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繪本教學的教學策略與實施歷程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繪本教學的教學策略與實施歷程

本研究之繪本教學活動共使用七本繪本,每本繪本的教學歷程包含環境營造、

繪本閱讀與討論及延伸活動,如表 4-1。環境營造於本章的第二節有詳細的介 紹。

表 4-1

繪本教學活動大綱

順序 書名 進行時間 延伸活動

1 《噓,大家安靜!》 103.9.8~103.9.12 討論班規並製作大書

《微笑班》

2 《我的朋友》 103.9.15~103.9.19 1.分組接力閱讀 2.學習單「我的朋友」

3 《從頭動到腳》 103.9.22~103.10.3 1.轉盤遊戲

2.瓦楞紙姓名拼貼 3.骨牌遊戲

4 《前面還有什麼車?》 103.10.13~103.10.17 團體大書製作 5 《加油,警車》 103.10.20~103.10.24 小組小書製作 6 《魯拉魯先生的腳踏車》 103.10.27~103.10.31 個人小書製作 7 《永遠吃不飽的貓》 103.11.10~103.11.28 創作性戲劇 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58

研究者設計之七個繪本教學活動,皆以新課綱(2012)的學習指標為依據,以 語文領域為主,並適時結合其他領域。因為研究對象為中大混齡班,包含 18 名 大班幼兒,六名中班幼兒,再加上研究者蒐集的資料,著重在讀寫方面,故研究 者於活動教案中列出的學習指標多為大班的指標。研究者在每個繪本的課程資訊 表格中,僅列出與讀寫相關之學習指標,完整活動內容請見附錄二。

微笑附幼 103 學年度上學期第一個進行的主題為「常規」,在常規主題中共 使用三本繪本進行教學活動,包含《噓,大家安靜!》、《我的朋友》和《從頭動 到腳》。開學初期,為了建立班級常規,研究者選擇搭配學校主題的繪本,內容 包含秩序及幼兒社會互動,形式則著重重複字句,教師透過指字閱讀與討論的策 略,並依循新課綱學習指標來設計教學活動。

本研究之繪本教學活動一週進行兩次,以一本繪本為主,但《從頭動到腳》

這本繪本進行了兩週,共四次教學,原因是從《噓,大家安靜!》和《我的朋友》

的教學中發現,延伸活動深受幼兒喜愛,且一週教學時間分別為兩次 30 分鐘,

延伸內容相當受限,故嘗試於第三本書時,進行兩週四次的教學。

以下依照繪本的順序分別敘述之,包含選擇繪本的原因、教學策略、教學歷 程及教師省思。

壹、《噓,大家安靜!》

表 4-2

《噓,大家安靜!》課程資訊 書名 噓,大家安靜!

活動 討論班規並製作大書《微笑班》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思考教室中應該遵守的規矩

學習指標 語-中-1-5-3 知道書籍封面有書名,創作者和譯者的名字 語-大-1-6-2 知道華文的閱讀方向

語-大-1-6-3 知道華文一字一音的對應關係 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59

一、選擇此繪本之原因

《噓,大家安靜》是一本文字少圖畫多的繪本。幼兒於學期初情緒較浮動,

圖畫能引起幼兒注意,讓幼兒更融入,繪本豐富的圖畫能激起孩子的求知慾望(黃 瀞慧,2008)。研究者剛入班時,觀察到幼兒經常情緒高昂,教師需要花許多時 間管理秩序。研究者為了讓幼兒了解在嘈雜的環境中無法聽到老師或同伴的聲音,

如果大家能有秩序,遵守規則,教室氛圍會更和諧。

二、教學策略

研究者將繪本內容製成投影片,以分享閱讀的形式進行,將文字放大來呈現,

讓每位幼兒都能清楚看見圖和文。閱讀過程中,研究者運用指讀及討論的策略,

因陳惠茹、張鑑如(2011)提到成人採用引導注意印刷文字的共讀方式,對幼兒閱 讀文字會有較大的幫助。此外,研究者也會記錄幼兒討論之內容與收集幼兒個人 照,完成自製大書《微笑班》,以便日後提供幼兒在語文角自行閱讀。

三、教學歷程

(一)引起動機

繪本《噓,大家安靜!》跟秩序息息相關,因此在進入繪本討論之前,研究 者運用自行設計的「123 手指謠」,穩定幼兒情緒,整頓班級秩序,再藉此引導 幼兒進入繪本內容。手指謠的內容為「123,321,1234567,頭拍拍,肩拍拍,小手 拍拍放膝蓋。」(RD1030909)

(二)繪本閱讀與討論

首先,研究者請幼兒觀察繪本封面,說說看在封面可以看到哪些東西?一一 和幼兒討論書名、作者和譯者。因為該班為混齡班,研究者發現部分大班的幼兒 對書本已有初步的概念。

小翰:「書名就是書的名稱。」

小安:「翻譯就是把外國人的字變成台灣的字,這樣才看得懂。」(TO1030909) 研究者唸讀故事內容時,幼兒一邊聽一邊看繪本的圖畫與文字,遇到重複的

60

字或句子,幼兒會慢慢地跟著一起唸讀。此外,幼兒藉由回應故事內容,以及與 研究者的互動,更融入繪本的世界,例如當研究者說「我們大家一起唸口訣,1、2、

3、噓、噓、噓、噓、噓。大家變得比較安靜,這個時候,地球就會變得更和平。」(TO1030909) 小蓁接著說「如果地球很吵,地球爺爺會很生氣。」(TO1030909)

閱讀完繪本內容後,研究者提出一些問題和幼兒一起討論,先是回顧繪本的 情節,再請幼兒思考如果他們是書中的小地鼠,會有什麼感覺。討論內容如下:

研究者:「微笑班應該遵守什麼規矩,才會變得更厲害?」

小芊:「要安靜,才能聽到老師的話,不然會吵到嘻嘻班。」

小岑:「如果要講話要先舉手。」

小聖:「要安靜。」

小諺:「在教室不能奔跑。」

小蓁:「要安靜才會聽清楚老師說話。」

小台:「要安靜才聽得到老師講話。」(TO1030909)

從上述幼兒的發言中,六位幼兒有四位提到「要安靜」,研究者認為除了繪 本內容的影響之外,同儕的答案也會影響幼兒發言的內容。

(三)延伸活動

延伸活動主要目的是希望延伸繪本的學習,增加幼兒操作、創作與體驗的機 會。在《噓,大家安靜!》這本繪本中,研究者將幼兒討論的班規內容印出,並 搭配發表者的照片,製作成微笑班的大書,如圖 4-1 所示。

圖 4-1 大書《微笑班》

註:取自 P1030911。研究者自行拍攝。

幼兒在閱讀大書時,感到新奇與有趣,因為書中出現的作者姓名就是自己或 熟悉的同伴,所以孩子們更了解何謂書名及作者等基本書的概念,內容也是幼兒

61

親口說出的想法,主動閱讀此書的幼兒比原繪本《噓,大家安靜!》還多。自製 大書深受幼兒喜愛,除了翻閱率提升外,角落時間也能看見幼兒讀寫萌發的幼苗,

如圖 4-2。

圖 4-2 幼兒在語文角的讀寫活動 註:取自 P1030911、P1030916。研究者自行拍攝。

四、教師省思

以下就第一個繪本教學活動的教學歷程進行檢討,探討研究者在進行教學時 遭遇之問題與因應策略,以作為下一個繪本教學活動之參考。

(一)手指謠缺少文字海報

研究者帶領幼兒唸手指謠時,幼兒只能看著研究者的嘴巴與手勢,若搭配文 字海報,增加幼兒視覺經驗,對其讀寫能力有所助益。研究者於課後立即製作海 報,第二次教學時便讓幼兒看著海報唸謠。研究者觀察到在角落時間「小台主動 指著海報的字,念起了 123321…,結果嘉彥也湊過去一起讀了一次」(BO1030923)文 字海報除了輔助幼兒學習之外,角落時間幼兒也能重複念讀。

(二)指字的方式可再加強

說故事過程中,為了讓幼兒看清楚文字,所以研究者自製的投影片中將文字 特別放大,但在指字時,因為是操作無線滑鼠,用電腦的箭頭來指,除了不好控 制之外,孩子也看得不清楚,故下次教學研究者會直接用手指來指字。

(三)幼兒對於「指讀」的策略易缺乏耐心

陳惠茹、張鑑如(2011)的研究指出,指讀與文字討論的方式,幼兒會出現較 多對文字的自發性討論,但研究者觀察發現部分幼兒對於指讀的方式較耐不住性

62

子,研究者在教學過程發現「教師在指字讀繪本內容時,少數認得國字的孩子能跟著 一起讀。」(RD1030909)這些少數孩子多為語文能力較佳的幼兒,除了會跟著指讀,

也會主動詢問研究者不認識的文字如何念。因此,研究者認為指讀策略與幼兒能 力差異兩者是值得再進一步探討的議題。

(四)邊指讀邊討論秩序易混亂

混齡班中,幼兒語文能力差異大,為了吸引全班的專注力,研究者在指讀過 程經常會加進自己的話,變成指讀和討論同時進行,顯得有些混亂。此外,研究 者討論時急於解釋繪本內容,造成幼兒只有「聽」故事,而缺少「對話」的部分。

下個教學活動,研究者會將討論跟指讀稍作區分,方淑貞(2010)表示用手指著書 上的字,可以讓孩子了解文字的走向和順序,由此可知指讀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華 文閱讀方向的概念,故研究者會嚐試先指讀全部內容之後,再與幼兒討論故事內 容。

貳、《我的朋友》

表 4-3

《我的朋友》課程資訊 書名 我的朋友

活動 分組接力閱讀、學習單「我的朋友」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思考喜歡和朋友學習的事情

學習指標 語-中-1-5-3 知道書籍封面有書名,創作者和譯者的名字 語-大-1-6-2 知道華文的閱讀方向

語-大-1-6-3 知道華文一字一音的對應關係 註: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選擇此繪本的原因

因為班上有新生和舊生,協同研究教師在開學初提到「新生不認識新同學,

舊生則是經常爭吵」(TI1030904),所以研究者希望透過簡單活潑的繪本增加幼兒的

63

思考與互動,協助新舊生在新學期更認識彼此。此外,在上個教學活動中,研究 者發現新舊生的語文能力有所差異,故選擇容易唸讀的繪本,增加幼兒自信心。

二、教學策略

研究者同樣用投影片呈現繪本內容,根據第一個教學活動的經驗,這次教學 改用手指指著布幕上的字,帶著幼兒指讀。本書用重複語句的形式貫穿全文,幼 兒在聽故事時,反覆聽到同樣的句型,所以在指讀之後,研究者用自製的麥克風 教具邀請幼兒唸讀故事,接著再針對幼兒有興趣的內容或詞彙進行討論,並以寫 學習單作為活動的結束。

三、教學歷程

(一)引起動機

《我的朋友》的主題有關與同伴相處與學習,因此研究者在與幼兒共同閱讀 前,帶幼兒以「當我們同在一起」的兒歌進行律動,因為第一個教學活動的經驗,

這次研究者事先製作好兒歌海報,讓幼兒邊唱邊看海報,再從歌詞中引導幼兒進 入繪本內容。

(二)繪本閱讀與討論

(二)繪本閱讀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