾語帶貶抑國民黨立委在立院三讀年金三法情形。舉例來說,《聯 合報》以戰爭框架或武打建構國民黨立委在立院表現,如記者胡宥心在〈文攻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鬥後…藍綠挑燈審年改〉(聯合報,2017.5.2: A4)即多以武俠動作稱國民黨與民 進黨立委針鋒相對情形,如標題文攻武鬥、第二段末句「……與藍營大打體力消 耗戰。」、第三段首句「國民黨立委也頻頻出招,」倒數第三段還描述國民黨籍 立委孔文吉與民進黨籍立委段宜康衝突場面,以極度戲劇化方式描繪台灣立委實 質逐條審查法案草案的情況,雖賦予讀者國民黨守衛軍公教人員權益形象,卻略 帶嘲諷。記者邱采薇〈民進黨團 戰場放在立院 3 次臨會〉(聯合報,2017.5.24: A4)

首段也以民進黨團為主語,描述國民黨團利用議事規則杯葛議事,導致立院須召 開臨時會通過年金三法。

《自由時報》由於自始至終高度政治化年金改革議題,因此國民黨平均散佈 於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9 月間,且此詞彙最常作為立委、主席、執政、副主席、

文傳會等與此政黨黨務有關詞彙的限定詞。又查其脈絡化關鍵字可發現,《自由 時報》關注的政治議題尚包括勞基法修法、一例一休、憲改、促轉及前瞻基礎建 設等政策。《自由時報》視國民黨為上述政策的政治反對勢力,雖時常引用此政 黨立委的言論,卻置其於他者位置,僅引用與其報導主題立場相近者的發言。

為與《聯合報》比較,我選擇再細考《自由時報》2017 年 5 月至 7 月的文 本可發現,《自由時報》極力使國民黨與反年改團體構連,然而由於立法院三讀

為與《聯合報》比較,我選擇再細考《自由時報》2017 年 5 月至 7 月的文 本可發現,《自由時報》極力使國民黨與反年改團體構連,然而由於立法院三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