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自我概念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我們對自我都有某些看法,這些看法是經由過去經驗和重要他人的影響而 形成的,心理學家稱之為「自我概念」。個人對自我的認知和評價會反映在平常 的言行舉止上,經過不斷的學習修正,形成個人的價值體系。本節分析自我概念 形成的意義、形成及發展,並探討影響自我概念的因素。

壹、自我概念的意義

自我概念是個體行為形成的動機系統,使個體行為具有目的性與意義性,

特別是兒童在步入青少年階段,身心發展呈現自主與表現個性,欲掙脫成人社會 對其個人的約束,同時想展現自己的特色,追求自我認同,逐漸形成自己的人格 (郭為藩,1996)。張春興(1994)認為自我概念可視為個人對自己各方面綜合的 看法,包括個人對自己能力、性格以及與人、事、物之關係等多方面,也包括個 人從目標與理想的追求中所獲的成敗經驗。

自我概念是個人思想情感所形成對自己的覺察與想法,簡單地說,就是一個 人對自己的看法,包括對自己的理念、情感與態度。對正值追尋自我認同階段的 青少年而言,自我概念是人格建構的重要核心及發展的重要向度(李惠加,1997)。

鄭美芳(1988)提出自我概念使得人人成為獨特的個體,也是個人一生行為與 反應的方式;它顯示你是何種人、做過那些事;自我概念是個人存在的核心,也 是個人日常反應的產品。黃德祥(1994)則認為自我概念是指個體對自己的理念、

情感與態度的總合,亦即是個人試圖解釋自己,建立參考模式,以便將對自己的 印象、情感與態度整合起來,簡單的說,自我概念就是個人對自我的整體看法。

Dusek(1996 )認為自我概念可以界定成我們看待自己、形容自我的方式,它 包括了我們的身體自我,許多不同角色中的我們自己,以及對於我們重要的部 份,例如學術上或是運動上的我。而青少年通常以情緒、心境、動機、信念等內 在、不容易見到的部份形容自我。Byrne(1984)則認為自我概念乃是個人對其行 為、能力、身體、個人評價所持有之態度、判斷與價值, 亦即個人對自己的知 覺與評估。

社會心理學家 Cooley(1902)認為自我概念的形成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而自 我的成長乃是人際關係互動的結果,自我概念是根據他人的反應所形成的,對自 己是否受歡迎、成功、或人際關係良好等方面的看法與評價。Plucker Stocking

(2001)認為自我概念從最簡單的層面來說,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想法。成年後,

自我概念會變得更抽象和分化。Bourcet(1998)則認為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 己的技巧、能力、外表、及社會能力等方面之感覺與理解。它是由經驗、及與環 境之互動塑造而成的集合。

綜合國內外學者之意見,歸納得知自我概念是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各 方面整合後的看法,包括性格、外貌、能力、興趣、情緒等面向,以及生活中各 種學習與經驗的累積而形成對自我的看法與價值。個人對於自我的概念自小便開 始發展,透過自我與他人在各種環境中的互動所逐漸形成,由此可知,自我概念 是一種透過個人主觀意識的認知與社會環境互動後所演發出對於自我整體形象 的了解。

20

貳、自我概念的形成與發展

張春興(1991)認為個人自我概念的形成,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自我認定期:所謂自我認定乃是個人認定自己是誰,通常一歲後的幼兒 以自我為中心,並具有心理的自我概念。

二、自我評價:隨著年齡增長,個體逐漸有主觀我和客觀我的區別,個人對 自己的價值判斷即為自我評價的階段。

三、自我理想:自我理想是自我概念發展的最高階段,此階段的建立多半是 經由認同的歷程而來。

Gurney(1988)認為自我概念並非天生的,而是出生後與環境不斷交戶作用所 逐漸形成的。Erikson 認為青少年時期最重要任務就是完成自我認同,也可以說 是完成自我概念的階段。在青少年發展的研究中顯示,「重要他人」或「有意義 的他人」在個體成長中佔有很重要的影響,而重要他人的地位或定義會因個體年 齡改變、社會環境變遷的因素而有所不同(洪有義,1993)。總而言之,青少年若 能在成長的過程中,接受他人正確的引導,建立信賴感、尊重自我,對其認同和 自我概念發展有很正面的影響。

參、自我概念的相關研究

茲將國內外學者專家對「自我概念」的相關論述彙整摘要如表 2-3 所示:

表 2-3

自我概念定義歸納表 研究者

(年代)

對「自我概念」所下相關定義

楊馥綸 (1985)

個人自我概念的發展,主要是來自他人對自己的期望與態度之評價反 應,如果此評價是負向失敗的,則個人的自我概念也將受到損害。

(續下頁)

表 2-3(續) 黃德样

(1994)

自我概念是指個人藉由組織對自己的理念、情感與態度而產生對自己的 整體看法。

張春興 (1996)

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合,包括個人對自己性格、能 力、興趣、慾望的了解,個人與他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個人對於處理 事物的經驗,以及個人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與評價。

郭為藩 (1996)

自我概念是一種概念性的架構,為個人所知覺,並加以認定成為自己,

表現為行為舉止,成為一種客體我的模式而存在。簡言之,自我概念是 個人本身對自己的看法與態度。

侯雅齡 (1998)

不同環境下,透過他人與自己的反應態度,而對自己有所知覺,這樣的 知覺會逐漸形成個人在此環境中的自我概念。

伍至亮 (2001)

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情感、態度和價值判斷,即是個人對 自己主觀的評價。

林家屏 (2002)

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是個體與社會環境互動後如何看待自己 的行為、能力、身體或態度等,個體可以由知覺、認識及評價環境,從 而決定反映的方式。

Burns (1997)

一、整體的自我包括「主體我」和「客體我」

二、「自我概念」是個人對自己所知覺的影像(Self-image)所進行自我評 價的歷程,個人所感受到的自尊或自我接納形成「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包括「主觀我」、「投射我」及「理想我」三部分。

(續下頁)

22

表 2-3(續) James (1983)

認為自我是個人對自己的知覺、感受與思考,一個人所描述的我,就是 他的「自我概念」。James 將「自我」分成「主體我(I)」和「客體我(Me)」

兩部分。

Freud (1948)

認為人格結構分為「本我(Id)」、「自我(Ego)」與「超我(Superego)」三 個層面。

Fitts (1964)

將自我分為「內在架構」和「外在架構」兩部分:

「內在架構」包括:1.生理自我 2.道德倫理自我 3.心理自我 4.家庭自我 5.社會自我

「外在架構」包括:1.自我認同 2.自我滿意或接納 3.自我行動 Cooley

(1902)

以「鏡中自我」(Looking glass self)的概念說明「自我概念」是透過與他 人互動之後,想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同時想像他人對此形象的評 估而產生的自我評價。

Mead (1934)

「自我」是藉由與環境互動而逐漸形成的,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透過 環境中他對自己的反應和態度,因而對自己有所知覺,這樣的知覺會逐 步形成個人在此環境中的「自我概念」。

Rogers (1951)

「自我概念」可視為個人對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看法,即包括個人對其能 力、性格以及個人與人、事、物等關係的作法,也包括個人從目標與理 想的追求中所獲成敗的經驗,以及對自己所做的正負面評價,換言之,

即個人對自己的知覺與評價。

Erikson (1968)

提出「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理論,將人格發展分為八個階段,亦可解釋 為各階段的價值觀念展特徵。任一時期的身心發展,其順利與否,均與 前各個時期的發展有關。將人生的每一個時期均視為一個「危機與轉機 的關鍵」,所以危機是正常的現象。

(續下頁)

表 2-3(續)

Hurlock (1974) 認為「自我概念」包括「知覺的」、「概念的」和「態度的」三個部分,

以四種不同形式表示出來,包括:

1.基本的自我 2.短暫的自我 3.社會的自我 4.理想的自我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各位學者的論述,得知「自我概念」是個體根據過去的生活經驗來評價 自己,具有動態性、多元性、社會化的特性,會隨著個體成長與他人互動的過程 而改變,並形成一種屬於自己的認知基本模式,會不斷因內化與調適對「客體我」

的看法,進而調整與改變對自我的認知。「自我概念」是後天學習而得,是個體 在成長過程中,與他人的長期互動所得到的經驗,經學習所形成的一組包括個體 生理、能力、道德、人格、社會等各層面所組成的心理結構。

本研究對象為青少年階段的高中生,因此引用洪佩圓(2008)所編製之「高中 生自我概念量表」其中非學業我自我概念層面,分為「身體自我概念」、「情緒自 我概念」、「社會自我概念」及「家庭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