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自我成長與省思

研究者身為教育工作者,能夠針對在教育現場上的問題加以探討、研究、並找到 解決之道,不僅讓研究者本身教學專業能夠有所精進,對於學生來講更是獲益非淺。而 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研究前的專業知識取得、指導教授的指導與分析、與研究諍友的 討論,再到研究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與尋求解決之道,這些歷程就像是再刷新研究者 腦中的訊息,令研究者對於教與學的關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有了許多新的見解。

一、 本研究改變了研究者在教學與論文寫作上的思維

因為進行此研究,由研究諍友入班觀課,事後並與研究諍友、研究對象的導師訪談,

這些一般老師們避而遠之、沒時間進行的活動,成了研究者非做不可的例行性工作,但 也一改研究者對其他教師入班觀課的看法,研究者不再有傳統的觀念與迷思:不喜歡教 學被觀察、被批評,堅持自己的教學專業自主。經由研究的安排,研究者一開始被動地 不得不接受其他教師入班觀課,現在卻主動地覺得需要其他老師ㄧ起發現不同問題、提 供更多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反而能讓教學更輕鬆。

研究過程中,在與指導教授的面談及口試委員的提醒之下,也讓研究者從不同的角

不只存在於數學,而是存在於任何事,教書要有邏輯,學生才聽得懂;論文要有邏輯,

章節才會分明,前後才能相呼應。

二、 破除自身的迷思,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以往研究者有著一個迷思:教育理論和教育學者提倡的那些立意良善的教學法,或 許會提升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但很難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再加上課程進度的壓 力,時間根本不夠用,雖然研究者學過許多教學法,但仍是以傳統的講述法授課。藉由 此研究,研究者不得不讓時間夠用,不得不讓學生互動來學習,因此深刻地理解到:其 實不是時間不夠,是一般老師們不願意花更多時間;不是教學法沒用,而是老師們沒有 盡力讓它有用。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並沒有因為分組活動而秩序大亂,偶爾有同學在講 話,研究者也能掌控全班秩序。研究者也遇到時間不夠的問題,但並沒有打退堂鼓,而 是想辦法解決,找出其他時間來。因此,學生學習成效低落,除非老師放棄,否則都是 可以改善,那怕只有進步一點點。

三、 發現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不足

在實施行動研究過程中,學生因為研究者安排的同儕交互指導活動而獲得學習上的 成就感與自信心,研究者也因此感受到教學上的成就感,但也有無法解決的瓶頸與困 境,令研究者困惑許久,例如低成就的學生中有一、兩位始終無法提升學業成就,就連 辨識單字的中文意義都有問題,夥伴協助、研究者一對一加強加上學生本身的努力,都 無法改善他的程度,研究者不禁自問:面對這樣成就低落的孩子,老師到底能怎麼辦?

第二,研究者安排的同儕交互指導活動有所偏頗,導致學生的翻譯寫作能力進步不明 顯,也讓研究者體認到自身英語寫作教學的能力不足。第三,因為各小組完成同儕交互 指導活動的時間不一,較早完成的小組在下一個活動開始前的時間形成一段空窗期,但

這可能只是短短的 3 分鐘,仍不夠研究者為這些小組安插其他加深加廣的教材,且各小 組學生程度不同,何種教材才適合不同的小組?又該安排何種交互指導活動?這些都是 研究者在未來英語教學上需要再自我補強或尋求解決之道的地方。

四、 教學上的改變應該要為了學生而不是為了老師的績效,學生 也會感受到老師的用心,願意改變他的學習態度。

「現在的孩子怎麼會這樣?」這是研究者和許多同事談論學生學習狀況時,常常會 發出的感嘆,現在的孩子怎麼會懶到作業都不寫、單字都不背、叫他背 3 個都辦不到……

等情形令人感嘆現在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但經過本研究進行的這 13 週之後,不論定 期評量成績是否有明顯的進步,每一位學生都因為老師、夥伴的付出而變得更積極投入 在學習活動中,若是研究者停下腳步,那學生不就又被打回原形了,因此研究者告訴自 己:我要繼續和學生們一起朝著我們訂定的目標努力下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朱敬先(1997)。教育心理學:教學取向。臺北:五南。

余遵彝(2007)。高中合作學習降低數學焦慮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怡靜、何琦瑜(2007)。英語力敲開全球化大門。天下雜誌親子天下專刊,27,28-31。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吳金蓮(1990)。同儕個別教學對國中英語科低成就學生輔導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榮豐(2005)。電腦輔助交互式同儕教學運用在國小分數之學習環境設計(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吳瓊洳(2007)。國小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同儕互動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2),

27-60。

李茂興(譯)(1998)。G. R. Lefracois 著。教學心理學。臺北:弘智。

林后淳、林毓瑩(2004)。中小學教育銜接的背景與努力方向。教育研究月刊,127,

143-151。

林欣曉(2010)。同儕學習輔導運用於國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邱雅琳(2008)。實施同儕交互指導策略對九年級學生數學解題表現影響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春興(2012)。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修定版)。臺北:東華。

張雅惟(2006)。電腦輔助同儕互教數學解題策略之初探–以國小四年級多步驟解題之 題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莊玉如(2009)。五年級中程度學生經由同儕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郭慧雯(2000)。英語學習策略對高中生英語科低成就生輔導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陳宏吉(2007)。「同儕師徒制」對國中數學科低成就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俊亨(2006)。合作學習最佳分組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臺南市。

陸正威(1998)。同儕交互指導數學解題方案對於國小學童數學解題表現、數學焦慮及 後設認知影響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陸正威(2000)。運用班級同儕的學習輔導法「同儕交互指導教學」的應用。教育資料 與研究,22,66-69。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臺北:五南。

黃映源(2008)。跨齡同儕輔導對國小學童的英語學習表現與學習態度之影響(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善美(2003)。同儕師徒制輔助教學策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東大學,臺東市。

黃曉芬(2010)。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室進行同儕交互指導之行動研究-以提升學生解題 能力為核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賈惠文(2004)。同儕個別教學對國小英語低成就學生字母拼讀學習成就及學習態度影 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趙月君(2003)。國中教師運用同儕交互指導降低數學焦慮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劉瑜茜(2011)。應用同儕教導策略於國小六年級數學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劉錫麒(1990)。合作反省思考的數學解題教學模式及其實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臺北:心理。

蔡清田(2004)。課程發展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逸梅(2009)。國小級任教師實施英語科同儕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世烱(2000)。兒童動作表現的費茲定律檢驗及訊息處理能力的年齡效應(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世烱、卓俊伶(1999)。晚期兒童動作表現的性別與年齡差異。體育學報,27,43-50。

薛雅月(2008)。同儕交互指導融入小五數學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佳琪(2011)。同儕互教策略對台灣高中生英語學習之效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佩如(2007)。客家山城小學的世界之旅-全球教育課程之合作行動研究。臺中教育 大學學報,21(2),81-115。

英文部份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rgh, J.A., & Schul, Y. (1980). On the cognitive beneŽ ts of teach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2, 593–604.

Bloom, B. S. (1968). Learning for mastery. (UCLA-CSEIP) Education Comment 1,1-2.

Burts, M. E. (1990). A staff development program to implement a student tutorial program for

the trainable mentally handicapped. Florida: Nova University.

Carroll, J. B. (1963). A mode of school learning. Teacher College Record, 64, 723-733.

Cloward, R. D. (1967). Studies in tutor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36(1), 14-25.

Cohen, P. A., Kulik, J. A., & Kulik, C. C. (1982). Educational outcomes of tutoring: A meta-analysis of finding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 237-248.

Dioso-Henson, L. (2012). The effect of reciprocal peer tutoring and non-reciprocal peer

tutor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college physics. Research in Education, 87(1) , 34-49.

Dufrene, B. A., Noell, G. H., Gilbertson, D. N., & Duhon, G. J. (2005). Monitoring

Implementation of Reciprocal Peer Tutoring: Identifying and Intervening With Students Who Do Not Maintain Accurate Implementation.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4(1), 74-86.

Ehly, S., & Larsen, S. (1980). Peer tutoring for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Fantuzzo, J. W., Dimeff, L.A., & Fox, S. L. (1989). Reciprocal peer tutoring: A multimodal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with college students. Teaching of Psychology, 16(3), 133-135.

Fantuzzo, J. W., King, J. A., & Heller, L. R. (1992). Effects of Reciprocal Peer Tutoringon Mathematics and School Adjustment: A Component 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3), 331-339.

Fantuzzo, J. W., Polite, K., & Grayson, N. (1990). An evaluation of reciprocal peer tutoring across elementary school settings. The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8, 309–323.

Foot, H. & Howe, C. (1998). The psycholeducational basis of peer-assisted learning. In K.Topping & S. Ehly (Eds.)(1998). Peer-assisted learning. ( pp. 27- 42). Mahwah,

NJ:.Erlbaum.

Foot, H. C., Morgan, M. J., & Shute, R. H. (Eds). (1990). Children helping children.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Freeman, J. (1998). Mentoring gifted pupils. In S., Goodlad (Ed), Mentoring younger childre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3(5), 2235A.

Fuchs, D., Fuchs, L.S., Mathes, P.G., & Simmons, D.C. (1996). Peer-assisted learning strategies: Making classroom more responsive to d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93269)

Goodlad, S., & Hirst, B. (1989). Peer tutoring: A guide to learning by teaching. New York, NY: Publishing.

Green, G., Albright, L., & Kokaska, C. (1989). Instruction strategies for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for Vocational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11(2), 3-8.

Greenwood, C. R., Delquardri, J. C., & Hall, V. (1989).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classwide peer tutor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1(3), 371-383.

Griffin, B. W., & Griffin, M. M. (1997). The effects of reciprocal peer tutoring on graduate students' achievement, test anxiety,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65, 197-209.

Griffin, B. W., & Griffin, M. M. (1998).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ReciprocalPeerTutoring on Achievement, Self-Efficacy, and TestAnxiety.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3(3). 298–311.

Heller, L. R., & Fantuzzo, J. W. (1993). Reciprocal peer tutoring and parent partnership: Does parent involvement make a difference?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2(3), 517-534.

King, A. (1989). Verbal Interaction and problem-solving within computer-assis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5(1), 1-15.

Maheady, L., Harper, G. F., Mallette, B., & Winstanley, N. (1991). Training and

implementation requir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a classwide peer tutoring system.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14, 177-198.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14, 17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