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罹患乳癌對女性的衝擊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罹患乳癌對女性的衝擊

楊艷杰、邱曉惠與彭濤(2005)針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設醫院住院之癌症病

患352人,及年齡、性別、職業等條件相匹配之健康人群350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 罹患癌症對於個人,不論是生理(如:疼痛、精神、睡眠)、心理(如:自尊、身材 等)、獨立性領域(如:行動、日常活動、工作)、社會關係領域(如:個人關係、社 會幫助、性生活)、精神支柱及部份環境領域(經濟來源、休閒娛樂等)都有顯著的 差異,可知罹癌對於個人之影響層面廣及生活各面向。以下將針對罹癌對婦女所 產生之心理衝擊及對未婚或有生育計畫女性之影響分述如下:

壹、罹患乳癌對心理之衝擊

前面曾經介紹乳癌治療過程中常常有許多的不適情況或後遺症等,這些都是 影響乳癌病友生活品質或衝擊的過程。不論患者處於診斷期、治療期或疾病末期,

都會出現擔心與恐懼的感受。而這些情緒將貫穿於整個疾病的過程之中 (舒曼姝,

2003)。但治療總有結束的一天,掉光的頭髮假以時日便會長出來,傷口也會慢慢 癒合,而疾病及治療所帶給婦女的心理壓力及情緒困擾卻是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 非但不會減少,反而可能據以日增。李靜雯(2002)的研究曾指出,乳癌術後症狀困 擾與情緒狀態皆會隨時間而改變,其中症狀困擾在術後會逐漸減輕,但情緒困擾,

包括焦慮、憂鬱、無助、無望及悲觀等負向情緒則會愈來愈加重。林耀盛與羅愔 愔(2010)以南北各一家醫院為場景,各蒐集 92 位癌症患者和 65 位照顧者資料,發 現即便平均罹病時間已經超過三年的時間,病患仍接近臨床憂鬱的邊緣。在同屬 婦女疾病的子宮切除後憂鬱症部份,也有相似的發現,李奇龍(1998)指出,婦產 科醫生很少注意到子宮切除後患者的憂鬱症情況,因為手術後追蹤時間大都在一 年左右,以為病好了便不再繼續追蹤了。然而憂鬱症發生的時間常常是在手術後 三年以上才會逐漸表現出來(引自黃宣為,2004)。

26

Papalia, Olds & Fldman(2001)提出很多青年人都認為具有良好的健康狀況是理 所當然的(張慧芝譯,2005)。的確,多數的青年人也都處於良好健康的狀態中,許 多人從未有過嚴重的疾病或有失能的情況,且極大多數的人也沒什麼慢性疾病或 損傷,因此對於年紀輕輕便遭診斷罹患重大疾病“乳癌”的病友而言,相對於年 長病友,其震驚程度高及心理預備度相對低,故更容易造成年輕乳癌病友較大的 心理創傷及較久的心理調適歷程。

不論是在國內或國外的文獻中,皆可看到年紀對於乳癌病友的心理衝擊,特 別是年輕乳癌病友。在國外研究部分,Shannon & Smith (2003)提到不論幾歲的女性 面對乳癌的診斷,對他們都是一個具有壓力的生活事件,但是對年輕女性病友而 言可能面臨到其他有異於年長乳癌病友之獨特的擔憂。Wenzel et al.(1999)研究 304 位乳癌病人,發現年輕女性較關注情緒及疾病特性,亦較有憂鬱傾向,故情緒 困擾比老年婦女嚴重,疾病直覺感受也較差。Tjemsland, Søreide & Malt(1998)指 出初診斷術後 6 週之創傷症狀顯示,年輕乳癌婦女比老年婦女有較高的情緒反應。

Northouse(1994)也提到年輕婦女比年長婦女經歷更多窘迫的情感。另外,國內研究 也有相似的發現,游勝翔、陳淑惠及張金堅在 2008 年針對 244 位在台大醫院接受 外科手術之女性乳癌術後病友進行了一份由國科會支持的計畫中發現,年齡變項 與憂鬱症狀嚴重度,皆對於創傷後壓力症狀有顯著的解釋力,也就是年齡越輕,

則其創傷後壓力症狀越嚴重。李靜雯(2002)。針對術後一個月的乳癌病友所進行的 量化研究發現,在術後第一週及第二週,年齡與症狀困擾總分在統計上達顯著負 相關,即年齡愈大,症狀困擾程度愈輕。另外亦提及年輕病患比較擔心治療造成 的外貌改變,而造成日常生活上穿著之限制與不便,甚至引起朋友及同事間之議 論,同時也由於罹病經驗較中老年病患少,對疾病治療過程產生之症狀改變的接 受度較差,加上疾病未來之展望較不樂觀並對生命仍充滿憧憬與期望,期待規劃 未來生命藍圖等因素,導致年輕病患有較多的症狀困擾。王貴霞、劉哲銘與呂志 得(2005)也有相似的發現。

27

貳、罹患乳癌對未婚女性之影響

在李靜雯(2002)的研究中發現婚姻狀態也影響女性乳癌病友的情緒適應,未婚 者比已婚者有較高的情緒困擾,而未婚婦女卻比已婚婦女收到更少情緒性及工具 性支持(Bloom et al., 2001)。吳樹平(1985)針對 108 名於台北榮總接受治療之乳房切 除病患進行的研究也發現未婚、分居、離婚或配偶已故的病患,在社會孤立感上 的壓力程度較強,心理社會適應亦較差。目前許多的研究對象多以已婚的婦女居 多,研究結果也經常發現,主要照顧者以配偶(丈夫)占多數(李靜雯,2008;王貴霞 等,2005),可見在疾病全程的陪伴支持中,配偶在情緒支持上扮演重要角色(王貴 霞等,2005;Budin, 1998)。

未婚乳癌病友沒有配偶,因此讓我們看不見是誰在疾病的過程中擔任主要陪 伴的角色,而其情緒支持對象又是誰。顯然不同於已婚婦女,未婚女性必須尋求 其他資源,包括家族成員,當然原生家庭的家人或是朋友或許也都是未婚病友的 重要支持,但多聚焦於治療過程間的支持與照顧,在一系列的手術或治療結束、

一段時間的靜養後,許多病友開始被要求應該放開胸懷去面對,Budin(1998)提到未 婚乳癌病友在術後恢復後期階段他們經歷到更窘迫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在他們 的生活中經歷更多有關工作、家庭、社會性和情感方面的問題,他們需要找到有 用的、符合成本效益及長期與持續支持的方式來處理其術後恢復階段後期的症狀 困擾和支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耗盡網絡,支持也隨著時間逐漸減少,而 這段時間卻可能是他們最需要他人支持的時期。

Budin(1998)針對 101 位年齡介於 28-80 歲的未婚婦女進行研究,發現在心理調 節過程中一個特別緊張的時期,乃是在婦女已完成一連串治療,並開始恢復以前 的活動和角色時的術後後期階段,或手術後的 2 至 3 個月後,而憂鬱等情緒障礙 部份則可能在數年後加劇。Dow& Lafferty(2000)針對美國 23 位 45 歲以下年輕乳癌 病友在完成保乳手術及放射性治療(RT)後之生活品質、生存經驗與心理適應等進行

28

縱貫性研究,也發現從 RT 開始後,生活品質便開始下降,直到 6 個月之後才會逐 漸改善;在社會適應與性慾的調適部分,從 RT 開始到 6 個月以後呈現逐漸下降的 趨勢;而生存經驗的負向知覺與對癌症的擔憂情緒,也是從 RT 開始到 6 個月之後 逐漸增加。

在治療方式或疾病期程部分,對罹患乳癌婦女的心理適應或憂鬱情況也有不 同的影響力。蔡佩珊(2003)發現不同手術治療方式的乳癌婦女,心理適應也有所不 同。而李靜雯(2002)的研究發現手術方式與憂鬱分數有顯著的差異,其中以改良式 乳房切除較保留手術有較高之情緒困擾;另外也發現,疾病分期與情緒困擾有相 關,亦即乳癌病患愈晚期,因擔憂手術成功率及害怕復發,愈有焦慮及憤怒之情 緒,甚至怨天尤人或自責。

因治療而導致的生育能力的受損或喪失,其對心理之負向影響恐不少於直接 進行子宮切除之女性。龐茜華(2006)的研究發現子宮切除可能造成負面的心理,包 含了多層面之影響,如女性認同問題、配偶關係問題、調適問題、心理健康問及 身心症問題。對年輕、有生育規劃的女性乳癌病友而言,這又是另一個難以抹滅 且難以啟口的痛,因為生育對他人來說是如此自然、簡單的事情,而自己卻沒有 能力做到(Papalia et al., 2001)。

叁、個人生涯規劃的影響

年齡被社會視為是人生某個時間點所應有的一套行為預期指標,我們有許多 的行為被社會規定成應為或不應為(Zanden, 2008)。社會層次上的年齡分級(age grading),即是按生命時期為人們安排社會層級,創造出社會時鐘(social clock),人 們所處的社會中,有關生命事件之適當發生時機之常模或期待,這些內化的概念 規範了我們應該在哪些適當年齡達成哪些人生里程碑,如 40 歲以下被視為應該走 出原生家庭,進入兩人或多人(含小孩)世界,開始建立屬於自己家庭的年齡。順從 這些預期大致上可產生有利的後果,例如獲得社會的肯定、家人的認同及支援等,

29

但若違反這些預期則可能遭遇不愉快(Zanden, 2008;Papalia et al., 2001),如被質疑 或遭受較大的風險等。

一般泛指 18-40 歲為成人早期階段,此階段之人際關係乃屬於個人建立、重新 交涉或鞏固以友誼、性、愛情為基礎之聯繫,而產生戲劇化改變之時期(Papalia et al., 2001)。在 Erikson 提出的心理社會發展的階段理論中,成年早期屬於親密對孤立 (intimacy versus isolation)的階段,因此發展親密感乃這個時期的關鍵。而親密感是 一種親近、溫馨、開懷暢談的經驗,也包含一種歸屬感,歸屬於某人“形成強固、

穩定、緊密及有愛意的人際關係”之需求(Papalia et al., 2001),在這階段中,個體必 須培養接近他人並建立親密之關係,此乃人類行為中的一個強力動因,若未能完 成任務則將走向孤立的生活(Zanden, 2008)。

而這邊所謂的發展親密感包括結婚或是發展親密伴侶關係,Rokach (1998)發現,

各文化族群的婦女傾向從家庭及子女身上獲得最大自我價值感,若他們缺乏這些 關係便會變得孤單(引自Zanden, 2008)。

當然,雖社會成員傾向對生命週期有相似的期待,不過還是會有個殊性的差 異(Zanden, 2008)。Papalia et al. (2001)指出現今對於許多行為之接受情況以比二十世 紀上半葉來得有彈性,當今對於結婚與否、婚姻關係的維繫及生育子女等期待已

當然,雖社會成員傾向對生命週期有相似的期待,不過還是會有個殊性的差 異(Zanden, 2008)。Papalia et al. (2001)指出現今對於許多行為之接受情況以比二十世 紀上半葉來得有彈性,當今對於結婚與否、婚姻關係的維繫及生育子女等期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