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繪本教學理論基礎

繪本因為本身圖文結合的特性而具有高度的教育價值,綜合前人(蔡孟均,

2007;郭雅婷,2008;周睿婷,201;王姿陵,2012;郭夢函,2012)的研究結 果,本研究繪本教學背後所運用的理論基礎包括「全語言教學理論」、「視覺學習 理論」、「情境學習理論」、「讀者反應理論」,分別闡述如下。

一、全語言教學理論(Whole Language)

全語言教學不是一種教學法或一套教材,而是一種教學信念、一種教學觀點 或一種教學哲學,也有人將其視為一種課程模式。全語言的「全」有完整、整體、

統整之義,其意涵包括學習者、語言、學習、教學、課程、教師等多面向,即「視 學習者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在整體的情境中,以語言學習所有要學習的事物,同 時學習語言的全部」,是一種對語言、學習、課程、教學與教師的重新思考,有 別於傳統語文教學的態度(李連珠,2006;鄭雅丰,2007)。同時,全語言不只 是一種理論,也是一種實務,對於全語言的理論與實務關係,Edelsky, Altwerger 與 Flores(1991)作了如此說明:

全語言是一種專業的理論,一套理論在實務上的映現。……是不是全語言不 是看行為,而是看教師所陳述的信念、教室內互動的特質、教師和學生潛在 的意圖、以及成熟的理論所驅動的實務等面向,決定它是全語言(引自李連 珠,2006,頁 38)。

針對全語言教學的基本理念,鄭雅丰(2007,頁 55)綜合各家學者說法

(Newman & Church,1990;沈添鉦、黃秀文,1997;李連珠、林慧芬,2001;

林麗卿,2005),整理出下列五點:

(1) 全語言教學強調語言的學習必須從整體出發,尊重學習者為完整的個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並在完整的語言和社會情境中學習整體的語言。

(2) 全語言強調與環境進行互動是學習語言的根源,學習者可以依照目的運 用不同的方法和型式使用語言。

(3) 學習者需在自然的情境下學習完整的語言,學習的焦點是真實事件中所 包含的意義。

(4) 語言學習源自學習者溝通需求,個體有能力主動建構語言知識,保有對 語言本身、學習者及教師的尊重。

(5) 學習者語言發展速度雖有不同,但所需的條件是相同的,因此各種不同 型式的口說語言及書面語言都是被鼓勵及被允許的。

全語言教學的語言觀強調語言是完整的,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內在系統與 表徵符號,在實用的情況下,語言的每個系統都在運作、呈現,且相互影響,當 其中的任一個系統被強行移除,或無法與其他系統共同運作時,該語言則不能再 以語言的方式存在。因此,語言不可分割為語音、字彙、詞彙,和句子等片段,

看待語言時,應將其放置在語言情境中,考慮上下文的關連性(李連珠,2006)。

亦即學習者所接觸之語言必須是完整且真實的,而非教科書中被切割成片段的語 言(周睿婷,2011)。此外,語言因為具有文化性與社會性,要建構語言的意義,

虛有社會成員的共同理解,而這些理解需要學習者在語言社群中長期沈浸極有目 的的使用才能達成。也就是說,語言必須要放置在社會情境中來學習(李連珠,

2006)。

許多關於第二語言學習的研究皆指明,學習者必須在一個情境豐富的學習計 劃中,才能學得最自然,最有效率。Goodman(1986)也認為語言或學習情境在 具備真實、自然、完整、有意義、與學習者相關、屬於學習者個人經驗、學習者 自己想學的特質下,語言學習將會變得更加容易(李連珠,1998)。在全語言的 教室中,語言學習便是一種這樣的歷程。周睿婷(2011,頁 21-22)綜合 Goodman

(1998)、Raines(1995)、蘇曉華(1997)等人之看法,將全語言教學的原則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納為六點:

(1) 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者必須根據自己的需求建構語言學習。

(2) 有意義的學習:學習必須透過有意義且與生活經驗相關的真實材料。

(3) 從整體到部分:學習者需從完整文章中了解生詞、句法、語音等細部意 義。

(4) 尊重學習者個人特質:教師需善加利用學習者以具備之語言能力與不同 背景來協助學習者學習。

(5) 提供各種機會及資源:提供大量資源讓學習者能自由探索語言並反覆練 習。

(6) 重視冒險的必要性:鼓勵學習者在閱讀與寫作時大膽嘗試,即使犯錯也 無所謂。

李連珠(2006)指出 Halliday(1975)認為語言的學習(learning language)、

語言概念的形成(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事物的學習(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

三者是同時發生的,學習者在藉由語言學習事物的當下,也同時學習著聽、說、

讀、寫的能力與語言本身的結構形式。Goodman(1986)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 為「在學習的歷程中,思考和語言也同時被琢磨得更加精鍊,思考映現語言,也 助長語言的發展。」在全語言教學的主張下,學習者在社會文化的情境脈絡中,

透過協商、參與、合作學習、多元探索等教學方式,不斷的嘗試、預測、思考、

自我校正,使語言習得成為一種自然的發展過程。而使用充滿吸引力與開放性的 繪本來進行語言教學,不僅符合真實語境,也能讓學習者連結個人相關經驗,使 學習者在閱讀、探索材料中得到樂趣與共鳴的同時,同步發展自身的語言學習與 思考。

二、視覺學習理論(Visual Learning)

「視覺學習」最初源於視覺感官經驗及視覺材料在學習中的應用,通常被認 為是從文本、圖片、圖表、電影、電視、電腦等視覺信息載體中獲取新知的一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方式。其重點不僅在於將學習材料視覺化,更重要的是借助視覺感官經驗促進學 習者的學習,提升他們認知和讀寫方面的能力(何秋琳、張立春,2011)。因此,

學習教材中經常使用視覺教材來彌補口語訊息的不足與限制,視覺圖像不但能用 於輔助文字學習或促進記憶,也較容易引起學習者的注意力(蔡孟均,2007)

在視覺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通常會涉及三種基本的認知活動(何秋琳、張立 春,2011),分別為:

(1) 視覺注意:在視覺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視覺注意是基礎且關鍵的。視 覺注意並非單一概念,而是包含幾種不同技能,如視覺搜索、選擇、分 配、調配等能力。

(2) 視覺感知:視覺感知識理解真實世界各種現象的基礎,也是進行視覺學 習的基礎。在視覺注意的基礎上,個體會捕捉、記錄信息,並主動對顏 色、圖像、形狀做出判斷與分類。視覺學習可說是與外界環境不斷交互 的過程,而透過視覺訓練能夠提高學習者對數字、文本和圖像的敏感性,

進而提升視覺學習的能力。

(3) 視覺思維:Wileman(引自何秋琳、張立春,2011,頁 25)將視覺思維 界定為「將頭腦中的圖像從形狀、線條、色彩、質地和構成的角度加以 組織的能力」。視覺思維是與視覺理解相連接的心理過程,視覺理解需 要提取大腦中的知識,是視覺思維的結果。因此,鄭晉昌(1997)認為

「透過視覺可以擴大個人的知覺經驗,……,並協助學習者進一步了解 文字訊息的內容,也讓學習者有更多的短期記憶空間,進行資訊處理及 具有想像空間、擴展學習的深度(引自連婉珍,2006,頁 18)。」

基於上述三種認知活動,視覺圖像的應用的確能促進知識的傳遞效果,同時 將訊息整合成容易記憶、理解的單元,有助於學習者的了解(蔡孟均,2007)。

而在繪本裡,圖畫不只是文字的附屬品,也是理解故事的重要元素,繪本中不同 的造型、色彩、質感、空間等視覺要素,使學習者必須運用自己的背景知識、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人經驗與感受來解讀圖畫。繪本教學中視覺學習的重點,便在於引導學習者在「圖」

與「文」間的意義不動或空白處做出必要的反思與回應(連婉珍,2006),學習 者因此得以將舊經驗加以重組後,超越文字侷限並呈現新的意念。

三、情境學習理論(Situated Learning)

Brown、Collins 與 Duguid 於 1989 年提出「情境學習」的概念,強調知識如 同工具,是學習者與情境互動後的產物,深受教學活動與社會文化脈絡影響,若 學習的內容及過程脫離實際情境,學習者將容易產生不知該如何將知識運用到實 際生活的情況。也就是說,知識蘊含在情境中,個體必須與情境交流,將新知與 既有知識連結,而這種真實的情境是學習進行的最好時機(蔡孟均,2007;郭雅 婷,2008;王姿陵,2012)。

林吟霞與王彥方(2009)也認為「情境」為學習所必要的,它提供實際經驗 讓學習能產生意義,在不斷與情境互動的過程中,建構出自己的知識。情境學習 讓學生藉由對情境的融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建構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獨 立自主的思考。除了學習要情境化之外,思考也要情境化,整個知識建構的學習 過程必須具有統整性與不可分割性,學習者透過參與的過程能逐漸進入知識的核 心(王仁癸,2009)。而根據 Brown 等學者看法,情境不一定得要是真實的環境,

只要能反應學習知識概念的經驗,或是有助於概念認知的情境即可,因此,情境 除了強調「真實情境」外,也可以是「模擬情境」(陳天仁,2007)。

Brown、Collins 與 Duguid(1989)認為,學習與理解必須建構在「活動」

與「情境」的基礎下。Choi 與 Hannafin(1995)則在該基礎下,提出情境學習 理論的四大特點,蔡錫濤與楊美雪(1996)將其整理如下(引自郭雅婷,2008,

頁 13):

(1) 重高層次的思考:在複雜、非結構化及真實的任務下,情境式的學習可 培養學生的推理、後設認知、及解決問題的技巧。

(2) 注重認知的成長:情境學習的歷程係藉由各種不同的情境進行練習,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學習者從初學者逐漸邁向精熟者,並將單一觀點轉向多重觀點。

(3) 教師角色的改變: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傳授者,而是協助學習者學習 的教練,甚至是學習夥伴。

(4) 學習評量的改變:情境學習不再拘泥於靜態的紙筆測驗,改以多元、動 態的方式觀察學習者知識、技能的變化。

而針對情境學習的教學策略,Collins(1994)則提出六大策略,包括真實性、

而針對情境學習的教學策略,Collins(1994)則提出六大策略,包括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