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客家花布歷史脈絡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臺灣客家花布歷史脈絡

一、 臺灣花布背景發展

臺灣先後被荷蘭、西班牙、明朝鄭氏、滿清、日本、國民政府所統治,成為 獨特的海洋文化,在多元文化衝擊下充滿開展性及包容性的特色,使臺灣人民容 易接受外來的文化,臺灣花布正是這種多元文化下形成的,此可在日治時期的花 布上牡丹、櫻花等紋飾及色彩上,可窺見日本與臺灣文化融合文化發展。

臺灣花布最先應用於服飾上,連橫在《臺灣通史》〈風俗志〉中提到臺灣服 飾論述:「…海通之後,洋不大消。呢羽之類,其來無窮;而花布大盛,色樣翻 新,婦女多喜用之。若泉州之白布、福州之綠布、寧波之紫花布,尚行於鄉村也。」

可知在當時臺灣民間生活中就出現了花布服飾,隨著海上貿易的發達,花布的紋 飾也慢慢產生變化,讓臺灣民間衣飾更多樣、豐富,當中應用最廣泛體現在中國 旗袍上,國民政府在 1929 年將旗袍制訂為「國服」,隨著國民政府遷臺,旗袍也 引入臺灣生活當中,因此可推斷花布紋飾風格受到一些影響。旗袍多採用吉祥紋 飾與刺繡工藝,並將之分為清代旗袍和民國旗袍,前者較講究細節,紋飾多以龍、

鳳、仙鶴、梅蘭竹菊、百花鳳蝶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題材;後者採取去 繁就簡方式,風格走向多為平民化,在款式與用色上紋飾顯得精彩多變化。當中 最具代表性則為民國旗袍,其布料較薄,多為印花,裝飾較為簡約。

在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結構產生巨大的變化,這種體現反映到服飾文化中(圖

2-1、2-2),當時推行穿和服獎勵,但大多人少著和服,僅融入部分和服紋飾於 臺灣花布中,成為另一種臺灣花布風貌。臺灣花布約在民國 39 年代開始流行,

從印染櫻花和魚鱗形、扇形、菊花圖案,可得知臺灣花布受到日本和服的影響。

誠如藝術史家貢布里希(E.H.Gombrich,1909-2001)所認為的:「紋飾其原來的意 義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消失。」由此可知,臺灣花布是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

靠人們思想而創造出不同多元樣貌,由多種民族文化蘊蓄創造出來的。

圖 2-1 早期日本和服與旗袍 圖 2-2 日本和服 圖片來源:數位典藏部落格

檢閱日期:2013/8/23

圖片來源:搜狗百科 檢閱日期:2013/8/23

追朔花布的發展,本研究將所收集資料之專書及相關論文中提及的臺灣花布 歷史脈絡,分類整理如下:

(一) 萌芽期(1920-1960 年)

1900 年代藍染在早期的臺灣印染市場佔了很大的比例,當時陽明山、士 林一帶種植大量藍染的植物,除了供應臺灣的印染市場外,也外銷到中國,但 隨著歐洲發明化學染料後,藍染因此被新的印染技術取代而沒落。後因藍染不 敷市場所需,布商開始尋找替代藍染技術的方案,來解決市場大量的需求,於 是興起引用日本布料作為素材的風氣,為解決布材市場的需求,布商找來日本 的布樣,並請日本繪畫專家前來指導,花布紋飾漸漸開始形成風格。

光復後的臺灣物資嚴重缺乏,在 1950 年代國民政府將美援棉絲供給各工 廠,臺灣紡織業開始興盛,當年「遠東紡織」成了內外銷市場重要的工廠之一。

此時期缺乏美學基本概念,只有受過訓練的人能畫、會畫就可應付了,後經長 時間及經驗的累積,布商漸漸掌握到臺灣消費者的口味需求,會從日本風格的 布料中,找出符合臺灣人喜愛的花樣集結或拼湊成新的畫風,形成一種臺灣獨 特的花布風格。之後臺灣花布自始普遍流行,成為早期臺灣人民共同生活記憶。

(二) 鼎盛期(1960-1990 年)

1960 年代以手工印染技術為主,後期因速度慢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改成速 度較快的滾筒式印法。當時印花顏色大都在兩到三色且不超過六色,花樣多為 無立體感小花,顏色偏深色,布質粗糙,但在物質缺乏的年代,是符合耐髒、

耐洗、耐用的市場需求。之後遠東紡織從日本引進自動式的機器,因這種技術 需要學習,遠東紡織請日本人來臺指導第一批臺灣人,故其生產的花布因得名

「遠東花仔布」之稱,在此影響下,花樣的繪圖風格開始有重要的轉變,由原 來平面的小花變成立體感多樣,色調從原來五六色增加至十幾種。由於顏色的 增加,色澤變更鮮豔,畫面豐富複雜且大叢,這樣的色彩運用,形塑了臺灣特 有的風格,象徵花開富貴、花團錦簇的大幅圖案正好符合臺灣人追求幸福美滿 的欲望和嚮往。(吳清桂,2008)因此在 1960 年代到 1980 年代是臺灣花布種 類最多也量多的時代,當初隨著臺灣經濟發展的成長,臺灣花布需求殷切,因 政治的戒嚴,兩岸關係的緊張,社會處於封閉的階段,花布紋飾只能一味地從 日本學習紋樣,在有限的條件下,臺灣花布的獨特性還是被創造出來。

(三) 衰退期(1990-2000 年)

1987 年臺灣解嚴後,風幾十年的花布,因棉布受到現代化纖所取代,印染 技術和價格都失去競爭力,印花布漸漸被時尚布料取代,預示花布式微。當時 大量外移,臺灣紡織業也西進大陸,1996年遠東紡織結束在臺生產,遷廠至大 陸,一部分舊員工留下來,並更名為「新遠東」繼續生產布料,然而它的遷廠

也預示了臺灣花布沒落,在這期間臺灣花布處於停滯的情況,市面上零星販售 者多是庫存貨,少數因應臺灣中、南部農村婦女所需,繼續印製生產,花布樣 式少有更新,大多都是舊版新印。

(四) 復興期(2000 年以後)

二十一世紀後,臺灣步入全球化、資本快速的時代,造成社會文化、經濟 結構的劇烈變遷,人們不再使用廉價的花布,它代表著過去的記憶。在花布逐 漸消失之時,藝術家開始為了表現過去傳統社會,而採用花布元素。最先使用 的藝術家是郭振昌,為呈現 1994 年的臺灣政治與社會議題對立問題而採用大 量的異質造型元素,其中就出現花布創作,隨後臺灣藝術家林明弘將花布應用 於空間藝術中,他將臺灣傳統花布圖案做成大地板,鋪滿美術館大廳上,讓觀 眾能行走,林明弘的臺灣花布的觀念藝術自此之後在國際上大放異彩,除此之 外他也參與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家具設計與產品設計,與世界各大品牌跨界 合作,讓臺灣社會重新將目光放在臺灣傳統花布上。2003年文建會(文化部前 身)推行「臺灣紅」運動,在當時主委陳郁秀的帶領下,尋找出讓人一看就能 想到臺灣的熱鬧與幸福的代表色彩,最後找到一種桃紅色的「臺灣紅」概念色 彩,並於 2004 年舉行發表會,藉此推動臺灣文化識別與啟動臺灣文創產業的 發展,當中鮮明桃紅色傳統花布成為最具代表性臺灣意象之一,自此之後常被 用於大型文化活動場域、餐廳布置、文創園區、老街再造、創意市集、服裝設 計、臺灣農特產品包裝等等空間布置以及文宣海報與產品包裝設計上,此時的 臺灣花布已經跳脫過去傳統使用的範疇,成為一種地方特色與文化象徵的符 碼,開啟臺灣傳統花布的蛻變與新生。(陳宗萍,2012)

二、 臺灣客家花布發展

隨著客委會挖掘花布的價值,開發出相關商品,帶動客家文化創意業,其中 以傳統花布與桐花花布最具代表性,在美學的呈現下,為傳統的客家文化注入新

的藝術領域,為新興的客家文化創意產品提供文化元素,以下以傳統花布與桐花 花布敘述客家文化的發展。

(一) 傳統花布與客家文化活動

近年來花布重回流行後,大眾常把臺灣傳統花布與客家花布劃上等號,其 關鍵在於 2002 年客家委員會所推廣的活動,在前客委會主委葉菊蘭時期,有 感於客家人的自我認同問題,她思考到如何透過客家傳統文化,找回客家人精 神,並認同客家價值,是當年客委會主要的重責。之後開始一直積極推動客家 文化推廣,她強調現代創意生活,走向新世紀,以創意精神釋放出客家文化豐 沛的生命力,於 2002 年 5 月舉辦「花布靚靚-客家女性生活美學展」,目的是 打破大眾對傳統客家意象,釋放客家在歷史中的文化創意,也希望藉此能帶動 客家新文化運動,擴展客家文化領域,藉由展覽中裝置藝術觀念,設計出現代 風格的客家美學,結合客家生活與文化的可能性,讓人們能夠在生活中處處能 見到客家,將原本視為勞動意象花布登入藝術殿堂中,由私領域的記憶晉升為 公部門的議題,自此之後花布變成客家新的意象。該策展人張典婉描述策展概 念:花布在客家族群中代表著女性的思維及自我意識有關係(張素惠,2011)。

由此可知,花布變成客家花布的背後是為了彰顯客家女性的勞動意象。花布原 是工業產品,在客委會的推廣下被建構為客家族群早期農村婦女的勞動意象,

成為客家族群新符號。之後客委會更是藉由花布展的影響力來提高客家的能見 度,這種影響是基於客家族群過去共同的生活經驗,而引發族群的共鳴與記 憶,這場展覽就很快得到商業市場的支持,花布就順理成章成為客家花布。

文化創意需從土地和人的對話產生,傳統和創新的結合能產生新的流行原 點。客委會舉辦「花布靚靚-客家女性生活美學展」之後,很多客家庄的社區 總體營造,漸漸開始以花布為主題,創作出各種的花布作品,例如:臺東鹿野 鄉瑞源社區的花布燈籠、苗栗南庄鄉的「植物人文會館」可見到花布抱枕、花 布背包等紀念品。這些客家庄中新興的社區產業,不約而同的都選擇記憶裡最