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美塔學的理論與實務應用之相關研究

本節從美塔學的發韌、美塔學的理論內涵、與美塔學之應用範圍與實務應用之相 關研究,來探討本研究可以立足的理論依據與教學模式。

壹、 美塔學(Metalogy)的發軔

一、 美塔學之源起

美塔學理論構想起源於 2005 年,創始人李偉俊教授於花蓮慈濟大學發表一篇探 討學生創造力和創造力教育應用的實徵性學術論文時,開始萌發了初步的理論構想。

在 2006 年李偉俊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饒見維教授合作實施國科會有關創造力教育行 動研究計畫時,更確立此理論的架構,之後以本身教育學研究之經驗,並在從事靜心 (meditation)活動之時,源自內心深處,體悟出完整之創造力理論架構---美塔學。

於同年 11 月 30 日,李偉俊因為將美塔學理論應用於師培教育制度之教育實習指導課 之故,榮獲教育部第一屆教育實習指導典範獎,開始深覺此理論的可行性與有用性,

因而開始把此理論進一步理論化與系統化,並將美塔學這個名詞用於創始者相關的出 版品、學術研究文獻及相關網站資料當中(李偉俊,2008),並以美塔學之名倡導以「後 設認知取向的創造力教育」(李偉俊,2006)。

二、 美塔學之字根意涵

美塔學是獨創之創見,「Metalogy」亦為獨創之英文單字。按字面上來看,

「Meta-logy」就是指跟 meta 有關之學說理論。Meta 這個字根源自於希臘文,原意 是指以超然或旁觀的立場來看事物,對事物有更普遍性和更成熟的理解(邱上真,

12

1989)。再按 yahoo 字典查詢的結果,如 meta 放在字首,就表示「繼…」或是「在…

之後」。據傳 meta 字根的意義與由來的故事如下:

古希臘有名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曾寫了一本討論自然哲學(Natural Pilosophy)的書,書名叫「Physics」,這本書到文藝復興時期都還是 經典之作,而之後亞里斯多德繼續寫了一本「討論自然哲學的自然哲 學」的書,因為在「Physics」這本書之後,而書名又叫做「meta-Physics」, 所以此後 meta 就變成「關於什麼的什麼」的意思了。

比如 meta-data 就是關於資料的資料,意思是這個資料的內容是用來記錄別的資 料的資料;meta-drama 是一齣探討戲劇的戲劇;meta-programming 就是指用來產生 程式碼的程式碼;而 meta-cognition 就是關於認知的認知,亦即各人對自己的認知 歷程能夠掌控、支配、監督、評鑑的高一層的認知(張春興,1991)。根據維基百科的 介紹,以英文 meta 為字首的單字翻譯,在中國大陸多翻譯為「元」,而在台灣是常翻 譯成「後設」一詞,例如 meta-data 便翻譯為後設資料、meta-drama 翻譯為後設戲 劇、meta-programming 翻譯為後設程式、meta-cognition 翻譯為後設認知等。以物 理上來說,若物理現象是目前科技所無法理解的,便稱為「形上學」,英文為

meta-physics,是物理學(physics)的後設學問。因此由以上對 Meta 的定義與使用可 知,meta 的含意即有更高一個層次的意義,而統合創造力理論、後設認知理論與同 時相對思考理論的「Metalogy」,當中即有「關於這三個理論的理論」的意涵。

三、 美塔學之命名意義

李偉俊(2006)致力於資優教育與創造力教育的研究,發現各種創造力教育的論文,

大都偏向創造思考教學,普遍把創意力視同於創造力來做研究,且單注重學生外在創 造行為而不是學生的內在創思運作歷程,如同對病人打一特效針的處理,雖然快而見 效,但卻無法真正達成學生持續提升創造力的效果。於是李偉俊於 2006 年出專書來 論述「後設認知取向的創造力教育」,提出後設認知極可能為學生創造力教育能持續

13

發揮的關鍵點,且將後設認知視為人類的一種心理行動,是可以透過教育歷程來引導 跟誘發的行動,而不是一種固定不變的屬性(李偉俊,2006)。由以上可知,後設認知 在此創造力理論中是至為關鍵的角色,故「美塔學(Metalogy)」的命名,有些起源於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字根 meta。

「Metalogy」直接音譯加意譯為中文即為「美塔學」,如此翻譯便是希望提出更 豐富並切合此字根的意涵精神的理論構想,並將之應用和落實於創造力教育上 (李偉俊,2011)。「美塔學」一詞的正式命名,首見於李偉俊在 2008 年所出版之專書

「美塔學-教育實習指導方案規劃設計與應用研究」。

2013 年李偉俊更進一步融合了一種創造性思考的思考法-同時相對思考

(Janusian thinking)的理論於美塔學當中(李偉俊,2013),當創造的同時出現相對 性的「正」、「反」兩面,抑或「善」、「惡」兩面的時候,擇其「善」而固執,「善」

即是人性當中的「美」,如此不僅讓美塔學在創造力理論上更加的完備,「Metalogy」

也從原本由後設認知的英文命名,變身為中文上也名符其實的「美塔學」。誠如李偉 俊(2011)所提到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一昧的追求創新與創意而過了頭或是走偏 了,可能也會帶來人類社會的危機和無可彌補的禍害,因此,本文提出在創造力的後 設認知思維中「美塔學」的構想,便是希望能在思考創意展現時,加入正向與美好的 思維(即「美」),並提高創造思考的層次(即「塔」),如同站在高塔上居高臨下般的進行 創造思考,將有助於產出有利於人類社會的創新思維與做法,如此才是對人類社會文 明發展有利的創造力發揮。』

貳、美塔學之理論內涵

美塔學理論的主要內涵有三:創造力(creativity)、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與同時相對思考(Janusian thinking)。以下將分別簡述其意義與理論基礎,以及統 合這三個理論的美塔學理論內涵。

14

一、創造力(creativity) (一) 創造力的意義

「創造」(creative)的字源來自拉丁文的 Creatus,原意為「製造或製作」,

或按字面解釋為「生長」;而創造力(Creativity)就是創造的能力(the ability to creat ),具有「首創」(for the first time)的性質,也稱為「創造思考能力」(陳 龍安,2002)。由於創造力是一個很複雜且不可見的概念,在各學者不同的觀點中皆 有所不同的意義與見解。以國外的學者為例,Guilford(1950)在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演講時所提出,創造力是指一些富有創造 力的人所具有的特性與能力也是一種創造的行為(Creative Behavior);Amabile(1983)

指出創造力是指工作動機、主要領域的相關技能以及創造性相關技巧等三個要素的綜 合體。國內學者亦有其見解;高健(1998)認為,創造力乃是激發、形成創意,並將 之轉化為實際價值的整個過程;而陳龍安(1993)歸納各家創造力定義,認為創造力是 指個體在支持的環境下,結合敏覺、流暢、變通、獨創、精進的特性,透過思考的歷 程對事物產生分岐性觀點,賦予事物獨特新穎意義,結果使自已、他人滿足;另外毛 連塭、郭有適、陳龍安、林幸台(2000)則提出了創造力定義的八大主張:(1)主 張創造力乃是能創新未曾有的事物。(2)主張能夠具有創造性生活方式的能力就是 創造力。(3)主張創造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4)主張創造力就是在思考歷程中 能有創造性事物的產出。(5)主張創造力是一種創新的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6)

主張創造是一種人格傾向,具有創造傾向者更能發揮其創造力的效果。(7)主張創 造力是將可聯結的要素加以聯合或結合成新關係的能力。(8)主張創造力是個人整 體的綜合表現。

由以上列舉可以發現,各學者對創造力的說法眾說紛紜,不同的學者即有不同的 觀點及詮釋,也因此有其不同的研究根據與理論範疇。Rhodes(1987)蒐集數十篇有關 創造力定義的文獻後整理為四個 P:創造的人(person)、創造的歷程(process)、創 造的產品(product)以及創造的環境(place)。早期的學者不外乎從這四個單向度的

15

「P」來探究創造力。茲整理出以下四種觀點:(1) 創造是一種思考能力: Guilford 主張創造為思考能力,他將思考分為「擴散性思考」和「聚斂性思考」,擴散性思考 包括了幾種基本能力: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等。(2) 創造是一 種心理歷程:Wallas(1926)提出創造的心理歷程包含四個階段:準備期、醞釀期、

豁朗期、驗證期。(3) 創造是一種人格特質:Guilford(1967)認為創造者具有以下 特質:對問題的敏覺力、流暢力、獨創力、變通力、綜合能力、分析能力、再定義、

洞察力;Williams(1980)認為創造力在情意態度方面具有好奇、冒險、挑戰、想像 等心理特質。(4) 創造是一種特殊的成果:Davis(1986)認為創造的產品必須有獨 特性及實用性和富有社會價值;Guilford(1986)的研究中也指出創造乃是個體產生 新的產品,或融合現有的觀念或產品而改變一種新穎的形式。

(二) 創造力的古典理論與當代理論

研究者以下根據李偉俊(2006)整理的創造力古典理論與創造力當代理論脈絡,再 進行摘要式的整理,來觀察並探討創造力研究的歷史演進與發展。

1.古典創造力理論 (1) 精神分析學派理論

精神分析學派從心理分析的觀點,認為創造力是一種潛意識能量的釋放,在本我 原是衝動無法滿足時,藉由潛意識而達於昇華或補償。

(2) 完形心理學派

完形心理學派強調的創造在於將舊有的經驗加以重組架構,以局部的推想趨合於 問題的整體,且新舊經驗的連結過程會有所頓悟。

(3) 連結論

連結論者以為創造是將各種構想加以結合而成新的關係的心理歷程。Spearman 以 經驗的產生有三種原則:認知與感覺經驗的經驗原則、連結兩樣事物的關係原則、以 及產生新關聯事物的相關原則。此種連結著重在垂直聯想與水帄聯想。

16

(4) 人本心理學理論

人本心理學派重視每個人獨特的人格特質。認為創造歷程源自於人格特質的表現,

並經過思考訓練、統整而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知覺概念理論 (5) 認知發展理論

認知發展理論學者主張創造是一種認知、理性的作用。創造力的形成,和智力一 樣,是隨著智能的成熟和創造思考的訓練、創造態度的培養,逐漸發展而成。

(6) 心理計量理論

心理計量理論者強調創造是一種心理作用的歷程,此一核心論點認為從心理測驗 中,可以辨識個人創造力的高低,尤其強調擴散性思考與創造力的關係。

心理計量理論者強調創造是一種心理作用的歷程,此一核心論點認為從心理測驗 中,可以辨識個人創造力的高低,尤其強調擴散性思考與創造力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